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形成上臂远端屈侧"大力水手"畸形的MRI特征,并结合临床病史和体征,提高对该损伤的诊断。方法搜集2014年4月至2018年5月共31例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导致"大力水手"畸形患者的临床和MRI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上臂MRI影像特征和临床特点。结果31例"大力水手"畸形患者MRI上均可清晰分辨出断裂的二头肌长头腱远端位置、形态,冠矢状面T2WI上,断裂肌腱呈弹簧状回缩低信号带,周边环绕高信号水肿区,呈典型的"飘带征";横断面T2WI上,中央圆形低信号代表断裂肌腱残端,周边伴环形水肿高信号,呈"靶环征"。回缩的二头肌肌腹无明显信号异常,上臂伸直状态下MRI检查影像上形态改变不明显。患者和接诊医师常忽略数月前二头肌长头腱断裂致肩痛病史,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结论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导致的上臂远端屈侧"大力水手"畸形,在常规磁共振影像上具有典型的特征。认识该典型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体征,对该损伤的诊断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和超声(US)检查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肩关节镜检证实的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患者80例,均行MR及US检查,以肩关节镜检结果为评价标准,分别计算MR和US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80例患者中,肩关节镜证实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撕裂19例,部分撕裂45例,肌腱炎10例,脱位6例.MR与US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撕裂、部分撕裂、肌腱炎及脱位的准确性分别为98.7%、92.5%、97.5%、100%和96.2%、85.0%、96.3%、98.7%.MR与US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撕裂、肌腱炎及脱位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诊断部分撕裂的准确性高于US(P<0.05).结论 MR在判断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分撕裂优于US.US检查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用于排查怀疑有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正>病人,女,24岁。因右肩酸痛10余d,加重伴肿胀、皮下淤斑及活动受限4 d于2011年11月29日入院。查体:右肩部及右上臂明显肿胀,皮下广泛瘀斑,右上臂近端及中部深压痛(+),右肱骨纵向叩击痛(+),右肩关节活动受限,余未见异常。辅助检查:X线片示:右肱骨上段骨质破坏中断,见多个大小不一的骨块分离,肱骨头塌陷,肱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药治疗,研究组注射玻璃酸钠,对照组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罗哌卡因混合液。术前、术后均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2组术后即时和术后3个月的疗效。结果:术前2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即时、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Hc=9.89、9.69,均P<0.05)。2组术后即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其术后远期效果优于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罗哌卡因混合液。  相似文献   

5.
酷似纤维肉瘤的软骨肉瘤一例许有生龚遂良宋建荣沈钧康俞士华宋惠珍患者男,29岁。右上臂肿痛2个月。体检:右上臂中下段有一肿块,质硬,轻度压痛,表面无红热。X线平片示:右肱骨中段背侧和尺侧有骨膜反应,局部有梭形软组织肿块影(图1)。CT示右肱骨中段背侧和...  相似文献   

6.
病例女,34岁。意外摔倒后手部先着地7d,右上臂感觉疼痛、肿胀、活动中度受限,加重3d来院就诊。查体:右前臂三角巾固定,右上臂活动受限,局部肿胀,无发红、破溃,局部皮温正常,压痛明显,纵向叩击疼痛阳性,桡动脉搏动存在。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9岁。主诉因右肘部疼痛3个月余,近4天加重伴肿胀入院。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骨科情况:右上臂肿胀明显,局部压痛叩击痛,肘关节活动受限,可触及尺挠动脉搏动,患肢末梢血运感觉正常。超声检查:肝、脾、胰、双肾未见异常。X线片示右肱骨下段膨胀性溶骨性囊状骨质破坏,其内见骨嵴,局部骨皮质变薄,病灶上缘骨皮质断裂,内缘骨皮质破坏,未见明显骨膜反应,局部软组织肿胀见肿块影(图1,2)。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定量评价正常优势肩与非优势肩肱二头肌长头腱,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SMI与CDFI应用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性病变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40.07±10.87岁.26例经临床体格检查拟诊为单侧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症的患者,平均年龄53.38±8.05岁.对比分析优势肩与非优势肩LHBT定量指标差异及不同切面LHBT厚度差异.根据Adler分级标准,分别采用SMI(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和CDFI(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技术观察同一LHBT内的血流情况,观察血管数目,将患者组与健康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健康组正常LHBT优势肩与非优势肩肱二头肌长头腱各定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肌腱长短轴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轴测量优于短轴.患者组患侧肱二头肌长头腱平均厚度及腱鞘厚度较健侧明显增厚,P<0.05.在健康组中,SMI与CDFI检测LHBT内血流丰富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组中患侧CDFI与SMI血管数均明显高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FI与SMI两种检测方法显示血流丰富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CDFI=0.42,RSMI=0.56,u=2.01,P<0.05).结论 高频超声可以定量评价正常优势肩与非优势肩肱二头肌长头腱.SMI与CDFI比较可以提高肱二头肌长头腱内微细血管显示率,应用多普勒血流技术有助于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陈小启  戚乐  雷伟 《放射学实践》2004,19(6):414-414
病例资料 患者,男,2 1岁。因右肘部摔伤伴疼痛1h就诊。查体:右肘伸侧皮肤擦伤,渗血,软组织轻度肿胀,右肘关节向后突起,活动受限,触痛。患者此前无外伤史。右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示尺骨鹰嘴后上方可见一个骨性高密度影,边缘清晰,其内可见不规则线样低密度透亮影,尺骨鹰嘴及肱骨滑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7岁。有血友病病史多年,3年前曾因外伤致左肱骨下段和右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经住院治愈。近 年来又因外伤发生左肱骨 骨折,同时伴右肩部肿胀 和疼痛。体检:右肩关节 活动受限,右上臂近端明 显肿胀高起,局部触及硬 性包块,压痛。皮肤颜色 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 细胞 5. 5 × 109/L,红细胞 3. 64 × 1012/L,血小板 340 ×109/L,凝血因子Ⅷ活性 测定为0.40(正常值0.80 ~1.20)。X线片示:右肱骨近端外侧骨皮质处有一6cm × 4cm大小囊性膨胀性病变向外突出,其内套有小…  相似文献   

11.
王捷  王满 《临床军医杂志》2005,33(2):139-139
病人。男。24岁,战士。30min前与人掰手腕用力时。突然感到上臂有响声,继之活动受限。轻度肿胀,并有疼痛现象。查体。右上臂中段轻度肿胀,向外成角畸形,有异常动度。触摸有骨擦感。正侧X线平片提示右肱骨中、下段粉碎螺旋型骨折。骨折端向外侧成角。入院后给予闭合整复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11个月。于1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右肘部疼痛、肿胀,并轻微活动受限,近1个月来逐渐加重,患儿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右肘肿胀、畸形、压痛,关节活动轻微受限,皮温较对侧高,体温38.8℃,右手活动及血运正常。血常规检查止常,血清碱性磷酸酶(ALP)248IU/L。红细胞沉降率(ESR)10mm/1h。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65岁。因右肩部疼痛1月,加重伴关节绞索感3天就诊。查体:右肩压痛明显,以肱骨大结节处为著,右肩抬举困难,speed试验(+)。超声检查:右侧肱骨结节间沟显示良好,肱二头肌长头腱连续性好,右侧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结节间沟处可见一强回声团附着,大小约7.6m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对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8月共12例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肩关节MR扫描图像,所有病例均经肩关节手术证实。结果:①12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其中部分撕裂4例,表现为肱二头肌长头腱增粗,T2W上可见局部高信号影,肌腱连续性存在;完全撕裂8例,表现为横断面上,结节间沟内未见肱二头肌长头腱显示,斜冠状面可见撕裂肌腱近端或远端呈波浪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半脱位1例,表现为横断面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内侧移位,位于肱骨小结节前方;脱位2例,表现为横断面示空置的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头腱向内侧移位、位于肩胛下肌腱前方;②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伴随腱鞘积液2例,表现为横断面上肌腱被液性高信号影所环绕;伴随肩关节腔内积液12例;③12例肱骨结节间沟宽度≥8mm;深度<3mm、结节间沟变浅3例;3例内壁角<30°;④合并肩袖损伤7例,其中冈上肌腱撕裂5例,冈下肌腱撕裂1例,肩胛下肌肌腱撕裂1例;合并喙肱韧带损伤11例。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10例。结论:MRI能够准确的诊断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从而有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外放射冲击波治疗运动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驻训国家队运动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冲击波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放射冲击波进行治疗,选用激痛点模式,治疗压力2.0-3.0Bar,频率12Hz。冲击次数2000次,手柄压力中度至重度。每6天治疗1次,3次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微波或超声波等物理治疗,微波选用连续波,PEAK=80W,时间15min;超声波采用连续波,频率2000Hz,输出功率0.8W/cm^2。时间6min。每天1次。每周5次,15天为一个疗程。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冲击波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显效率73.33%,有效率20.00%。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放射冲击波治疗运动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疗效好于微波或超声波。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38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多处骨骼肌肉疼痛,近来加剧.以右上臂和左髋部疼痛为著。体检:左颈部局限性肿物.右上臂、左髋部活动受限。X线平片示:右肱骨、右髋骨呈皂泡状破坏.考虑转移性骨肿瘤。上级医院ECT示:全身多处骨异常放射性浓聚,考虑骨转移瘤。血生化:血钙升高,血磷降低,甲状腺B超示:左叶甲状腺后下方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关节肿痛、活动受限6个月,加重近1个月入院,不伴右上肢麻木,无发热病史。查体:右肩关节肿胀,无破溃,局部压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伸屈展活动范围约10°,右手活动好,右上肢皮肤光滑无异常,桡动脉搏动好。X线片示:右肱骨上段骨质破坏,周围见软组织肿块,其内见多发钙化影。诊断:右肱骨上段骨肿瘤,软骨肉瘤可能性大。CT示右肱骨上段骨质破坏、消失,肩胛骨及关节盂部分骨质受侵,边缘毛糙,右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肌间隙模糊,其内见大量水样密度影,并可见多发斑片状钙化、碎骨片影及多个小气泡影(穿刺术后改变)…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性 ,2 6岁。刀刺伤右上臂腋窝 ,上肢活动受限 ,腋窝肿胀 ,可扪及一搏动性肿块 ,约 6cm× 5cm大小 ,肿块中心的创口时有活动性出血。造影及治疗 :穿刺右股动脉将导管置于右锁骨下动脉造影 ,见肱动脉上段有局限性狭窄 ,狭窄段约 2cm长 ,管腔壁不光整 ,其两侧见一哑铃状动脉瘤 ,约 4.5cm× 2 .3cm ,周围血管分支有推移征象 ,并见肱静脉显影。穿刺右肱动脉下段 ,放入支架释放器 ,透视下在假性动脉瘤破口处之狭窄的肱动脉内 ,缓慢释放 8mm× 4cmZ型带膜内支架一枚。再造影 ,见支架位置准确无移位 ,狭窄段已扩张 ,假性动脉…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50岁。已婚,因“右髋关节酸痛、活动受限进行性加重8月余”入院。查体:右下肢跛行明显,右腹股沟较左侧明显肿胀,表面无红肿、窦道及静脉曲张,右大腿肌肉明显萎缩。右腹股沟肿胀处压痛明显,触之质地较硬,肿块与皮下无明显粘连,活动度差。右髋关节屈曲活动基本正常,内收、后伸、外展活动受限,以外展受限为主。右大腿髌上10cm周径较左侧小约5cm,双侧小腿周径相等。右侧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右侧“4”字试验(+),右侧股神经牵拉试验(-),右侧膝、跟腱反射正常。超声诊断:“右侧髂窝不均匀实质性肿块”。CT示:“右耻骨上支及髋臼前柱溶骨性骨质破坏,并周围软组织肿胀、脓肿形成,考虑为结核”。而MR示:“右耻骨、髋臼、坐骨体部骨质破坏并周围软组织肿胀并脓肿形成,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结核待排除,建议进一步检查。术前穿刺病理示:右侧髂窝不均质实性肿块,条形组织中仅见变性坏死的骨组织,未见肿瘤及其它特异成份;血块组织及涂片中均未见任何细胞成份。可考虑结核病灶。  相似文献   

20.
成软骨细胞瘤三例徐万峰,王东才,侯传社,李运祥例1女,16岁。右上臂疼痛1年余,以夜间痛著。体检:右上臂软组织肿胀,局部皮温高,肩关节活动受限,压痛明显,X线检查:右肱骨头靠近大粗隆处局部骨质破坏,轻度膨胀,内间有絮状钙化,周围骨质硬化;病变下方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