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以及焦虑与认知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测评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对上海市5所普通公立初级中学选取的2751名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2.2%(610/275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在我国中学生中的适用性.方法 从全国8个城市选取6975例中学生完成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同时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儿童青少年多维度焦虑量表(MASC)作为校标测量工具.结果 CERQ全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各分量表的α系数均在0.75以上;全量表条目间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34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CFI=0.904,IFI=0.904,TLI=0.892,NFI=0.901,PNFI=0.798,RMSEA=0.065.)支持九因子结构;与抑郁和焦虑水平的相关分析也发现CERQ具有良好的校标关联效度.结论 CERQ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有效地评估我国中学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焦虑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证据.方法 应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Beck抑郁自评量表、Beck焦虑量表对504名大一新生进行测评,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结果 61.9%的学生有抑郁症状,6.9%的学生有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以及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的作用,为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提供有效措施。方法于2017年1月和3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和烟台市各抽取一所高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600名在校大学生,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进行评定。结果 CES-D与ASLEC评分呈正相关(r=0.271,P0.05),CES-D评分与SSRS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均呈负相关(r=-0.127、-0.239、-0.215,P均0.05)。主观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P0.01);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P0.05或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起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5.
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 anxiety disorder,GAD)是以持续过度的担忧为特征的精神障碍.近年来情绪调节困难在焦虑症中的表现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为框架,回顾针对GAD的情绪调节特点的研究及发展的治疗方法.最后,本文总结目前研究的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及探讨对GAD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7.
探讨抑郁症负性情绪认知偏向,介绍情绪记忆和注意研究范式,对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记忆和注意负性偏向研究进行综述,并介绍目前抑郁症负性情绪认知偏向的可能机制及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医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症状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对江苏某大学医学部58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按SCL-90界值分组后进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比较,并对两个工具各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阳性组(SCL-90总评分160分)较多运用责难自己、沉思、灾难化策略,而较少运用理性分析策略;2不适应性调节策略与SCL-90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呈正相关(P0.01),其中,沉思和灾难化与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正相关;责难自己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及总均分正相关(P0.01),与躯体化、敌对呈正相关(P0.05);3灾难化、责难自己、沉思三种策略可联合预测心理症状水平15.9%的变异程度。结论医学生越多运用不适应性调节策略,其心理症状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抑郁症状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对90例住院抑郁发作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组人群进行评定.结果 抑郁组CERQ非适应性策略得分[(38.38±11.68)分]高于健康对照组[(31.27±7.91)分],而适应性策略得分[(41.33±10.79)分]低于健康对照组[(45.43±12.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灾难化、积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计划与抑郁组的抑郁症状水平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429,-0.402,-0.384;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灾难化和积极重新评价是预测抑郁发作患者抑郁症状最重要的变量,而沉思是预测健康人群抑郁症状的重要变量.结论 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密切相关,提升积极重新评价策略可能有助于改善和缓解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中生焦虑情绪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选调查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有焦虑情绪者10.4%,其中男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生活事件发生率在6.6%-94.1%之问。相关分析发现焦虑情绪与生活事件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焦虑情绪的生活事件依次为不喜欢上学、被人误会和错怪、升学压力、家庭施加学习压力、家庭内部矛盾。结论初中生焦虑情绪比较严重,焦虑水平与生活事件存在广泛而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具有自杀风险的抑郁障碍患者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方面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早期识别具有自杀风险的患者,有针对性地给予干预。方法选取117例来自北京回龙观医院门诊、经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5. 0中文版筛查符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未治疗抑郁障碍患者,根据MINI 5. 0中文版自杀模块的访谈结果,将患者分为自杀风险组(n=52)和无自杀风险组(n=65)。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进行认知调节策略的测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发生率为44. 4%(52/117)。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自杀风险组患者更多见于女性、未婚、平均年龄更小、发病年龄更早、HAMD-17总评分更高、伴精神病性症状率较高,自杀风险组自我责难、接受、沉思、灾难化4个认知调节策略维度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均高于无自杀风险组(P均<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 539,95%CI:1. 383~9. 057)、发病年龄(OR=0. 931,95%CI:0. 895~0. 968)、HAMD-17总评分(OR=1. 207,95%CI:1. 063~1. 370)和灾难化(OR=1. 143,95%CI:1. 002~1. 305)与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相关(P均<0. 05)。结论女性、发病年龄早、抑郁症状严重和灾难化可能为未治疗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初中和高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使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简易生活事件量表对1 818名中学生进行了抑郁症状调查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结果 中学生有肯定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8.6%,其中男生为22.66%,女生为14.78%,男生高于女生( χ2=24.52,P<0.01);初一年级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5.89%、初二15.48%、初三17.26%、高一14.33%、高二24.70%、高三25.67%,高二和高三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中和高一学生(χ2=33.40,P<0.01).负性生活事件的总分与抑郁症状的总分呈正相关;出现频率最高的生活事件是明显的学习压力或考试失败,对学生影响程度也最高,其次是受到批评.结论 中学生中抑郁症状是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现状及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自尊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和湘潭市2836例青少年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自杀意念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自尊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23.4%.有无自杀意念两组在生活事件量表各因子及自尊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单亲家庭、家庭经济差、家庭暴力、负性生活事件以及低自尊水平.结论 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产生与负性生活事件、不良家庭环境、低自尊水平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adolescent harm avoidance (HA) on maladaptive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mCER) in early adulthood.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hibitory control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gender on this link were also examined. Longitudinal data from 261 adolescents (147 female) were collected in three phases (T0, T1 and T2) over approximately 10 years. Results revealed that, after controlling for HA in adulthood (T2), female adolescents' HA (T0)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mCER strategies after 10 years (T2), whereas male adolescents' HA only predicted catastrophizing. In addition, attentional impulsivity (T1) significantly medi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HA and mCER, though only among wome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direct effect for emotional interference and stop-signal reaction time. Results revealed gender and measure specific associations between HA and inhibitory control and suggest that HA could induce inhibitory deficits leading to mCER.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安徽省13~18岁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与焦虑情绪的关系.方法 于2020年2月13日-19日,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网络问卷形式,使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MSS)及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对安徽省中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CSSMSS评定结果 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