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桡神经深支损伤的认识,减少误漏诊。方法对前臂骨折术后桡神经深支损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外伤致右前臂畸形、肿痛、活动受限7 h入院,予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术后康复训练4周后发现伸拇、伸指功能无明显改善,肌电图检查示:右伸指总肌见纤维颤动电位、正锐波,考虑右侧桡神经、正中神经损伤。二次手术行前臂探查发现桡神经深支被固定钢板顶压损伤,予腓肠神经移植吻合术,术后伸拇、伸指功能仍未恢复,进一步行肌腱转位修复术,将部分尺侧腕伸肌腱与指伸肌腱编织缝合,拇长伸肌腱与部分桡侧腕长伸肌腱编织缝合。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伸腕、伸指、伸拇功能部分恢复。结论行前臂手术时应将前臂充分旋前,使桡神经深支最大限度的远离手术区,以避免术中损伤,术后康复时要注意观察,如发现桡神经深支损伤应尽早行探查术以利于手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背景: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方法选择对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与功能恢复程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目的:探讨相关因素对腓总神经损伤后修复与功能重建的影响。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外科。对象:选择1991—01/2001-01在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外科病房住院治疗的单纯腓总神经损伤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2-61岁,平均26.5岁;完全断裂9例,不完全断裂3例,卡压1例,挫伤4例,不可逆损伤1例;伤后0.5h-6个月入院。方法:患者入院后均行腓总神经探查术。行神经吻合12例,神经松解2例,肌腱移位1例,3例保守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活血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并指导患者被动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个月时对腓总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定(优:同侧胫前肌肌力4以上;良:同侧胫前肌肌力3级:可:同侧胫前肌肌力2级;差:同侧胫前肌肌力1级或0级)。结果:1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其中优1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9%(16/18)。结论: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确诊后应尽早行一期修复断裂神经,有利于肢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桡神经损伤首先治疗方法是神经修复,但对损伤严重,失去了修复性或早期修复不满意者,可通过肌腱移位及术后积极康复训练最大限度恢复其伸腕伸拇指功能。采用Riordan法肌腱移位及术后康复训练治疗本病20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以来,我院接受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29例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2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的随访结果(随访6—12个月)。结果 29例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中,优21例、良8例,优良率100%;2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中,优9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0%。结论 对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特别是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且操作简单,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桡神经损伤首先治疗方法是神经修复,但对损伤严重,失去了修复性或早期修复不满意者,可通过肌腱移位及术后积极康复训练最大限度恢复其伸腕伸拇指功能.采用 Riordan法肌腱移位及术后康复训练治疗本病 20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秦桂兰  李平 《华西医学》2011,(12):1836-1838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并总结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桡神经损伤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4例患者,其中男40例,女14例;年龄8~69岁,平均32.6岁。开放性损伤5例,闭合性损伤49例;左侧26例,右侧28例。受伤原因:刀伤5例,医源性损伤(手术牵拉伤、被钢板挤压伤)10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39例。神经损伤类型:桡神经完全断裂12例;大部分断裂15例;挫伤27例,挫伤长度1.5~4.5cm。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采用神经吻合修复27例,神经松解减压27例。骨折均用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54例均获随访16~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于术后8~14个月达临床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标准,神经吻合的27例中,获优14例,良8例,差5例;神经松解减压术治疗的27例均获优。总优良率为91%。结论上臂桡神经损伤宜早期手术修复,神经吻合的疗效较神经松解减压术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腓浅神经浅支修复桡神经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腓浅神经浅支与桡神经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并对腓浅神经浅支移植修复桡神经缺损性损伤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腓浅神经浅支与桡神经形态结构大体一致.5例病例平均随访11(8~26)个月.按文献标准评定,优3例,良2例。[结论]腓浅神经浅支可作为修复桡神经缺损理想的供体神经。  相似文献   

8.
前臂骨间背神经(即桡神经深支)由于解剖上的缘故容易受累,引起以伸指、伸拇、外展拇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神经麻痹症状。临床虽不罕见,但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常延误诊断。我院1979年2月以来,先后治疗9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男4,女5。右侧6例,左侧3例。年龄14~42岁。病因:直接损伤3例,骨折脱位所致3例,旋后肌腱弓增厚2例、腱鞘囊肿压迫1例。病程:1个月3例,3个月1例,3~6个月5例。伤情,完全断裂3例,受压6例。9例均手术,其中神经松解6例,束间移植吻合1例,肌腱转位2例。2 结果 9例术后随访均在5年以上,功能完全恢复。完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桡神经缺损,同时应用端侧吻合的方式重建供区功能的疗效.方法 采用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桡神经缺损同时应用端侧吻合的方式重建供区功能34例,观察供区及受区的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12~24个月随访,受体桡神经功能恢复,优23例,良5例,可6例,优良率82.53%;供体神经感觉恢复,优2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4.12%.结论 该方法是治疗神经缺损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Holstein-Lewis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15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45例Holstein-Lewis骨折患者。男32例,女13例,年龄21~52岁,平均36.8岁,均合并桡神经损伤。经臂部前外侧入路探查桡神经后,复位骨折端,植入3.5mm加压钢板,置于肱骨干前及外侧联合固定。桡神经根据损伤程度予以修补或松解。记录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桡神经功能恢复时间,肩、肘关节屈伸范围。采用UCLA肩关节和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8~36个月,平均15.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9个月。41例桡神经嵌压水肿及不完全断裂患者于术后3~6个月恢复,平均4.8个月;4例桡神经完全断裂患者于2年后伸腕、伸指功能完全恢复。本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外展155°~165°,平均160°。肘关节活动范围125°~135°,平均128.5°。根据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标准,肩关节功能优45例。根据Mayo评分标准,肘关节功能优42例,良3例。结论:前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Holstein-Lewis骨折,具有内固定可靠,肌群损伤小,桡神经探查修补便利的特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