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凝血4项和血小板参数指标在肝硬化患者病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65例肝硬化患者与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凝血4项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检测。结果 PT、APTT、FIB、PLT、PCT、MPV、PDW8项指标中,PT、APTT明显延长,TT稍延长,FIB、PLT、PCT显著减少,MPV、PDW增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异常程度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凝血4项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验,对观察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判断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270例肝硬化患者凝血4项及血小板参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凝血4项和血小板参数指标在肝硬化患者病情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德国美创公司AMAX190型凝血仪和日本SYSMEX公司XT-1800i型血液分析仪,对270例肝硬化患者与4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凝血4项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检测。结果 PT、APTT、FIB、PLT、PCT、MPV、PDW8项指标中,PT、APTT明显延长,TT稍延长,FIB、PLT、PCT显著减少,MPV、PDW增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异常程度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凝血4项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验,对观察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判断预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德国美创AMAX-200全自动血凝仪和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54例肝硬化患者和38例健康者。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小板压积(PCT)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凝血四项中PT、APTT,TT明显时间延长,FIB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其凝血机制的障碍,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预后和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疗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PT、APTT、TT)和血小板参数(PLT、MPV)在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50例正常人与35例乙肝后肝硬化、21例丙肝后肝硬化、44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PT、APTT、TT、PLT、MPV。结果肝硬化组PT、APTT、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丙肝后肝硬化患者PLT比酒精性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明显减少(P〈0.01和P〈0.05)。肝炎后肝硬化患者MPV低于正常组(P〈0.05),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MPV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可作为衡量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而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MPV变化的不一致,能反映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指南》2017,(7)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同期经体检8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血小板参数中的PCT及PLT与正常范围值相比明显降低,PDW及MPV的指标明显有增加的趋势。TT、PT、APTT等凝血指标数明显延长,而HB明显降低。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检测可以很好的反应出肝硬化患者肝脏损伤的程度及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因而可以作为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判断及出血倾向的重要性的指标,可以使肝硬化患者得到及时的预防救治,减少病死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采用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对血小板参数与凝血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肝硬化患者,分组就常规对症支持(对照组)与加用BILT肝病治疗仪(观察组)治疗。对凝血机制和预后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采用BILT肝病治疗仪治疗,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具较高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临床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5月到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85例为观察组,取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分析两组在血小板参数(PLT、PCT、MPV、PDW)、凝血指标(TT、PT、APTT、FIB)的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PCT、PLT明显减少,PDW、MPV明显增加;TT、PT、AP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可以明显反映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和凝血功能异常情况,可以做为肝硬化患者预后判断及出血倾向的重要指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马少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7):31-33
目的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方法15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组(A级)、B组(B级)、C组(C级),每组50例.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g)、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网织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G)含量、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结果B组和C组患者的PT、APTT、TT水平均高于A组,Fig水平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PT、APTT、TT水平均高于B组,Fig水平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等级升高,PT、APTT、TT水平逐渐升高,Fig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PLT、RBC、HBG、MPV、PDW、RET#、RE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等级升高,PLT、RBC、HBG水平逐渐降低,MPV、PDW、RET#、RET%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异常,并且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T、APTT、FIB、TT、PLT含量检测对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本文对70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PT、APTT、TT、FIB)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量与质的异常往往是慢性肝脏疾病出血原因之一。众所周知肝硬化时由于脾功能亢进等因素导致血小板量减少影响其功能。我们对179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测定分...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4项参数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两组数据的比较来探讨血小板4项参数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住院及门诊的肝硬化患者60例,健康组50例。使用XS-1000i五分类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4项参数。结果肝硬化组测得的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最为敏感比健康组明显减低,血小板体积(PCV),血小板体平均分布宽(PDW)。比健康组低,但不十分明显。结论通过血小板参数异常变化间接的反应了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功能变化,也提示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由于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简便、快捷,所以此项检查对肝硬化患者很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凝血四项检测对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场所。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受损到一定程度,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尚亚娟等认为凝血四项则反映了机体凝血机制。为了探讨凝血四项的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作用,我们对6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浆凝血四项的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性与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14例,用药后测定血小板功能。根据抗血小板抵抗将其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氯吡格雷抵抗组,阿司匹林敏感组与氯吡格雷敏感组。比较各组血小板参数与凝血指标并分析抗血小板抵抗与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D-二聚体(D-D)、凝血酶凝结时间(TT)]的相关性。结果 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后患者组的PT、APTT、TT均较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D-D、PDW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敏感组与抵抗组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敏感组和抵抗组在TT和PDW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指南》2015,(1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出现变性和坏死,造成凝血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对患者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判定肝脏损害程度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64例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因子异常出现低凝状态及出血。肝硬化凝血功能的检测,对于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患者出血具有重要意义,例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的变化。方法对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空腹采静脉血1.8ml于0.2ml枸橼酸钠抗凝管内立即混匀,离心3000r/15min集血浆,按操作卡在CA50上检测PT、APTT、TT、Fbg;同时采1ml静脉血于EDTAK2抗凝管中混匀,在BC3000上测定PLT。结果肝硬化组与健康体检组相比较:PT、APT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Fbg、PL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T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指标及血小板的检测对预防治疗出血及预后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4项参数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20例(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100例,使用XS- 1000i五分类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4项参数.结果 肝硬化组PLT计数、血小板比容(PCT)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比对照组低,但不十分明显.结论 通过PLT参数异常变化可反映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PLT功能变化,并提示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