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10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进对10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患者成功施行了瓣膜综合成形术,占同期风心病二尖瓣手术的96%(100/104)。单纯狭窄(31/100)、关闭不全(9/100)以及狭窄合并关闭不全(60/100),术前94例心功能为Ⅲ~Ⅳ。全组早期死亡6例,随访半年~3.5,晚期死亡6例,余存活病例93.2%(82例)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作者对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作了重点介绍和讨论。并提出直视下判断二尖瓣功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1987~1996年1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直视成形术后,因发生中一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再次手术施行二尖瓣置换,效果良好,10例病人均在术后40天内痊愈出院。作者认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直观成形术,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要求精确的成形技术,术毕要严格测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二尖瓣成形术及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200例实施二尖瓣成形术(研究组),200例实施二尖瓣置换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术中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二尖瓣反流情况和并发生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左心室舒张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体外循环时间和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二发生3例二尖瓣中度反流,15例轻度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效果更佳,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性高,心功能改善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风湿性三尖瓣病变的瓣膜成形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报道49例风湿性三尖瓣病变的成形术,占同期三尖瓣病变的13.5%。以狭窄为主26例,以关闭不全为主23例;后瓣与隔瓣交界融合9例,前瓣与隔瓣交界融合7例,前后瓣交界融合5例,混合存在5例。合并瓣下结构病变17例,联合其它心脏瓣膜手术:双瓣置换33例,二尖瓣置换15例,主动脉瓣置换1例。手术采用闭合后瓣的二叶化手术或节段性DeVega成形术;交界融合切开加瓣环成形术;瓣下结构粘连分离加腱索乳头肌劈开加瓣环成形术。术后早期死亡3例,其余46例术后随访2个月~7年(平均4.2年)。术后半年超声复查右房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三尖瓣轻到中度反流8例,无反流38例(82.61%),心功能转为I级34例、II级10例、III级2例,无晚期死亡。对手术选择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7.
8.
风湿性二尖瓣病理与瓣膜切削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3例风湿性二尖瓣病人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从大体I型至II型,瓣膜病变的范围和程度逐渐加重,镜下从甲型到乙C型瘢痕累及深度和范围也逐渐增加,两者间原则上存在着一致性。因此提出瓣膜切削术的可行性,并为风湿性瓣膜成形术预后的判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心肌和肺组织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右心房心肌超微结构改变与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光学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24例患者均在建立体外循环前取右心耳心肌和肺组织经超薄切片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肺组织同时制作石蜡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右心房心肌的病变程度与肺组织的病变程度基本一致;肺光学显微镜下Ⅲ级、Ⅳ级病变者心肌和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较Ⅰ、Ⅱ级者有加重的趋势,增厚的气血屏障基底膜中可见成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伴房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二尖瓣置换术 (MVR)同期Cox迷宫III型手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伴房颤 (Af)的效果。方法 1994年 3月至 1999年 2月间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病人 5 4例。其中男 30例 ,女2 4例 ;年龄 (45 32± 6 37)岁。风湿病史 15年以上 ,房颤病史 2~ 7年。术前心功能III~IV级。均行MVR +Cox迷宫III型手术 ,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者附加三尖瓣成形术 (TVP) 34例 ,清除左房血栓 4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主动脉阻断和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 (75± 2 0 )min和 (12 4± 36 )min。复跳后出血 2例 ,止血治疗均有效。随访 2 4~ 5 0个月 ,术后Af均消失。有 1例为结性心律 ;窦性心律者占98 11% (5 2 / 5 3例 ) ,最大体力活动时均无窦性迟钝现象 ,无需安装起搏器 ,均有心房收缩功能 ;术后 1年心功能Ⅰ级者占 98 11% (5 2 / 5 3例 ) ,II级 1 88% (1/ 5 3例 ) ;无抗凝严重出血 ,亦无血栓栓塞并发症。术后早期死亡 1例 (1 85 % ) ,术后 1周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第 3年晚期死亡 1例 (1 88% )。结论 MVR同期行迷宫III型手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伴房颤安全有效 ,能消除Af,恢复心房收缩功能 ,可避免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 ,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是治疗凤湿性二尖瓣狭窄(MS)的一种微创技术,通过穿刺股静脉即能完成开胸外科闭式分离类似的二尖瓣成形效果。自1984年日本学者Inoue(井上宽治)报道并应用于临床以来,业已成为单纯性MS的主要治疗措施。国内1985年开始应用于临床,1994年注册登记5543例病人,手术成功率M95%,并发症5%,死亡率0.49%。一、基本技术PBMV可经两种途径施行。经股静脉一右心房一穿刺房间隔一左心房一二尖瓣口一左心室,这一途径是目前PBMV的主径路,包括Inoue单球囊法和聚乙烯双球囊法,前一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所… 相似文献
12.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电镜检测39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1)大多数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存在有心肌超微结构损害;(2)心肌超微结构损害的程度与左心室长大、肥厚及左心室功能有密切关系。作者强调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应当在心肌超微结构损害之前施行。 相似文献
13.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左主支气管与气管角度对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左主支气管与气管夹角的变化,了解其与肺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根据左主支气管与气管的角度不同,将53例风湿性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分为3组,组1:左主支气管与气管角度<50°,组2:50°~64°,组3:65°~79°.3组患者均进行术前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行左主支气管X线断层片检查测量左主支气管与气管的角度,对不同左主支气管与气管角度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患者除肺活量、残气量、肺总量外,其余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 组患者左主支气管与气管角度与残气量/肺总量呈正相关,与其他肺功能参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左主支气管与气管角度的大小与肺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多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280例风湿性心脏病多瓣膜病变患者手术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死亡率为1.79%,分别为术后左室后壁破裂1例、大咯血1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呼吸功能失常1例。术后早期发生出血1例,经再次开胸止血后痊愈。术后晚期死亡1例,其术前为终末期,术后并发呼吸功能衰竭。出院274例,心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多瓣膜病变外科治疗,要在术前做好准备;在术中保护好心肌、充分注意气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心肌水肿和全身水肿;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15.
对52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室功能参数测定,MR+MS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左心室功能测定值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胶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瓣膜胶原含量及其类型对瓣膜成形术病例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羟脯氨酸法测定瓣膜胶原含量的变化,并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法测定心瓣膜胶原的类型。结果:正常二尖瓣腱索的胶原含量较瓣叶高*(P<0.01),主动脉瓣胶原含量较二尖瓣低(P<0.01),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胶原含量较正常瓣膜有显著性升高(P<0.01),正常瓣膜以I型胶原为主,Ⅲ型胶原含量较少,而病变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其Ⅰ,Ⅲ型,胶原均明显增加,且以I型胶原为主,有钙化的二尖瓣腱索胶原含量高于无钙化瓣膜(P<0.05),二尖瓣病变以狭窄为主的病例其二尖瓣腱索的胶原含量较以关闭秒全为主的病例高(P<0.01),且二尖瓣瓣叶及腱索的胶含量与二尖瓣口面积呈负相关(r=-0.5431和r=-0.8819,P<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胶原含量和类型的变化与心瓣膜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瓣膜有无钙化以及二尖瓣病变的性质,可作为施行心瓣膜成形术的选择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60岁以上老年患者风湿性二尖瓣修复(MVP)与生物瓣膜置换(MVR)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瓣膜外科诊疗中心行风湿性二尖瓣修复或生物瓣置换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包括同期行三尖瓣修复术及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排除合并主动脉瓣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二次手术患者,最终纳入患者82例。根据二尖瓣手术方式分为二尖瓣修复组(MVP组,25例)和生物瓣置换组(MVR组,57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曲线,通过Log Rank方法比较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围手术期全组患者平均年龄(66.37±4.41)岁。54.9%的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P=0.99),主动脉阻断时间(P=0.88),术后住院时间(P=0.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VR组3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5.3%;MVP组无住院期死亡(P=0.24)。随访5年,最长随访63个月,平均随访47.03个月。MVR组6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2例死于非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VP组无死亡。两组均无再手术病例。结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老年患者采用二尖瓣修复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二尖瓣成形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1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主要病种为房室间隔缺损29例、室间隔缺损25例、动脉导管未闭14例、房间隔缺损14例等,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瓣环扩大58例、瓣叶裂隙37例、前、后瓣叶脱垂36例等.二尖瓣成形方法为瓣叶裂隙缝合34例,Cosgrove环环缩瓣环22例,交界环缩18例,双孔法14例等.术中左心室注水观察、评价成形后二尖瓣反流程度,脱离体外循环后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成形结果. 结果全组无死亡,1例因人工腱索断裂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门诊随访二尖瓣反流0 ~Ⅰ级72例,Ⅱ级26例.术前左心室舒张期末直径大于或等于45 mm 62例,术后随访左心房、左心室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6.53,7.89,P<0.001).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病理改变较多,根据不同病理改变采取相应的二尖瓣成形方法,甚至需要同时采用多种措施才能获得满意效果;术中行食管超声心动图能为判断手术效果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矫治术后再手术12例张殿堂殷桂林张荣华胡建才朱水波张晓明庞大志谭焱我院从1987年12月~1995年12月,共施行二尖瓣矫治术(mitralvalvecorrection,MVC)64例,占同期二尖瓣手术的31.37%(64/20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