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嵌顿宫腔镜下取器的护理体会.对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可能嵌顿妇女采用宫腔镜指导下取器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护理观察,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操作、手术时间短,极少发生相关并发症如:子宫穿孔、术后出血、感染、稀释性低钠血症、神经损伤等.  相似文献   

2.
探讨宫腔镜下宫内节育环嵌顿取出的护理,对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可能嵌顿妇女采用宫腔镜指导下取器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护理观察,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操作、手术时间短,极少发生相关并发症如:子宫穿孔、术后出血、感染、稀释性低钠血症、神经损伤等。  相似文献   

3.
探讨宫腔镜下宫内节育环嵌顿取出的护理,对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可能嵌顿妇女采用宫腔镜指导下取器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护理观察,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操作、手术时间短,极少发生相关并发症如:子宫穿孔、术后出血、感染、稀释性低钠血症、神经损伤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资料对比分析,探讨宫内节育器合理的取出时间及减轻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方法 .方法 将我站350例绝经后妇女行IUD取器情况分析.结果 自阴道成功取出342例,其中97例取器困难均予以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有8例粘连嵌顿较严重,取器失败转院改用宫腔镜取出.结论 恰当的掌握好取器时间,减少取环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用于208例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器。结果205例1次取器成功,成功率98.6%;2例因宫内节育器嵌顿较深,抽丝取出时少许残留于子宫肌层;1例取器失败。结论对已绝经的患者宫腔镜下取节育器,是一种有效的取环方法,同时辅以静脉麻醉可使患者避免痛苦。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及嵌顿节育环取出术式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黄紫蓉  张惜阴 《上海医学》2001,24(6):349-351
目的 为了提高宫内节育器取器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妇女取器困难的原因。结果 85例对象最常见取器的失败原因是节育器嵌顿、绝经后生殖器萎缩或宫颈物理治疗后宫颈粘连。另外,合并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宫腔粘连等亦可造成取器困难。结论 取器前详细了解病史是取器的基础,操作熟练,准确定位是取出节育器的关键。充分扩张宫颈既有利于操作又可减少受术者的痛苦。对嵌顿或绝经后取顺在宫腔镜下或B超监护下操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取器方法。  相似文献   

7.
蔡福梅  雷娟  杨淑梅  桑佩兰 《中外医疗》2008,27(19):125-125
目的 常规取器失败病例与宫腔镜联合B超取器成功病例妇女进行回顾及对比分析.方法 常规取器失败260例,年龄在22~70岁,应用宫腔镜定位直视下,B超监视取出嵌顿节育器.结果 260例取器嵌顿的志者在宫腔镜联合B超下一次性取出.结论 宫腔镜直视下B超监视取出嵌顿宫内节育器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器的痛苦,提高绝经后取器的成功率,减少取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X光线或宫腔镜直视下取器。结果:12例常规取器困难者均在X光线或宫腔镜下顺利取出。结论:常规取器对于有节育器嵌顿异位取器者非常困难,常可发生节育器断丝残留,子宫损伤,甚至脏器损伤等危险,在X光线或宫腔镜直视下取器,节育器的位置明确,取器准确性高,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取器的并发症,提高了取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吴光菊 《吉林医学》2012,33(12):2485-2486
目的:讨论B超检测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绝经后妇女取环成功率。方法:收集绝经后妇女取环手术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为B超检测联合利多卡因取环100例,对照组为传统取环手术100例。结果:观察组除3例因嵌顿、断裂在宫腔镜下取出外,97例取环顺利。对照组58例顺利取出,探针未进入宫腔失败15例,因部分嵌顿剪断单丝游出22例,环断裂在宫腔镜下取出5例。结论:B超检测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IUD),软化扩张宫颈作用明显,术中出血少,疼痛轻,成功率高,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水平低落,生殖器官开始出现萎缩。绝经后的子宫萎缩变小,使宫内节育器容易出现错位、嵌顿,给取器手术带来很大难度,而且在取器时患者易发生疼痛、取器损伤等并发症。为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器时的痛苦,预防及减少绝经后妇女取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绝经后取器术的成功率,我院计划生育门诊于2005年3月起对绝经时间超过12个月以上的妇女,在取宫内节育器(IUD)前3d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排除米非司酮服药禁忌者),以期改善生殖器官条件,提高取环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节育器嵌顿的原因及处理,总结4年间我院248例行TUD取出术中发现28例节育环嵌顿的临床资料。方法:分析取器时的年龄、放置节育器的年限、置器时期、取器原因、IUD的类型等与IUD嵌顿的内在关系。结果:金属类环的嵌顿率明显高于其它节育环。上环时间越长嵌顿率越高,特别是绝经后妇女的嵌顿率明显高于未绝经妇女,取器妇女年龄越大嵌顿率越高。人流术中及哺乳期妇女上环的嵌顿率占节育器嵌顿的一定比例。结论:上环时间越长、人流术中及哺母期上环、金属类环、爱母环及T型环下移、绝经后要求取环的妇女出现嵌顿机率偏大。  相似文献   

12.
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低落,生殖器出现萎缩,绝经后子宫萎缩变小,使宫内节育器错位,嵌顿,给取器术带来很大难度,但患者取器时易发生疼痛,损伤等并发症,我院计划生育门诊于2002年11月~2003年8月采用异丙酚配伍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秀琴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09-11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常取出中的应用。方法对54例宫内节育器嵌顿、残留、断裂和取器困难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镜下取出节育器一次性成功。结论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常取出中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疗效好、恢复快的特点,是宫内节育器嵌顿、残留、断裂等取器方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前绝经期年龄普遍推迟,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年限也相应延长,有的绝经期妇女由于无不适症状,或者有思想顾虑而一直未取器,加上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水平低落,生殖器官出现萎缩,绝经后子宫萎缩变小,致使宫内节育器错位嵌顿,给取器带来很大难度。我院对33例绝经后妇女一次性口服尼尔雌醇取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生殖器萎缩,易引起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断裂造成取器的困难,给手术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延期取器。故保证手术成功,对增加群众对节育手术的安全感和信赖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80例绝经取环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低下,生殖器官萎缩,子宫变小,导致宫内节育器(IUD)错位,嵌顿,给取器术带来很大难度且患者取器时易发生疼痛,取器损伤等并发症,使妇女对取器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生育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资料对比分析,探讨宫内节育器合理的取出时间。方法 296例取器妇女分为A组生育期88例,B组围绝经期117例,C组绝经后91例。比较各组宫内绝育器取出情况。结论 三组共有35例取器困难,其中A组困难率为0,B组困难率为7.69%,C组困难率为28.57%。结论 取器困难主要发生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子宫萎缩、宫内环嵌顿,宫内环老化断裂是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进入围绝经期妇女适时取器可以降低取器困难率。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60年代全国推广应用宫内节育器(IUD)至今,已有上千万妇女进入绝经期,绝经后IUD未取出,给大部分中老年妇女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由于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水平低落,生殖器官出现萎缩,绝经后子宫萎缩变小,致使宫内节育器错位嵌顿,给取器带来很大难度。我院于2000年1月~2006年8月,给80例妇女一次性口服尼尔雌醇取器,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宏波 《当代医学》2009,15(10):58-58
自20世纪60年代全国推广应用宫内节育器(IUD)至今,已有上千万妇女进入绝经期,绝经后IUD未取出,给大部分中老年妇女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由于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水平降低,生殖器官出现萎缩,绝经后子宫萎缩变小,致使宫内节育器错位嵌顿,给取器带来很大难度。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中医院于2005年1月~2008年8月,给145例妇女一次性口服尼尔雌醇取器,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宫内节育器(IUD)在我国引进推广使用已30年.节育环一般在绝经后半年内取出,而绝经妇女取器困难,成为临床上棘手问题.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并逐渐消失,雌激素低落,阴道、宫颈、子宫开始萎缩,宫腔与环失去正常比例,环在宫腔内压迫肌层,宫颈变窄,使宫内节育器错位、嵌顿,甚至手术器械无法进入宫腔操作,给取器术带来很大不便,且患者取器时易发生疼痛、取器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