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MSCTA VR融合技术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SCTAVR融合技术显示支气管动脉(B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5例胸部增强CT扫描患者对动脉(含支气管动脉和主动脉)、气管、胸廓均采用AOS-VR技术分别重组VR像,然后进行图像融合,获得三维融合图像,观察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及与相邻组织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125例胸部增强CT扫描患者中117例支气管动脉显示清晰,共显示BA267支。右侧BA145支主要起源于右肋间动脉(68/145,46.9%)及降主动脉(65/145,44.8%);左侧BA122支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119/122,97.5%)。267支中有153支发自降主动脉前壁,77支发自降主动脉右侧壁,9支发自降主动脉后壁,22支发自降主动脉左侧壁,3支发自右侧锁骨下动脉,1支发自左侧颈总动脉,1支发自右侧甲状颈干,1支头臂干。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右BA以右壁最多(69/145,47.6%),其次是前壁(63/145,43.4%);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左BA以前壁最多(98/122,80.3%)。结论:VR融合技术能清晰、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形态、走行及与相邻组织结构的关系,对胸部手术或介入治疗术前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三维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评价CT血管成像(CTA)对支气管动脉(BA)的显示能力及三维影像解剖特征。方法对443例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胸部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组,观察BA特征。结果有359例在VR中至少1支BA肺外段能清晰显示。右侧BA主要起源于右肋间动脉(213/436支,48.85%)及降主动脉(207/436支,47.48%),左BA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363/371支,97.84%)。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右BA以右壁最多(95/207支,45.89%),其次是前壁(88/207支,42.51%),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左BA以前壁最多(272/363支,74.93%)。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共干动脉以前壁最多(57/77支,74.03%)。60.11%(223/371支)的左BA走行于左主支气管上缘,少数在下缘(95/371支,25.61%)和后缘(53/371支,14.28%)。49.31%(215/436支)的右BA走行于右主支气管后缘,35.55%(155/436支)走行于下缘。BA分布类型共11种,左右各1支(R1L1)者最多见(192/359例,53.48%),右2支左1支(R2L1)其次(63/359例,17.55%)。结论BA解剖学特征复杂,CTA三维成像能予以较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的支气管动脉(BA)解剖分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136例患者的动脉期CT增强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获得BA三维重组图像并将其分为6型,同时了解BA起始端的三维定位信息.结果 BA共计显示358支,其中右BA 188支,左BA 170支.R1L1型者占50.0% (68/136),R2L1型者占24.3% (33/136).在BA的解剖分型中,右BA常见于Ⅰ型(77/188,41.0%);左BA多见于Ⅳ型(110/170,64.7%).100% (77/77)Ⅰ型,59.3%(32/54)Ⅱ型和100% (9/9)Ⅴ型BA起源于胸主动脉右壁,83.3% (40/48)Ⅲ型和56.4% (62/110)Ⅳ型BA起源于胸主动脉前壁.BA胸主动脉起始端位于气管隆突上下2 cm范围内者占85.6% (255/298).结论 BA的CT解剖分型结合其胸主动脉起始端的三维定位信息,对介入放射医师快速准确地实施BA介入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动脉64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评价支气管动脉(BA)的影像解剖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12例行胸部增强扫描,至少1支BA清晰显示的病例,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观察和分析BA的相关解剖学特征.结果 112例中,BA清晰显示280支,其中右侧158支,左侧122支;BA的分支类型共9种,较为常见的是左右各1支(41.07%,46/112)、右2支左1支(24.11%,27/112)两种类型;右BA主要起源于右肋间后动脉(52.53%,83/158)和降主动脉(38.61%,61/158),左BA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88.52%,108/122),异位起源的BA共20支(7.14%),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BA共干(24.29%,68/280).源自降主动脉的右BA以右侧壁和前壁最多,源自降主动脉的左BA和共干均以前壁最多.BA开口主要平对T5~T6水平,以降主动脉血流方向为顺行方向,降主动脉段BA与降主动脉间平均逆行角度右侧为98.70°,左侧为105.12°.BA沿左右主支气管走行方式多样,右BA源自右肋间后动脉者,大多沿右主支气管后壁走行(45/83,54.22%)或同时行经右主支气管的后壁及下壁(25/83,30.12%);右BA源自降主动脉者,大多越过气管隆突下方沿右主支气管下壁走行(48/61,78.69%);左BA源自降主动脉者,大多沿左主支气管上壁走行(51/108,47.22%)或同时行经左主支气管的多个壁(36/108,33.33%).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有效评价BA的影像解剖特征,为临床BA栓塞治疗咯血、BA灌注化疗或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提供重要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BA)开口的定位价值.方法:对8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BA-CTA),利用容积显示(VR)融合技术,将动脉像(含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主动脉及肺癌原发肿块)、支气管像及胸廓像三者融合在一起,以气管分叉下缘为圆点建立坐标系,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进行冠状三维立体定位;再以BA开口所在横断图像逆时针倾斜45°角建立坐标系,明确开口所在血管壁位置.结果:86例中有78例106支BA能显示清晰,通过VR融合像能直观显示出开口所在冠状位的坐标位置以及横断面所处血管壁的位置.其中72支BA开口于第一象限,3支开口于第二象限,31支开口于第四象限;25支发自降主动脉前壁,58支发自降主动脉右侧壁,7支发自降主动脉后壁,12支发自降主动脉左侧壁,2支发自右侧锁骨下动脉,1支发自左侧颈总动脉,1支发自右侧甲状颈干.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及其分支,明确了支气管动脉开口的位置,为支气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肺癌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6.
16层CT支气管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16层CT血管成像了解支气管动脉(BA)的三维影像解剖特点,以期为经BA开展的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66例BA显示良好的CTA原始图像进行MPR、MIP及VR三维后处理,观察BA的走行情况、分支数目、开口位置,并测量BA开口处的管径。66例均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分成3组:肺癌组(n=36)、肺转移组(n=15)和非肿瘤组(n=15),并将肺癌组按中央型及周围型分为2组,分别对不同组别的BA管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6例共显示BA 83支,其中右侧74支、左侧9支。BA的类型以右一型为多见(49/66),且常与右侧肋间动脉共干(28/74)。BA开口多位于Th_5~Th_6椎体水平(63/83),以气管隆突区域定位则以0区为多见(66/83);右侧BA或肋间支气管动脉干多开口于胸主动脉右侧壁(52/74),左侧BA多开口于胸主动脉前壁(5/9)。肺癌组右侧BA内径与转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肿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比较,BA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6层CT血管成像能很好地显示BA的解剖特点,并能立体、直观地发现异位起源的BA,可为经BA介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且进一步证明BA参与肺癌(尤其是中央型肺癌)的供血。  相似文献   

7.
右肋间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解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利用16层CT血管造影(CTA)研究评价肋间支气管动脉(ICBA)三维影像解剖学特征.材料和方法:CTA清晰显示右支气管动脉(BA)的399例胸部扫描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和分析右侧肋间后动脉与右支气管动脉、右侧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与椎骨的对应关系.结果:254例(63.66%)右BA源自肋间后动脉,其中243例为最粗或唯一的右BA.ICBA主要起自第3及第4肋间后动脉(87.40%).全部的右肋间动脉-BA干均发自降主动脉右侧壁,绝大多数为降主动脉上第1支肋间后动脉.所有ICBA开口对应于T3~T6椎骨范围,向右未超过肋骨小头,63.0%的ICBA开口在椎体正前方.结论:右BA多数起源于右肋间后动脉,开口位置大多在椎体正前方,16层CT血管造影可较好评价ICBA影像解剖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MSCTA)在睾丸动脉(TA)起源变异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为睾丸病变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及盆腔多层螺旋 CT 增强扫描的正常成年男性250例,采用容积重组(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观察 TA 异位开口的发生率、起始血管及部位。结果:250例 TA 中共223例双侧 TA 显影,显影率89.2%(223/250),19.3%(43/223)异位开口。一侧开口异常41例,其中6.3%(14/223)异位开口于肾主动脉或分支,5.4%(12/223)异位开口于肾副动脉或分支,4.0%(9/223)异位开口于肾动脉水平上方腹主动脉前外侧壁,2.7%(6/223)异位开口于肠系膜下动脉水平下方腹主动脉前外侧壁;1例双侧开口异常,均开口于肾主动脉或分支;另1例右侧双支动脉供血。结论:采用 VR AV 最能清楚、准确、直观地显示 TA 的起源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9.
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评价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3DCE-MRA)及其三维重建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用屏气超快速三维梯度回波序列行3DCE—MRA检查,工作站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包括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仿真内镜(VE)。其中,21例行手术治疗,32例因接受腔内隔绝术行DSA造影。结果 (1)136例均能显示明确的真假腔及内膜片,Ⅰ型夹层27例,Ⅱ型2例,Ⅲ型107例。(2)105例可见到明确的初始破裂口。与DSA比较,3DCE—MRA对初始破裂口的显示率为100%,对总体破裂口的显示率为91.4%。初始破裂口以在VR及MPR像上显示为佳,尤其是VR像,可立体显示破裂口形态、大小及与主动脉分支的关系,对手术或血管腔内隔绝术帮助较大。(3)Ⅰ型夹层中,10例(10/27)右无名动脉受累;Ⅲ型夹层中,10.3%(11/107)的左锁骨下动脉受累。腹主动脉分支受累中,32.1%(43/134)的。肾动脉受累,14.9%(20/134)的腹腔动脉干受累;40.3%(54/134)仅累及1支,12.7%(17/134)累及2支或3支。(4)22.8%(31/136)的假腔完全被血栓充填,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结论 3DCE-MRA是无创、快速、准确诊断主动脉夹层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能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对手术及腔内隔绝术具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述良  舒健  查刚  虞德才   《放射学实践》2009,24(3):260-263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显示甲状腺动脉的能力。方法:20例颈部无明显异常的受试者行16层螺旋CT动脉期增强扫描,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甲状腺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双侧甲状腺上动脉主干共40支均清晰显示,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占50%、颈动脉分叉平面占30%、颈总动脉终末端占20%。喉上动脉在VR图像上显示率为25%,MIP图像为35%;甲状腺上动脉的2个终末支中前支在VR和MIP图像上显示率均显示,后支在VR图像上的显示率为60%,MIP图像上显示率为72.5%。甲状腺下动脉在VR图像上的显示率为65%,在MIP图像上为72.5%。甲状腺最下动脉未显示。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满意显示甲状腺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及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1.
16层螺旋CT在茎突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茎突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受检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上用VR,MIP及MPR法测量茎突长度、内倾角,并直接测量前倾角及通过测量茎突与颧弓夹角间接测量前倾角。结果VR图像上可以准确测量茎突前倾角(22.56±2.32°),并间接测得前倾角23.11±2.56°,内倾角为21.89±4.82°。VR,MIP2D工具及3D工具均可测量茎突长度,2D工具与3D工具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MPR图像测得茎突长度为22.98±2.83cm。VR及MIP3D工具与MPR测得茎突长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可以准确测量茎突长度及倾斜角度,测量茎突长度以VR3D工具最为实用,而间接法测量茎突前倾角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12月期间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85例,所有病例均应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等技术进行分析。结果CTA可以清晰显示头颈部主要动脉及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头颈部血管病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计划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在胃癌诊断及肿瘤血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38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图像,分析胃癌的CT征象及CT血管造影对胃癌供血的显示,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64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显示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及胃壁溃疡大小与术后证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的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及胃壁溃疡大小、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与中分化腺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造影腹腔干、肝固有动脉,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及胃网膜右动脉在容积再现(VR)上能够很清晰地显示;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细小血管较好,但是它在表现三维空间关系上不如VR。结论 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管造影在肿瘤血供显示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曹茂盛  陈爱华  孟瑜  张红敏   《放射学实践》2012,27(3):309-312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对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埋藏式走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冠脉起源异常患者的64排128层CT冠脉血管成像及冠脉血管造影(CAG)资料。CT检查资料采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冠状动脉的起源及走行,并与CAG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SCTA显示25例患者均为冠状动脉起源于相反主动脉窦开口,16例(16/25)为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状窦,其中6例为右冠状动脉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右室流出道之间,呈埋藏式走行;9例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状窦,其中2例为左冠状动脉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右室流出道之间,呈埋藏式走行。8例埋藏式走行的冠状动脉中7例冠脉与主动脉间夹角<45°,7例管腔狭窄>50%。25例患者中CAG仅正确诊断冠脉起源异常22例,漏诊2例、误诊1例,8例冠脉埋藏式走行均未能提示。结论:64排128层CTA对冠脉起源异常及冠脉埋藏式走行的诊断准确性高,优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CT对急性胸痛的诊断价值。方法:63例急性胸痛患者行64排CT回顾性心电门控胸部联合检查。采用MPR、MIP、CPR及VR等显示肺动脉、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胸部、胸壁其他组织结构。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所有图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冠状动脉显影图像质量优占82.0%(672/820),良占12.9%(106/820),差占5.1%(42/820)。全部患者肺动脉和主动脉增强扫描后CT值≥200HU,均能达到诊断要求。心血管源性胸痛50例,其中冠状动脉病变29例,主动脉夹层11例,肺动脉栓塞8例,心包炎2例。非心血管源性胸痛7例,其中气胸3例,胸膜炎2例,肺部感染1例,食管疾病1例。6例未见异常。结论:64排CT胸部血管联合检查能清楚显示肺动脉、主动脉、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同时还能显示胸部其他疾病,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2006年8月-2008年7月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432例,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432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72例,检出率为16.7%(72/432)。其中,63例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其分支,10例发生在第一对角支,2例发生于第二对角支,8例发生在钝缘支,1例发生于回旋支,2例发生于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另外,7例为多支病变。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检出率高,是确诊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并与冠心病相鉴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纯性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的16层CT检查方法和影像表现。方法:4例单纯性IMH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使用心电门控,1例加扫静脉期。重组方法包括MPR、MIP和VR。结果:4例单纯性IMH均为B型。主要CT表现:主动脉壁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CT平扫呈高密度,增强后无强化,1例静脉期强化;内膜钙化内移位2例;2例内膜多处渗漏。MPR、薄层MIP清晰显示血肿部位、厚度、累及范围及有无并发症。2例单纯性IMH采用内科保守治疗。2例IMH腔内隔绝术。结论:单纯性IMH的16层CT检查应包括平扫与双期增强。CT检查有助于单纯性IMH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CT3D重建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寰枢关节不全脱位69例患者的三维影像特点及诊断结果。并比较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显乐寰枢关节结构及病变的优缺点。结果三维CT重建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69例,诊断符合率100%,其中,旋转脱位37例,后脱位18例,前脱位14例,脱位合并骨折10例,显示寰枢关节上、下关节面错位69例,寰齿间隙增宽36例及齿突侧距不对称31例,并骨折29例?与MPR或MIP比较,VR与SSD法三维图像显示征象最直观清楚。结论CT3D重建能直观显示脱位的各种征象,准确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类型及脱位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茎突测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茎突测量方法。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上用SSD、VR、MIP、MPR及CPR法测量茎突长度,在SSD、VR、MIP上分别使用3D工具及2D工具测量。测量茎突前倾角及内倾角分别使用SSD、VR、MIP测量。结果:使用MPR、CPR法及SSD、VR、MIP 2D及3D工具均可以测量茎突长度。VR、MIP、SSD 2D及3D工具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与MPR比较亦无明显差异。CPR测量值较MPR测量值大,差异显著。SSD、VR、M/P图像上可以准确测量茎突前倾角、内倾角,2D及3D工具测量结果有较大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以准确测量茎突长度及倾斜角度,测量茎突长度MPR、SSD、VR、MIP均较准确;测量茎突倾斜角度以VR 2D工具更准确简便。VR操作简便快捷,且图像直观符合临床习惯,应成为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