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牙源性皮瘘患者,如果患牙根管不通畅,既要保留患牙,又要治愈瘘管,困难较大。作者遇到9例慢性根尖周炎并发皮瘘患者,根管阻塞或弯曲致不通畅,采用根管治疗结合瘘道冲洗上药治疗,可使瘘道加快愈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多见于青年人,慢性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是引起颌面部皮瘘的常见原因[1]。在临床上常见到皮肤瘘道相对应的患牙出现深龋洞、残根、残冠或治疗史。经过对病灶牙根管治疗或拔除病灶牙后,病变均愈合。  相似文献   

3.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多见于青年人.慢性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是引起颌面部皮瘘的常见原因^[1]。在临床上常见到皮肤瘘道相对应的患牙出现深龋洞、残根、残冠或治疗史。经过对病灶牙根管治疗或拔除病灶牙后,病变均愈合。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由深覆[牙合]引起下前牙咬合创伤。从而引发颏部皮瘘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Vitapex和甲硝唑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Vitapex充填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个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甲硝唑液冲洗后用Vitapex进行根管充填。结果:62个患牙中成功57个,成功率为91.94%。结论:本方法是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牙源性感染所致面颌部窦道的文献报道较少。史氏1979年提出对慢性根尖周炎并发皮瘘的患牙采用根管治疗而治愈,一反过去认为这种病牙必须拔除,并且要将窦道彻底刮净否则不能愈合的论点。我们自1980年以来沿用此法对15例慢性尖周炎并发皮瘘的患牙单用根管治  相似文献   

6.
牙源性皮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面颈部皮瘘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62例牙源性皮瘘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 皮瘘原因为慢性根尖周炎,冠周炎,晚期牙周炎和牙源性颌骨髓炎,经行根管治疗或拔除术后病变均痊愈。结论 面颈部皮瘘多由牙病引起,治疗应针对病灶牙。  相似文献   

7.
慢性根尖周炎或智齿冠周炎并发皮瘘并不少见。皮瘘多数起源于牙的感染,但可能无牙齿急性感染的症状。因此临床上易忽视对病源牙的处理,或治疗不当,致使瘘管长期不愈。本文结合55例牙源性面部皮瘘,探讨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防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急、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的内毒素水平并探讨内毒素与患牙尖周瘘管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暗影直径<2 mm、根尖暗影直径>2 mm有瘘道和无瘘道的患牙各10例,采用产色基质鲎试剂法检测根管内内毒素含量。结果 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暗影<2 mm的患牙,根管内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根尖周炎及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暗影>2 mm(有或无瘘道)的患牙,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内毒素可能与尖周炎临床症状及根尖骨吸收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儿童牙源性皮瘘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慢性根尖周炎引起颌面部皮瘘的病例不多见,以致误诊误治时有发生。1992年以来作者收治了儿童颌面部牙源性皮瘘26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8~14岁,平均10.3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7.8个月;患者多数来自农村或城镇贫困家庭。病灶牙均为恒牙。就诊原因均为颌面部有长期溢脓或虽经局部治疗但仍存在经久不愈的瘘道。皮瘘的部位与病因,见表1。表1 26例牙源性皮瘘的病因及部位2.治疗2.1拔除病源牙并进行皮瘘及牙槽窝搔刮术6例。患牙拔除后经过搔刮牙槽窝,刮尽肉芽组织,1~2周后皮瘘愈合。2.2根管治疗加根尖…  相似文献   

10.
一次法和三步法根管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次法根管治疗和三步法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和适应症。方法 :将 114例急性根尖周炎(包括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 )、15 2例慢性根尖周炎、90个急性牙髓炎患牙和 82个慢性牙髓炎患牙 ,随机分为 2组。观察治疗期间 ( 7d)和治疗后短期内的 ( 3个月 )临床效果。结果 :①急性根尖周炎非黏膜下脓肿期一次法比三步法的愈合时间长、疼痛分值高 ,服用抗生素时间长。②急性根尖周炎晚期 (黏膜下脓肿期 )一次法和三步法临床效果无差异。③慢性无瘘性根尖周炎一次法比三步法的愈合时间长、疼痛分值高。④慢性有瘘性根尖周炎一次法与三步法无明显差异。⑤急、慢性牙髓炎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相同。结论 :与三步法相比 ,一次法根管治疗适用于急性根尖周炎晚期、慢性有瘘性根尖周炎和急、慢性牙髓炎。  相似文献   

11.
李艳芳 《口腔医学》2007,27(8):443-444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一次法充填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3%过氧化氢液冲洗后进行一次法根管充填。结果58颗患牙经一次法根管治疗后,成功54颗,失败4颗,成功率为93.1%。结论Vitapex糊剂一次法充填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疗程短,疗效可。  相似文献   

12.
塑化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武代 《口腔医学》1997,17(3):145-145
塑化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医院贾武代本文应用牙髓塑化治疗的方法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经3~5年的临床观察,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治疗患牙205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107例,年龄19~58岁,上颌牙8...  相似文献   

13.
牙源性皮瘘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慢性根尖周炎导致病灶牙根尖部唇颊侧或舌腭侧粘膜瘘管形成为常见的疾病,而导致颌面部皮瘘较为少见。因患者无明显的牙痛史而延误治疗或者前往其他科室进行治疗。也常有误诊、误治发生。本文就近12年来我科诊治的62例牙源性皮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颌面部牙源性皮瘘的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牙源性颈前部皮瘘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 结果颈前部皮瘘由牙源性慢性感染所致,主要为相应部位的慢性根尖周炎引起,对病原牙拔除及瘘道切除,治疗后皮瘘痊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结论颌面部皮瘘需临床医生高度警惕牙源性感染,及时鉴别诊断和明确病因予以相关治疗,从而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5.
Vitapex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治疗牙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乳牙,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后Vitapex进行根管充填。结果:70颗患牙中成功64颗,成功率为91.43%。结论:本方法是保存乳牙至乳恒牙正常替换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盐酸二甲胺四环素缓释软膏瘘管通过术与碘酚瘘道烧灼治疗瘘管型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病史1年以上的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共94例,其中43例使用盐酸二甲胺四环素缓释软膏瘘管通过术治疗,51例使用碘酚瘘道烧灼方法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但使用盐酸二甲胺四环素缓释软膏瘘管通过术治疗临床效果更好。结论: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使用盐酸二甲胺四环素缓释软膏瘘管通过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慢性根尖周炎为口腔临床常见病,通常在颊侧根尖部形成瘘道溢脓,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此类患牙186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1992年以来,共诊治慢性根尖周炎致颌面部皮瘘的老年患者59例,其中15例因病源牙无保留价值,采取拔牙法而治愈皮瘘.其余44例的病源牙进行了保存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60~76岁,平均65.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本组病例颌骨均未发现伴有慢性骨髓炎.皮瘘发生的部位与牙位见附表.  相似文献   

19.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误诊1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颌面部牙源性皮瘘是因牙源性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 ,导致炎症穿破皮肤形成瘘道 ,临床上该病被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 ,本文总结了 13例颌面部牙源性皮瘘误诊病例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9~ 40岁 ,平均 2 5岁。前牙 6例 ,其中上颌 4例 ,下颌 2例 ,后牙 7例 ,均在下颌。病程在 1周~ 5年之间 ,见附表。附表  13例牙源性颌面部皮瘘临床资料 (n =13 )皮瘘部位病源牙诊断病例数误诊眶下部上尖牙急性根尖周炎 1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内眦部上尖牙急性根尖周炎 1泪囊炎鼻前庭上中切牙慢性根尖周炎 1鼻疖肿鼻翼…  相似文献   

20.
Metapex糊剂用于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Metapex糊剂与2%碘酊分别用于根管内封药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选择168颗慢性根尖周炎伴瘘管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根管内封入Metapex糊剂;对照组84例,根管内封入2%碘酊棉捻。分别观察1周、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封药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Metapex糊剂的封药效果优于2%碘酊封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