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具有肿瘤多药耐药逆转活性的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HZ08-重组高密度脂蛋白(reconstitute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rHDL)纳米粒的构建及性质,旨在研制HZ08的新型仿生纳米制剂。方法:通过胆酸钠法制备HZ08-rHDL纳米粒,考察该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渗漏率、形态、粒径等理化性质,透析法研究制剂的体外释放特性,MTT法考察rHDL载体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正常乳腺细胞(MCF-10A)的毒性,HPLC法、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术评价纳米粒的肿瘤细胞靶向性。结果:HZ08-rHDL纳米粒包封率(93.45±0.28)%,载药量(10.65±0.46)%,水分散液于4℃放置一个月渗漏率为(4.50±0.12)%,外观呈圆整球形,平均粒径为(105.53±2.50) nm;体外48 h 累积释放量仅为(12.13±1.08)%;rHDL 载体细胞毒性低,且MCF-7细胞对rHDL荷载药物的摄取能力显著强于MCF-10A细胞(P<0.0001),有较强的体外肿瘤靶向性。结论:HZ08-rHDL纳米粒的包封率高、性质稳定、粒径大小适宜、缓释效果明显、载体毒性低且有较好的肿瘤细胞靶向性,具有继续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柚皮素壳聚糖纳米粒,初步探讨其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细胞毒性和细胞摄取。方法:以壳聚糖和鱼精蛋白作为载体材料,采用离子胶凝法制备柚皮素壳聚糖纳米粒,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形态,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散度(PDI)和Zeta电位,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恒温振荡水浴法对柚皮素壳聚糖纳米粒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最后采用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进行了细胞毒性、细胞摄取研究。结果:柚皮素壳聚糖纳米粒为球形或类球形粒子,结构完整,大小均一、球形度好,分散均匀,PDI、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分别为0.268,139 nm、+15.7 mV和83.34%,柚皮素壳聚糖纳米粒体外释放呈缓释,24 h累积释放量达到了80%以上,体外释药过程用Higuchi方程拟合较好。MTT试验显示不同浓度的壳聚糖纳米粒和细胞作用72 h后,细胞活力均大于95%,本文所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粒无细胞毒性。细胞摄取试验表明载FITC的壳聚糖纳米粒和A549细胞作用3 h后,可明显看到大量带绿色荧光的纳米粒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结论:离子凝胶法成功制得粒径较小的柚皮素壳聚糖纳米粒,具有缓释性好,毒性小,壳聚糖纳米粒摄取率较高,可大大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盐酸吉西他滨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参数,考察纳米粒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壳聚糖为辅料,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盐酸吉西他滨壳聚糖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为参考指标设计试验,确定优化制备参数,以透射电镜观察其表观特征,考察纳米粒体外释药程度。结果:以优化参数制备的盐酸吉西他滨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为(78.93±1.52)%,载药量为(11.71±0.88)%,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69±24)nm,体外释放试验表明纳米粒中盐酸吉西他滨的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盐酸吉西他滨可以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其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可控,具有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负载阿霉素的壳寡糖纳米粒,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肿瘤细胞毒性。方法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负载阿霉素的壳寡糖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和表面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包封率、载药量,考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采用MTT法对载药壳寡糖纳米粒在体外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细胞毒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制得的阿霉素壳寡糖纳米粒呈球形或类球形,形态较为完整,平均粒径为(136.77±1.21)nm,表面电位为(20.53±0.31)m V,包封率为(56.99±1.40)%,载药量为(15.49±0.38)%,168 h的累积释放率为72.15%;阿霉素和载药纳米粒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载药纳米粒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强于游离阿霉素。结论此方法制备的阿霉素壳寡糖纳米粒粒径较小,药物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壳聚糖盐酸盐、吐温80、聚乙二醇20000、冰片薄荷低共溶物多重修饰的茴拉西坦聚乳酸鼻腔给药脑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并初步评价其体外稳定性.方法 采用溶剂扩散-蒸发法制备多重修饰的载药纳米粒,筛选并优化了其处方,考察了粒径分布、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及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结果 壳聚糖盐酸盐、吐温80、聚乙二醇20000三重修饰的纳米粒形态圆整,粒径分布141.5±30.4 nm,Zeta电位20.4 mV,包封率98.14%,载药量为11.57%.所制纳米粒在溶菌酶和大鼠鼻洗液中稳定,在pH7.4和pH4.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24 h内累计释药百分率小于88%.结论 壳聚糖盐酸盐、吐温80、聚乙二醇20000、冰片薄荷低共溶物多重修饰的载药纳米粒包封率较高,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无稳定剂修饰的汉防己甲素PLGA纳米粒,研究其理化性质及细胞毒和细胞摄取特性。方法:以聚乳酸-羟基醋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无稳定剂修饰的纳米沉淀法制备汉防己甲素纳米粒;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制备工艺对纳米粒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载药量、包封率、累积释药量等指标考察其载药特性;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毒性;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考察其细胞摄取特性。结果:无稳定剂修饰的汉防己甲素PLGA纳米粒平均粒径169.3 nm,与有稳定剂的汉防己甲素PLGA纳米粒相比外观无明显改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LGA用量的增加,纳米粒的粒径呈上升趋势;随着投药量的增加,纳米粒的载药量显著增加,包封率下降。在pH7.4的释放介质中,纳米粒释慢释药,96 h累积释药率60.44%。细胞毒试验显示,当培养时间为8 h时,汉防己甲素组的细胞毒性大于汉防己甲素纳米粒组;当培养时间延长至24 h时,汉防己甲素纳米粒组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纯药物组;高剂量的空白纳米粒组始终表现较低的细胞毒性。激光共聚焦电镜断层扫描显示汉防己甲素纳米粒能够较好的被细胞摄取。结论:制备的无稳定剂修饰的汉防己甲素PLGA纳米粒大小均一,包封率高,体外释药表现出较好的缓释效果,易被细胞摄取,对A549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阿昔洛韦/赖氨酸壳聚糖纳米粒的理化性质。方法: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测定载药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并考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微球呈类圆形,具有明显的核壳;载药的粒子平均粒径大小为107.96nm;包封率为(61.24±0.68)%;载药量为(15.36±0.65)%;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结论:阿昔洛韦/赖氨酸壳聚糖纳米粒理化性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符合实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抗癫疒间肽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选用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共聚物为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抗癫疒间肽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等指标优化制备工艺,并研究纳米粒体外释药性能。结果抗癫疒间肽纳米粒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00.2±2.45)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4.46±1.34)%和(4.73±0.32)%,体外释药呈现缓释和突释两个阶段,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建立的制备工艺简便可行,得到的抗癫疒间肽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粒径小,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胰岛素壳聚糖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INS-CS-NP-TISG)并进行体外释药动学考察。方法:采用离子凝胶化法制备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均匀设计法优化其处方及制备工艺,观察形态,测定粒径、表面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冷法配液的方法制备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改进透析袋-恒温水浴法研究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溶液的体外释药动学。结果:优化制得的纳米粒呈类球形,均匀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255.3±143.5)nm,在175.2~349.6nm范围内的纳米粒子达99.4%,大小均匀,分布较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平均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5.84%与58.52%;表面电位(ζ)为+32.67;在人工鼻黏液中,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体外释药符合双相动力学方程,且持续释药24h。结论:选用合适的处方制备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方法简便,药物载药量高,具有较好的生物黏附性,并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靶向叶酸受体的多西他赛(DTX)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方法:利用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分子上的氨基反应,制得叶酸偶联壳聚糖(FA-CTS);再通过离子交联法,将DTX作为模型药物,制备叶酸偶联壳聚糖载DTX(FA-CTS/DTX)纳米粒。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和跨距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搅拌速率、DTX加入量、壳聚糖-三聚磷酸钠(CTS-STPP)的质量比,并进行验证。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粒径大小及分布,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对载药纳米粒进行体外释药试验。结果:最优处方(处方量为2.5 mg)为搅拌速率为1 300 r/min、DTX加入量为0.58μg,CTS-STPP的质量比为5.55。所制备的FA-CTS/DTX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32.8±0.43)nm、包封率为(86.74±0.60)%、载药量为(25.29±3.21)%、跨距为0.039±1.02;30 min内累积释药40.22%,随后缓慢释放,24 h内累积释药80.25%。结论:成功制备具有缓释作用的FA-CTS/DTX纳米粒。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去氢骆驼蓬碱N-癸酰-N-三甲基壳聚糖胶束(harmine loaded N-Decanoate-N-trimethyl chitosan micelles,HM-De-TMC-MIC)的处方优化,并考察在不同介质中HM-De-TMC-MIC的体外释放。方法:以薄膜分散法制备HM-De-TMC-MIC;以粒径、多分散系数、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综合考察药物与载体质量比和复水体积对HM-De-TMC-MIC的影响,并遴选其最优处方。在不同pH的释放介质中,分别考察HM-De-TMC-MIC和HM的体外释放。结果:筛优处方药物与载体质量比为3.6∶10,复溶水体积为6 mL;以最优处方制备的HM-De-TMC-MIC粒径为(148.2±5.0)nm,多分散系数为0.198±0.045,包封率(89.80±0.19)%,载药量(22.79±0.05)%,形态圆整。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HM-De-TMC-MIC的释放曲线遵循Higuchi方程,与HM溶液相比其释放较为缓慢,并呈现pH敏感释药行为。结论:以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的HM-De-TMC-MIC具有较好包封率和载药量,粒径分布均匀,具有明显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川芎嗪脂质体,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以磷脂-胆固醇(2.5:1.5)为包封膜材,采用注入乳匀法制备川芎嗪脂质体,观察脂质体形态,测定其粒径,采用HPLC法测定川芎嗪含量,并考察其包封率、载药量和稳定性。结果:川芎嗪脂质体平均粒径为200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39.5±0.66)%和(0.719±0.011)%。4℃保存30d稳定。结论:以本方法制备的川芎嗪脂质体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一种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姜黄素纳米粒子,并对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开环聚合法制备生物可降解的PCL-PEG-PCL三嵌段聚合物,然后采用乳液挥发法制备负载姜黄素的PCL-PEG-PCL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所制备纳米粒子的形貌特征,动态光散射(DLS)测定粒径,采用HPLC测定纳米粒子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同时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姜黄素纳米粒子具有球形结构,粒径在200 nm左右,载药量为(14.23±0.35)%,3 d体外累积释药量65%。结论所制备的姜黄素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同时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证实姜黄素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适当粒径的壳聚糖纳米粒,并连接上质粒,研究壳聚糖纳米粒对质粒DNA的结合能力及在体外的释放。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通过喷金电镜观察其大小、形态及分布;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纳米载体与质粒DNA的结合能力;在4种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观察壳聚糖质粒纳米粒的释放情况;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包埋率及释放率。结果喷金电镜证实壳聚糖纳米粒分布均匀,呈近似球形,平均粒径约5nm;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壳聚糖纳米粒能有效地结合质粒,当纳米粒与质粒的比例为10∶10时包埋率达98.7%;壳聚糖质粒纳米粒的性质较稳定,在pH值<7.5的PBS溶液能够平稳释放100h左右。结论制备出适当粒径且分布均匀的壳聚糖纳米粒,能有效地结合质粒,并且能够持续平稳地释放。  相似文献   

15.
牛血清白蛋白阳离子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牛血清白蛋白(BSA)口服阳离子微球,考察天然阳离子物质壳聚糖(CHS)的加入对蛋白微球的粒径、电动电势、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情况的影响。方法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壳聚糖(CHS)为载体材料,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壳聚糖(PLGA/CHS)阳离子微球。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处方。建立准确而简便的蛋白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微球进行体外评价。结果最佳处方为:BSA浓度为150g·L^-1、PLGA浓度为8%、外水相体积为80mL、壳聚糖浓度为0.2%。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6.9±5.5)μm,为表面荷正电的阳离子微球[ζ电势=00.0±0.6)mV],包封率为(75.4±4.6)%,载药量为(9.3±0.2)%。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壳聚糖的加入均能减少突释,延缓药物的释放。结论与PLGA微球相比,制得的PLGA/CHS阳离子微球表面带正电,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可以延缓药物释放,同时减少突释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载氟尿嘧啶的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和胃癌细胞株对其的摄取能力。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乙醇酸-聚赖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环肽(PEAL-cRGD)为载体,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氟尿嘧啶纳米粒,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优制备工艺,并测定SGC-7901胃癌细胞株对该纳米粒的摄取能力。结果:以最优工艺制备的纳米粒为大小均匀的球形,粒径(172.9±2.3)nm,包封率(75.31±1.91)%,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192h累积释放率为(58.63±2.47)%。SGC-7901胃癌细胞株能有效摄取该纳米粒。结论:本研究制备的氟尿嘧啶纳米粒包封率较高,粒径较小,能促进胃癌细胞对氟尿嘧啶的摄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羧甲基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球,醋甲唑胺为模型药物,测量药物的包封率和纳米微球形态.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在微乳液的基础上制备载药纳米微球,对可能影响药物包封率的处方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筛选出最优配方.结果:羧甲基壳聚糖溶液的浓度对包封率有显著性影响,三聚磷酸钠溶液浓度和醋甲唑胺药量对包封率未见影响.优化方案的载药纳米微球包封率为49.36%,其电镜下为较规整的球型纳米微球,平均粒径386.0 nm.结论:采用乳化交联法,可形成较高包封率的羧甲基壳聚糖-醋甲唑胺纳米微球.  相似文献   

18.
用离子交联-匀化工艺制备乙肝疫苗壳聚糖纳米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制备乙肝疫苗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粒的适宜条件和影响因素。方法:以CS溶液和三聚磷酸钠溶液,采用离子交联-高压匀化工艺制备乙肝疫苗壳聚糖纳米粒,考察CS的浓度、CS与二聚磷酸钠的质量比及高压匀化对壳聚糖纳米粒粒径和多分散系数的影响,测定了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当CS与三聚磷酸钠的浓度都为2mg/mL,质量比为3:1~6:1,通过离子交联-高压匀化工艺可以得到稳定的纳米粒。纳米粒外观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达到90%以上。结论:用离子交联-高压匀化工艺制备CS纳米粒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包封率较高,可以满足给药系统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玮琦  栾立标 《药学进展》2009,33(12):553-558
目的:制备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ePEG-PCL)共聚物载药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纳米粒,并测定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MePEG-PCL共聚物载药SN-38纳米粒。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SN.38纳米粒及SN-38溶液制剂(作为对照),采用HPLC法测定两种制剂给药后0.17、0.5、1、2、3、5、7、9、12小时的血药浓度,并用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数据,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制得的MePEG-PCL共聚物载药SN-38纳米粒粒径为115nm,包封率大于90%,纳米粒分散液中SN-38质量浓度约为0.2g·L^-1。SN.38纳米粒和SN.38溶液制剂的代谢半衰期(t1/2β)分别为(8.8±1.4)和(1.4±0.3)h;AUC分别为(3.1±0.8)和(1.9±0.5)g·h·L^-1。结论:MePEG-PCL嵌段共聚物能够有效包载SN-38。与SN-38溶液制剂相比,MePEG-PCL共聚物载药SN.38纳米粒代谢半衰期更长,AUC更大,表明其具有长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