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与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渗”患者在眼底镜下诊断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简称FFA确诊差异,指出FFA检查在诊断和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80例门诊诊断为中浆和中渗病人随机进行FFA检查,找出中浆误诊中渗和中渗误诊中浆的发生率对比分析。结果80例中心型视网膜炎中,中浆患者69例,中渗患者11例,中浆误诊9例,中渗误诊3例。结论FFA鉴别诊断中浆和中渗的不可替代作用,对指导患者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与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变病,简称"中渗"患者在眼底镜下诊断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简称FFA确诊差异,指出FFA检查在诊断和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80例门诊诊断为中浆和中渗病人随机进行FFA检查,找出中浆误诊中渗和中渗误诊中浆的发生率对比分析。结果80例中心型视网膜炎中,中浆患者69例,中渗患者11例,中浆误诊9例,中渗误诊3例。结论FFA鉴别诊断中浆和中渗的不可替代作用,对指导患者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甲部分切除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86例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在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时对病人进行中鼻甲部分切除。原则上切除中甲前中1/3部,中甲游离缘影响中鼻道宽度时,可酌情部分切除,保留的中鼻甲与钩突切缘有5mm的距离;粘膜肥厚、泡状中甲则可行中甲成形术。结果:对86例病人随诊6月至2年,内窥镜下检查见中鼻甲标志清楚,中鼻道宽大,窦口引流通畅者占87.2%,嗅觉恢复正常或有明显改善者占89.2%。结论:中鼻甲部分切除,既保存了中甲的标志,维持了中甲的功能,又防止了由于中鼻甲完全切除所引起的缺点,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蒙医系     
中蒙医系1972《内蒙古中草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中蒙医系1972《蒙医医疗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中蒙医系1973《内蒙古中草药》(蒙文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吕,.中蒙医系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出血性中风中经络、中脏腑客观指标的差异.方法 临床观察270例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中经络组、中脏腑组,比较相关实验室指标、颅脑CT表现的不同.结果 中经络组与中脏腑组的血脂、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除低密度脂蛋白(P<0.01)外,均无统计学差异;基底节区、丘脑为脑出血中脏腑的好发部位;中经络组脑出血量多小于30 mL,平均(12.79±11.06)mL;中脏腑组脑出血量多大于30 mL,平均(32.42±24.45)mL,明显大于中经络组(P<0.01).结论 中经络组、中脏腑组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差异,中脏腑组出血量明显大于中经络组.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脑部CT表现与中经络中脏腑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梗死中脏腑或中经络与脑部CT表现的关系。方法 根据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将373例病人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根据CT表现分为腔隙性脑梗死和皮层动脉分布区脑梗死;分析梗塞部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293例,中经络291例,中脏腑2例。皮层动脉分布区脑梗死80例,56例为中经络,24例为中脏腑。中经络与中脏腑间的年龄差异,P<0.01。腔隙性脑梗死、皮层动脉分布区脑梗死及脑梗死、脑出血之间出现中脏腑的差异,P均<0.01。结论 中脏腑较中经络发病年龄大;腔隙性脑梗死以中经络为主;中脏腑以皮层动脉分布区脑梗死为主。脑出血出现中脏腑的机率大于脑梗死。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30岁,主因左下后牙疼痛3天就诊。检查:8有两个牙冠,分近中冠和远中冠,近中冠小于远中冠,两冠融合。近中冠与8发生咬合功能,近中冠牙颈部探痛,冷热试验疼痛加重,有叩痛,不松动。X线检查:8近中牙槽骨吸收,远中牙周膜增宽,近中冠牙颈部龋坏,接近髓腔,近中冠牙骨质包...  相似文献   

8.
对52例患者的血肿液和静脉血进行了渗透压和溶功能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血肿液中的渗透压低于血中渗透压。血肿液中纤维酶原低于血中1.6倍,血肿液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性高于血中5倍,血肿液中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低于血中3.6倍,血液中D-二聚体高于血中15倍。  相似文献   

9.
    
胡春玖  汪永干 《安徽医学》2009,30(10):1202-1203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的鼻内镜鼻窦手术中保留中鼻甲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双侧慢性鼻一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切除一侧中鼻甲,保留另侧中鼻甲,应用鼻内镜观察手术后中鼻甲形态,中隔鼻甲以及术腔闭塞的发生率。结果①保留的中鼻甲形态及外观均接近正常;②中鼻甲保留侧和中鼻甲切除侧的中隔鼻甲出现率分别为15.0%和60.3%,术腔闭塞率分别为20.0%和65.0%。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经适当处理保留的中鼻甲可恢复正常,对术后术腔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干燥综合征患者血,唾液中β2微球蛋白浓度变化与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关系及唾液中β2微球蛋白浓度与唇腺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性免疫法分别测定干燥综合征患者血及唾液中β2微球蛋白浓度,同时行唇腺活检,结果:血中β2微球蛋白浓度与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呈正相关,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与其唾液中β2微球蛋白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血中β2微球蛋白浓度变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息肉样变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息内样变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而保留中鼻甲主体结构的可能性。方法: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29例38侧伴有息内样变的中鼻甲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通过鼻内窥镜观察中鼻甲的形态及其对术腔愈合的影响。结果:术后2—4个月中鼻甲的外观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现因保留中鼻甲的主体结构而影响术腔的愈合。结论: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经过适当处理而保留息内样变中鼻甲的主体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预防全筛切除术后术腔疤痕所致中鼻甲外侧移位和中鼻道再阻塞。方法;分析53例有用中鼻甲内侧移位技术的全筛切除手术患,同时与42例未行中鼻甲内侧移位移技术患对比。结果:53例患93侧鼻腔手术中85侧鼻腔术后鼻道是开放的,无粘连和窦口阻塞;未行中鼻甲内侧移位的42例患74侧鼻腔手术中仅53侧鼻腔中鼻道是开放的,与行中鼻甲内侧移位技术相比差异有显性(P<0.005)结论:中鼻甲内侧移位技术能预防全筛切除术后疤痕所致中鼻甲外侧移位和中鼻道再阻塞。  相似文献   

13.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中鼻甲处理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华  陈合新 《广东医学》2005,26(11):1546-1547
目的 探讨鼻窦炎和(或)鼻息肉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切除和保留中鼻甲与预后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双侧全组鼻窦炎的病例,随机分为中鼻甲保留侧和中鼻甲切除侧,观察术后中隔结节和筛窦术腔闭塞发生率和嗅觉的变化。结果 中鼻甲保留侧和中鼻甲切除侧中隔结节出现率分别为15%和55%,筛窦术腔粘连和闭塞率分别为8.8%和25.0%(P〈0.01),中隔甲保留侧和中鼻甲切除侧嗅觉差异无显著性。中鼻甲切除侧反射性头痛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保留中鼻甲有利于术后术腔恢复和提高临床治愈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鼻内窥镜下中鼻甲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中鼻甲成形和保留中鼻甲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6 0例 ,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 1侧行中鼻甲成形术 ,另 1侧保留中鼻甲 ,观察术后鼻腔黏连情况。结果 :中鼻甲保留侧术后发生鼻腔黏连 13例 ,中鼻甲成形侧仅 2例发生黏连。结论 :内窥镜下中鼻甲成形术能保持良好的中鼻甲形态 ,恢复鼻腔生理功能 ,防止术后黏连。  相似文献   

15.
人兽共患异尖线虫蚴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实验研究结果,异尖线虫蚴存活时间在不同浓度盐水中96h以上,38%,60%白酒中48.2 h,30%醋精中3h,大蒜原汁中6h,酱油原液中96h,辣椒浸液中214h,各种混合调味料中95h,在-5~-18℃气温下冷冻120h,-13~-18℃的冷库或冰箱中72h全部死亡。从进口的冻鱼中仍发现活异尖线虫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18-121
目的 调查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意外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我院进行择期外科手术的患者260 例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外科术中意外低体温的发生率,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术中发生意外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果 260 例患者中有46 例发生外科术中意外低体温,发生率为17.6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BMI、术前焦虑、入室体温、手术室温度、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冲洗量及术中保暖方式与发生外科术中意外低体温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BMI、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保暖方式均为发生外科术中意外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BMI 低、术前焦虑、手术和麻醉时间长、术中液体出入量大、术中保暖措施欠缺等均为发生外科术中意外低体温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该引起重视,加强对患者的保温处理,以降低低体温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阳明中风”和“阳明中寒”的辨析历来是《伤寒论》中比较有争论的话题,通过风寒一体内在关系探究二者临床致病特点,认为“阳明中风”乃“阳明中寒”之轻症,“阳明中寒”是“阳明中风”之重症,二者应是从属关系,并非热与寒的对立关系。而“阳明中风”可视为阴中之阳,“阳明中寒”可理解为阴中之阴,故将风寒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阴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把“阳明中风”和“阳明中寒”归为阳明病一类阴性证型。  相似文献   

18.
内窥镜下行功能性鼻窦手术的中鼻甲处理(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 1997年 8月— 2 0 0 1年 7月所行鼻内窥镜手术 2 6例进行分析 ,并对术中的中鼻甲处理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6例中 ,男 15例 ,女 11例 ,年龄 2 4~ 6 9岁。其中鼻中隔偏曲抵中鼻甲 3例 ,中鼻甲息肉样变 10例 ,中鼻甲息肉形成 3例 ,中鼻甲反向弯曲 1例 ,其他 9例。1.2 手术方法 常规行内窥镜下功能性鼻窦手术。鼻中隔偏曲者先行矫正 ,中鼻甲息肉样变严重者行改良的中鼻甲部分切除术 ,中鼻甲已经息肉形成者行中鼻甲大部分切除术 ,中鼻甲反向弯曲者行鼻甲骨折复位术 ,中鼻甲单纯性肥大者行微…  相似文献   

19.
数学方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江西省中等医学教育研究室朱大诚,肖敬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提到过"数学的应用,在刚体力学中是绝对的,在气体力学中是近似的,在液体力学中就已经比较困难了,在物理学中是实验性的和相对的,在化学中是最简单的一次方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正常早、中、晚孕期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情况来探讨其在妊娠期的可能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早、中、晚孕期绒毛及蜕膜中OPN的表达.结果 OPN在正常早、中、晚孕期绒毛及蜕膜中均有表达,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层细胞及蜕膜细胞的胞膜和胞质中,此外在绒毛间质及血管中亦呈阳性表达.OP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在绒毛组织中,早孕期低于中孕期(P<0.05),中孕期低于晚孕期(P<0.05);蜕膜组织中,早孕期的表达量最高,与中、晚孕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中、晚孕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胚胎发育进程中.绒毛中OPN的表达量随孕周增加而增加,而蜕膜中以早孕期表达最强,推测它在孕早期可能更多是参与调节侵袭作用,而在中晚孕期可能更多的是维持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