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自杀心理及危机干预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自杀是大学生心理卫生中一个比较突出和敏感的问题 ,虽然发生率不像情绪和情感障碍那样普遍 ,但其危害与后果往往更加严重。据统计 ,我国每年自杀人数已有 8.5~ 10万 ,年龄以2 0~ 2 4岁的年轻人和 6 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两个高峰[1] ,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1年 1月 1日一位刚获博士学位的中国留美学生卢刚 ,因竞争压力和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精神崩溃 ,竟开枪打死 5人重伤 1人 ,最后自杀 ,此事件一时震惊世界[2 ] 。因此 ,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及危机干预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为尽早有效预防和减少自然现象探求相应的措施具…  相似文献   

2.
通过连续三年大学新生MMPI-2心理测试,应用临床两点式和单项T分大于75分者进行排查,对MMPI-2测试筛选出来的可疑人群,四个月以后采用复查方法进行二次SDS、SAS、SCL-90、房树人投射测试作为客观评价指标,针对二次测试排查出来的关注学生由专业人员进行面试检查,再次分析、结合临床心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分离出心理危机重点干预人群.于2001~2003年对129例有问题的学生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理危机干预及健康教育(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个人在危险突如其来时必须迅速地、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地作出决定的时刻 ,容易出现应激状态。心理学认为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应激状态的延续 ,能够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的保护机制 ,使人降低免疫力 ,以致为疾病所侵袭 ,或是绝望自杀。情绪与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 ,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预防自杀和危机干预每个人在其一生中可能多次遇到由急性应激引起的心理危机。所谓危机是指个体遇到的某些重大问题 ,既不能回避 ,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 ,其心理上所产生的不平衡。处在心理危机中的个体是很脆弱的 ,他…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苏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热线2021年度来电数据,研究来电时间分布特征、来电者特征与求助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来电者特征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议。方法:对2021年1月至12月苏州市心理援助热线的15202例来电数据进行筛选,共筛选出3693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分析和Goodman-Kruskal tau系数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结果:1.来电求助类型主要是精神心理类、恋爱问题及婚姻家庭类问题。其中不同婚恋类型(已婚、未婚、丧偶/离异、未知/不详)和性别类型(男性、女性)的求助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19.88、158.47,P<0.001)。2.一年内,10月份的来电量最多,9~12月的来电者自杀风险最高。3.自杀风险因素方面,不同从业状态表现出的自杀风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7,P<0.001),年龄与自杀风险之间有显著的弱的负相关关系[Tau(τ)=0.006,P<0.001]。结论:心理援助热线可以针对不同的性别和婚恋状态给予不同的援助,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秋冬季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已婚女性、老年人和待业群体给予特别的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社会变迁与竞争激烈带来的生存压力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必须得到全社会和各高校及心理卫生工作者的普遍重视。笔者通过搜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大量资料,深入大学生中调查了解,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与自杀倾向的诱发因素及行为特征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的预防措施,以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对维护高校稳定和家庭完整,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与生命安全,提高全民族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娜 《工企医刊》2015,(2):1349-1350
本文以提高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心理危机干预为出发点,对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心理危机干预主要形式与主要步骤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概述了群体性灾难事件所致的心理创伤和心理问题,然后从灾难发生前的准备、现场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现场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和特殊受灾者个案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个针对群体性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框架,以期推动我国群体性灾难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2):949-950
在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总自杀率为23/10万,其中大学生自杀率约为20/10万。作为受国家培养学有所成,即将施展才华的大学生轻易的放弃生命,这不仅给其家庭带来不幸和创伤,也是社会的重大损失。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进而有效的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实施预防和干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的提出、发展和种类进行综述,总结了心理危机干预实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并对其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突发事件应激心理危机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荣康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628-4630
[目的]回顾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危机干预发展历程,分析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激心理危机干预建策建议。[方法]关键词检索—文献回顾法,反思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危机干预发展历程;现场研究法(5.12灾后心理干预实践),深入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途径。[结果]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危机干预缺乏科学的干预机制、专业的干预人才和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此外,人们对心理危机及干预还普遍缺乏正确的社会认知。[结论]为了保证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及时性、规范性、安全性,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划和管理,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制定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和中长期持续干预方案,并为其实施提供组织体系、人员技术、政策法规、社会支持等软硬件资源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团体授课、小组访谈、个别咨询和骨干培训相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对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为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部官兵1096名,以团为单位进行半年1次的团体授课,以班、排为单位进行小组心理访谈,同时进行面对面心理咨询、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及骨干培训,于干预前和干预2年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全体官兵SCL-90除躯体化、强迫性、敌对因子外,其余各项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士官、高中和初中学历官兵、非独生子官兵的SCL-90总分及多项因子分在干预后均显著下降(P<0.05,P<0.01);义务兵、非婚官兵的SCL-90少数因子分或总分也显著下降;而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官兵、独生子官兵及已婚官兵干预前后的总分和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有些SCL-90项目测试异常(总分>160分、躯体化>2分、焦虑>2分和3分)的百分率均显著下降。结论本研究采取的心理干预对维护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应根据不同职别、学历、是否独生子和婚姻状况等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编制军事应激条件下心理健康状况量表,检验其信度与效度,为更好地了解军事应激环境下执行特殊任务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较为科学的工具。方法随机抽取经常执行特殊军事任务的官兵568人,分为A组(n=217)、B组(n=351),用自编军事应激条件下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分别对2组进行测试,用A组数据对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用B组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此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自我认知、应对方式、压力反应,其因素负荷分别为0.39~0.85、0.40~0.76、0.45~0.94,方差解释率均大于40.0%;信度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认知、应对方式、压力反应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9~0.93、为0.83~0.86、0.91~0.94,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75~0.88、0.79~0.84、0.82~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3个分量表的拟合程度较高,拟合指标的χ2值与自由度df的比值均介于2~3之间,近似误差均方根MSREA均0.08,拟合结果可以接受,说明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结论自编的军事应激条件下心理健康状况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特殊任务部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制用于筛查目的的应征公民精神症状问卷,为兵员筛查提供测试工具和依据。方法:在SCL-90量表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讨论,对其中部分问题进行修改,建立应征公民症状问卷,应用该量表对127名学员进行测试,评价其信度和效度。结果:在学员中,Cronbach α系数为0.9133;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10。因子分析产生的10个公因子与理论结构基本一致,累积贡献率为73.93%。结论:应征公民症状问 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适用于兵役征集工作中应征公民精神症状筛查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护士心理压力成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提高护士职业健康水平.方法 分析护士心理压力成因包括行业风险高、工作负荷重、人际关系冲突、业务知识更新与岗位竞争带来的压力和工作付出与社会地位不成正比等,提出护士心理压力应对措施中医院方面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开展人性化管理、为护士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个人方面包括自我心理调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的认定;并应积极寻找社会支持.结果 与结论 护士心理压力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应从医院、个人、社会等几个方面寻求缓解护理压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乳腺疾病患者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劲  杨惠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2):4294-4295
[目的]了解北海市城区部分学校、机关乳腺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数,指导其积极的心理自我调节,预防和缓解乳腺疾病的发生或加重.[方法]对北海市城区部分学校及机关患有乳腺疾病的94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再进行团体辅导或选择性进行一对一咨询访谈(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进行积极心理治疗).比较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以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在总分敌对性、人际关系、抑郁和焦虑指标上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映出高竞争性职业者心理健康有一些问题,及时发现给以干预后心理问题可以得到缓解.[结论]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进行团体或个别心理访谈咨询,在调节高知识层次的乳腺疾病患者心理适应能力、降低抑郁焦虑情绪、缓解人际关系方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合理评价模型。[方法]应用脆弱性分析和可拓模型理论,探讨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合理评价模型。[结果]可拓模型理论对心理危机干预指标系统信息利用充分,适于海南热带岛屿非常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脆弱性科学评价。[结论]合理的评价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不仅能作为非常规突发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决策的基础,还能通过深入的分析,寻找社会救援不能解决的心理救护,对其他沿海地区类似非常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也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智能发育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炜  朱清华 《营养学报》1989,11(3):240-245
本文利用因素分析方法及3个月的配对补铁试验,确立了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与智能发育的关系。 选择6~36月龄婴幼儿333名进行社会调查、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测及智能发育商(Deveopmental Quotient,DQ)的测定。结果表明,IDA患儿的DQ(95.32±9.24)明显低于正常儿(101.62±10.28),P<0.01。以IDA为一个独立变量,对婴幼儿的DQ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IDA以第七位被纳入方程,对DQ作用显著,两者呈负相关,说明在控制混杂因素影响的情况下,IDA对DQ仍作用显著。配对补铁试验先一步证实缺铁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不良作用,IDA患儿补铁3个月后,Hb平均升高1.53g/dL,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ree Erythrocyte Protoporphyrin,FEP)及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均恢复正常,DQ较补铁前明显升高(P<0.01),平均升高12.47,而服用安慰剂的IDN患儿及非缺铁儿童实验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说明通过补铁治疗,可使IDN患儿的智能发育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文献资料卡片管理系统。该系统设计新颖、界面清晰、实用性强;具有文献资料卡片有关内容的录入、修改、删除、打印、浏览、查询等功能。它为广大业务人员积累文献卡片资料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In the 1990s and early 2000s, a number of states passed laws requiring mental health benefits to be included in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The variation i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nactment date of the laws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increasing access to mental health care on mental health outcomes, as evidenced by state suicide rates. In contrast with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when states enact laws requiring insurance coverage to include mental health benefits at parity with physical health benefits, the suicide rate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by 5%. The findings are robust to a number of specifications and falsification test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