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乙烯中毒性肝病G显带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氯乙烯中毒性肝病G显带染色体分析吉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130061)蒋淑珍,王玲安,徐雯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孙淑清,姜杰,吕彩霞,金玉珂国内外研究证明氯乙烯(VinylChloride,VC可致人体多系统损害,是致癌、致突变及化学诱变剂...  相似文献   

2.
氯乙烯慢性职业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氯乙烯慢性职业危害的调查全国化工系统氯乙烯职业危害科研协作组为进一步探讨氯乙烯(VC)的慢性职业危害、研制VC中毒诊断标准及选择VC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最佳指标,全国化工系统VC职业危害协作组对VC作业工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氯乙烯肝损害血清Ⅲ型前胶原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氯乙烯肝损害血清Ⅲ型前胶原改变的研究山东潍坊市人民医院(261041)侯光萍,张奇亮,姜峰杰,任永清潍坊化工局医院任恒岩,王化氯乙烯(VC)是一种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毒物,以中毒性肝病为主要表现,个别患者晚期可出现肝血管肉瘤。目前对氯乙烯引起的慢性...  相似文献   

4.
1989~1991年某树脂厂氯乙烯作业工人职业危害的动态观察李正山,王倚道,刘维群,张世富,杨淑梅,薛素琼,谢英,刘怀志,王清波,吴进,付桂芳,王锦1974年国际癌瘤学会把氯乙烯(VinylChloride,VC)列为致癌剂,1985年我国《职业性接...  相似文献   

5.
氯乙烯对作业工人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氯乙烯对作业工人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任恒岩,王作尚,范志涛,侯光萍,任永清,王化,杜祖源氯乙烯(VCM)可引起神衰综合征、肝脏损害、指端溶骨症等;也已明确证实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其作用机理至今尚不清楚。动物实验证明VCM可引起自由基(FR)代谢障...  相似文献   

6.
78例接触氯乙烯工人血清蛋白部份组分的五年动态变化李正山,杨淑梅四川德阳市卫生防疫站618000为了加强劳动保护和探索氯乙烯(VC)对肝脏损伤的早期敏感而有效的诊断指标,从1989~1993年对某树脂厂接触VC的78例生产工人的血清蛋白8项指标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CAVP”杀蚊类幼虫效果的试验观察安徽省卫生防疫站(合肥230061)阚水平二氯乙烯基(CAVP)是合肥农药厂研制的新型有机磷杀虫剂。为了观察CAVP毒杀蚊类幼虫效果,并为今后防治蚊幼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此药在室内进行杀灭蚊类幼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氯乙烯危害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氯乙烯危害研究动态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遵义东路,132021)王敬钦国内外报道氯乙烯(VC)可致急性中毒外,长期接触后还可引起神经衰弱、肝脾肿大、雷诺氏综合征、肢端溶骨症、硬皮样改变及肝脏恶性肿瘤等。一、氯乙烯接触水平的演变过去仅认为氯...  相似文献   

9.
氯乙烯对作业工人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山东潍坊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潍坊市胜利大街,261042)范志涛,韩连堂,张广学,李佩贤山东潍坊市化工医院任恒岩氯乙烯(VCM)具有致癌、致肝脏纤维化损害及体细胞的致突变作用,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均已获得证实[1,2]...  相似文献   

10.
氯乙烯单体(VCM)是塑料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为探讨职业性接触VCM对患病状况的影响而进行了此项研究。研究对象为5家聚氯乙烯工厂职业性接触VCM的2224名现职或离职工人。根据医院电脑储存的劳动保险资料,查寻VCM工人1985.01.01~1994....  相似文献   

11.
氯乙烯作业工人恶性肿瘤死亡调查哈尔滨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院(150080)蔡兴辰哈尔滨市化工二厂卫生所李小凡为观察氯乙烯(VC)作业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我们对哈尔滨市某化工厂1971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的在册职工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  相似文献   

12.
接触氯乙烯女工的健康保护北京化工二厂刘俊玲北京医科大学保毓书我国化工行业工人中女工约占40%,在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女工可接触氯乙烯单体(VCM)。为保护氯乙烯作业女工的生殖健康,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1981年,我们进行了氯乙烯作业女工生育史的回顾性...  相似文献   

13.
羟脯氨酸及氨基己糖作为氯乙烯单体生物监测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人长期接触氯乙烯单体(MVC)可以致氯乙烯病。为了筛选生物监测指标,我们给大鼠经肺吸入不同浓度的氯乙烯单体,经过6周和8周后监测多项指标,结果发现高浓度组中羟脯氨酸和氨基己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人群中也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4.
氯乙烯的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氯乙烯(VinylChloridemonomer,VCM)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挥发性气体,是生产聚氯乙烯的基础材料。1974年首次报道职业性接触VCM能引起人肝血管肉瘤以来,人们对它的毒性、特别是致癌性进行了研究。VCM的急性毒性主要是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硝基甲苯、氯乙烯对肝脏影响新指标探讨李程丽单汉清**蔡振范**王桂生***三硝基甲苯(TNT)、氯乙烯(VC)是常见的肝脏毒物,目前对它们引起的肝损缺乏早期诊断指标。多年来对接触工人体验时,常规肝功能指标(ALT、AST、AKP、TTT)阳性率极...  相似文献   

16.
氯乙烯作业工人血中羟脯氨酸含量测定锦西化工总厂职工医院朱霞陈光为探讨氯乙烯作业工人健康监护生物监测指标,对58名氯乙烯作业工人进行了血清羟脯氨酸测定。58名接触者为锦西化工总厂聚氯乙烯车间工人。对照组为该厂机修车间工人60名(剔除了从PVC车间调入的...  相似文献   

17.
氯乙烯的遗传毒性刘汉志(综述)史志澄(审校)氯乙烯是合成聚氯乙烯塑料或树脂的单体,全世界使用广泛、接触人数众多[1]。动物和职业流行病学的资料表明,长期接触较高浓度的氯乙烯不仅可引起氯乙烯病,而且可诱发肝血管肉瘤。据此,IARC于1982年将氯乙烯列...  相似文献   

18.
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virus group B,CBV)与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发病的关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查3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组)外周血中CBV-RNA、血清中CBV-IgM。结果表明,DCM组中血CBV-CBV-RNA、血清中CBV-IgM。结果表明,DCM组  相似文献   

19.
乙型和庚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乙型和庚型肝炎病毒(HBV和HGV)感染与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85例HCC患者血清进行了HBV和HGV血清标志和HGVRNA检测,结果HCC患者中HBV感染率为77.65%;HGV感染率为27.06%,HGV和HBV重叠感染率(22.35%)明显高于HGV单独感染率(4.71%)。结果提示:HBV感染为HCC发生的重要原因;HGV感染可能参与HCC的发生;而HGV和HBV重叠感染是否有可能增加HCC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原发性肝癌(HCC)、肝硬化、慢性肝炎及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等患者血清HBsAg及抗HCV的检测结果。探讨HCC与HBV及HCV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06例HCC病人中,96例血清HBsAg阳性(占90.6%);11例抗HCV阳性(占10.4%);HBsAg与抗HCV均阳性者7例(占6.6%),表明HBV感染与HCC的发生关系密切;抗HCV阳性率(10.4%)低于日本及欧美报道的结果(65~90%),提示在我国HCV感染与HCC的关系远不如HBV感染与HCC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