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膝关节常见损伤。目前关节镜下ACL重建被公认为膝关节外科中常规、经典的微创治疗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对45例关节镜下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ACL的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韧带(ACL)对维持膝关节前后方向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是膝关节重要解剖结构之一。其损伤断裂后可导致膝关节不稳,继发关节软骨磨损,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需要积极手术重建以防止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病的发生。基于前交叉韧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重建其结构和恢复功能已是目前骨科临床治疗的热点问题。关节镜下ACL早期重建,已成为膝关节外科的常用治疗方法[1]。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带袢微孔钢板-同种异体肌腱-可吸收挤压螺钉单束重建ACL 27例,取得  相似文献   

3.
<正>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ACL断裂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目前多采用关节镜下取自体肌腱重建治疗。我们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关节镜下保留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残端应用  相似文献   

4.
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最常见的膝部韧带损伤,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影响关节功能;如不及时处理,将继发半月板、软骨损害及膝关节退行性变。ACL损伤后自愈能力差。移植重建手术是治疗ACL损伤的主要手段。髌韧带、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是常用的ACL重建材料。切取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术后并发症及功能丢失较少,此观点已经被广大临床医生所接受。我院2001年6月-2003年12月于关节镜下联合应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ACL14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较为常见而又严重的膝部韧带损伤,治疗不当将会导致膝关节功能性不稳,并可引起一系列的病变而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功能,损伤后及时行韧带重建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关节软骨和其他关节结构的继发性损伤。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在关节镜下联合应用自体同侧半建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ACL1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不同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收治的89例ACL损伤患者治疗方法。结果关节镜手术是前交叉韧带修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肌腱辅以同种异体肌腱关节镜下重建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多发韧带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前交叉韧带(ACL)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5例,前交叉韧带(ACL)合并后交叉韧带(PCL)损伤4例,ACL、P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4例,ACL、PCL损伤合并外侧副韧带(LCL)损伤2例。均一期行关节镜下自体腱肌辅以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多发韧带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12 d。记录手术时间,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等情况。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复查X线片、CT、MRI,进行膝关节活动度检查,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和内外翻应力试验检查膝关节稳定性。末次随访时进行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间75~120 min,平均90.2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4.2个月。所有患者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和内外翻应力试验阴性,影像学检查提示膝关节对合关系良好、重建的韧带显影良好。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恢复正常活动,末次随访时根据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优4例,良9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肌腱辅以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可有效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创伤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也是常发生损伤的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在膝关节运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稳定和制动作用。受损后不仅使膝关节产生动力性异常,而且导致膝关节继发严重的退行性改变。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现在已经成为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规术式,重建所需的韧带来源广泛,分为自体肌腱,同种异体肌腱,人工韧带等。本研究观察不同来源韧带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从而为前交叉韧带重建韧带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东莞市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术治疗的32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3、6、12个月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由治疗前的阳性转为阴性。结论关节镜下行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治疗交叉损伤短期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对34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重建(髌韧带中1/3取材)。其中单纯ACL损伤26例行镜下ACL重建;A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8例行镜下ACL重建 MCL修补。术后平均随访2年,按Lysholm评分,两组分别取得88.5%和87.5%的满意率。提示应用微创技术关节镜下取髌韧带中1/3行ACL重建是治疗ACL损伤的有效方法。在手术时间、适应证选择上掌握原则,把握髁间窝成形术的技术要点。解剖位固定。恰当的康复功能训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四股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2 3例前十字韧带 (ACL )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 ACL重建术 ,均取自同侧 ,将两股肌腱分别对折组成 4股 ,编织后预牵张 ,等长点部位钻胫骨骨道、股骨骨道 ,将肌腱拉入骨道 ,分别在屈膝 90°和伸膝位分别将两肌腱收紧 ,两端可吸收扣栓固定。合并损伤同期处理。结果 术后随访 3月~ 4年 ,平均 2 6月。术后 4周关节活动均达正常范围 ,术后抽屉试验除 4例 I度外 ,余 19例均阴性 ;L ysholm评分 ,术后 72~ 10 0分 ,平均 89分 ,较术前 5 4分明显提高 ;Tegner运动评级术后 4~ 8级 ,平均 6级 ,较术前平均 3级有所提高。结论 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可吸收扣栓固定 ,是治疗 ACL断裂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彬  杨军  彭朝华 《四川医学》2010,31(3):349-35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早期应用健侧腘绳肌腱重建断裂的前交叉韧带(ACL),治疗创伤性膝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09年1月,收治5例膝关节脱位患者,早期(伤后3周内)采用关节镜下应用健侧股薄肌、半腱肌腱重建ACL,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6-25个月,平均17个月,3例出现膝关节轻微僵硬,5例均不需要辅助能独立行走,2例后抽屉试验Ⅰ度阳性,1例腓总神经损伤运动感觉恢复良好。Lysholm评分(86±5),关节活动范围(105±8.2)。结论关节镜下早期健侧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02年3月至2004年8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21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最常见的膝部韧带损伤,损伤后自行愈合的可能性很小,如不及时修复,将导致膝关节其它结构的继发性损害,从而影响膝关节的功能.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5月在关节镜下用4股半腱肌肌腱-钮扣钢板固定重建ACL14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行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或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研究,探寻ACL重建术后移植肌腱与骨隧道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共89例有韧带残端存留的ACL损伤患者入选本研究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43例。分别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实验组予以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及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对照组予以清理残端无骨膜包绕。术后随访122013年6月共89例有韧带残端存留的ACL损伤患者入选本研究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43例。分别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实验组予以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及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对照组予以清理残端无骨膜包绕。术后随访1229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IKDC分级、KT-1000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二次关节镜探查移植物滑膜覆盖情况。结果实验组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和IKDC分级的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KT-1000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滑膜覆盖分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滑膜覆盖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交叉韧带残端重建ACL,有助于移植肌腱再血管化及爬行替代,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和悬吊钢板双重固定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效果.方法 15例患者经关节镜检查证实均为ACL断裂,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重建ACL,悬吊钢板及生物可吸收螺钉固定重建韧带.结果 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8.62±10.73)分提高至随访时(90.10±6.25)分(P<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重固定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ACL损伤15例患者,采用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ACL,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端采用界面螺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获得随访3~12个月。膝关节稳定性增强,Lachman试验阴性12例,弱阳性3例,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达120°-160°,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56~76分,术后86~100分。所有患者均恢复伤前运动水平。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ACL是治疗ACL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保留ACL残端作为定位标志物。以自体四股胴绳肌腱为ACL重建替代物,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对53例ACL损伤病例行重建术。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均在正常范围,无韧带撞击现象。Lachman试验:46例≤+,7例++。轴移试验术后全部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0.6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9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保留少许ACL残端作为重建前交叉韧带定位标志物,定住准确,方法简单,是提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成功率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体腘绳肌关节镜辅助下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种损伤的逐渐增多,膝关节内交叉韧带的损伤也呈增多的趋势,本文通过早期(2周左右)准确判断并及时利用自体腘绳肌腱在关节镜辅助下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CL)30例的治疗效果进行术后随访显示:患者术后膝关节手术疤痕小、粘连轻,膝关节抽屉试验阴性,轴移试验阴性,MIR检查提示移植肌腱腱骨愈合良好,术后关节稳定。疗效证明这种手术方式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安全、可靠的方法。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交叉钉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ACL)的方法和临床价值,为ACL损伤的重建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医院接诊ACL断裂患者45例,为行腘绳肌腱移植,以可吸收交叉钉固定,为实验组.取同期在医院接受内置纽扣固定的ACL损伤患者45例,为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 ~ 28个月.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Lyscholm膝关节评分.前抽屉实验评价患者的ACL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实验组前抽屉试验1例出现阳性,44例阴性,阴性率为97.8%;而对照组7例出现阳性,38例阴性,阴性率为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利用可吸收交叉钉固定腘绳肌腱安全,生物稳定性高,创伤小,且不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