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与DSA对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容积再现脑血管成像技术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临床怀疑脑动脉瘤患者(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者20例)的16层螺旋CT三维血管后处理图像、DsA图像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CT后重建技术分别采用小视野容积再现技术(shutter volume rendering)、最大密度投影法(M1P)和多曲面重建(MPR),所有CT图像及DSA脑血管造影图像均由两位放射科医生和两位脑外科医生进行双盲法分析评价。结果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共检出动脉瘤25个,其中3例为多发性,1例CT血管成像(CTA)结果为阴性,阳性率95.7%(22/23),与DSA比较符合率95.7%(22/23);16层CTA发现动脉瘤的敏感性为100%(24/24),特异性为100%(1/1),准确性为96.2%(25/26)。CTA对显示瘤体、瘤颈、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关系与DSA相比更清晰、确切,并能显示病灶与颅骨结构间的关系,立体感强。结论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相对无创是诊断脑动脉瘤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有望替代DS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设计占位性病变侵犯腹腔主要血管的腹腔内复杂手术方案。方法对31例复杂性腹腔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均于术前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依据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结果设计制定符合患者具体病情的个体化手术方案。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准确显示腹腔各种严重病变与腹腔主要血管的复杂关系,31例患者依据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6例患者术中预置腹主动脉阻断带,使用超声乳化吸引刀,确保了不损伤血管。通过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全组各种病变均完整切除,同时无腹腔重要血管的损伤,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准确、高分辨率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方法,对病变侵犯腹腔主要血管的腹腔复杂手术的个体化手术方案设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切除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评价胃周血管解剖中的价值。方法30例拟行腹腔镜辅助下胃远端切除术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其动、静脉期图像采用容积再现重建技术分别行三维CT血管造影(CTA)。3位观察者根据其CT血管成像表现,评价胃左动脉、胃右动脉、替代肝左动脉以及胃左静脉解剖,其结果与手术对照。结果三维CTA准确显示胃左动脉30例、胃右动脉29例,胃左静脉30例。1例胃右动脉CTA未能发现,但术中发现其管径细小。6例患者CTA发现伴有替代肝左动脉。根据三维CTA制定手术方案,所有30例患者腹腔镜辅助下胃远端切除术均获得成功。以手术结果为对照,CTA显示胃左动脉、胃左静脉和替代肝左动脉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显示胃右动脉敏感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96%。结论MSCTA能够准确评价胃的血管解剖,有利于安全快速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胃远端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评价冠状动脉搭桥血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脉桥血管的价值。方法1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在心电门控技术下采用16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叠400ms R-R间期重建,重建图像系列调入3D任务卡内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等图像后处理,全面观察桥血管有无狭窄、钙化及吻合口情况。结果1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共有29条桥血管,其CT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可用于影像学评价;4例桥血管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和狭窄变细,经DSA检查得到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在冠状动脉桥血管随访的诊断和评价中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技术,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数字化多层螺旋CT对骨关节创伤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66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二维多平面重建;23例患者行三维容积再现,对3例疑血管病变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不同重建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扫描成像对骨关节创伤显示清楚,诊断正确率为100%,二维多平面重建有助于骨折细节和错位的显示及软组织损伤的显示,三维容积再现有助于骨折和局部复杂的解剖结构直观的立体显示. 结论 数字化多层螺旋CT有助于创伤的正确分型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以对骨关节创伤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并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追踪技术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手术后病理确诊的100例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行尿路CT造影(CTU),并采用血管追踪技术(VTT)对增强延时扫描后输尿管管腔内呈现连续性强化者进行处理,比较CT和X线检查判定结果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CT与X线对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近段、输尿管远段、输尿管膀胱交界处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相比具有差异性,且CT定位正确率为91%,高于X线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与手术结果及临床追踪结果相一致,其符合率为100%。结论 128层螺旋CT在行尿路CT造影时,当输尿管内对比剂达到一定程度,使用VTT观察输尿管病变,输尿管整体成像效果好,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者行CTA检查。扫描层厚5mm,螺距1.15mm,重建层厚1.0mm,重叠30%。造影剂剂量90~100ml,注射速率3ml/s,高压注射器自动触发扫描,扫描时间20~30s,对全部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使下肢血管清晰显示,并对图像进行评价。结果103例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动脉闭塞64例,动脉狭窄32例,动脉瘤4例,3例未见异常。40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所现与CTA结果完全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可以成为下肢动脉疾病术前评价和筛选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诊断大动脉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检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大动脉炎患者的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特点。结果56例大动脉炎病变血管清晰显像,共发现受累血管175支,其中累及最多的为锁骨下动脉(36.00%,63/175),且左锁骨下动脉所占比率较高(24.00%,42/175),其次是颈总动脉(29.71%,52/175),肾动脉(10.86%,19/175);受累动脉管壁不同程度地向心性或偏心性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可明确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及病变范围、程度和性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烟雾病患者的MS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资料。结果MSCTA可清晰显示狭窄、闭塞以及异常增多的脑血管。容积重建有利于显示病变血管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综合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和多曲面重建图像分析可清晰显示异常增多的脑血管,即烟雾状血管。MSCTA对狭窄及闭塞血管的检出率为66.2%(53/80);DSA对狭窄及闭塞血管的检出率为67.5%(54/8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的显示及分布情况与DSA大致相似。结论MSCTA诊断烟雾病的灵敏度高,是早期诊断烟雾病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烟雾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Riolan动脉弓的影像表现。方法收集6例Riolan动脉弓病变患者,3例男性患者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3例女性患者均为多发性大动脉炎。采用16层(4例)、64层(2层)螺旋CT扫描行腹部CTA检查,对病变血管行VR、MIP和MPR重建。结果 6例Riolan动脉弓血管直径为3.5~10.0mm,平均(6.7±0.4)mm。3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中,肠系膜上动脉(SMA)近端闭塞2例,远端与肠系膜下动脉(IMA)形成Riolan动脉弓,其中1例伴有腹主动脉瘤,同时SMA、IMA与腹腔动脉干形成动脉吻合弓;IMA近端闭塞1例,远端与SMA形成Riolan动脉弓。3例多发大动脉炎中,2例SMA狭窄,SMA与IMA间形成Riolan动脉弓,1例SMA、IMA同时与腹腔动脉干形成动脉吻合弓;1例IMA近端狭窄,IMA与SMA间形成Riolan动脉弓。结论 MSCTA可以显示SMA与IMA间Riolan动脉弓结构,其特征性影像表现是SMA与IMA间的纡曲扩张的血管弓。出现Riolan动脉弓提示SMA或IMA管腔闭塞或狭窄。  相似文献   

11.
64层螺旋CT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利用64层CT在血管造影(CTA)、尿路造影(CIU)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进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多时相期CT增强扫描.CTA、CTU影像检查.术前评估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CTA及CTO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1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获得确诊.其中3例平扫发现肾内伴发结石,CTA发现2例异位血管压迫.CTU很好的显示了狭窄的位置和狭窄长度,所有患者行开放或微创手术,影像结果和手术探查一致.结论 64层CT尿路和血管三维重建,可作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术前评估的常规方法.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64排CT三维血管重建术前对胃癌血管侵犯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64排CT血管三维重建(3D CTA)进行胃癌术前评估中对肿瘤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间经胃镜确诊为胃癌并接受手术探查的40例患者进行术前CT影像的CTA重建,判断胃周血管侵犯情况,与术中探查结果对比.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CTA重建,14例提示血管侵犯的患者有12例术中探查证实血管侵犯;CTA判断血管侵犯的敏感性为98.1%,特异性为96.4%;术前CTA判断胃周血管是否受侵与手术判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99,P>0.05).结论 64排3D CTA可作为胃癌是否侵犯血管的有效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造影动态容积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部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320排容积CT具有“薄”(层厚0.5 mm)、“大”(人体纵轴16 cm)、“快”(单圈扫描0.35s)等特点,胃造影动态容积CT扫描后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具体分析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大小、形态、位置、壁厚薄、蠕动性、黏膜病变、动态增强表现及上腹部(包括肝、胆、胰、脾等脏器与周围血管等)的影像信息,并与纤维胃镜进行对比分析.共收集62例胃部疾病患者,包括胃肿瘤性病变29例、溃疡性病变6例、胃炎20例、胃憩室2例(均由手术病理或胃镜组织活检证实),胃周血管病变5例(由血管造影证实).结果 溃疡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的诊断结果接近纤维胃镜的诊断结果,胃炎的诊断结果略差;肿瘤性病变能准确定位、定性、明确病灶转移及血供情况.结论 胃造影动态容积CT三维重建技术对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准确定位及定性均有重要价值,尤其对肿瘤性病变术前的具体病情评估及手术方案拟定具有明显优势,为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肾血管CT血管成像(CTA)在指导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血管处理的作用。方法:15例患者中肾癌9例,肾错构瘤6例。术前均行。肾血管CTA。经腹膜后入路施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根据CTA提示寻找并阻断肾动脉。结果:CTA示肾门前肾动脉分支3例,占总病例数20%。副肾动脉1例,占总病例数6.7%。术中探查均发现CTA所提示的异常血管,探查未发现其他异常动脉。本组15例全部手术成功。结论:CTA能清楚显示血管的解剖及变异,为术中处理肾动脉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CT血管造影(CT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对脑动脉瘤(CA)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221例疑似CA患者,均行CTA、CDFI检查,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检查为金标准,观察CTA、CDFI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效能,对比CTA、CDFI检查瘤体检出数量、具体瘤体部位符合率、瘤体最大直径、瘤颈径。结果 221例疑似CA患者中,3D-DSA检查显示阳性134例,CDFI检查显示阳性122例,CTA检查显示阳性124例,CTA+CDFI检查显示阳性140例。CTA+CDFI检查灵敏度(97.76%)、准确度(94.57%)、阴性预测值(96.30%)高于CDFI(85.07%、87.33%、79.80%)、CTA(85.82%、87.33%、80.41%)单独检查(P<0.05);CTA+CDFI检查漏诊率(2.24%)低于CDFI(14.93%)、CTA(14.18%)单独检查(P<0.05);CTA+CDFI检查与3D-DSA检查金标准CA瘤体最大直径、瘤颈径对比无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机对19例经DSA或手术证实的布-加综合征于患者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采用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肝内段血管的形态结构。结果 CTA清晰显示下腔静脉肝静脉阻塞的部位及侧支循环血管。根据梗阻部位分为:下腔静脉膜性阻塞型3例,节段性阻塞2例,肝静脉开口处阻塞型2例,肝静脉广泛性阻塞例3例,混合性阻塞型9例。结论 MSCT能准确直观反映布-加综合征阻塞的性质、部位、范围、侧支血管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空间关系,对介入或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活体供肾血管、肾实质、泌尿系统评估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4年以来41例活体肾移植供体临床资料,术前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采集肾动脉期、静脉期以及排泄期的影像数据,采用MIP、VR、MPR和CRP等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评估供体肾动脉、肾静脉、泌尿集合系统和肾实质情况,与术中所见相对照.结果:41例供肾动脉显示,34例双肾单支动脉供血,其中2例左肾动脉、3例右肾动脉分支较早;4例右肾见一支副肾动脉,3例左肾见一支副肾动脉;术中证实有1例右副肾动脉,1例左肾动脉早期分支未能在影像中显示清楚,准确率95.1%.41例供肾静脉显示,37例双肾静脉为单支,4例右侧双支肾静脉;术中证实5例右侧双支肾静脉未能在影像中显示,准确率87.8%;泌尿集合系统显影满意,1例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准确显示供体肾脏血管、泌尿集合系统、肾实质解剖及可能的病理情况,给临床肾移植术前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可作为供体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Lange M  Fink U  Philipp A  Oeckler R 《Surgical neurology》2002,57(1):15-8; discussion 18-9
BACKGROUND: Ventral perforation and vascular lesions are rare but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in lumbar disc surgery. In some cases,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from the clinical situation whether a laparotomy is necessary to save the patient.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the value of spiral CT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for emergency vascular diagnosis in two cases. METHODS: Spiral CT angiography with an intravenous bolus contrast medium inj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ith images in sagittal, coronal, and oblique planes was performed. RESULTS: Spiral CT angiography confirms or excludes a vascular lesion, as demonstrated in two case reports. CONCLUSION: In unclear cases when ventral perforation in lumbar disc surgery is suspected, the need for emergency laparotomy can be confirmed quickly by noninvasive spiral CT angiography.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32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Pro32多层螺旋CT机对172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对影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2例患者中发现42例45处存在MB-MCA(发现率为24.4%),平均长度为(12.7±5.4)mm;浅表型34处(占75.6%),深厚型11处(占24.4%);近心端发现粥样斑块18处,远心端发现粥样斑块4处。结论 32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准确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为临床诊疗及手术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128层螺旋CT在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及评价128层螺旋CT在骨盆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拥有完整的X线及128层螺旋CT影像资料的25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影像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25例患者中,X线诊断与最终诊断一致11例(44%),行128层螺旋CT检查补充后确定最终诊断14例(56%)。其在骶骨和髋臼骨折、骶髂关节脱位的诊断中较X线具有明确的优势,能清晰的显示骨折部位、程度,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结论128层螺旋CT检查对骨盆骨折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有条件者骨盆骨折诊疗中必要的、常规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