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拔管前行置管侧上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确认有无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必要性。方法对578例PICC置管患者在拔管前行置管侧上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无症状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65例,均于抗凝后血栓消退后再拔管。结论综述其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及危险性,认为拔管前行置管侧上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发现无症状的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必要的,予处理后血栓消失再拔管比不进行静脉彩超检查确认有无血栓形成而盲目拔管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心理压力和药物对外周静脉内膜的损伤与刺激,但有研究表明,PICC导致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概率明显上升。一旦确诊血栓形成,一般处理原则是先拔管,然后采用抗凝治疗[1],给患者带来身体损害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PICC置管及上级医院置管后回我院进行维护的患者共2 206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上肢运动操联合抗凝治疗对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医院肿瘤科2016年1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PICC置管患者中选取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54)采取以抗凝治疗为主的常规护理,研究组(n=54)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上肢运动操,就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率、置管侧腋静脉血液流速变化以及D-二聚体指标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组患者PICC置管后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是5.56%,低于对照组患者PICC置管后的静脉血栓发生率25.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I级血栓、II级血栓、III级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置管侧的腋静脉血液流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置管侧的腋静脉血液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患者的D-二聚体指标水平是(0.23±0.09)mg/L,低于对照组患者的D-二聚体指标水平(0.42±0.15)mg/L(P<0.05)。结论:PICC置管后实施上肢运动操联合抗凝治疗护理,可有效增加血液流速,预防静脉血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3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及8名肿瘤科责任护士为40例肿瘤接受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及维护实施PDCA管理,比较实施PDCA管理前后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肿瘤患者接受PICC置管率、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施PDCA前后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患者接受PICC置管率由实施管理前的4.8%提高到13.9%,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由原来的33.3%降低到3.6%。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以提高肿瘤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及维护中能提高化疗患者置管率,降低置管及带管期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置管导致上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2例静脉导管致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与患者自身疾病、血管状况、置管部位、导管刺激及年龄等因素有关。结论置管前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积极治疗原发病,置管过程中合理选择静脉、掌握穿刺及退管技巧,置管后严密观察、规范化维护,以降低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小结结肠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方法。方法通过1例广泛血栓形成结肠癌患者的护理,得出了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肢情况,观察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及从插管时导管的选择、患者宣教、插管后的随访等等方面防治深静脉血栓(DVT)的一些体会。结果患者经15天后抗凝治疗后,在手术室行上腔静脉滤网置入术后进行拔管,无血栓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护士选择合适的导管、严格插管流程、做好健康教育和导管的维护追踪是预防血栓并发症的关键;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是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PICC治疗的138例肿瘤患者置管失败原因和护理措施。结果置管期间,发生置管不成功3例(2.2%),穿刺渗血4例(2.9%),导管异位2例(1.5%),静脉炎13例(9.4%),皮肤过敏样反应5例(3.6%),导管堵塞7例(5.1%),静脉血栓形成2例(1.5%),总计36例(26.1%);均给予对症处理后得到控制。结论 PICC护理过程中要减少反复穿刺,规范无菌操作,提高置管成功率,注意维护导管的通畅和固定,严密预防相关并发症,并配合相关的饮食,运动等调理,增强体质,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PICC期间的正常治疗。  相似文献   

8.
1例胃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后发生导管相关颈静脉血栓,临床药师结合国内外权威指南、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及患者实际情况等因素,评估患者无抗凝禁忌后建议首选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可选利伐沙班等方案,并结合充分的患者用药教育给予个性化抗凝治疗监护。LMWH抗凝治疗后患者颈静脉血栓有部分再通,利伐沙班维持治疗期间,未再新发血栓。临床药师对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患者抗凝药物实施个体化方案的用药监护,可保证患者合理用药的同时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33)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3)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PICC置管化疗1周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6.1%(2/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为21.2%(7/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PICC导管维护,有助于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PICC静脉血栓保留导管抗凝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探寻和总结静脉血栓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9例PICC静脉血栓保留导管患者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术肢的功能活动指导、局部的症状及体征的观察,出血倾向的预防,监测凝血功能,密切观察肺栓塞的发生等的护理措施。结果:9例PICC静脉血栓保留导管抗凝治疗后血栓溶解,无发生并发症,结论:留置PICC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后,既往多采用拔除导管方法,现采用保留导管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结合相应的观察和护理措施,静脉血栓溶解。避免患者重复置管带来的痛苦和费用的增加,不能按原治疗计划进行的缺点,达到了既抗凝又继续按原计划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一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常作为化疗、静脉高营养治疗、危重患者抢救等建立静脉通道的首选方法.PICC留置时间更长,不会出现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时所引起的出血及气胸等机械并发症[1].但导管血栓形成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4%[2].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7倍[3].现就肿瘤患者留置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南药学》2017,(5):688-690
目的探讨出现导管相关感染伴上肢静脉血栓的恶性肿瘤患者抗凝及抗感染治疗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从初始及后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和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用药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治合理性。结果该患者PICC相关血栓和感染的治疗基本合理,但利伐沙班用于PICC相关血栓的抗凝治疗循证药学证据不足。结论 PICC相关感染伴静脉血栓的恶性肿瘤患者,抗凝和抗感染治疗是必要的。但在治疗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相互影响,并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静脉栓塞原因及护理。方法选取6名肺癌患者化疗PICC置管,其中一例发生了上肢静脉血栓,经皮下注射抗凝药物及外用敷料,密切观察患肢情况及患者反应,抬高患肢,限制患肢剧烈运动。结果两周后患者症状缓解,静脉血栓消失,继续化疗延长了生命。结论 PICC置管应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出现血栓积极抗凝治疗,可促进血栓的吸收,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使用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留置PICC导管的24例血液科化疗患者,对留置导管期间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治疗、总结。结果发生PICC导管感染的患者1例,经抗感染治疗,感染得到控制,PICC导管未能保留;发生静脉血栓形成1例,经抗栓、硫酸镁湿敷等治疗,患者血栓形成治疗好转,PICC导管未能保留;导管脱出1例。结论PICC导管是非常适宜化疗患者的一种较为先进的输液方法 ,具有减轻化疗药物刺激性,留置时间长,使用方便等优势,医护人员对导管的规范维护操作和发生并发症时的对症处理与导管能否安全、长期使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PICC在危重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危重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4例危重新生儿用PICC进行抢救用药和维持静脉高营养,观察输液天数及并发症。结果24例危重新生儿均成功置管,平均置管时间18d,完成有效治疗20例,导管堵塞3例(2例恢复正常),机械性静脉炎2例(恢复正常),放弃治疗3例。结论选择合适的静脉、把握好置管时机是置管成功的基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是预防PICC穿刺后感染的关键;保持导管的通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彩超对上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化疗行PICC的患者进行彩超筛查上肢静脉血栓。结果超声诊断为9例有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4.3%,包括5例头静脉、3例贵要静脉、1例肘正中静脉血栓形成,超声声像图表现为静脉内径增宽,管壁增厚,导管周围有中等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充盈缺损或变窄,探头加压无法完全闭合。结论对于疑为上肢静脉血栓者,需早期行彩超检查,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肿瘤患者PICC拔管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无症状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治疗结束正常拔管或非计划意外拔管肿瘤患者资料,126例患者拔管前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上肢静脉血管的情况,观察置管肢体血管血栓形成情况,记录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显像结果.结果 超声筛查结果显示,126例肿瘤患者18例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率为14.29%,其中有症状血栓4例,无症状血栓者14例;18例血栓形成的患者其中贵要静脉血栓形成5例,肱静脉血栓形成6例,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3例,肱静脉至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4例,拔管过程中出现拔管困难3例.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超声声像图为静脉管腔增宽,有实质回声,探头加压血管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彩色多普勒显像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方便、快捷、无创地评价PICC患者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对于肿瘤患者拔管前血栓的筛查至关重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所致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96例行PICC置管患者中4例发生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1例与置管位置改变有关,2例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1例与肿瘤高凝状态有关。结论 PICC置管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包括高凝状态,置管位置改变及患者自身因素等。规范的日常护理及自身锻炼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细化换药流程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114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使用普通换药包遵循常规换药流程,观察组改良换药包及细化换药流程,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及全身症状.结果 两组导管局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无明显区别(P>0.05);两组导管平均置管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导管病原学送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尖端检出细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采用细化换药流程,加强PICC导管的维护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PICC导管相关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成功率及其并发症形成的原因。方法 151例PICC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上肢浅静脉(贵要静脉)植入静脉导管,且拔管前超声常规检查置管静脉。结果 (1)151例患者贵要静脉内径2mm的148例,其中,141例贵要静脉主干明显且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至上腔静脉,一次性成功植入静脉导管132例(132/148,占89.19%),9例(9/148,占6.08%)因操作原因失败,另7例(7/148,占4.73%)贵要静脉主干不明显未能植入上腔静脉而入皮下浅静脉;其余3例患者贵要静脉内径1.8mm,均未能成功植入静脉导管。(2)132例成功PICC患者,临床静脉给药治疗结束,拔管前超声检查15例(15/132,占11.36%)静脉导管周和(或)静脉壁形成血栓,回顾发现该类患者静脉导管沿导丝植入前均用碘伏擦拭消毒。结论贵要静脉内径、走形及正确的操作是PICC成功的因素,碘伏消毒静脉导管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超声引导对PICC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