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进行FPG、2 h PG、Hb A1c测定的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10名健康者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FPG(10.20±1.32)mmol/L、2 h PG(17.65±3.07)mmol/L、Hb A1c(9.32±0.47)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2 h PG、Hb A1c确诊率明显高于FPG(P0.05)。结论血糖和Hb A1c是诊断2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及联合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及血糖控制情况。方法选择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联用组)55例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单用组)55例,测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同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单用组治疗12周后FPG由(8.13±1.12)mmol/L降至(7.23±2.05)mmol/L,2h PG由(12.26±2.72)mmol/L降至(10.46±1.13)mmol/L,Hb A1c由(8.20±2.28)%降至(6.94±2.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HOMA-β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联用组治疗12周后FPG由(8.39±1.21)mmol/L降至(6.19±1.32)mmol/L,2h PG由(12.39±2.64)mmol/L降至(8.06±1.03)mmol/L,Hb A1c由(8.22±2.10)%降至(6.23±1.90)%,以上3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FIns、HOMA-β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3)治疗12周后与单用组比较,联用组的FPG、2h PG以及Hb A1c均显著降低(P0.05),且FIns、HOMA-β均增加(P0.05)。结论在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不仅可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且可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式健康管理服务对航天职工2型糖尿病(T2DM)患者相关健康指标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北京市某航天企业职工中30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家庭医生式健康管理干预,观察干预后24个月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期后患者FPG平均下降1.48 mmol/L,2 h PG平均下降2.42 mmol/L,Hb A1c平均下降0.38%,TG平均降低0.16 mmol/L,舒张压(DBP)平均下降7.96 mm Hg,以上各项指标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5);患者收缩压(SBP)和Hb A1c,LDL-C和Hb A1c干预后联合达标率分别提升4.01%和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P和LDL-C和Hb A1c干预后联合达标率下降0.21%(P>0.05);患者相关知识平均分干预后较干预前平均提升1.08分(P>0.05);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在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高低血糖处理五个维度上,干预后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家庭医生式健康管理干预模式有效提升了航天职工中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相关健康知识和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在糖尿病的筛查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8年6—12月接收的2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260名接收健康体检的人员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清并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Hb A1c指标水平,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及患者HbA1c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FPG、2 h PG及Hb A1c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bA1c达标率为9.23%,明显低于对照组85.00%的达标率(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既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又是评价血糖管理治疗方案的有效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选择对象共50例,均为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后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瑞格列奈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指标,观察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50例患者的FPG、2 h PG、Hb A1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平均血糖绝对差为(1.77±0.23)mmol/L,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为(4.23±0.31)mmol/L;治疗期间有3例(6.0%)低血糖事件,口服葡萄糖后治愈。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中医分期辨证论治对血糖达标和胰岛素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根据2013年4月—2015年3月该院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来分析研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对照组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使用胰岛素和中医分期辨证论治。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平均(6.30±1.33)mmol/L,2 h PG平均(8.03±1.34)mmol/L,Hb A1c平均(6.22±0.42)mmol/L;对照组分别为(7.79±1.27)mmol/L,(10.01±1.83)mmol/L,治疗后(7.21±0.74)mmol/L;两组的FPG、2 h PG及Hb A1c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较为明显,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36例,达标率72.0%;对照组达标21例,达标率为42.0%,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低血糖次数(5.15±0.72)次、高血糖次数(21.32±2.78)次,对照组为(9.23±0.23)次、(30.37±3.02)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分期辨证论治对血糖控制效果突出,能够提升患者的血糖达标率,降低低血糖和高血糖发生率,改善胰岛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53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6例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观察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并观察2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2 h后血糖(2 h PG)、血糖蛋白(HbA1c)、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FPG为(6.02±1.01)mmol/L、2 h PG为(6.84±1.31)mmol/L,Hb A1c为(6.53±0.24)%,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空腹血糖,餐后2 h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于机体内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和探讨联合使用格列喹酮和阿卡波糖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地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分别为8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格列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水平、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结果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以及Hb A1c水平均出现下降,组间比较可知,观察组的2 h PG以及Hb A1c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喹酮联合阿卡波糖的治疗方法 ,其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用格列喹酮,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2 h PG以及Hb A1c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无缝隙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选取于该院入院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无缝隙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分数。结果护理后对照组FPG(8.13±2.44)mmol/L,OGTT2 h PG(9.18±2.48)mmol/L,Hb A1c(6.87±1.56)%,生活质量得分(65.32±10.78)分;研究组FPG(6.22±1.20)mmol/L, OGTT2 h PG(7.26±2.12)mmol/L,Hb A1c(6.54±1.10)%,生活质量得分(73.14±12.33)分,两组比较除HbA1c外,其他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3、5.096、4.135,P0.05)。结论无缝隙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及联合DPP-4抑制剂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联用组)55例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单用组)55例,测定治疗前及12 w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①单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FIns、HOMA-β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FIns、HOMA-β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③与单用组治疗12 w后比较,联用组治疗12 w后FPG、2 h PG及Hb A1c均显著降低(P<0.05),且FIns、HOMA-β均增加(P<0.05)。结论在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不仅可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且可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选择对象共50例,均为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后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瑞格列奈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指标,观察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50例患者的FPG、2 h PG、Hb A1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平均血糖绝对差为(1.77±0.23)mmol/L,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为(4.23±0.31)mmol/L;治疗期间有3例(6.0%)低血糖事件,口服葡萄糖后治愈。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16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二甲双胍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12周后。结果:观察组患者Hb A1c(6.4±0.5)%、FPG(7.0±0.6)mmol/L、2h PG(12.4±1.1)mmol/L,优于对照组(P0.05);共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二者接近(P0.05)。结论:二甲双胍、沙格列汀联合方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效性与安全性均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方法对该院1999—2011年55岁以上患有T2DM的老年患者进行入组,分为55岁患病组(O-DM组)和55岁患病组(N-DM组),评估血糖控制及影响因素情况。结果随访10年以上,最终纳入研究对象共390例,其中O-DM组156例,N-DM组234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检测值可以将血糖控制分为两组,血糖控制良好(Hb A1c≤7.0%)血糖控制不良(Hb A1c7.0%)。结果为N-DM组Hb A1c6.5%和7.0%各占64%和87.0%,O-DM组Hb A1c6.5%和7.0%各占34%和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降血糖药和注射胰岛素者(81.9%)多于N-DM组(35.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人病程长(OR:1.07,P=0.047,95%CI:1.003-1.057)和降糖治疗方法的改进(OR:2.53,P=0.000,95%CI:1.884-3.764)是老年人T2DM患者控制不稳定,效果不好的最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合理管理可以使T2DM老年患者稳定的控制血糖水平,N-DM患者血糖控制较O-DM患者稳定。糖尿病的患病史和降糖方式的选择是T2DM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稳定与否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失效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口服降糖药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诺和灵30R)和观察组(诺和锐30),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治疗后低血糖的发生情况、患者对降糖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PG、2 h PG及Hb A1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 h PG及Hb A1c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诺和灵30R与诺和锐30的临床疗效相似,但诺和锐30低血糖发生率更低,严重低血糖事件更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情况及其合并骨质疏松(O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70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股骨颈(N)及腰椎1~4(L1~4)的BMD,按BMD结果分为OP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老年男性T2DM患者合并OP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骨量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及OP组T2DM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更高(P<0.01),且OP组较骨量正常组T2DM病程更长、年龄更大、体重指数(BMI)更低(P<0.01),同时骨量减少组T2DM患者病程也较骨量正常组更长(P<0.05)。与骨量减少组相比,OP组T2DM患者病程更长,年龄更大,BMI较低,FPG、2 h PG及Hb A1c水平更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男性T2DM患者中,吸烟,高龄,长T2DM病程,高FPG、2 h PG及Hb A1c,低BMI为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T2DM患者中吸烟、高龄、长病程、高FPG、2 h PG、高Hb A1c及低BMI患者更易罹患OP。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及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指数(BMI)、血清C肽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h PG、Hb A1c、BMI及空腹、餐后2 h血清C肽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清C肽水平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不增加BMI,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C肽(C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验对糖尿病(DM)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8例D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8名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的血糖(2 h PG)、CP、Hb A1c水平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分析HbA1c与与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FPG(10.79±3.23)mmol/L、2 h PG(13.76±3.42)mmol/L及HbA1c(11.95±2.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0.59)mmol/L、(3.69±0.29)mmol/L和(5.03±0.47)%(P0.05),CP水平(0.89±0.08)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0.66)μg/L(P0.05);HbA1c与CP呈负相关关系(r=-6.653,P=0.041),与FPG呈正相关关系(r=0.445,P=0.037)。结论 CP与HbA1c联合检验可为可为医师诊断DM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机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长期在我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60例,通过问卷调查,调查患者的降糖方案,并比较不同降糖方案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达标情况。结果 以Hb A1c<7%作为血糖达标的标准,360例调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Hb A1c达标的有125例,占34.72%,其中应用单一口服降糖药的42例,占11.67%,Hb A1c达标的有14例,占33.33%;两种口服药的有75例,占20.83%,Hb A1c达标的有28例,占37.33%;应用三种口服药以上(含三种)的有128例,占35.56%,Hb A1c达标的有26例,占21.86%;单纯胰岛素治疗的有25例,占6.94%,Hb A1c达标的有9例,占36.00%;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有90例,占25%,Hb A1c达标的有48例,占53.33%。结论 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达标率偏低,在上述的降糖治疗方案中,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达标率最高,三种口服药以上(含三种)的患者达标率最低,总体的胰岛素使用率偏低,是影响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因素之一,建议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有望改善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β-羟丁酸(HBA)水平与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87例,测定血HBA、FBG、Hb A1c值。根据FBG水平分为I组(FBG4 mmol/L)、II组(4 mmol/L≤FBG7 mmol/L)、III组(7 mmol/L≤FBG10 mmol/L)、IV组(10 mmol/L≤FBG13 mmol/L)、V组(FBG≥13 mmol/L);根据Hb A1c水平分为A组(Hb A1c7%)、B组(7%≤Hb A1c9%)、C组(Hb A1c≥9%),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FBG≥13mmol/L组血HBA水平最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9%组血HBA水平明显高于Hb A1c7%组及7%≤Hb A1c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β-羟丁酸水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Hb A1c≥9%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血β-羟丁酸水平,积极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益气滋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在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滋阴活血法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NISS)、运动功能评分(FAM)、空腹血糖浓度(FPG)、2 h后血糖浓度(2 h PG)、糖化血红蛋白浓度(Hb A1c)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ADL评分为(87.51±8.41)分、HNISS评分为(12.44±2.34)分、FAM评分为(78.54±6.1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FPG为(6.51±0.63)mmol/L,2 h PG为(11.32±1.33)mmol/L,Hb A1c为(6.53±0.24)%,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滋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能力、运动能力,改善血糖情况,以此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