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本文对通常所说的小儿“肝常有余”的论点从下列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对小儿“肝常有余”的认识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患病之后,易见高热、风动之症,故历代医家提出了“肝常有余”之说,这是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概括。“肝常有余”之说,最早见于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但他的“肝常有余”之说是从病理角度提出来的。笔者认为此说还应是一个生理性的概念。例如明代万全就认为“肝常有余”乃是“本脏之气”。清代陈修园也说:“小  相似文献   

2.
小儿外感发热为儿科常见病,多由外感风邪所致,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咳嗽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由于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后“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故在治疗上也有其特点。现将笔者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体会介绍如下。1温凉并用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易为六淫所侵。又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感邪后往往寒热互见,或寒从…  相似文献   

3.
"肝常有余"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常有余”之说 ,源于北宋医家钱乙 ,钱氏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 ,针对肝气有余 ,易生实变 ,不宜妄用温补的发病、用药特点 ,创立泻清丸等泻肝之方 ,而未出补肝之剂。故明·宋濂谓其“建为五脏之方 ,各随其宜。肝有相火 ,则有泻无补 ;肾为真水 ,则有补无泻”(见俞景茂《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迄至元代 ,朱丹溪更明确提出了“肝只是有余”的论断。但丹溪之“肝只是有余”纯属于病理概念。把“肝常有余”从生理、病理两方面加以系统阐述的 ,则始于明代的万密斋。万氏在前人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认为“肝常有余”不…  相似文献   

4.
孙钢 《江西中医药》1995,26(5):30-30
试论“治上焦如羽”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意义孙钢(江苏省常州中医院213003)关键词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研究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心肺功能处于不完善状态,万密斋倡“肺常不足”、“心常有余”之说,因此,在外感热病中,最易出...  相似文献   

5.
感冒发热夹滞,尤以小儿为多。祖国医学认为“肺为娇脏”,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薄,表卫不固,抗病能力差,对外界气候变化难于适应,故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又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受邪之后,易致消化功能失常,饮食停滞,而见  相似文献   

6.
“肝常有余”是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历代医家均有所论及。《内经·素问》有“血归于肝”、“血有余,则泻其盛经”等论述,为后世“肝常有余”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孙思邈创制的龙胆汤为后世医家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论提供了临床实践依据;北宋儿科专家钱乙在前人脏腑辨证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五脏为纲的小儿辨证方法,认为“肝无补法,故无补肝之药”,并以泻青丸以泻肝之实;  相似文献   

7.
”脾常不足”是古代医家对小儿体质的特点长期观察中,概括总结出来的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始见于明万全氏所著的《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实践证明,其在临床上确具有比较重要的指导作用。万全说:“小儿血气未充……肠胃脆薄……五脏之中,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育婴家秘》)。又说:“脾常不足者,此却是本脏之气也。盖……肠胃薄弱,谷气未充,此脾所以不足也。”(《幼科发挥》)指出脾常不足,实因脾气不足。  相似文献   

8.
明代医家万全受《内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水不胜二火”的启示及丹溪学说的影响,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及治疗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就“肝常有余”之说,浅述己见。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肝常有余"之说,源于北宋医家钱乙,他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针对肝气有余,易生实变,不宜妄用温补之特点,创立泻青丸方,为后世提出"肝常有余"奠定了基础。明代医家万全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基础上,提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丹溪心法》有云:"气有余,便是火",加之小儿纯阳之体,一旦感邪易于化火、化热,生风动痉,诚如万全所言:"肝主风,小儿病则有热、热则生风。"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0.
小儿厌食证,祖国医学多谓病在脾胃。思其“厌食而烦”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之说,我见本证,应着眼于肝。盖脏腑相连,原非孤立,其关系极密者,肝之与脾胃也。顾土为木克,所以直木;木之克土,所以疏土。肝为刚脏,以气为用,虽五脏皆有气,然肺气之宣降,心气之运血,脾气之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脾常不足”,常不能完全适应小儿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须健脾以助之。然而,小儿“肝常有余”,“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柔不济刚,肝常多病。据此,笔者对儿科疾患经理脾或他法治疗罔效者,从肝论治每能取功。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疳证,乃是小儿长(?)营养障碍所致,其总病机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斯固然是理但笔者从临床体会到,疳证病机始终尚贯穿着兼挟,“火热”致病。1 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为“纯阳之体”。其五脏生理特点是:两有余(心、肝有余),三不足(肺、脾、肾下足)。“肝常有余”,肝气汪兴,“气有余,便是火”,故小儿任性从事,易怒善哭。“脾常不足”。易伤食积滞,积郁化热,则常见积热内伤之证,可见小儿多般属火热之体。2 从疳证的发病季节、地区认识疳证一  相似文献   

13.
明代的儿科医家万全,通晓中医各科,尤以儿科为最精,被当代誉为“医圣”。他在钱仲阳“脏腑虚实辨证”的启迪下,提出了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学术见解(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具有指导意义。现仅就其“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14.
王坤  任勤 《光明中医》2016,(22):3266-3267
万全在前人脏腑有余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肝常有余"思想,他认为"肝常有余"不仅仅指小儿发病的病理方面,而且表现肝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方面,指导后世正确认识小儿生理病理,其对小儿生理上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及病理上易感外邪,感邪易从火化的特点论述,对后世认识及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明代医家万全,受《内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水不胜二火”的启示及丹溪学说的影响,在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及治疗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就“脾常不足”之说,聊陈管见。  相似文献   

16.
小儿当以胃气为本,以保津为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生理和病理具有一定的特点,古代医家提出了“纯阳之体”、“三有余(阳常有余、心常有余、肝常有余)四不足(阴常不足、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等基本理论。正是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所以,叶天士认为:“襁褓小儿,体禀纯阳,所患热病居多。”热病就容易损伤人体阴液,而小儿“阴常不足”,更容易受到热邪的伤害。热病伤津,故治当以保津为先。病案举例 一新生儿,初时由于受寒及喂养不善,出现腹泻、高热,服止泻退热药未痊愈。数日后,突然出现四肢抽动搐搦,发作时头及躯干急骤前屈,上肢前伸,然后曲屈内收,下肢曲屈,偶或伸直,并伴有短暂的…  相似文献   

17.
明代医家万全、出身于儿科世家。他通晓中医各科,尤以儿科为最精,被当时的人们誉为“医圣”。他十分重视小儿的胎养、蓐养及鞠养。他在钱仲阳“脏腑虚实辨证”的启迪下,提出了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学术见解(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足为人师。经过400多年的实践检验,证明他的论点是非常精辟的,这些论点对后世研究小儿生理、病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中  相似文献   

18.
王素梅从肝常有余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之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常有余之说源于北宋医家钱乙,明代万全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有余,四不足”的观点。近年来.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呈上升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肯定。王素梅教授研究多发性抽动症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教授认为由于小儿肝常有余.而肝又以气为用.所以感邪后或受情志因素的影响.更易引起气机逆乱或肝阳亢而无制,化火生风,出现抽动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脾常不足、肾常虚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之一。小儿初生,若草木方萌,阴阳稚弱,气血未充。钱乙指出:“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幼幼集成》云:“幼稚之气,尤为易亏,唯必根究先天之薄弱,而从方脉诸书,求源探本以为治”。故认病辨证应结合小儿之生理病理特点,不可视小儿为成人之缩影。  相似文献   

20.
小儿泄泻病因多归于外感,饮食、虫积、脾虚之列,文献报道及临床观察,惊吓引起幼儿泄泻亦非鲜见,古称之为“肝泻”或“惊泻”,此与小儿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而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神气怯弱为肝泻的主要生理基础。木旺土虚为其主要病理机制,何耶?盖肝属春木,主升发,恶抑郁,与脾相关,若骤遇异物、异声、暴受惊吓,则气乱,而致肝木受抑,气机郁滞,不得条达,致肝气横逆,木乘脾土,脾受肝制,使原本有余之肝气得逞其凶,柔弱之脾失于健运,大肠传导失司而成泄泻,即“贼脾则泻”也。可见,本病病位主要在肝和脾,以肝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