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ACD)小鼠产生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介素(IL)-4的影响,探讨抗组胺药治疗ACD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ACD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ACD小鼠产生IFN-γ、TNF-α和IL-4的水平及3种药物分别对它们的作用。结果:ACD小鼠血清及脾淋巴细胞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及脾淋巴细胞产生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咪唑斯汀对血清及细胞培养液中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有显著或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仅对部分细胞因子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咪唑斯汀对ACD小鼠产生的3种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强于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它们对ACD小鼠3种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常用治疗急性湿疹的中药抗Ⅳ型超敏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常用治疗急性湿疹的单味中药(防风、甘草、地肤子、薏苡仁、金银花)抗Ⅳ型超敏反应作用,探讨中药作用机理。方法使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建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模型,观察中药对小鼠耳的肿胀度、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结果防风、甘草、地肤子、薏苡仁均可抑制DNCB引起的小鼠耳部超敏反应性肿胀所造成的重量改变(P<0.05)。5种中药均可降低DNCB引起的小鼠耳部肿胀所造成的厚度改变,防风作用较明显。5种中药均可降低DNCB引起的白细胞总数升高,薏苡仁的作用最弱。防风、地肤子、薏苡仁均可使ACD小鼠模型升高的IL-4水平下降,且与DNCB模型组相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甘草、金银花不能使IL-4下降。5味中药均显著提高下降的IFN-γ、sIL-2R的含量,防风、地肤子能明显提高IFN-γ的含量。结论中药抗Ⅳ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机理与抑制白细胞总数、调节细胞因子及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3.
咪唑斯汀抑制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咪唑斯汀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建立小鼠ACD模型,观察口服不同剂量咪唑斯汀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ACD小鼠产生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及咪唑斯汀对这3种细胞因子的作用.结果 口服各剂量咪唑斯汀均能明显抑制ACD小鼠耳肿胀(P<0.05);ACD小鼠血清及脾淋巴细胞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ACD小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ACD小鼠血清及脾淋巴细胞产生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不同剂量咪唑斯汀对3种细胞因子均有显著或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咪唑斯汀对小鼠ACD疗效可能通过其对细胞因子的抑制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羊肉、青椒、香菇、带鱼、竹笋5种"发物"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建立小鼠ACD模型后,随机分成5个"发物"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种"发物"对小鼠模型耳厚度、炎症细胞浸润影响及外周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羊肉、青椒组激发后小鼠耳厚度差及炎症细胞计数明显增加,外周血IFN-γ、IL-17表达升高,48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竹笋组与对照组小鼠耳厚度差及炎症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17表达下降(P0.05);香菇、带鱼组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肉、青椒有加重小鼠AC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IFN-γ、IL-17表达有关。竹笋、带鱼、香菇对小鼠ACD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抗湿疹制剂亲诺婴儿百草益肤膏、亲诺婴儿百草益肤水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2,4-二硝基氟苯(DNFB)建立诱发的小鼠ACD模型,外用亲诺婴儿百草益肤制剂及外用婴儿湿疹膏作对照观察分组给药后小鼠耳朵的肿胀度及组织病理变化,同时用ELISA及免疫组化方法 分别检测不同时相各组小鼠血清和耳上皮组织中白介素(IL)-2及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结果 亲诺婴儿百草益肤膏、亲诺婴儿百草益肤水及婴儿湿疹膏组均能降低耳肿度(P<0.05),下调小鼠血清及皮损中IL-2、IFN-γ浓度,且亲诺婴儿百草益肤膏作用更明显.结论 亲诺婴儿百草益肤膏能有效抑制小鼠ACD,其疗效优于亲诺婴儿百草益肤水组和婴儿湿疹膏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2,IFN-γ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的小鼠ACD为模型,设立两个不同阶段用药组观察3种剂量咪唑斯汀对小鼠耳肿胀、真皮内炎性细胞浸润、血清IL-4,IL-12和IFN-γ水平的影响。结果两个不同阶段用药组咪唑斯汀均能显著抑制ACD小鼠的耳肿胀及真皮炎症细胞浸润,并呈剂量依赖性。咪唑斯汀可降低诱发后24h和72h小鼠血清IL-12和诱发后72hIFN-γ水平。结论咪唑斯汀对小鼠ACD具有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下调致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酒对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黄酒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黄酒组用2,4-二硝基氟苯反复诱导建立慢性ACD模型。在第4次激发前1天分别用纯水和黄酒灌胃,1次/d。第4次激发后48h测量各组小鼠左右耳厚度差,计数炎症细胞,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4、IL-17和IFN-γ水平,RT-PCR法检测耳组织中IL-4、IL-17和IFN-γmRNA水平。结果 4次激发后黄酒组的耳厚度差、炎症细胞计数、血清IL-17蛋白水平和耳组织内IL-17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黄酒组血清中IL-4和IFN-γ水平和耳组织中IL-4和IFN-γ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酒可能通过上调IL-17水平加重慢性ACD小鼠模型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两种变应原致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两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模型,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以二硝基氟苯和荧光素-5-异硫氰酸盐作为致敏剂,以腹部致敏、耳部激发的方法建立两种ACD小鼠模型。激发前后测量耳廓厚度,计算耳肿胀度;H-E染色观察耳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局部皮损中及用ELISA法检测淋巴结细胞分泌的Th1型/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①成功建立两种ACD小鼠模型。②两种模型的局部皮损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差异。二硝基氟苯组以白介素2表达为主;异硫氰酸荧光素组以白介素4表达为主。③二硝基氟苯组淋巴结细胞分泌干扰素酌的量是异硫氰酸荧光素组的5倍多;异硫氰酸荧光素组淋巴结细胞分泌白介素4的量是二硝基氟苯组的约2倍。结论 二硝基氟苯诱导以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的ACD,异硫氰酸荧光素诱导以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的ACD。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脾脏γ-干扰素含量在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不同时期水平,推测其在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健康小鼠及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鼠系统性感染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出脾脏γ-干扰素含量,用平皿系列稀释法检测肾内菌落形成单位(CFU),并记录平均生存时间。结果白念珠菌感染组小鼠脾脏γ-干扰素均在感染后7天达最高峰;其中亚致死量感染组(B组)γ-干扰素含量高于亚致死量白念珠菌感染及免疫抑制剂组(A组)(P<0.05),A组高于免疫抑制组(C组)(P<0.05);B组肾脏菌落计数明显低于A组(P<0.01),肾脏菌落计数与γ-干扰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小鼠白念珠菌感染早期γ-干扰素是升高的,推测其有限制真菌生长、繁殖、增强机体抗白念珠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过敏性紫癜小鼠T-bet、GATA3表达及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建立过敏性紫癜小鼠模型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霉酚酸酯低(100mg/kg)、中(200 mg/kg)、高(300 mg/kg)剂量组、西咪替丁组(1 g/kg),另取12只BALB/c小鼠设为对照组,药物处理组于建模成功后每天灌胃治疗,持续3周。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采用印度墨水小鼠碳粒廓清法检测各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PS)功能,计算吞噬系数(K值)与吞噬指数(α值),采用微量聚乙二醇沉淀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的水平,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Th1/Th2比值,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蛋白T-bet、GATA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K值、α值、IFN-γ、IL-2水平、Th1/Th2比值、T-be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 0. 05),IL-4及IL-10水平、CIC含量、GATA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处理组小鼠K值、α值、IFN-γ、IL-2水平、Th1/Th2比值、T-bet蛋白表达均升高(P 0. 05),IL-4及IL-10水平、CIC含量、GATA3蛋白表达均降低且霉酚酸酯各组呈剂量依赖性(P 0. 05);霉酚酸酯高剂量组与西咪替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霉酚酸酯可能通过调控T-bet/GATA3表达,恢复过敏性紫癜小鼠Th1/Th2平衡,减轻过敏性紫癜小鼠症状。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Current Aspects of Modes of Action of Dapso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报告1例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患者女,71岁。左大阴唇外侧斑块1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左大阴唇外侧一2cm&#215;2cm灰黑色浸润性斑块.质地中等,边缘清楚,表面散在红色点状糜烂面,无明显渗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下方大量基底样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呈条索状嵌入真皮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彼此吻合形成网状,基底细胞胞核大而深染,胞质少,呈嗜碱性,表皮基膜完整,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