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脑梗塞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脑是后颅窝最大的脑组织。然而,直到本世纪80年代人们才对小脑梗塞有所了解。由于CT和MRI能充分显示小脑病变,现在人们可以将区域性梗塞(包括小脑动脉的全区域及其分支各区域和交界区梗塞区别开来,这有助于推测缺血性梗塞的血管性机理。区域性梗塞是因血栓栓塞引起,心脏栓子最为常见,其次是动脉-动脉栓塞、椎动脉(VA)(主要是颅内段)或基底动脉(BA)粥样硬化和椎动脉剥离,从治疗方面看,其中椎动脉病变引起的动脉内栓塞值得重视。交界区或终未区梗塞可能是由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小的栓塞引起。最为常见的原因是血管粥样化或血栓引起的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的闭塞;其次是高凝状态(如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DIC),椎基底动脉或其颅内血管粥样化引起的小的或终末(软膜)动脉病;全身低血压很罕见。评价颅内血液动力学的神经成像新方法(TCD、MRA、PET、SPECT)为进一步研究这些患者及其病变的自然病程和进一步确定各种治疗方案和血管重建措施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脑动脉夹层(CAD)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梗死机制。方法筛选入院治疗的20例CAD致缺血性卒中病人,根据夹层位置将病人分为颅外组(12例)和颅内组(8例),回顾性分析各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总结CAD致缺血性卒中病灶的形态和分布特征,确定其发病机制,并进行比较。结果 CAD部位:前循环夹层6例,其中左颈内动脉C1段夹层4例;大脑中动脉M1段夹层2例。后循环夹层14例,其中基底动脉夹层5例,椎动脉V4段夹层5例,椎动脉V3段夹层3例,基底动脉下段、椎动脉上段夹层1例。梗死机制比较:单纯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颅外组(5例)和颅内组(0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层闭塞穿支、栓塞合并血流动力学机制、夹层闭塞穿支合并栓塞所致缺血性脑卒中,颅外组和颅内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动脉夹层以颅外段多见,在诊断后循环夹层时需注意非常见部位夹层。颅外段多见CAD致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颅外、颅内段的其他CAD致梗死机制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系统卒中以及具有卒中危险因素如颈动脉狭窄、人工心脏瓣膜和其他心脏异常的患者,TCD可探测到无症状的短暂高强度栓子信号(HITS)。尽管25%的脑梗死累及椎基底动脉分布区,但至今关于后循环卒中相关微栓子的检测仅有1例报道。本研究旨在前瞻性评估急性或近期椎基底动脉缺血(VBI)患者HITS的发生率、以确定潜在心源性栓塞(PCSE)、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狭窄或闭塞性损伤以及非腔隙梗塞是否与微栓子的检出相关。 方法 52例诊断为VBI患者接受了TCD的HITS监测,经颞窗每侧大脑后动脉(PCA)同步持续观察20min,同时还进行了VA颈段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相似文献   

4.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总被引:102,自引:3,他引:102  
一、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及其定义和意义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相似文献   

5.
报道10例颈部椎动脉闭塞的脑干和小脑梗塞。男9例,女1例,年龄50~74岁,均行 CT,MRI,脑血管造影(CA),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经ECG 及超声心动检查排除心原性栓子可能。将颅内后循环分3部:1.近端部:包括小脑下部及延髓,由颅内椎动脉(VA)、小脑后下动脉(PICA)分支供血。2.中部:包括脑桥和小脑前下部,由小脑前下动脉(AICA)分支、基底动脉(BA)及穿通支供血。3.远端部:包括小脑上部、中脑、丘脑、颞叶及枕叶,由远端BA 及其穿通支、丘脑动脉及小脑上动脉(SCA)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血管危险因素.根据病变部位将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分为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比较各组间人口统计学资料和血管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4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147...  相似文献   

7.
血管支架成形术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方法对24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根据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给予预扩张或后扩张。结果24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4%下降到24%,术后均没有缺血性卒中发作。随访13个月,22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患者遗有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与手术有关,1例与颅内血管远端病变有关。结论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时,经皮血管内支架置人术可以缓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缺血症状,预防卒中再发生。  相似文献   

8.
丁璇 《山东医药》2006,46(15):78-78
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10%。约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8%。其年中风率约为8%;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年中风率为8%,未经治疗的基底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病死率为〉70%。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常见部位是;颈内动脉岩段、海绵窦段、虹吸段,大脑中动脉主干,椎动脉远端和基底动脉。  相似文献   

9.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是一种与后循环动脉(包括颅内外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狭窄、灌注不足、原位血栓形成或栓塞相关的急性缺血性临床综合征,占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0%~25%[1-2]。与前循环比较,后循环的解剖结构更为复杂,其中以脑干最为特殊,因为走行于脑干的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密集、核团多[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ICAD)和栓塞两种病理机制导致的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AVBO)患者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116例AVBO患者,根据病理机制将其分为ICAD组72例和栓塞组44例。收集并比较患者术前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中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闭塞位置、急性基底动脉闭塞侧支循环血管造影评分(ACGS-BAO)]、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成功情况、围术期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史、卒中史、吸烟史者占比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基底动脉计算机扫描血管造影评分(BATMAN)、静脉溶栓率、发病至入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AD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栓塞组(P<0.05)。两组患者血管闭塞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D组闭塞部位常见于椎动脉V4段、基底动脉中段,栓塞组闭塞部位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诊断颅内动脉成窗变异及合并其他血管异常。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53例经头部CTA检查,并诊断为颅内动脉成窗的39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颅内动脉成窗的发生率、部位、形态及其他血管异常。结果 (1)653例患者共检出39例(5.97%)41个成窗动脉,其中基底动脉成窗检出率3.37%(22个),椎动脉成窗检出率0.31%(2个),大脑前动脉成窗检出率1.22%(8个),前交通动脉成窗检出率0.61%(4个),大脑中动脉成窗检出率0.76%(5个)。后循环成窗以凸透镜型为主(66.67%,16/24),前循环成窗以裂隙型为主(76.47%,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1,P0.05)。(2)39例中22例成窗患者合并其他血管异常,以单侧或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最多(10例),其次为颅内动脉瘤(5例)。5例动脉瘤部位均远离成窗部位,位于颈内动脉交通段3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M2段1例。结论 CTA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颅内动脉成窗及合并其他血管异常,但血管成窗与血管异常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大约占缺血性卒中病因的8%~10%或更多[1-2]。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各种原因导致的年卒中风险约为3.6%~13%[3-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证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相关血管供血区第1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至少为11%[6]。除遗传因素(如人种、家族史等)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吸烟等。在白种人中进行的尸检表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包括颈动脉海绵窦虹吸段、大脑中动脉主干、椎动脉临近融合部和基底动脉[7-8]。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是粥样斑块形成。在病理学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分为白色斑块和黄色斑块。一般认为,白色斑块脂质成分较少而胶原成分较多,是稳定斑块;而黄色斑块脂质成分较多而胶原成分较少,是不稳定斑块[9]。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机制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远端脑组织血液灌注量下降,导致低灌注性脑梗死;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引起远端血管栓塞导致栓塞性脑梗死;③动脉粥样硬化破坏血管内膜,导致局部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远端脑组织梗死;④动脉粥样硬化直接累及穿支血管,引起脑梗死[1...  相似文献   

13.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形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与同期60名无眩晕但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体检志愿者(对照组)的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颈部CT血管成像及头部MR血管成像资料,将单因素比较的阳性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将后循环缺血组患者的椎动脉狭窄程度和基底动脉迂曲程度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后循环缺血组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椎动脉变异及基底动脉迂曲的发生率分别为59.0%(72例)、55.7%(68例)、64.8%(79例)、41.0%(50例)、28.7%(35例)及30.3%(37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20例)、31.7%(19例)、35.0%(21例)、15.0%(9例)、10.0%(6例)及15.0%(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OR=3.891,95%CI:1.721~8.800,P0.01)、椎动脉变异(OR=3.231,95%CI:1.238~8.432,P=0.017)及基底动脉迂曲(OR=2.664,95%CI:1.189~5.972,P=0.017)是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后循环缺血组椎动脉狭窄程度和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椎动脉优势在基底动脉弯曲程度≥2级与2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椎动脉变异及基底动脉迂曲是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椎动脉优势是基底动脉迂曲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椎动脉发育不良与急性单发后循环梗死部位、椎-基底动脉形态及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3月至2020年12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首次住院的急性单发性后循环梗死患者477例。根据DSA检查结果,将477例分为椎动脉发育不良组(209例)和椎动脉发育正常组(268例);根据脑梗死存在的侧别,将椎动脉发育不良组进一步分为椎动脉发育不良侧(椎动脉发育不良与脑梗死同侧,127例)和椎动脉发育正常侧(椎动脉发育正常与脑梗死同侧,82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以及基线血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肌酐、纤维蛋白原水平、后循环梗死部位(近、中、远段)、基底动脉弯曲度指数、基底动脉弯曲凸向、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椎动脉开口角度、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差异。比较两组椎动脉颅内段责任斑块特征[斑块面积、斑块负荷、重构指数、血管重构模式(正性重构、负性重构和无明显重构)、斑块强化程度(无强化、轻度强化、明显强化)、斑块形态(偏心性斑块和向心性斑块)]。结果 (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  相似文献   

15.
后循环缺血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后循环又称为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各级分支组成,主要分支供应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后部和丘脑等。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有20%是由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引起的。过去由于诊断方法和临床资料的缺乏,普遍认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破坏性的,某些卒中类型的病死率极高,预后很差。但近年来,由于相关临床研究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对后循环缺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因学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血管闭塞性疾病和栓塞是常见的血管因素 ,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或近端椎动脉。脂肪透明变性是引起脑干腔隙性梗死的重要原因。动脉夹层分离能引起血管腔内血栓形成 ,或成为动脉 -动脉栓塞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正椎动脉起始部狭窄与后循环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呈正相关,一旦发生将严重破坏患者的生存质量。25%~30%的后循环卒中由椎动脉狭窄引起~([1])。椎动脉狭窄可以发生于颅外段或颅内段,而椎动脉起始部是后循环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狭窄最常见的部位,是造成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2])。近年来,随着材料工艺学的进步,采用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椎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支架置入,可以实时有效地改善脑血流,防止目标血管斑  相似文献   

18.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因学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血管闭塞性疾病和栓塞是常见的血管因素,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或近端椎动脉。脂肪透明变性是引起脑干腔隙性梗死的重要原因。动脉夹层分离能引起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或成为动脉-动脉栓塞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收集脑梗死及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158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分布及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结果(1)本组中51例存在颅外血管狭窄(颈动脉颅外段36例,椎动脉起始部15例);78例存在颅内动脉狭窄(狭窄动脉共181条,其中大脑中动脉81条、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48条、大脑前动脉22条、大脑后动脉21条、颈内动脉虹吸段9条)。(2)116例患者的颅外血管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共374个斑块形成(稳定斑块212个,不稳定斑块162个)。结论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动脉发生率最高;颅内动脉狭窄以大脑中动脉发生率最高;颅内外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约25%的脑缺血事件发生在椎基底动脉区(后循环),其中20%左右的后循环卒中是由颅外椎动脉狭窄(ECVAS)引起。颅外脑血管疾病中,椎动脉近段狭窄位居第二位,仅次于颈动脉分叉处。但当前仍很多临床医生对该部位疾病的重视度不足。本文系统复习了ECVAS的诊治进展,以期拓宽对该疾病的认识,让更多的ECVAS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