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对比脉冲系列成像(CPS)超声造影技术,采用经静脉注射SonVue后,观察心肌显影效果,并与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在CPS超声心肌造影的成像技术条件下,经静脉注射SonVue2ml,,进行超声心肌造影。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结果本组显示,大多数冠脉3支病变的患者显示心肌灌注明显下降,单支或双支病变的患者则表现为相应冠脉供血区心肌灌注下降。在肥厚型心肌病和酒精性心肌病的患者,尽管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心肌灌注明显延迟。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应用CPS造影成像技术,所用超声强度机械指数较低,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SonVue剂量小,即能达到满意的心肌显影效果,本组患者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司诺维实时声学造影评价心内膜缘和心肌灌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第二代声学造影剂司诺维(Sonovue)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透声较差、心内膜显示不清的患者,采用Philips Sonos 5500和S3探头,探头频率为1~3MHz,每例患者均先后接受两次静脉注射司诺维2ml进行实时声学造影,分别评价心内膜缘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1,绝大部分患者使用司诺维后无毒副作用;2.司诺维改善了98%的心内膜显示不清节段的图像;3.正常冠脉供应节段的造影记分明显高于狭窄冠脉供应的节段;4.狭窄冠脉供应的部分节段即使造影评分正常,但再灌注时间较正常冠脉明显延长。结论:司诺维的临床使用安全可行,能够明显地改善心内膜边缘显像,实时正确地评价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声诺维心肌声学造影对左室室壁瘤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21例室壁瘤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经左肘静脉快速推注Sono Vue2ml注射法。观察造影剂进入左心室的过程,重点观察室壁瘤瘤壁心肌显影情况。结果经左肘静脉注射Sono Vue行左室室壁瘤瘤壁的心肌声学造影,2ml即可达到满意的心肌显影效果;21例室壁瘤患者中,13例瘤壁心肌均匀显影,6例为稀疏显影,1例显影微弱,1例未显影,瘤壁边界内膜完全清晰显示。结论室壁瘤瘤壁心肌显影效果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相吻合,心肌声学造影可为临床治疗室壁瘤患者提供客观、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4.
声诺维及其在心肌声学造影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耿传良  杨源 《临床荟萃》2005,20(5):294-295
声诺维(SonoVue)是意大利博莱科(Brocco)公司生产的六氟化硫微气泡注射液,为新型第二代氟碳类声学造影剂。声诺维在外周静脉注射后,能够通过肺循环到达左心室进入心肌,能够显示造影剂进入左心室直至心肌显影的全过程,具有微泡平均直径小、显影清晰、持续时间长等优点,是一种极有前途的声学造影剂。笔者就其药理学特性及其在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对心内膜缘显像的增强作用。方法:分别在基础和非线性成像条件下,对30例患者注射声诺维,用二维超声进行观察心内膜缘显像的改善。结果:造影剂在右心腔显影后立即在左心腔显影,原来显示欠清的左、右室心内膜缘得到满意的显影,且对心电图、血压、心率、血象、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等均无影响,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声诺维是一安全的跨肺循环的的声学造影剂,可增强心内膜缘的显影。  相似文献   

6.
声学造影在子宫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新型造影剂声诺维及实时灰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子宫肿瘤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子宫肿瘤患者,采用新型造影剂声诺维及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进行超声造影,观察不同病变造影剂灌注过程及造影后声像图特点。结果子宫肌瘤表现为造影剂自外周向内快速充盈,假包膜强化明显,瘤体内部造影剂分布均匀,较包膜消退快,而变性区则无造影剂分布,浆膜下及黏膜下肌瘤可显示来源于子宫的蒂部供血动脉血流。宫颈癌及内膜癌病灶区滋养血管首先充盈,病灶内部强化欠均匀,消退早于正常子宫肌层。结论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肌瘤边界及内部变性情况,能较清晰显示内膜癌及宫颈癌浸润肌层的程度,有助于提高超声对子宫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探讨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改善情况。方法 对14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PCI术前及冠状动脉开通后即刻经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CPS)条件下行MCE检查,对比观察心肌显影效果,并采用CUSQ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心肌节段微血管灌注的平均灌注量(minivalue)。结果 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即刻能够获得清晰心肌显影,所有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左心室及心肌显影。14例患者中12例冠状动脉开通,2例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未能开通。13例于PCI术前MCE显示狭窄或闭塞冠状动脉的对应心肌节段显示节段性充盈减低或无造影剂充盈,1例慢性冠状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侧支循环良好,MCE显示闭塞冠状动脉对应心肌节段充盈基本接近正常。冠状动脉成功开通的12例患者术后即刻MCE显示11例术前闭塞冠状动脉对应心肌节段充盈较术前改善,心肌节段微血管灌注的平均灌注量较术前增加(P〈0.05),1例改善不明显。结论 PCI能够有效改善病变心肌微循环,选择性MCE在CPS条件下能够准确、快速、有效地评价PCI后心肌再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及定量组织多普勒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变心肌灌注及收缩功能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20例行PCI的患者,于PCI前后经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SonoVue,应用MCE观察心肌显影效果、造影剂显影途径,定量分析心肌灌注情况;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测量病变心肌收缩功能变化。结果 注入造影剂后心肌清晰显影,患者术前MCE造影剂充盈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病变区域一致,冠状动脉成功开通患者术后即刻MCE显示缺血节段充盈较术前显著改善;6例患者观察到少量造影剂经心肌直接漏入左室腔;定量组织多普勒提示冠状动脉成功开通的患者病变心肌运动位移、应变改善。结论 选择性MCE能满意显示心肌灌注状态,并能观察到缺血心肌局部微循环与心室腔直接相通;PCI即刻可以改善心肌局部微循环及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检测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壁受损范围中的价值。方法对75名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实时心肌造影,分别于超声造影前后观察心内膜边界显示情况,评价和比较节段室壁运动情况。结果超声造影后左室心内膜边界的显示较造影前明显清晰,受损节段与未受损节段的对比增强。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造影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造影前(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有效增强左室心内膜边界显示和受损心肌边界显影,提高对左室壁受损范围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声学造影在不全流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新型造影剂声诺维及实时灰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早孕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不全流产的患者,采用新型造影剂声诺维及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进行超声造影,观察病灶区的造影剂灌注过程及造影后声像图特点。所有患者造影后刮宫,刮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残留物为绒毛及蜕膜组织时超声造影可见局灶性血流灌注异常丰富区,残留组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机化组织则表现为点条状血流灌注;而凝血块或变性坏死组织造影时无血流灌注呈无回声。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在不全流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99Tc^m-MIBI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MPI)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心病(C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2例临床疑诊CAD患者的MPI及CA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PI的灵敏度分别为83.9%,特异性分别为69.1%,二者符合率为94.7%。结论MPI能为CAD诊断提供有临床价值的信息,大部分MPI正常患者无需再行CAG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腺苷负荷试验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疑诊冠心病患者75例,均行腺苷负荷^99m 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腺苷按体重0.14 mg/(kg ·min)通过输液泵静脉双通路给药,并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作定性分析,所有患者1~3 d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75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正常32例;1支以上狭窄≥50%者43例,其中单支病变14例,双支病变16例,三支病变13例;共检出病变血管85支,累及左前降支(L AD )38支,左回旋支(LCX)28支,右冠状动脉(RCA)21支,左主干(LM)2支。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8.3%(38/43),特异性为87.5%(28/32),准确性为88.0%(66/75),阳性预测值为90.5%(38/42),阴性预测值为84.8%(28/33)。对病变冠脉诊断灵敏度为75.9%(63/83),特异性93.7%(133/142),准确性87.1%(196/225),阳性预测值为94.0%(63/67),阴性预测值为84.2%(133/158)。对单支、双支、3支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50%(7/14)、62.5%(10/16)和92.3%(12/13)。对各病变血管检测灵敏度为:LAD 86.1%(31/36),LCX 55.6%(15/27),RC A 85%(17/20)。腺苷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60/75)。【结论】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并且不良反应轻微,是协助诊断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内斑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内斑块的诊断能力及冠脉内斑块与与冠状动脉狭窄和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接受MS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这两项检查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个月)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SCT检查共发现软斑块74个,钙化斑块128个,混合斑块48个,以冠状动脉近段(67.6%)斑块数量最多,其次为中段(18.4%),伴相应冠状动脉分支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斑块位置、斑块类型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除年龄因素外,冠状动脉内有无斑块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无统计学差异。在斑块类型和位置的诊断上,MSCT检查与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MSCT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内斑块的情况,能及早检出不稳定斑块,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前的早期冠状动脉病变,对预测和早期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能为临床合理治疗和预防猝死提供及时、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治疗抉择中的价值。方法54例心脏疾病患者,其中冠心病32例,动脉粥样硬化13例,其他心脏疾病9例(心肌桥3例、心肌病5例、x综合征1例),均行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静息门控断层心膪灌注显像阳性率分别为:冠心病组94%(30/32)、动脉粥样硬化组69%(9/13)、其他心脏疾病组100%(9/9)。结论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可灵敏反映心肌血供状况及预估心肌活力,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CAD)的诊断、危险分层、疗效评估、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应作为冠脉造影及支架安放或搭桥术前基础评估手段,避免盲目’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5.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对冠心病室壁运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然组织谐波成像(NTHI)技术在对冠心左内膜的识别和左室壁运动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冠心病患者行常规和NTHI二维超声检查。采用胸骨旁左室长轴、心尖四腔、二腔切面、心内膜识别分4级,壁运动分析采用16节段法。结果:NTHI改善了57.2%(302/528)节段的心内膜识别,改变了12.7%(67/528)节段的室壁运动级别。结论:应用自然组织谐波技术可改善冠心病病人心内膜的超声识别,进而增加对冠心病病人室壁运动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陈立  何理华  杨文波 《华西医学》2009,(6):1468-1470
目的:评价国产腺苷临床应用安全性及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分别静脉注射腺苷,注射3 min末,静脉注射核素显像剂99Tcm-MIBI 925 MBq,1~1.5 h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分析患者在腺苷注入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副作用发生情况。经半年以上随访排除或确诊冠心病,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腺苷输注后,86.3%(44/51)患者出现各种副作用,停药后均很快缓解。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0.9%,特异性71.4%,准确性88.2%,阳性预测值95.2%,阴性预测值55.6%。结论:国产腺苷可安全地应用于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敏感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彩阶与灰阶超声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6例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其中心绞痛26例,急性心梗15例,陈旧性心梗5例,作常规二维超声与彩阶超声检查,每例皆作冠脉造影、左室造影并与超声检查相比较。彩阶显像的心内膜面和左室腔之间的界面较清楚,室壁增厚的异常与室壁运动的改变和左室造影的相关性好(二维灰阶r=0.551,彩虹阶r=0.688)。彩阶增加回声强度水平,可能改善了视觉的分辨力和清晰度,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