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通过比较两版基药目录与“新农合”目录的变化,分析两类目录的联系和差异,为促进云南省“新农合”药物目录的完善及与基药目录的对接提供参考。方法  对两类目录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的药物分类、数量及重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类目录存在归类不同、细分类别不同和品种增减变化等差异。结论  12版基药目录在分类依据、收载药品及疾病覆盖等方面更为科学化,但两类目录重合率偏低,不利于医保政策的衔接。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毕Ⅰ式、毕Ⅱ式及Roux-en-y吻合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降糖效果及糖尿病转归情况等临床疗效。方法  以“胃癌”、“2型糖尿病”、“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毕Ⅰ式”、“毕Ⅱ式”、“Roux-en-y吻合”、“gastric carcinoma”、“type 2 diabetes mellitus”、“gastrectomy”、“gastrointestinal reconstruction”、“billroth Ⅰ”、“billroth Ⅱ”和“Roux-en-y”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出版平台(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整合数据平台。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6月。纳入行毕Ⅰ式、毕Ⅱ式及Roux-en-y吻合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再由2位研究者分别独立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数据分析,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分析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分析统计,采用合并值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7篇,患有胃癌合并T2DM的患者共758例,消化道重建方式中,毕Ⅰ式组为224例,毕Ⅱ式组为343例,Roux-en-y吻合术组为191例。7篇文献均为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质量评价为6~8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毕Ⅱ式消化道重建方式后随机空腹血糖下降程度明显优于毕Ⅰ式吻合(MD=1.86,95%CI:1.02, 2.71,P <0.05),对T2DM术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毕Ⅰ式吻合(■=0.58,95%CI:0.40,0.83,P <0.05),对T2DM术后治愈情况明显优于毕Ⅰ式吻合(■=0.48,95%CI:0.27,0.85,P <0.05);Roux-en-y吻合后随机空腹血糖下降程度明显优于毕Ⅱ吻合(MD=0.24,95%CI:0.07,0.42,P <0.05)以及毕Ⅰ式吻合(MD=1.81,95%CI:0.77,2.86,P <0.05),对T2DM术后治愈情况明显优于毕Ⅰ式吻合(■=0.43,95%CI:0.24,0.77,P <0.05)。结论  毕Ⅱ式吻合及Roux-en-y吻合的术后降糖效果均显著优于毕Ⅰ式吻合,其中Roux-en-y吻合的降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抗原(Ki-67)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1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结果  81例患者中临床RR79%,术后pCR(9.9%),tpCR(6.2%)。达到pCR+tpCR率,(ER阴性)23.0%>(ER阳性)12.7%,(PR阴性)28.6%>(PR阳性)9.4%;ER、PR、HER-2及Ki67等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的状态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Ki67的表达数量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降低了Ki67的表达水平。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ER或PR阴性者较阳性者可获得更高的pCR+tpCR率,Ki67可作为化疗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评估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腋窝淋巴结阳性(N1)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同时卵巢抑制治疗,对远期复发、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0月该院诊治的激素受体阳性、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167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根据化疗期间有无接受卵巢抑制治疗,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55例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该组接受6周期化疗且化疗开始前给予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进行药物卵巢去势,化疗结束后接受5年、规范的内分泌治疗。B组112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该组患者仅接受6周期化疗+5年内分泌治疗。结果  截止2015年底,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A组的5年无病生存期优于B组;A组与B组的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5年生存期提高10%,具有临床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卵巢去势、脉管浸润结果及组织学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年龄≤45岁、激素受体阳性及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同时接受卵巢去势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治疗疗效。脉管浸润情况及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激素受体阳性、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嗜铬粒蛋白A(CgA)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8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的75例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gA在穿刺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gA表达率与前列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比较CgA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发展至CRPC的差异。结果  75例前列腺癌穿刺标本中,36例CgA表达阳性(48.0%)。CgA的表达与PSA水平、Gleason评分以及临床分期有关(P <0.05),CgA阳性组发展至CRPC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gA阴性组(P <0.01)。结论  CgA与CRPC的发生密切相关。监测CgA的表达情况,对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效果的预测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icroRNA-10b(miR-10b)表达与临床指标及预后关系。 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305例中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miR-10b表达,采用Pearsonχ2检验分析miR-10b表达在不同临床指标间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iR-10b、年龄、淋巴结、雌激素受体α(ERα)、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无瘤生存时间,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miR-10b不同表达组间无瘤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iR-10b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和复发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月经状态、临床分期、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iR-10b阳性表达与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10b表达阴性中位无瘤生存时间较miR-10b表达阳性时间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结阴性时miR-10b阴性表达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较阳性表达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反,miR-10b表达在淋巴结阳性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R-10b表达水平与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复发转移相关,特别在无淋巴结转移且miR-10b阳性表达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短,预后差。miR-10b阳性表达是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探讨血清β2-MG的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筛选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30例纳入研究。选择30例乙肝病毒(HBV)阴性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用t检验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血清β2-MG的因素。结果  HBV阳性组血清β2-MG水平为(65.64±10.18)μg/ml,较HBV阴性组(44.90±12.81)μg/ml显著升高(P <0.0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β2-MG水平与血清清蛋白呈负相关(B=-0.001,P =0.015),与HBV感染、透析龄及谷丙转氨酶呈正相关(B=14.127,P =0.000;B=0.421,P =0.001;B=0.077,P =0.032)。结论  血液透析合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β2-MG水平较HBV阴性的血液透析患者显著升高,且与血清清蛋白、谷丙转氨酶、HBV感染及透析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术后131I联合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研究TSH抑制治疗对血生化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选择DTC术后患者44例,均在术后使用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后及时给予甲状腺素片行TSH抑制治疗,TSH抑制至<0.1 mU/L。“清甲”治疗6个月左右,进行“清甲”是否成功的“评估”或“清灶”治疗。患者2次入院均空腹测定血生化全套,包括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KP)、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钙(Ca)、磷(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降钙素(CT)、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3(VD3);2次入院均测定腰椎(L1~4)、左股骨颈(Neck)、左大转子(Troch)、左沃氏三角区(Ward’s)的BMD(g/cm2)。2次入院数据的差值以Δ表示,如ΔGPT=GPT1-GPT2。结果  ①年龄和Ward1呈负相关,而且年龄和Neck2、Ward2负相关更明显,多元回归方程也有一致结果(Ward2=1.001~0.008);年龄与ΔWard呈正相关。②术后时间间隔平均60.5 d,与ΔBGP呈负相关,与4个部位BMD无显著相关性。③TSH抑制时间与BGP2呈负相关,与Neck2呈正相关。结论  短期内(6个月左右)131I联合TSH抑制治疗对BMD的影响较小,仅表现为年龄和Ward呈负相关,且越是高龄患者治疗后Ward更低、ΔWard越大;术后时间间隔及TSH抑制时间对BMD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缺氧对细胞膜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降解的影响及其与钙蛋白酶的相关机制。方法  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刺激RAW264.7细胞24 h,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BCA1 mRNA表达水平。生物素标记法提取细胞膜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膜ABCA1蛋白水平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在放线菌酮存在或不存在条件下,TO-901317干预的RAW264.7细胞经过12 h缺氧(1%氧气O2)处理后细胞膜ABCA1蛋白水平,Suc-LLVY-氨基虫荧光素法检测缺氧细胞内钙蛋白酶活性。RAW264.7细胞给予钙蛋白酶抑制剂ALLN干预,检测细胞膜ABCA1蛋白表达及钙蛋白酶活性。结果  TO-901317上调ABCA1 mRNA及细胞膜蛋白水平表达。无论放线菌酮存在或不存在情况下,缺氧均能降低细胞膜ABCA1蛋白水平,升高钙蛋白酶活性。钙蛋白酶抑制剂ALLN能部分逆转缺氧诱导细胞膜ABCA1蛋白水平降低。结论  缺氧可能通过增加钙蛋白酶活性,从而加速细胞膜ABCA1蛋白降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D117、神经巢蛋白(Nestin)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2012年5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病理切片,随机选取其中50例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R、PR、HER2均为阴性者,设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普通乳腺癌组织50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正常实验组和对照组切片组织中CD117、Nestin的表达情况,分析CD117、Nestin在TNBC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实验组CD117、Nestin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TNBC组织中CD117、Nestin的表达显著上调,与TNBC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高万峰  纪小龙  臧照辉  王俭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7):516-518,540,F0002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观察甲状腺正常滤泡上皮细胞、腺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纳米级超微结构,旨在为临床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难点寻找帮助.[方法]以甲状腺正常细胞和肿瘤性细胞为研究对象,其中腺瘤组织、腺癌组织作为两个试验组,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细胞印片法获取各组甲状腺细胞(每组各3 000个),应用AFM(轻敲模式)扫描各组细胞并利用软件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1)AFM扫描后图像分析结果:正常甲状腺细胞表面的隆起较光滑,分布均匀、形状规则,排列疏密适中;腺瘤细胞表面的隆起较正常细胞粗糙,分布不均匀、形状渐不规则,排列开始紊乱,隆起物之间的裂隙呈"沟渠状",裂隙间相互贯通;癌细胞的膜表面则更加粗糙,隆起物分布更加不均匀、形状极不规则,有的隆起呈"尖刀状",还有的隆起呈"馒头状",排列已经参差不齐,隆起物之间的裂隙比腺瘤细胞增宽,呈"沟壑状",其宽度和高度均明显增加.(2)各组细胞膜表面重要参数比较结果:各组细胞膜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平均峰高度、平均凹陷深度和表面积差值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AFM从纳米级水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临床诊断的新思维,使AFM在临床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鉴别方面有可能成为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的辅助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抗体结合后的细胞膜表面结构的变化,并分析有无抗体结合的异同特点。方法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印片法获取各组甲状腺细胞,分别标记Villin抗体和CK7抗体为实验组及滴加PBS缓冲液的对照组三个试验组(每组各300个)。应用AFM(轻敲模式)扫描各组细胞并利用件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1)AFM扫描后图像分析结果:未加抗体的对照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表面的隆起较光滑,分布均匀、形状规则,排列疏密适中;Villin抗体组细胞表面的隆起较对照组突起与凹陷无明显变化;CK7抗体组细胞体积稍变大,部分隆起处高度也增加,突起数量明显增多,隆起分布不均匀,沟裂处平均深度较对照组细胞浅。(2)各组细胞膜表面重要参数比较结果:各组细胞膜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平均峰高度、平均凹陷深度和表面积差值的比较,对照组和Villin抗体免疫组化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CK7抗体免疫组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AFM从纳米级水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临床诊断的新思维,滴加抗体后细胞表面抗原与抗体结合,其细胞膜表面形态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别,为以后的免疫组化纳米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大肠癌癌细胞与癌旁正常组织的细胞膜的纳米级超微结构,并进行对比,旨在为早期诊断大肠癌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大肠癌细胞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细胞30例,每例随机选取10个细胞作为观察对象,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轻敲模式)扫描并利用软件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大肠癌细胞和癌旁正常组织细胞细胞膜存在明显差异,大肠癌细胞细胞膜表面平均粗糙度、平均峰高度及表面积差值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细胞(P〈0.05)。结论实验证明原子力显微镜可以明显区别大肠癌细胞与癌旁正常组织细胞,为临床早期诊断大肠癌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原子力学显微镜(AFM)探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形态结构,探讨其与炎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6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30例未行透析治疗且未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尿毒症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透析患者分为并发心血管疾病(MHD1,n=36)组和未并发心血管疾病(MHD2,n=30)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测单个核细胞形态,AFM图像分析细胞体积、高度、半高宽、粗糙度和表面颗粒直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0水平。结果 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无显著差异。AFM图像显示尿毒症患者细胞体积、高度、半高宽、粗糙度均较健康者大,细胞表面分布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突起或凹陷,且TNF-α水平高于健康者,而IL-10水平低于健康者(P<0.05)。未透析组和透析组、MHD1和MHD2组之间亦存在类似差异(P<0.05)。透析患者细胞高度、半高宽、粗糙度和体积与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而与IL-10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单个核细胞形态与炎症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和正常眼眶前脂肪细胞膜表面的形态学异同。方法使用AFM观察TAO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眼眶前脂肪细胞膜表面的形态学特点。结果AFM扫描范围为80μm×80μm时2组细胞均为长梭形,细胞直径均>80μm,未观察到明显差异。扫描范围为1μm×1μm时2组细胞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颗粒状物质,观察组细胞膜表面相对粗糙,隆起结构起伏较大,排列疏密不均,其平均粗糙度为(36.480±8.146)nm;对照组细胞膜表面相对光滑,隆起结构起伏较小,排列疏密均匀,其平均粗糙度为(32.189±7.819)nm;观察组细胞膜表面粗糙度大于对照组(t=4.342,P<0.05)。结论 AFM可清楚直观地观察到眼眶前脂肪细胞膜的微观结构及三维成像情况,是一种较好的观察细胞膜表面微观形态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HDAC6)抑制剂tubacin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形貌、膜表面超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BMSC,取P4代细胞进行实验.用不同浓度tubacin处理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各组细胞形貌及表面超微结构,检测力学性能.结果 MTT结果显示低浓度tubacin有促进BMSC增殖的作用;AFM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tubacin处理后BMSCs的直径和高度增加,膜表面粗糙度下降,细胞硬度增加(P<0.05).结论 低浓度tubacin可促进BMSC的增殖,引起细胞形貌及膜表面超微结构改变,增强细胞机械性能,提高细胞移植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应用脾多肽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术后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化疗同时加用脾多肽,对照组仅给予辅助化疗。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并利用卡氏(KPS)评分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化疗后观察组重度低白细胞血症、贫血、低血小板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D3+、CD4+ 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 T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根据KPS评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过程中应用脾多肽能有效减轻骨髓抑制,增强免疫应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原子力显微镜下几种癌细胞形态特征的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活体不同类型肿瘤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并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方法选取正常肝细胞及肝癌细胞、宫颈鳞状细胞及鳞癌细胞、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及乳腺癌细胞各60例,利用AFM扫描标本,将细胞膜表面扫描图像数据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从表层细胞到中层细胞、底层细胞再到HPV感染细胞、CIN2-3级细胞及宫颈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平均粗糙度逐渐增大(P<0.05)。正常肝细胞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细胞组、肝细胞性肝癌细胞组细胞膜表面平均粗糙度数值逐渐增大(P<0.05)。正常乳腺组、乳腺增生症组、乳腺癌组细胞膜表面平均粗糙度也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P<0.05)。结论细胞种类不同,细胞膜表面结构不同。正常细胞膜与肿瘤细胞膜在形态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别,特别是正常细胞膜与同种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膜相比能明确判断出细胞是否恶变,这为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Akt在预测乳腺癌术后转移复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该院2001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26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术后转移复发组(114例)和术后未转移复发组(14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p-Akt的表达,并分析p-Akt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术后转移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与乳腺癌组织间p-Akt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癌术后转移复发与未转移复发患者的乳腺癌组织p-Akt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Akt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显著相关性(P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Akt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术后转移复发有显著的相关性(P =0.043,RR=1.638,95%Cl为1.337-1.955)。结论  p-Akt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术后转移复发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