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包扎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颅内压力的影响.方法 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术中留置颅内压监护传感器探头,分别于术后即时、术后72 h、术后120 h和术后168 h分别采用弹力帽、敷贴2种不同包扎方法,监测并记录颅内压数值.结果 术后即时、术后72 h、术后120 h和术后168 h组患者弹力网帽包扎后颅内压较敷贴贴敷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不同时间组弹力网帽包扎后颅内压均较敷贴贴敷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颅脑外伤病人术后硬膜外颅内压监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病人术后监护示颅内压正常12例;轻度增高12例;中度增高7例;重度增高4例。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护对颅脑外伤术后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合理应用可提供颅脑外伤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骨窗开颅术后脑水肿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骨窗开颅术后脑水肿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幕上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分析其脑水肿的治疗及其预后。结果术后CT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颅内压正常者13例,颅内压轻度增高28例,中度增高11例,重度增高10例。术后颅内压的增高与血肿量呈正相关(P〈0.05)。结蒲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还可能发生严重的脑水肿。开始脱水的时机及脱水量的选择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持续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脑血流量降低,脑供血不足,造成脑缺血、缺氧,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发生急性脑肿胀死亡。因此,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以了解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颅内压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对210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进行颅内压的动态观察及患者预后结果的比较分析,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对颅内血肿术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415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在血肿清除术后持续动态监测颅内压和根据监测指导临床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415例患者在颅内压监测结果的指导下,294例正常或轻度增高者减少脱水剂用量,121例中重度增高者及时加大脱水剂用量,其中有42例术后实时监测颅内压发现患者颅压增高CT证实迟发血肿进而实施二次手术,取得良好疗效。结论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对及时发现术后血肿形成、指导脱水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1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动态监护,探讨颅内压的动态变化与临床表现、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护法,对21例开颅术后患者进行颅内压动态观察,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和GCS评分变化.结果术后颅内压正常4例;轻度增高5例;中度增高6例;重度增高6例;死亡5例中,重度增高占4例.结论颅内压动态监测有助于病情变化的正确判断,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及其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崔志强  修波 《北京医学》2011,33(5):374-376
目的 探讨脊膜膨出术后并发良性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总结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脊膜膨出术后片发良性颅内压增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因延误诊疗双目几近失明,5例因诊疗不及时双眼视力明显下降,17例经过规范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脊膜膨出术后可并发良性颅内压增高,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延误治疗可导致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脑充血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用急性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术后病人24例,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动态监测脑底动脉及颅外颈内动脉的血流变化,通过颅外减压窗观察颅内压的变化.结果脑充血组12例中8例同时行颅外减压术,在脑充血期间7例发生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发生率高于无脑充血组(P<0.05).2例因脑充血死亡.结论脑充血多为双侧性,可引起广泛的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脑充血严重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危象.  相似文献   

9.
颅脑外科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冬英 《中国病案》2009,10(10):F0003-F0003,M0002
颅脑术后通常要放置引流管,目的是为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发生。对各种疾病引起的颅内增高起调节减压作用,使颅内压增高症状得以缓解。控制病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颅脑手术后常用的引流有四种:脑室引流、创腔引流、硬膜外引流及硬膜下引流。术后及时监测颅内压,观察引流的量及颜色,防止血块阻塞及再出血,缩短引流时间,并尽早拔管,可减少感染机会。有效的护理均可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压增高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52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压增高病例采取严密的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出院时存活46例,38例意识清醒,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自理,5例意识清醒,但留有偏瘫或部分失语,生活部分自理,3例卧床不起;死亡6例.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严密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与保障,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漂浮骨瓣减压术在轻中度颅内压增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39例轻中度颅内压增高患者均采用漂浮骨瓣减压术。结果:39例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减压,效果均理想。结论:漂浮骨瓣减压术应用于轻中度颅内压增高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护仪在观察开颅术后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Codman颅内压监护仪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硬膜下的颅内压监护,发现患者有颅内压持续增高的情况时,可及时为其复查头颅CT。结果:通过对50例颅脑术后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护,及时地发现了有术后颅内血肿患者15例,其中有8例患者实施了二次手术,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开颅术后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护能明显地降低其因术后颅内血肿导致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有创颅内压监护仪能不间断地测定患者的颅内压,该方法比起传统的通过腰椎穿刺法测定颅内压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颅内压监测在脑手术后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防治术后颅内并发症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和处理,而颅内压增高(以下简称颅高压)往往是其早期信号。以往由于缺少先进的测量方法,对术后颅内压变化缺乏准确和系统的了解,以致术后并发症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影响了手术效果。我们通过60例脑手术后患者的颅内压监护,观察了术后颅内压变化,较好地控制了颅高压,及时地发现和有效地治疗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治愈率。文中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增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增高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14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周内血压得到控制142例,占96.6%,控制不良5例,占3.4%。结论术后血压增高的影响因素有颅内压增高、药物的影响、烦躁或情绪激动、体位变动、腹压增高及其他疾病引起6方面,护理上应加强血压的观察、掌握补液量和输液速度、注意用降压药期间的观察、保持正确卧位、避免增加腹压和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持续动态观察矢状窦、大脑镰旁大型脑膜瘤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变化,探讨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其术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2-11月的53例矢状窦、大脑镰旁大型脑膜瘤患者(矢状窦旁20例,大脑镰旁23例,窦镰旁10例)术后的颅内压监测值,分析术后颅内压变化的规律及意义,分析其与术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后6 h内患者颅内压较低甚至为负(5.87±7.33)mmHg,6~72 h逐渐升高(10.62±13.21)mmHg,72 h后达高峰并趋于稳定(13.36±11.43)mmHg。6 h内ICP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持续动态的颅内压监测可时时观察患者术后的颅内压变化,指导临床早期发现颅内压升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颅内压监测发现颅内压增高早于临床症状观察,结合影像学检查,提高了围手术期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在治疗脑积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不同病因脑积水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C地158例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例的疗效及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7d颅内压增高症状及颅内压增高危象解除或明显好转,发生分流管堵塞13例,感染15例,死亡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并发症的防治是分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颅内压增高(以下简称颅高压)与术后颅内并发症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脑手术后处理中经常遇到的重要问题。以往由于缺少颅内压监护,对术后颅高压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60例脑手术后患者的颅内压监护,着重讨论术后颅高压的特点及其与颅内并发症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60例脑手术后重症患者施行颅内压监护,主要为大脑深部、脑室系统和颅后窝肿瘤以及重型颅脑损伤。男36例、女24例,年龄3~64岁、平均33.4±16.0岁。监护从术  相似文献   

18.
全麻腹部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ONV会给患者带来焦虑、恐惧等精神方面的影响,同时可导致伤门裂开、颅内压增高、水电解质紊乱、误吸、窒息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本文将托烷司琼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应用于全麻腹部手术,观察其对术后PONV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开颅术后并发颅内术野血肿经验和教训廖毅超(广西区南溪山医院颅脑外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开颅术后并发症;颅内术野血肿;教训统计我科1983年2月至1996年2月共施行开颅术1597例(包括颅内压增高手术处理),共发生术后与术野相关颅内血肿14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颅内压监测技术对39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ICP进行动态监护,根据ICP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评价ICP监测在术后诊治中的作用及评估患者预后。结果:39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ICP重度增高7例(死亡5例),中度增高21例(死亡3例),轻度增高7例,正常4例;其中2例ICP持续增高,经CT证实为迟发性脑内血肿;甘露醇平均使用时间为7天,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8例。结论:ICP动态监测有助于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并且能直接指导术后脱水剂的应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评价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