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肌松剂在危重哮喘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例危重哮喘患者,全部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起始应用A/C+PEEP通气模式,调节好初始参数,然后用肌松剂维库溴铵针8mg静脉推注,必要时微量泵维持,总维库溴铵量不超过20mg/d。当气管痉挛基本缓解后,停用维库溴铵,随后改用PSV+PEEP通气模式,待缺氧纠正、呼吸功能改善后,根据患者病情撤机。结果全部病例在给予机械通气联合肌松剂8~20min后,气道压显著下降(P〈0.01),双肺哮鸣音明显减少。经1~6d机械通气,哮喘完全缓解,治疗前后血气主要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肌松剂在危重哮喘抢救中有显著疗效,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奚峰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148-149
目的:探讨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抢救重型破伤风的价值。方法:在基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应用镇静肌松剂,建立人工气道后行机械通气治疗,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对症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停镇静肌松剂,停用呼吸机。结果:39例重型破伤风患者中37例经使用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后,抽搐完全控制,未发生肺部感染和全身衰竭等并发症。结论:使用镇静肌松剂联合机械通气在重型破伤风的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黎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405-1405
多年来,解决插管困难问题一直是临床麻醉关注的热点.颌面外科张口受限患者全麻过程时常选用经鼻气管插管,但存在诸多并发症,如患者同时有鼻腔狭窄、畸形,则行气管切开.为避免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诸多并发症,我科采用耳下神经阻滞结合表面麻醉及静脉镇静肌松剂,经口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4.
气管插管是急诊危重病人建立可靠呼吸支持的前提,气管插管可保持气道开放,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便于长期给氧及人工辅助通气.气管插管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同时气管插管也是多系统疾病的危重患者监护的一部分.紧急适应证包括心跳或呼吸骤停、防止误吸气道、缺氧或通气不足、气道阻塞.通过需要使用肌松剂辅助气管插管的45例分析,旨在为不同病因的需要气管插管的病人快速完成气管插管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维库溴铵治疗重症哮喘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20例重症哮喘患者在机械通气联合维库溴铵治疗中的观察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在给予机械通气联合使用维库溴铵后,哮喘完全缓解.治疗前后血气主要指标明显改善。结论使用机械通气联用维库溴铵治疗重症哮喘疗效满意。在使用镇静剂、肌松剂期间严密监测血压,及时评估镇静肌松程度,及时、有效的翻身拍背、引流痰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序贯性机械通气是指在使用机械正压通气抢救各种呼吸衰竭过程中,先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机械通气,在患者达到传统撤机拔除气管插管标准之前,即撤离有创通气装备,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气管插管用具的不断改进及肌松药的应用,气管内插管不仅广泛应用于麻醉实施,而且还扩展到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的治疗和复苏处理,尤其在危重病人抢救及复苏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复苏中的三大要素包括人工通气、胸外心脏按压和除颤,人工通气则以气管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入住ICU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4例中,治愈29例;死亡4例;植物生存状态自动出院1例,抢救成功率为85.29%。结论:对气管切开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测,气道雾化和吸痰护理,口腔护理,肺部并发症防治、插管舒适护理等系列护理措施,明显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5例经常规治疗后不能缓解的哮喘持续状态病人进行鼻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25例均顺利机械通气,症状改善,通气时间7-10d不等,平均7.5d,并顺利脱利。结论 经常规治疗而不能控制哮喘持续状态时,机械通气仍是一个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机械通气建立气道通路的方式有3种,闭合通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时最常用的连接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是危重患者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减少呼吸作功,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以及进行呼吸衰竭的治疗。下面浅谈一下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1.
赵静 《北方药学》2015,(1):180-181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急救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急诊收治的40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急救时,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等治疗,并严密监护心率、呼吸、血压、心电、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加强基础护理及呼吸机管理等。结果:40例患者均救治成功并治愈出院,其中28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0例患者使用无创通气,2例行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结论:合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治愈率,确保医疗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征  刘虹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773-1776
目的探讨维库溴铵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双盲随机标准对照,将46例转入ICU使用呼吸机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病案号随机分为肌松组(予常规镇静+维库溴铵)和常规组(予常规镇静),每组各2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肌松组病情较常规组明显改善,呼吸、pH值、PaO2、PaCO2、SpO2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松组较常规组滞留ICU时间[(146.20±17.92)h与(214.15±22.21)h],使用呼吸机时间[(125.93±16.23)h与(192.89±22.60)h],糖皮质激素[(2.61±0.17)mg·kg^-1·d^-1与(3.55±0.26)mg·kg^-1·d^-1]、抗胆碱药[(6.25±0.51)μg·kg^-1·d^-1与(10.64±0.75)μg·kg^-1·d^-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0.06±0.01)mg·kg^-1·d^-1与(0.15±0.04)mg·kg^-1·d^-1]使用剂量均减少(均P〈0.05);患者顺利转出ICU,无机械通气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维库溴铵使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常规镇静使用呼吸机时,可迅速纠正临床症状,改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镇痛药以及肌松剂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新生儿仅进行临床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新生儿同时给予镇痛剂与肌松剂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各时段N-PASS评分、机械通气各指标检出值、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镇痛药以及肌松剂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可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患儿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稳定性,改善患儿疼痛程度,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  刘琼  周发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475-2477
目的 :探讨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和机械通气治疗。方法 :回顾58例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经过。本组病例分成两组 :传统机械通气组26例 ,肺保护性通气组32例。结果 :传统机械通气组带机时间平均7.4天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50.0 %,病死率38.5%。肺保护性通气组带机时间平均5.5天 ,VAP发生率21.9 %,病死率15.6%。结论 :ARDS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肺保护性通气治疗该病比传统机械呼吸终末正压通气效果更优越 ,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减少VAP的发生率 ,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对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机对42例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结果 42例患者经过24~48h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上机前与上机后比较,PaO2、PaCO2、SpO2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无创呼吸机用于重症哮喘的抢救效果是切实有效的,多数患者短期内症状明显改善,有待于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严重颅脑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严重颅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分为两组,入重症医学科(ICU)72 h内给予气管切开的34例为早期气管切开组( ET组),入ICU 14 d以后给予气管切开的34例为晚期气管切开组( L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镇静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ET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镇静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4.2±2.4)d、(3.5±0.6) d、(14.5±3.2)%、(1.5±0.5) d、(3.3±0.3) d,LT组分别为(12.5±4.8) d、(8.5±5.6)d、(28.6±8.6)%、(6.3±1.2)d、(13.2±1.1)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2.96、3.28、3.46、2.57,均P<0.05);ET组、LT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23.8±4.38)%、(24.5±4.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够减少严重颅脑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减少镇静药物及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但是对患者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华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9):11-12
目的 探讨机构通气治疗在危重哮喘发作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压力支持通气(PSV)与低呼气未正压联合使用的通气方法。结果 通气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缺氧迅速改善,PaCO2显著下降,神志平均18h转清,平均3.5d撤机。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发作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氧合和通气,使神气转清,血气恢复,并能顺利早撤机。  相似文献   

18.
黄小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05-1307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技术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48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后,随机分为无创序贯治疗组(A组)和有创通气组(B组),每组24例。A组治疗方法: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通气,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B组治疗方法: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以目前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脱机。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监护时间、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分别为1例(4.16%)和9例(37.50%)(P〈O.05),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9.32±1.87)d和(15.36±2.161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85±2.72)d和(25.12±3.121d(P〈0.05)。结论:有创通气及肺部感染明显控制后的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缩短重症监护和总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模式治疗老年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53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被随机分为A组(28例)和B组(25例),A组予PRVC通气,B组予SIMV+PSV,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ABGs)、呼吸力学、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A组患者在使用MV后,ABGs明显改善(P〈0.01),PIP、Pplat较B组降低,Cdyn优于B组,MV时间和住ICU时间均短于B组(P〈0.05)。结论PRVC在治疗老年重症哮喘患者时,能够保持较低的PIP和Pplat,改善ABGs和Cdyn缩短MV时间以及住ICU时间,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肌松药用于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行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RSI)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7例PICU使用呼吸机前进行RSI的患儿,按是否加用肌松药随机分为常规组、肌松药组,常规组先后静脉推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后行RSI,肌松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维库溴铵后行RSI,观察并记录两组一般情况、Goldberg评分、插管前后心率变化、一次插管成功率、气道黏膜损伤情况、严重心动过缓(<60次/分)进行胸外按压发生率、发生胸廓强直情况及使用呼吸机时间、PICU停留时间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患儿Goldberg评分、插管前后心率变化、一次插管成功率、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及使用呼吸机时间、P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心动过缓发生率、胸廓强直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松药应用于PICU中行RSI的患儿有助于使插管顺利进行,能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