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索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 (Phakicposteriorchamberintraocularlens)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高度近视眼患者 10例 18眼 ,球面等量屈光度 - 12~ - 2 3.6 2D ,矫正视力≥ 0 .8者16眼 ,0 .2者 2眼。术前检查散瞳前后屈光度 ,角膜曲率 ,轴长和前房深度 ,角膜厚度 ,角膜水平子午线直径(WhitetoWhite ,WTW )。屈光度取较低的值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Staar公司专用公式 ;根据角膜水平直径加0 .5mm选择人工晶体的长径 ;人工晶体为美国Staar公司产品 ,以胶原异分子聚合物为材料 ,双凹单片式。术前行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 ,每眼两点 ,相隔 90° ,手术选择表面麻醉。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 ,置于透明晶体与虹膜之间 ,吸除粘弹物质 ,缩瞳 ,充盈前房。术后检查屈光度、角膜、前房、眼压、人工晶体等情况。结果 :1例术中人工晶体取出。 17眼成功者术后视力提高 ,屈光度明显降低且稳定 ,随访无回退 ,前房深度无改变 ,术后无持续眼压升高 ,人工晶体相容性好 ,1例 1眼前囊下晶体局限性混浊。结论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预测性好 ,视力恢复迅速 ,无回退 ,无严重并发症 ,适用屈光度范围广 ,可有条件地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有晶体眼前房人工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11例 ( 18眼 )度数在 -11 0 0D~ -30 0 0D (平均 2 1 2 5D)之间的超高度近视患者表麻下前房内植入Phakic6H12 5型人工晶体 ,随访 6~ 12个月 (平均 9 7月 )。结果 :18眼术后裸眼视力均≥术前矫正视力 ( 0 6 4>0 39) ,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术后散光明显减轻 ,与术前相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三眼轻微瞳孔变形 ,一例 (双眼 )出现眩光感。结论 :初步观察有晶体眼前房人工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可预测性 ,是一种颇具前途的矫正超高度近视的手术。不适宜作LASIK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可谨慎选择该手术。  相似文献   

3.
有晶体眼植入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和远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屈光手术主要分为角膜屈光手术和晶体性屈光手术两大类。角膜屈光手术在治疗低中度近视效果显著,但是治疗高度近视时屈光矫正效果、预测性及稳定性均降低,并发症却随之增多,而且几乎所有的角膜屈光手术均表现为不可逆性(角膜基质环除外)。应用透明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屈光不正,因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增加及丧失调节力而受到限制,同时后囊膜混浊也是它难以克服的并发症。有晶体眼植入人工晶体治疗屈光不正克服了前两种技术的局限,具有潜在的可逆性和保留了调节力等优点,有关的短期随访结果显示其是治疗屈光不正尤其是治疗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4.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有晶状体眼中用负度数的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在8例11眼高度近视角膜较薄的患眼中植入房角支撑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手术前,后平均远视力分别为0.04和0.6,平均近视力分别为0.75和0.70,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74和0.91,其中2眼瞳孔变形伴有眩光,未发现房角损害相关的青光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屈光性前房人工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8例(11眼)超高度近视(度数-13.50D-22.00D之间),通过前房虹膜夹型人工晶体(Verisyse50)植入,密切观察术后屈光改变及视力恢复情况,随访6-9个月。结果 11眼超高度近视通过此项手术后,患者全部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大部分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2行,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由0.2-0.5恢复到术后裸眼视力0.3-1.0。结论 屈光性前房人工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可获得满意的视觉效果,其具有安全性、可预测性和术后屈光度稳定,且并发症较少的特点,是目前不宜LASIK手术的超高度近视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方法对屈光度为-8.25~-28.00D的32例(53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53眼均成功植入Verisyse人工晶状体。术后第6个月时,患者裸眼视力≥4.7者占100%,最佳矫正视力≥4.9者占84.9%,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6%患者术后屈光度在预期的±1.0D之内;眼压、角膜内皮计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其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PIO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对37例(61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分别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内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前房深度以及满意度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ICPIOL术后裸眼视力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各个时间点的残余屈光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术后1年时,8只眼裸眼视力≥5.0(13.11%),36只眼≥4.7(59.02%);61只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满意度调查,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项比例分别为1.6%、14.8%、83.6%。结论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伴低视力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1例(22眼)高度近视伴低视力者行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分别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后各阶段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的均有明显提高(P〈0.01)。全部22眼术后各阶段的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在术后12个月时,8眼(36.4%)裸眼视力≥0.3,6例(54.5%)因此而脱离低视力人群;术后12个月时满意度调查,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3项比例分别为0、9.1%、90.9%。结论高度近视伴低视力者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Verisy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 方法:超高度近视眼患者10例13眼植入Verisyse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比敏感度、晶状体位置、眩光敏感度、手术并发症及视觉不良症状。 结果:术后患者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明显的提高。术后3mo及术后1a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100%,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8者占85%。患者术后屈光度稳定,术后1mo~1a,屈光状态变化无明显差异。患者术后1a内各时间点眼压均无明显异常升高。术后角膜内皮计数均有所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时,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较术前均明显提高。Verisyse人工晶状体与角膜内皮和晶状体均保持了有效的安全距离。术后3mo时,2眼可见Verisyse人工晶状体表面炎性反应物沉积,1眼瞳孔呈轻度椭圆形。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满意程度较高。 结论:Verisyse人工晶状体矫正超高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是补充角膜屈光手术不足的有效眼内屈光手术,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有晶体眼负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在我国报导逐渐增加 ,在国外已有上百例报告 ,且一致认为疗效可靠 ,我院施行有晶体眼负人工晶体植入术 ,已有六年之久 ,现将随访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2年 9月对 17例 (2 4眼 )高度近视患者施行有晶体眼负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观察超过六年 ,其中男性 10例 (15眼 ) ,女性 7例 (9眼 ) ;年龄 2 6~ 38岁 ,平均 32岁 ;近视程度在 - 14.0 0~ - 18.0 0 D之间。 17眼施行前房四襻万能型负人工晶体植入术 ,5眼施行双凹软性虹膜夹型负人工晶体植入术 ,2眼施行后房型负人工晶体植入术。2 .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有晶状体眼前房型虹膜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17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术前虹膜YAG激光周边切除,1周后接受有晶状体眼Verisyse前房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术后的裸眼视力、最好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及前房内炎症变化情况.结果 11例(17只眼)均顺利在前房内植入虹膜固定的人工晶状体,其中1只眼术后第3天发现人工晶状体单侧脱位再次手术固定.术后所有患者视力较术前均增加,裸眼≤0.5者3只眼,>0.5者14只眼.16只眼眼压术后检查正常,1只眼术后眼压升高至25 mm Hg,局部加用0.5%噻吗心胺点眼,2 d后眼压恢复正常.术后所有患者角膜透明,无内皮水肿的情况.13只眼出现前房轻度闪辉,4只眼前房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用药后很快控制.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前房植入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是一种较好的矫正视力方法,但其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观察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ICL)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患者14例(25只眼)。术前常规检查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进行各项检查后,行单眼或者双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及内皮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视力0.3-1.0。术后2例(3只眼)出现早期眼压升高,经降眼压治疗,3-4 d后眼压正常。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及散光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好,预测性好,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 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人术治疗高度近视及散光22例39只眼.术前屈光度(等效球镜)为-7.0~-24.0D,平均(-14.50D±3.50)0;散光-0.50~-4.50D,平均(-2.25±1.32)D.术后检查视力、眼压、裂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我们应用眼前节全景分析仪(Pentacam)测量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手术前后前节形态指标,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方法:选取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48例90眼,术后随访6mo。Pentacam眼前节全景分析仪测量各时间点的中央前房深度(ACD)、3:00位前房角(ICA)、角膜像差(CA)、角膜曲率(K)和角膜厚度(CCT)等指标。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描述术前术后各指标的分布特征,采用配对t检验对各指标进行手术前后的差异性比较。

结果:所有观察指标各时间点均呈正态分布。ACD、3:00位ICA较术前降低(P<0.05)。CA中,总像差(CTA)及低阶像差(CLOA)较术前无统计差异(P>0.05),高阶像差(CHOA)则较术前有所增加(P<0.05); K略有减小(P<0.05)。CCT较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术后有统计学意义变化的指标,均在术后1mo时即达到稳定状态。

结论:应用眼前节全景分析仪(Pentacam)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前节形态的变化主要有ICA变窄,ACD变小,CHOA增加,K减小,尚在安全范围内,6mo随访中各值均保持稳定,未出现并发症,但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松解术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18只眼)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散光≥1.5 D)患者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松解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 d,1、3、6个月的临床效果,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压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术后患者裸眼视力有明显提高,6个月时均好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前及手术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62±0.21、0.74±0.20、0.81±0.18、0.85±0.18、0.86±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散光分别为(-1.88±0.35)D、(-1.72±0.60)D、(-1.09±0.74)D、(-0.83±0.52)D、(-0.72±0.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6个月内未见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结论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松解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稳定的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患者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在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的高度近视患者16例(32只眼),年龄(27.56±4.50)岁(19~35)岁,其中10例接受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Visian ICL),6例行虹膜夹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Verisyse).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测量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远视力、调节近点、正负相对调节(PRA/NRA)、调节灵活度.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远视力分别为4.84±0.12、4.91±0.11、4.92±0.11:调节近点分别为(10.02±1.92)cm、(14.38±3.59)cm、(13.19±2.91)cm.术后1周和3个月时较术前明显远移(F=19.45,P<0.05);PRA/NRA、单眼调节灵活度术前分别为(-2.29±0.48)D、(2.06±0.29)D、(9.50±2.00)cpm,术后1周分别为(-2.05±0.33)D、(2.09±0.27)D、(9.34±1.70)cpm,术后3个月分别为(-2.19±0.35)D、(2.14±0.27)D、(9.63±1.76)cpm,正负相对调节和调节灵活度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调节近点明显远移,正负相对调节和单眼调节灵活度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前房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广瑛  谭楠 《眼科研究》2010,28(5):462-466
目的探讨前房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AC—PIOLS)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对资料齐全的18例30眼行AC—PIOLS植入的高度近视患者随访2a,分别于术前,术后1、6、12、24个月检测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屈光度(SE),眼压、角膜内皮计数、前房深度(ACD)、对比敏感度(CSF)、眩光敏感度和波前相差等,并分别将术前与术后1a和术后2a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术后1a,14眼(46.7%)近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2a,19眼(63.3%)较术前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79,P=0.031)。术后1a,BCVA较术前提高≥1行者为56.7%(17/30),术后2a为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12,P〈0.01)。术后2a SE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频段的CSF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尤其在低中频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阶像差较术前增高,球差、彗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a,各时间点间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眼瞳孔轻度变形,6眼虹膜夹持部出现轻度虹膜色素脱失,4眼主诉眩光和光晕感。结论AC—PIOLS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Verisyse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中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高度近视患者37例56眼植入Verisyse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4~7a,对手术前后的裸眼和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压变化、角膜透明度及角膜内皮计数、前房、瞳孔和虹膜、自然晶状体改变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眼术中均顺利植入Verisyse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且保持稳定,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无角膜内皮失代偿、顽固的色素膜炎、白内障、青光眼及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Verisyse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是安全和有效的,能够显著提高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而并发症较少,对于不适合角膜手术的高度或超高度近视患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背景矫正近视的手术可分为激光矫治术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高度近视患者角膜比正常人薄,不适合激光矫治手术,宜考虑IOL植入术。目的对比观察两种有晶状体眼IO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行前房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Verisyse PIO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9例34眼随机分为两种手术组,其中10例17眼为PIOL组,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者9例17眼为ICL组。两种手术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完成。随访期为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CS)和波前像差,对2组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2组间患者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89,P〉0.05;t=0.853,P〉0.05);2组患者间无眩光时在3、6、12、18c/d空间频率下c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06,P〉0.05;t=0.103,P〉0.05;t=0.694,P〉0.05;t=1.583,P〉0.05);3、6、12、18c/d空间频率下2组间患者的眩光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3,P〉0.05;t=0.041,P〉0.05;t=0.024,P〉0.05;t=0.363,P〉0.05)。PIOL组三阶彗差(RMS3)、四阶球差(RMS4)、总高阶像差(RMSh)均高于ICL组,其中RMS3、RMSh明显高于IC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00,P〈0.05;t=11.350,P〈0.05),2组间RMS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0,P〉0.05)。结论虹膜夹型IOL与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均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术后视力相当,但虹膜夹型IOL的视觉质量稍逊于ICL,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