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药物灌注治疗肺部疾病国内起步较晚,而支气管动脉大剂量顺铂联合灌注治疗肺癌国内尚未见报告。我院自1988年12月至1990年10月采用此法治疗中晚期肺癌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36例,男性34例,女性2例。年龄36—70岁,中位年龄57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经病理及细胞学检查证实,鳞癌24例,腺癌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中央型30例,周围型6例。按1978年全国肺癌协作组拟定肺癌分  相似文献   

2.
欧必亭动脉灌注在肝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入化疗栓塞是不能手术的各种肝癌的首选治疗,在该治疗中因化疗而产生恶心呕吐最常见,且患者不易耐受,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故而我们选择了止吐剂欧必亭(Navoban)作为观察对象,拮抗恶心呕吐的发生,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0例,男126例,女24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9.21岁。原发性肝癌146例,鼻咽癌放疗后肝转移7例,乳腺癌术后5例,肠癌术后2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Karnofsky评分70~90分。1.2观察方法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3.
笔者报告了超选择肝动脉无水酒精、碘化油混合抗癌药物乳化剂,栓塞治疗32例中晚期肝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比较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AIC)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IIb-IIIa期肝细胞癌近远期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3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分期为IIb-IIIa期,按不同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HAIC组和TACE组,采用 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将两组中倾向性评分最相近的患者进行配对,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后不良反应以及近期疗效,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tank检验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治疗后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Cox回归分析获得影响患者治疗后2年疾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重点分析不同治疗方法与患者治疗后2年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共成功匹配35对患者,匹配后两组年龄、病因、体力状况评分(EGOC评分)、性别、体质量指数、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临床分期、肿瘤最大直径以及肿瘤数目均衡性均有明显提高,匹配后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上升,甲胎蛋白(AF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HAIC组AST、ALT、总胆红素以及AFP明显低于TACE组(P<0.05)。匹配后HAIC组肝功能损害比例明显低于TACE组(P<0.05),匹配后两组均无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HAIC组部分缓解(PR)患者比例明显高于TACE组(P<0.05),匹配后HAIC组患者治疗后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高于TACE组(57.1% vs 31.1%,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AFP、治疗方法为影响患者治疗后2年疾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相较于TACE治疗,HAIC治疗对IIb-IIIa期肝细胞癌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更低,安全性更高,近期疾病控制率和远期疾病无进展生存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灌注、栓塞疗法是近年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疗法之一,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我院自1988年至1992年1月,对20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进行了363次治疗,本文就其并发症,特别是少见并发症做如下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开展,有关报道也日渐增多。尤其是治疗方法学的探讨性研究,不乏经验借鉴。本文介绍在治疗中的几点体会。1 材料和方法本组70例中男64例,女6例。年龄33~67岁,平均50岁。全部病例均通过甲胎蛋白测定,B超、CT和血管造影及手术活检,肝穿病理学检查等不同方法证实。根据1977年全国肝癌会议拟定的标准,70例中Ⅰ期5例,Ⅱ期65例。主要用药为阿霉素10~40mg,丝裂霉素10~20mg,5-Fu 1~1.5g,磺笨酯10ml,明胶海绵1/2~1块剪成1~2mm碎块等。其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灌注药物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心愿  张祥福 《肿瘤》1993,13(4):156-158
1990年2月~1992年1月间,采用Seldinger插管法,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53例:男性4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1.6岁;Ⅱ期34例,Ⅲ期19例。使用顺铂、5-Fu、表阿霉素(AdR祖)或丝裂霉素(mmc组)肝动脉灌注,并以碘化油栓塞肿瘤血管,最后用明胶海绵选择性栓塞肝动脉主干或分支,对膈动脉或脾动脉则作选择性分期栓塞。经治疗全部患者症状改善,疼痛减轻或消除;肿瘤缩小,AFP、γ-GT、LDH、AK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5例得以施行二步切除术。本组完全缓解(CR)率为35.9%(19/53),部分缓解(PR)率为49%(26/53),病情稳定(S)者占11.3%(6/53),继续发展(P)者占3.8%(2/53),CR与PR合计达84.9%。患者生存期:生存3个月以上者100%(51/51),生存半年者88.6%(39/44),生存1年者达69.2%(18/26),存活1.5年者占60%(9/15)。本文结果表明:两组化疗药物疗效相似,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确是首选疗法;创造条件使患者能接受二步切除术,则原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有手术切除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经肝动脉灌注和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原发性肝癌的两种介入治疗方法,评价肝动脉灌注、灌注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共272次)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和灌注栓塞(TAE)治疗,通过测量肿瘤大小的变化及副反应的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结果生存率TAI组半年为58.5%、一年为20.7%、二年为1.9%;TAE组半年为89.9%、一年为69.6%、二年为30.4%.发生消化道症状TAI组为7.5%;TAE组为14.5%.发热率TAI组为9.4%;TAE组为50.7%.结论本组试验表明TAE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TAI组(P<0.05),但具有TAE禁忌症的病人,应慎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TACE)与单纯肝动脉灌注术( TAI)治疗胃癌肝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ACE组有效率和控制率[76%(19/25)和92%(23/25)]均明显较TAI组[28%(7/25)和68%(17/25)]高(P<0.05);TACE组0.5、1、2生存率[92%(23/25)、56%(14/25)、16%(4/25)]均明显较TAI组[64%(16/25)、40%(10/25)、8%(2/25)]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9/25)、28%(7/25)]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较单纯肝动脉灌注术治疗胃癌肝转移瘤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后采取肿瘤血管末梢栓塞治疗;另选取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的30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瘤体客观反应率、甲胎蛋白(AFP)水平和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FP下降率和肿瘤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热发生率为58.0%,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62.0%;对照组发热发生率为30.0%,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33.3%,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法,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孚贝(卡莫氟)联合肝动脉灌注对大肠癌肝转移疗效及不良反应,对4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行大肠癌根治术加孚贝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和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孚贝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20例;对照组: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20例中15例合格病例。观察组肝转移灶CR1例,PR12例,近期有效率65.0%(13/20)。对照组CR1例,PR9例,近期有效率66.7%(10/15)。1、2、5年生存率观察组分别为90.O%(18/20)、65.O%(13/20)、25.O%(5/20);对照组为93.3%(14/15)、66.7%(10/15)、26.7%(4/1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口服孚贝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间绥化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在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基础上联合微波凝固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6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毒性反应集中在Ⅰ度和Ⅱ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微波固化术前肝动脉灌注化疗Ⅱ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肝动脉灌注亚甲蓝等抗癌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动脉灌注亚甲蓝等抗癌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研究李世胜,张亚林,李勋龙,熊惠人,何秋辉,蔡仙玲,席明霞湖南省零陵地区人民医院(湖南省永州市425000)我们近三年中采用肝动脉内灌注化疗中晚期肝癌71例,其中灌注亚甲蓝、丝裂霉素、氟脲嘧啶(简称亚甲蓝组)3...  相似文献   

17.
摘 要: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是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将抗肿瘤药物直接灌注至肝脏肿瘤的供血动脉内起效,目前已成为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HAIC治疗也用于转移性及其他非HCC肝脏恶性肿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补充治疗方法。近年来,HAIC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临床推广应用不断被探索。全文从HAIC的发展历史、应用原理机制、用药方案、临床应用研究、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羟基喜树碱肝动脉灌注治疗大肠癌肝转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肠癌由于病变小、隐蔽、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率低。约有1/3~1/4的患者在初起时已有远处转移,但症状仍不典型。美国1995年新诊断为结肠、直肠癌的患者达13.8万人,约有20%发生肝转移。大肠癌经血行转移到肝脏可定位于肝脏的不同部位,仅约1/3肝转移患者的转移灶局限于一叶,其中多数是右叶,大多数累及两叶,肝多发转移灶达81.3%。局部区域化疗较全身化疗有更高的反应率,肝动脉化疗较门静脉及全身化疗效果好。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左锁骨下埋植导管药盒系统,反复肝动脉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大肠癌肝转移16例,报告如下。1 材料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与静脉辅助化疗对照, 观察经肝动脉灌注联合静脉辅助化疗对Ⅲ期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影响。   方法  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 21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治疗组, 术后给予肝动脉灌注FUDR联合静脉应用草酸铂化疗, 同期对照21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 术后给予草酸铂联合CF/5-FU静脉化疗。主要观察终点为肝转移率及DFS, 次要终点为OS和用药安全性。   结果  中位随访65(9~119)个月, 治疗组肝转移发生率较低(9.5%vs.28.6%, P=0.109), 肺转移发生率略高(28.6%vs.14.3%, P=0.256)。2组5年DFS(38.1%vs.42.9%, P=0.671)及OS(47.9%vs.45.0%, P=0.784)无统计学差异。化疗副反应多为Ⅰ~Ⅱ度血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感觉神经障碍。   结论  Ⅲ期结直肠癌术后给予经肝动脉联合静脉系统化疗, 与静脉化疗相比, 可能会降低肝转移的发生率, DFS及OS无统计学差异, 化疗副反应较轻, 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3种剂量密集化疗方案其药物的血液和非血液毒副作用。方法:对62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表阿霉素-紫杉醇的方案剂量密集化疗。结果:3种剂量密集化疗均预防性或保护性使用G-CSF,化疗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大部分为II~III级;其余的副作用多在I~II级之间,可耐受。结论:3种密集化疗方案临床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均在可接受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