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休克指数(SI)和纤维蛋白原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创伤性凝血病(TIC)发生的预测及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198例老年创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TIC分为TIC组(n=47)和非TIC组(n=151)。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TIC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明确所构建风险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同非TIC组相比,TIC组入院时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气分析pH、碱剩余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下降,而入院时SI和损伤严重度(ISS)评分、使用升压药物和输血比例及血乳酸、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升高(P<0.05,P<0.001)。TIC组不良预后比例显著高于非TIC组(P=0.002)。多因素分析提示,入院平均动脉压<60 mmHg、入院时SI高、血小板<100×109 g/L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与TIC发生显著相关,据此构建的回归方程为:F=4.87+0.67×入院平均动脉压(<60 mmHg=1;≥60 mmHg=0)+2.07×入院时SI+0....  相似文献   

2.
林路 《山东医药》2005,45(33):75-75
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收治妊娠晚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1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0例DIC患者,年龄为20~35岁。初产妇4例,经产妇6例;20~27孕周2例,28~36孕周2例,37孕周以上6例。双胎、死胎并胎盘早剥1例,羊水栓塞4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胎盘早剥5例。7例有不同程度阴道流血不凝,5例切口及针眼出血。实验室检查:血小板<100×109/L4例、<60×109/L3例,血红蛋白<60g/L3例、60~80g/L4例,3P试验(+)7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s以上6例,纤维蛋白原<1.5g/L4例。治疗及结果:1例双胎、死胎并胎盘早剥并发DIC患者入院后即行剖宫…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 病史摘要:患者,女,66岁,因冠心病,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和高脂血症.心电图示:V5、V6 ST段水平压低0.5 mm,左心室高电压.心脏超声示:左心室前壁及下壁心肌可逆性缺血.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174.0×109/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2.3秒,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0.97,凝血时间10秒,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35.7秒,纤维蛋白原3.78 g/L,D二聚体0.10 mg/L.  相似文献   

4.
患者48岁女性,因发热1天入院.10月前行胃癌切除术,术后予奥沙利铂+CF方案化疗4个周期.入院前一天因"吻合口炎,胃癌术后"从我院消化内科出院.本次入院查体:T:40.2℃,P 102次/min,RR 22次/min,BP 105/70 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双肺叩诊呈清音,未闻及干湿啰音.查血常规示三系减少(其中血小板47 G/L),凝血功能异常(PT延长16秒,APTT延长22秒,D-二聚体阳性,达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胸片示:左下肺炎,入院诊断:1、肺部感染,弥散性血管内溶血(DIC);2、胃癌术后.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67岁,因突发言语障碍,右侧肢体瘫痪2h入院。患者于2003年6月17日夜里发病,无头痛,呕吐,无高血压史。嗜烟。2000年曾患脑血栓,未留后遗症,体格检查:血压170/90mmHg(1mmHg=0.133kPa) ,意识清楚,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右侧面,舌,肢体中枢性瘫痪,右上肢肌力0级,下肢Ⅰ级,心电图显示;心肌供血轻度不足;凝血功能及纤维蛋白原均正常。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34岁,因"发热1周伴双下肢皮肤瘀斑"入院。入院后血常规:WBC 19.7×109/L,Hb76g/L,PLT 26×109/L;异常白细胞分类:幼稚细胞44%;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无需氧及厌氧菌生长;凝血5项:凝血酶原时间13.4s,凝血酶时间15.9s,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69.9%,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37s,纤维蛋白原3.6g/L,D-二聚体9 670μg/L;血栓弹力图提示纤溶亢进;3P试验可  相似文献   

7.
有学者认为,凝血机制的异常和血栓形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它最终可发展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纤维原样蛋白2(Fgl2)是一种新型的纤维蛋白原,表达于各种类型的细胞,在血栓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能激活凝血酶原酶,继而激发凝血系统,最终形成血栓,导致微循环障碍.但Fgl2在S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胰腺组织中Fg12的表达,探讨其评估AP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纤维蛋白原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探讨纤维蛋白原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根据空腹测定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将 16 2例病人分为两组 :纤维蛋白原正常组为首次测得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在 2~ 4g L之间者 ;纤维蛋白原增高组为首次测得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4 .0g L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 1月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发现 ,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时纤维蛋白原增高组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影响 (P <0 .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较正常组高 ,经过治疗 1月后纤维蛋白原增高组神经功能缺损较正常组严重 (P <0 .0 0 1) ,但较入院时减轻 (P <0 .0 1)。此结果提示 ,纤维蛋白原增高者加重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不良。经过降低纤维蛋白原治疗后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脂肪肝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以了解其凝血功能.方法以蕲蛇酶水解纤维蛋白原,用计算机测定其相关数值.结果 20名脂肪肝患者,其纤维蛋白聚合反应速率为0.393±0.07g/min;最大吸光度为0.201±0.045OD;纤维蛋白原浓度为1.943±0.44(g/L);反应延滞时间为22±3.5sec.结论脂肪肝患者除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外,其功能反应也减弱,但尚无出血之虞.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45岁,因“发热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头痛,T38~39.5℃之间,血常规:WBC1.7×109/L,Hb140g/L。BPC1.8×109/L,PT21s,APTT53s,纤维蛋白原(FIB)测定1.3g/L,骨髓见大量组织细胞,经抗生素、抗病毒、输新鲜冰冻血浆、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d后,以“伤寒、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按ISTH评分诊断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按ISTH评分诊断的928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病、临床表现、止凝血指标、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40.63%出现不同程度出血,38.04%出现休克,56.36%出现器官衰竭。感染占DIC原发病比例最高(44.40%),感染DIC器官衰竭发生率最高(62.62%);病理产科DIC出血率最高(76.92%),休克率最高(73.08%),有效率最高(65.38%),死亡率最低(0.00%);恶性肿瘤DIC死亡率最高(35.88%),与总计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比较差异显著(P<0.05),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及血小板(PLT)最低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PLT下降越率越高,DIC患者有效率越低,且差异显著(P<0.05);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显性积分越高,DIC患者有效率越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出血是DIC典型的临床表现,器官衰竭更为常见;感染占DIC原发病比例最高,感染DIC器官衰竭发生率最高,病理产科DIC出血及休克发生率最高但预后最好,恶性肿瘤DIC预后最差;PT、APTT、DD、PLT下降率及ISTH显性积分有助于提示DI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61岁,因不稳定性心绞痛急诊入院.口服氯吡格雷300 mg、拜阿司匹林100 mg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中段90%局限性狭窄,予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后.支架处出现急性血栓,立即用高压球囊再次扩张,并以替罗非班(5 mg/100 ml,武汉远大制药生产,批号070601)0.6 mg冠状动脉内缓慢注射,继而以0.14 μg·kg-1·min-1静滴维持.血栓消失后加用依诺肝素40 mg皮下注射.在替罗非班静滴约10 h后(总量为5.5 mg)出现皮肤淤斑和肉眼血尿.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127 g/L、血小板1×109/L,较入院时的Hb 136 g/L和血小板226×109/L明显下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相关检验正常(凝血酶原时间:11.2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8.4 s,纤维蛋白原:3.93 g/L,D-二聚体:阴性),总胆红素(12.9 μmol/L)和结合胆红素(3.4 μmol/L)正常,血尿素氮(8.32 mmol/L)和肌酐(95.5 μmol/L)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一个家族性多囊肾伴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家系的基因诊断及相关临床表现,研究其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患者外周血样本中分离出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Sanger法对多囊肾病1(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1,PKD1)和纤维蛋白原β链(fibrinogen beta chain,FGB)基因突变结果进行验证。肾脏超声检查多囊肾,Clauss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抗原。检索国内外2种疾病相关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PKD1在第15外显子发生c.6586C>T,p.Q2196X杂合无义突变,FGB在第2外显子发生c.130C>T,p.R44C杂合错义突变。患者超声结果诊断为多囊肾,纤维蛋白原抗原正常(2.3 g/L)、活性降低(1.25 g/L)。文献检索结果显示2种突变在国外均有报道,在国内首次报道。结论:PKD1 p.Q2196X和FGB p.R44C杂合突变分别导致该患者的多囊肾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目前临床表型主要由多囊肾引起,应以多囊肾治疗为主,定期随访,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血浆灌流对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6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且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实施血浆灌流治疗方案,结合患者情况,每例患者进行1~4次血浆灌流治疗。分析患者在血浆灌流前和第一次血浆灌流1 h后和血浆灌流2 h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以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血浆灌流1 h后和血浆灌流2 h后肝衰竭患者PTA水平分别为(28.41±3.09) %和(29.73±3.13) %,APTT水平分别为(32.79±5.80) s和(31.05±5.62) s,INR水平分别为(1.73±0.69)和(1.61±0.65),FIB水平分别为(3.15±0.90) g/L和(3.25±0.91) g/L,TT水平分别为(15.29±4.10) s和(14.86±4.12) s,与灌流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在血浆灌流1 h后和血浆灌流2 h后患者外周血PLT计数分别为(101.59±24.92)×109/L和(119.84±25.16)×109/L,D-D水平分别为(1.63±0.29) mg/L和(1.75±0.30) m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灌流在吸附患者血液中不良因子的同时会降低PLT数量,对患者纤溶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戒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16例有吸烟史的ACS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按是否戒烟分为两组:戒烟组和吸烟组,另取同期40例无吸烟史的ACS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①三组之间年龄、收缩压、LDL-C、TG、血糖、饮酒、运动、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②三组之间hs-CRP(mg/L)(4.16±0.52、5.46±0.68、2.68±0.32)、纤维蛋白原(g/L)(3.84±0.41、4.38±0.53、2.52±0.33)、白细胞计数(×109/L)(6.23±0.82、7.58±0.78、5.44±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戒烟组依据戒烟时间亚组分析,戒烟0~1年、1~5年、5年以上各组之间hs-CRP、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5年以上者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接近无吸烟史患者.结论 戒烟可以降低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明显降低ACS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且与戒烟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乙型肝炎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急性乙型肝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与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功能.方法以蕲蛇毒水解纤维蛋白原,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40例急性乙型肝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S)为0.380±0.100,最大吸光度(Amax)为0.199±0.032,凝固性纤维蛋白原浓度(FC)为1.99±0.46g/L,功能指数(FI)(FMPS/Amax)1910.反应延滞时间(DT)0±1s,均低于正常,除FI外P值均<0.05.结论急性乙型肝炎因肝功能受损常影响凝血功能.本研究发现病人呈低凝状态,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 ,2 3岁 ,孕1 、产 1 ,4 2孕周 ,因不规律下腹痛 1个多小时于 2 0 0 4年 7月 15日入院。一般查体无异常。产科检查 :腹围 96 cm,宫高 34cm,胎心 14 6次 / min,胎位左枕前 ,先露半定。 WBC8.2× 10 9/ L ,Hb12 5 g/ L ,RBC4 .14× 10 1 2 / L ,PL T5 5× 10 9/ L,凝血酶原时间 (PT) 10 .6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 2 7.5 s凝血酶时间 (TT) 15 .2 s,纤维蛋白原 (Fb) 3.0 g/L。 B超示单胎头位 ,羊水深度 6 0 m m,胎盘 级。因血小板低详细询问病史 ,孕妇自述孕 2 + 月开始经常牙龈少量出血 ,未作任何治疗。孕 6个月查 PL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中纤维蛋白原βG-455A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冠心病亚型的关系.方法 1485例因胸痛或非侵入性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的成年人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被分为冠心病组(n=1019)及对照组(n=466),冠心病组又被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674)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n=345).应用 von 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多聚酶链反应(PCR)和Hae Ⅲ内切酶技术检测纤维蛋白原βG-455A基因多态性.结果 ACS组及SAP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其中ACS组最高(ACS组380.92±92.35 mg/dL,SAP组352.49±94.89 mg/dL,对照组311.72±87.09 mg/dL,三组之间两两比较,P均<0.001).在对照组及SAP组中基因型为AA的纯合子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为高(对照组AA为363.83±76.66 mg/dL,与GA的337.83±77.43mg/dL或GG的295.28±88.06 mg/dL比较,P均<0.05;SAP组AA为429.82±93.35 mg/dL,与GA的368.30±90.39 mg/dL或GG的337.89±94.32 mg/dL比较,P均<0.05),而在ACS组未见此趋势.各组之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5A等位基因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无相关性.结论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关.纤维蛋白原βG-455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70岁,主因"阵发性头晕、纳差24 h,晕厥2 h"入院治疗.患者入院常规体格检查无异常,血、尿常规、凝血三项检查正常.入院第2 d 15:30患者纳差、恶心、症状加重并伴大汗、呕吐,呕吐物胃内容物,潜血检查为阴性;当晚19:00患者出现剧烈腹部疼痛并排出黑色成形便,随后反复排黑褐色血便10余次,总量约1200~1500 ml,查血压由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100/60 mm Hg,血红蛋白由142 g/L降至99 g/L,查血小板105×109/L,凝血三项正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2岁,主因上腹不适伴黑便2周入院。入院后体检:体温36.5℃,心率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示:白细胞5.2×109/L,皿红蛋白92g/L,血小板295×109/L。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