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射频消融治疗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一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及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比较射频消融前、后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固有心率等变化。结果:射频消融后日平均心率、固有心率明显下降,LF/HF比率减低,PNNSO及RMSSD增高。结论: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可能是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或迷走神经张力减退而导致窦房结自律性增高。射频消融治疗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采用导管射频消融部分窦房结——窦房结改良术而成功治愈的病例。患者女性、63岁。心动过速史30余年。平时心率90bpm以上,交感兴奋时高达210bpm。心电图示窦性P波。心内电生理检查为起源于窦房结区的自律性增高的心动过速。用温控大头电极在最早兴奋的窦房结区上部放电,每次放电后略调整大头电极位置,使消融面积增大。自第6次放电10s后A波频率降低,但停止放电后又增快;直至第16次放电停止后,A波频率不再增快。观察30min,窦性心率从放电前210bpm降至82bpm。术后停用一切药物,随访两个月,窦性心律73~122bpm,证实窦房结改良术成功。  相似文献   

3.
窦房结改良术治疗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1例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采用导管射频消融部分窦房结-窦房结改良术而成功治愈的病例。患者女性、63岁。心动过速史30余年。平时心率90bpm以上,交感兴奋时高达210bpm。心电图示窦生P波。心内电生理检查为起源于窦房结区的自律性增高的心动过速。用温控大头电极在最早兴奋的窦房结区上部放电,每次放电后略调整大头电极位置,使消融面积增大。自第6次放电10s后A波频率降低,但停止放电后又增快;直至第1  相似文献   

4.
对1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频域、时域法分析射频消融前后心率变异,旨在了解射频消融后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的支配有否改变。结果显示心率变异的高频段(HFP)、低频段(LFP)成分较射频前有所减低,LFP/HFP之比(2.20±1.31VS5.10±3.32)明显增高(P<0.01).提示射频消融后迷走神经功能相对减低,对窦房结的支配减弱。提出消融快径不但易并发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而且易并发窦性心动过速。消融慢径则可防止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临床上相对少见的综合征,少数情况下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晕厥和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目前可采用药物和射频消融治疗,但效果尚不理想,对其进一步的机制探讨和方法学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性别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3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发作时心率和射频导管消融的相关参数。结果心动过速发作时女性心率(176.5±28.2次/min)比男性快(170.3±25.4次/min ),放电消融次数女性(3.0±1.2次)比男性(3.7±1.8次)少,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房室结折返性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组男女性年龄、消融成功率性别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女性较男性快,消融放电次数女性较男性少。  相似文献   

7.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祥 《心电学杂志》2001,20(1):59-63
窦性心动过速是人体生理性或病理性应激反应的表现 ,通常是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减弱 ,或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的结果。近年来人们已逐渐认识几种少见的病理性窦性心动过速 ,包括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sinusnode_atrialreentrytachycardia)、不适当性窦性心动过速 (inappro_priatesinustachycardia)、慢性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chronicnonparoxysmalsinustachycardia)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 posturalorthostaticta…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 682 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所有病例均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杳,明确诊断后,以中、下位法行射频消融,统计消融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射频消融成功率99.6%,复发率1.0%,并发症发生率1.3%,无死亡病例.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以中位法消融、延长单次有效放电时间、消融后房室结不应期延长且达到慢径消失可有效提高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成功率且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简称窦速)。主要发生在房室结双径路(包括快径路或慢径路)以及间隔旁道的射频消融后。主要机制为射频能量损伤迷走神经纤维,导致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去支配作用,从而引起不适宜窦速。症状可以持续几天到几个月不等,多能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告射频消融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75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75例,其中左侧旁路168条,右侧旁路113条.消融总成功率为99.2%.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室上性心动过速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射频消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房室折返性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导致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患者19例,入院心电图示持续心动过速发作,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速,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观察术前术后超声及胸部X片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射频消融房室结双径路及房室旁道后6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改善(2.3±1.2比1.1±0.2,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小[(64.40±6.72)mm比(52.30±4.88)mm,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高(0.32±0.07比0.61±0.30,P<0.01);心胸比变小(0.64±0.06比0.53±0.03,P<0.01).结论 房室结折返性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房室旁道或房室结可逆转心肌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射频消融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复发原因。方法 通过1108例射频消融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对其中40例复发患者从诊断、消融部位、靶点图形、功率、即刻成功时间和术中是否诱发心动过速及术后心电生理情况以及消融技术开展时间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复发原因。结果 ①总复发率为3.7%,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6%;②对诊断复杂,右侧旁道,靶点V-Q间期小于10 ms,消融功率大于25 W,即刻成功长于5秒,消融时AV波稳定性差及术中未诱发心动过速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容易复发(P<0.01);③对消融功率大于30 W才出现结性心律,术中未诱发心动过速及术后仍存在心房回波和A-H跳跃现象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也容易复发(P<0.01);④对V-Q间期短于20 ms的室性期前收缩也易复发;⑤复发病例多集中在消融技术开展的第2~5年。结论诊断是否明确,对消融靶点的掌握,消融部位及功率的选择,即刻成功时间,术中是否诱发心动过速及消融技术开展时间是引起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 目前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根治预激综合征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治疗方法,在射频消融治疗时,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现总结了本院370例射频消融病人所遇到的特殊情况及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学探讨李毅刚,胡大一,丁燕生,马长生,王乐信射频消融已广泛用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治疗。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其成功率、复发率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不一。我们通过不同方法射频消融的对比,提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快慢综合征患者一般窦房结功能正常,在出现快速心律失常转复时,因窦房结功能的一过性抑制而发生缓慢心律失常;慢快综合征患者窦房结功能多有器质性病变,表现为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合并有快速心律失常.快慢综合征患者经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室上性心动过速消失后伴随的长间期随之消失,窦房结功能一般可恢复;而慢快综合征患者首选植入起搏器,结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控制不佳时也可选择导管消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检查中被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食管电生理及心内电生理资料。结果 5例患者在食管电生理检查S1S2程控期前刺激中,均未观察到S2-R间期有跳跃性延长,心动过速的R-P-EB间期70ms;逆行P-波在V1导联直立,下壁导联倒置;食管电生理诊断为左后间隔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诊断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成功消融慢径路。结论部分R-P-EB间期70ms的不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电生理特点与后间隔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类似,必要时需心内电生理检查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和比较应用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对老年人和青年人房室结电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仅患有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分为两组 ,老年组 (≥ 6 0岁 ) 36例和青年组(14~ 4 5岁 ) 4 0例 ,均为行慢径消融术成功病例 ,对比消融前后和两组间的房室结功能参数 ,分析和比较这两组患者在射频消融前后房室结电生理特点的异同。结果 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两组病例消融后较消融前房室结前传文氏周期及最长A2 H2 间期均缩短 ,而老年组的心动过速周长、消融前后窦性心率周长及消融后房室结前传文氏周期均较青年组延长。结论 老年人的房室结前传电生理特性较青年人为差 ,而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慢径有效消融后 ,房室结电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不受年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患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中,大部分人可由射频消融治愈。但在射频消融失败情况下,加上患者又合并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心律失常造成的血流动力学紊乱会给患者术中和围手术期的治疗带来困难,甚至会导致死亡。我院收治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的患者,在术前射频消融失败的情况下,成功地手术治愈,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16岁。自10岁起有发作性心动过速史。长则48h,短则几分钟,均可自行中止。术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三尖瓣发育不良,肺动脉高压。心电图示:心率94次/min,窦性心律,一度房室阻…  相似文献   

19.
本期刊登了王祖禄、Jackman WM、韩雅玲等两篇文章,“从慢慢型和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性的差异分析折返环的不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可能折返机制和分型及其在指导慢径消融中的意义”,连同本刊2005年9卷1期17~24页发表的“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20.
左心耳来源的房性心动过速非常少见,多呈持续性发作,药物疗效不佳,容易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电图表现为:Ⅰ和aVL导联P波倒置,Ⅱ、Ⅲ、aVF导联P波直立。左心耳来源的房性心动过速多为自律性增高或微折返机制,电生理检查可明确发生机制及房速的起源部位。导管消融风险较大,也可直接外科手术切除左心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