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2组均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组分别于第1、4月开始予肾康注射液6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d,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肌酐清除率(GFR)作为残余肾功能(RRF)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肌酐清除率无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肌酐清除率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相比肾脏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例)和观察组(9例),应用腹膜透析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血液指标的改善情况及透析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透析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透析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观察组患者透析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辅助腹膜透析用于慢性肾衰竭对患者残余肾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百令胶囊进行辅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统计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残余肾功能恢复情况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肾功能有所恢复,但效果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统计学检验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辅助腹膜透析用于慢性肾衰竭较单纯使用百令胶囊辅助腹膜透析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王玉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9):622-622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在青海地区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8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1例急性肾衰竭患者经2个月的腹膜透析治疗临床治愈,脱离了透析。其余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2周~1个月后尿毒症症状明显缓解,毒素水平明显下降。至今仍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18例,生活质量满意。结论腹膜透析治疗是尿毒症患者的另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特别在基层医院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植管患者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并对腹膜透析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植管术。术后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采取立即透析或2周后透析,患者每天透析液的量和透析液浓度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决定。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未发生腹壁或腹腔感染、漏液、腹腔出血、堵管等并发症。结论: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植管术,术后均采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的高血压、贫血、酸碱代谢紊乱及营养不良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是否进行腹膜透析及不同腹膜透析剂量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80例,分为非透析组、小剂量透析组和大剂量透析组,分别为26例、27例和27例。观察患者的肾功能和残余肾功能。结果:三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肾功能和残余肾功能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行透析治疗患者的肾功能和残余肾功能优于行非透析治疗的患者(P<0.05),而小剂量透析患者的肾功能和残余肾功能更佳(P<0.05)。结论:小剂量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指肾脏毁损后健存肾单位的滤过、重吸收和内分泌功能。临床上有很多证据已证实RRF对透析患者,尤其是腹膜透析(PD)患者的重要性。RRF能有效清除小分子物质和尿毒症毒素,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善营养状况,对血管、心脏等方面起保护作用。PD作为终末期。肾脏病重要的替代治疗已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证实,比血液透析(HD)对RRF有更好的保护。但随着PD治疗时间的推移,患者RRF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何保护RRF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目前尚无中医对PD病人残余肾功能减退的发病机理的相关研究。据此,我们对收治的75例PD患者中医证候学进行了分析并对导致其残余肾功能减退的中医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腹膜透析造成反复腹腔感染,由此导致腹膜硬化,功能减退,我们试使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来改善腹膜功能。方法:采用小剂量硝普钠注入腹膜透析液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30例腹透后腹膜功能减退的尿毒症患者。结果:小剂量硝普纳加入腹透液后2周,血清尿素氮、肌酐明显降低,超滤量显著增加。结论:实验证明应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后可使透析不充分的情况逆转,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56-59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采取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残余肾功能及并发症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福州市第一医院肾内科收入尿毒症患者1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肾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6.32%,低于对照组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均是保护残余肾功能有效透析模式,但腹膜透析降低炎症指标水平更为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偏低,可考虑作为尿毒症患者首要透析方式。  相似文献   

10.
对于腹膜透析的病人,保持良好的残余肾功能对保证透析的充分性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26例腹膜透析病人残余肾功能的变化进行追踪,以期发现影响残余肾功能减退的因素。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我院自1994年11月至1997年10月收治的腹膜透析病人26例,男性和?..  相似文献   

11.
尿毒症是肾功能逐渐减退的最后阶段,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晚期。而治疗的方法只有肾脏移植和各种透析两种,由于肾脏移植费用昂贵而且供体问题难以解决,所以现阶段尿毒症患者多采用透析来延长生命。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目前挽救尿毒症患者生命的主要手段,做好患者透析中各种护理,是使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的重要环节,现介绍一下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2.
莫雄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338-3339
目的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速率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确诊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128例,对其展开尿量、残余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表现率、肌酐清除率等的监测,观察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下降速率。结果患者尿量、残余肾小球滤过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降低趋势;持续性腹膜透析夜间留腹者的残余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速度明显高于白天腹膜透析患者(P〈0.01)。结论随着腹膜透析时间的延长,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速率逐渐降低,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5—7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91)采用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研究组(n=4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以透析方式分组:对照组75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75例行腹膜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实验组治疗后血糖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保护残余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1个月后血压及残余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初次行腹膜透析管安置术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分析,术后患者均行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CAPD治疗1个月末对其透析充分性进行评估,并分析残余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CAPD治疗1个月末时患者透析充分性良好;与透析前比较,治疗1个月末时患者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均显著下降,血红蛋白则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个月末时,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但与透析前比较,患者清蛋白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GFR)、24h尿量、24h超滤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并不会明显降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治疗中,对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我们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腹膜透析方法,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保护患者残余的肾功能,并且不会受到设备与人员的影响,操作是比较方便的,若有条件的患者可在家中完成治疗,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治疗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治疗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我们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方法 :将同期入院的尿毒症患者 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除采取一般治疗外 ,均采取血液透析 ,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 ,1日 1~ 2次 ,并延长透析时间间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 2个月后 ,两组透析效果、生活质量及肾功能改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 ( P>0 .0 5 ) ;治疗组较对照组透析时间间隔明显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 ;治疗前后残余肾功能 ,治疗组相对稳定 ,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 ,在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透析效果的情况下 ,可以延缓残余肾功能的进展 ,显著延长透析时间间隔 ,并能预防长期透析带来的不良反应 ,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华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04-105
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使用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近年来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1例尿毒症合并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均给予间歇性腹膜透析及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尿毒症合并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在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后其腹胀及浮肿症状有显著的缓解;BUN、Cr、NH3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较低,而EC02、Hb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尿毒症合并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给予腹膜透析治疗能够收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方法将同期入院的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除采取一般治疗外,均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1~2次/d,并延长透析时间间隔。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透析效果、生活质量及肾功能改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透析时间间隔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对残余肾功能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在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透析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延缓残余肾功能恶化的进展,显著延长透析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20.
刘飞燕 《医学综述》2010,16(14):2115-2117
肾素依赖性高血压是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等血管活性物质密切相关,严重影响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研究表明,腹膜透析因其利用生理性腹膜作为透析膜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持续透析因其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以及保留残余肾功能等优点,能较好地清除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故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相对血液透析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