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德瑜 《中国骨伤》2007,20(5):352-353
2001年2月-2005年8月,笔者采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4例,男44例,女40例;年龄28~62岁,平均45·3岁;病程7 d~10年;有明显外伤史者18例,长期低头工作者42例,其他2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29~61岁,平均47·5岁;病程8 d~10年,平均2·5年。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8~62岁,平均45·9岁;病程7 d~9年,平均2·1年。两组间性别(2χ=0·20,P>0·05)、年龄(t=0·42,P>0·05)、病程(t=0·51,P>0·05)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  相似文献   

2.
卧式动态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海澄 《颈腰痛杂志》2000,21(4):332-333
对颈椎病的手法治疗中 ,牵引术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为了探讨卧式动态手法牵引在治疗颈椎病的价值 ,笔者选择了 10 0例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 5 0例行卧式动态手法牵引配合其它推拿手法治疗 ,对照组 5 0例则使用器械牵引配合与观察组相同的推拿手法治疗。均未使用药物治疗及其它治疗 ,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观察组在治愈者和显效者的疗程对比中优于对照组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0 0例均符合颈椎病 (神经根型 )诊断标准 [1 ] 。其中男 5 8例 ,女 42例 ,年龄2 0~ 6 5岁 ,平均为 43岁 ;病程 14天~ 3年 ,平…  相似文献   

3.
神经根型颈椎病分期手法施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鸿 《中国骨伤》2003,16(11):695-696
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其临床症状的轻重不同,治疗上亦有差别,笔者从1999年以来依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三期,采取不同手法分步施治10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胡建锋  潘庆辉 《中国骨伤》2006,19(2):119-12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及颈部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推拿治疗时患者一般都采用坐位接受手法治疗。近年来,我院以侧卧体位下利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5例,  相似文献   

5.
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旋转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望京医院)对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3例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现对1994年以来诊治的8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5例中,男53例,女32例;40岁以下10例,40~60岁以上75例。C4~55例,C5~618例,C6~720例,C7~T115例,二个间隙同时受累27例。本组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国家...  相似文献   

7.
牵引、手法、针刀三联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求神经根型颈椎病三联治疗的特效作用。方法将1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为牵引、手法、针刀三联为主78例为治疗组,牵引、手法二联为主88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治疗1疗程(2周)后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牵引、手法、针刀三联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针刀治疗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正>在各类型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vrlotic radiculopathy,CSR)占多数[1]。近年来,针刀疗法作为中医新兴技术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类型颈椎病,且疗效显著[2]; Mulligan手法作为现代康复技术的一种,安全、有效、针对性强,病人适应性好[3]。笔者采用针刀结合Mulligan手法治疗CSR患者,以期提高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德隆 《中国骨伤》1998,11(6):88-89
笔者自1985~1994年运用以冯氏脊柱旋转复位为主的按摩手法,配合自拟颈痛方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250例中男148例,女102例;年龄23~67岁;病程1年以内141例,l~5年73例,5年以上36例;颈部酸痛伴右上肢放射性麻痛者128例,伴左上肢放射性麻痛者97例,伴双上肢放射性麻痛者25例;本组伴向头部放射痛者31例,伴头晕或眩晕者24例。治疗方法1.手法:()按摩风池穴;伴头痛头晕者可配合按摩角孙、百会、太阳、臀风、印堂等穴;(2)推拿斜方肌;(3)冯氏旋转复位法;(4)授法。手法隔日…  相似文献   

1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较高,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约占颈椎病30%~40%。绝大多数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成俊  刘浩  林旭  石锐 《中国骨伤》2006,19(1):50-51
2002年3月-2004年7月,我们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及椎间孔切开术治疗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1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旋转扳法和穴位推拿治疗青年颈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康甫  汪青春  叶勇光 《中国骨伤》2008,21(4):270-272
目的:探讨旋转扳法和穴位推拿对青年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流速的影响和两种手法的疗效差异。方法:76例表现为椎基底动脉异常高流速状态的青年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旋转扳法组(A组,38例)和穴位推拿组(B组,38例),分别施加相应的治疗手法。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测手法前后椎基底动脉流速并观察流速改变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B组左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及A组椎基底动脉流速明显下降,两组间左侧椎动脉流速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周后:A、B两组中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流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左右椎动脉流速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B组优于A组(P〈0.05)。结论:在主要表现为高流速状态改变的青年颈性眩晕患者的手法治疗中,穴位推拿对椎基底动脉流速的影响较旋转扳法明显并可能具有比其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针刀联合旋提手法与单纯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单纯采用旋提手法,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41例,采用针刀联合旋提手法治疗,1周1次,针刀治疗后观察30 min,如患者无特殊不适则开始进行手法治疗,手法同对照组,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联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单纯手法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致痛物质的含量,增加体内生成的抗痛物质,疏通经络,可使机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静态和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手法治疗高流速型颈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手法和牵引加尼莫地平片对高流速型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将70例经颅多普勒(TCD)表现为高流速状态的颈性眩晕患者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21~45岁,平均37.6岁;病程1d~2年,平均12.6d。治疗组采用手法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3周;对照组采用牵引(牵引重量5~6kg,每次20min,隔日1次)+尼莫地平片(每日3次,每次40mg)口服,共治疗3周。3周后应用TCD和眩晕评估量表记录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改变和眩晕分值变化,6个月后对疗效进行随访。结果:两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左右椎动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的眩晕量化分值变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双边征"改善率及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高流速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手法治疗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的影响较牵引加尼莫地平片口服明显,并有很好疗效,但对手法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孔令英  刘瑞波  王建辉 《中国骨伤》2007,20(12):833-835
目的:通过与4枚斯氏针固定比较,利用生物力学方法评价多枚空心钉固定股骨转子骨折的适应证和可靠性。方法:使用Sawbone股骨模型,模拟EvansⅢA型骨折,分别用2种多枚空心钉方法(矩外空心钉和矩内空心钉法)及多枚骨圆针固定,在CSS-11101力学实验机上进行载荷试验,取300 N载荷下股骨头垂直位移和张口位移数值,比较3种方法的轴向刚度。通过扭转实验比较3种固定方法的抗扭转能力。结果:3种固定方法在轴向刚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扭转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外空心钉固定力学性能相似于4枚骨圆针,而矩内空心钉固定弱于4枚骨圆针。应用多枚空心钉固定应选择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16.
Liao XJ  Zhang W  Meng RG  Wang H  Lou Z  Fu CG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122-124
目的探讨择期结直肠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方案。方法将165例接受结直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1组(55例)在术前晚服用硫酸镁行肠道准备,麻醉诱导期静脉给予抗生素(头孢拉定2.0g),术后追加应用2次抗生素(头孢拉定2.0g、0.5%甲硝唑100ml静脉滴注,24h内相隔12h应用);治疗2组(50例)在治疗1组基础上,术后持续使用抗生素3~5d;对照组(60例)在治疗2组基础上,术前口服抗生素2~3d(甲硝唑0.4g,每日3次,卡那霉素0.2g,每日3次)。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手术部位感染、吻合口漏、肠道菌群失调等)、术后白细胞变化、体温、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结果三组在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吻合口漏、术后白细胞计数及其下降幅度、术后体温、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菌群失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组平均抗生素使用费用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期静脉给予抗生素,术后24h后停用抗生素是择期结直肠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方案,可有效预防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少,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直肠粘膜保护剂治疗痔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的研究含直肠粘膜保护剂的肛门栓剂治疗痔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3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组使用含直肠粘膜保护剂的肛门栓剂,对照组使用无粘膜保护成分的栓剂。结果(1)开盲后研究组60例,对照组63例。2组均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2)在治疗48h后,研究组疼痛、出血及瘙痒的减轻程度已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7d后,研究组的疼痛、出血、水肿、糜烂和瘙痒的减轻程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直肠粘膜保护剂的肛门栓剂对痔发作有明显的疗效,未见到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从7个临床中心入组240例慢性肛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硝酸甘油软膏,120例)和对照组(凡士林软膏,120例),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肛裂愈合率、肛裂疼痛强度VAS评分、肛管静息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共有221例(92.1%)完成了试验,其中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07例。治疗终点(56d),试验组和对照组肛裂愈合率分别为78.9%(90/114)和29.0%(31/107),排粪后肛裂疼痛VAS评分下降率分别为(94.8±15.7)%和(61.2±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2例和6例患者接受了肛门直肠测压,首次用药前后肛管静息压下降值试验组为(20.2±18.5)mmHg,对照组为(7.1±14.7)mmHg,但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152)。试验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2.1%(48/114)比913%(10/107),P〈0.05],但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轻度的头痛、头胀,可自行缓解。结论硝酸甘油软膏可有效缓解肛裂疼痛,促进肛裂愈合,且使用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爱普列特治疗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及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分3组:爱普列特组10例,平均年龄(72±10)岁;非那雄胺(商品名:保列治)组13例.平均年龄(70±10)岁;安慰剂组16例,平均年龄(70±7)岁.3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每月随访1次,随访评估内容包括IPSS、困扰评分、前列腺体积、尿流率、残余尿量、PSA及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IIEF-5)等,治疗前所有评估指标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采用SAS 9.0统计学软件,双侧检验,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a=0.05.结果 爱普列特组IPSS评分F降50.0%±10.3%,与保列治组(37.0%±1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但均高于安慰剂组(22.0%±7.6%,P<0.05);爱普列特组前列腺体积缩小40.0%±12.1%,明显高于保列治组(19.1%±7.3%,P=0.041)及安慰剂组(4.3%±3.2%,P=0.004),保列治组前列腺体积缩小百分比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8).爱普列特组患者Q_(max)改善70.2%±13.9%,与保列治组(50.0%±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0),但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0.5%±0.8%,P<0.05).其他几项评估指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爱普列特能安全有效地治疗BPH,与保列治比较,缩小前列腺体积的疗效更快且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