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6,(5):643-644
目的探讨高浓度七氟醚吸入在新生儿麻醉诱导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儿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高浓度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低浓度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诱导效果。结果麻醉期间与拔管后,观察组的DBP、SBP及HR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插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麻醉诱导中,采用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能够缩短麻醉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维持麻醉用于小儿鼻内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鼻内镜下腺样体摘除的鼾症患儿4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均予以阿托品溶液+咪达唑溶液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22例予以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对照组),22例予以七氟醚吸入+丙泊酚泵入维持麻醉(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麻醉后苏醒期基本情况(苏醒期呼吸恢复时间、咽喉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提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气管插管时间较对照组短,组间统计差异显著(P0.05)。两组拔管后5 min、1 h、3 h及24 h患儿VAS评分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躁动及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鼻内镜手术维持麻醉,可促进患儿意识消失,还可降低患儿躁动、呛咳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麻醉在视网膜脱离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择期眼底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气管内插管麻醉(T组)与喉罩通气麻醉(L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插管时(T1)、手术开始15分钟(T2)、手术开始30分钟(T3)、拔管时(T4)各时间点的收缩压、心率与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呛咳等情况。结果喉罩通气麻醉组(L组)患者在T1和T4时间的循环系统波动性较气管内插管麻醉组(T组)稳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相比各时间点无差异(P>0.05);L组较T组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苏醒期呛咳发生率低于T组,差性异显著(P<0.05)。结论视网膜脱离修复术手术中使用喉罩通气麻醉与气管内插管麻醉相比,同样能够提供有效的气道支持,循环系统应激反应小,诱导及苏醒时间短,苏醒期呛咳发生率少,适用于此类的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4.
赵勇 《中国卫生产业》2013,(32):126-127
目的 分析探讨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全麻患者116例,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随机等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观察两组在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实验中实验组在麻醉插管后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拔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术后呛咳躁动、苏醒延迟、呼吸抑制方面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具有镇痛效果快,代谢迅速,术后苏醒及呼吸抑制少等特点,可作为神经外科麻醉的重要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比较胆囊切除术采用七氟烷、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10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法分作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麻醉方案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观察组麻醉方案为七氟烷复合芬太尼,记录各组患者临床麻醉及苏醒用时情况,监测各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间节点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指标变化,评估各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节点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表现与总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及术后苏醒、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5min、气腹5min、拔管后5min,观察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期间采用七氟烷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具有较好麻醉效果,同时减轻对患者的影响,有助于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更快恢复,安全性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流量异氟烷吸入麻醉复合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及会阴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腹部及会阴疾病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手术麻醉时均采用骶管阻滞麻醉,但基础麻醉方式不同,对照组为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实验组为低流量异氟烷吸入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睫毛反射、皮肤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睫毛反射、皮肤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显著缩短以及降低(P<0.05);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对照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5),而实验组升高不明显(P>0.05)且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低流量异氟烷吸入麻醉复合骶管麻醉适用于小儿下腹部及会阴手术,具有诱导及恢复快、对循环影响小的特点,优于氯胺酮基础麻醉。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19-102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加以雷米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实验组(n=53),两组前期处理与麻醉诱导方案相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静脉复合吸入麻醉,实验组则在麻醉诱导完成后应用丙泊酚加以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指标的差异,统计两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R、SBP、DBP与Sa O2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的T1(首次腹部穿刺)、T2(建立CO2气腹10min后)、T3(术毕拔管即刻)的HR、SBP、DBP与T0(麻醉诱导前)相比有明显改变(P<0.05),与实验组相比亦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丙泊酚加以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有助于稳定术中生命体征,加快术后恢复,且术后不良反应少,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重视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吸入麻醉剂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瑞芬太尼、普鲁泊福在患者短小手术中无肌肉松弛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手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后面罩吸入七氟烷,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1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同时继续吸入七氟烷,30 s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七氟烷持续吸入、普鲁泊福和瑞芬太尼持续泵注.于诱导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气管插管前即刻和气管插管后即刻,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从开始吸人七氟烷到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评估气管插管条件,术毕停药后记录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程度(采用拔管后5 min镇静评分判断).结果 50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条件达优率为82%(41/50),从开始吸入七氟烷到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73±12)s,气管插管后即刻MAP、心率和SpO_2与气管插管前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前后维持BIS在45~55.术后苏醒迅速,苏醒质量优良.结论 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平稳,气管插管条件优良,再复合普鲁泊福维持麻醉后患者苏醒迅速完全,短小手术中无肌肉松弛药麻醉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4例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通气,观察组给予喉罩插管通气.结果: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为96.49%,对照组为84.2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96.49%,对照组为12.28%(P<0.05).观察组置入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喉罩插管通气,可提高1次插管成功率,缩短置管之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全身吸入麻醉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七氟烷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比较两组苏醒、拔管、呼吸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对照组麻醉后的苏醒、拔管、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2.7±3.4)、(8.8±2.4)、(5.8±2.0) min,均显著长于七氟烷组的(10.6±2.6)、(6.4±1.9)和(4.1±1.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躁动、咽痛、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0.8%(10/48)、18.8%(9/48)和8.3%(4/48),七氟烷组分别为10.4%(5/48)、16.7%(8/48)和6.2%(3/48),两组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咽痛、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BUN麻醉前和麻醉后1d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肾功能的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雾化吸入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者9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快诱导气管插管,观察组先行艾司氯胺酮氧气雾化吸入,随后实施静脉快诱导气管插管术,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呛咳持续时间及呛咳评分,比较麻醉诱导完成时机体应激激素水平变化、麻醉诱导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两组麻醉插管前后气道平台压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时呛咳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呛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诱导完成时观察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屏气、胃内容物返流、低氧血症及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人工手控呼吸时及插管完成机控呼吸时气道平台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前雾化吸入艾司氯胺酮,能有效地减少呛咳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拟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9例。联合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对照组单纯应用七氟烷吸入诱导。结果:观察组BIS值<60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插入喉罩时CETSev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过程中,观察组的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腔镜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拔管前单次静脉注射小剂量普鲁泊福对围拔管期患者的应激反应及苏醒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拟于全麻下择期行卵巢癌手术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普鲁泊福组(P组),每组各25例.S组在预计手术结束前2min停止吸入七氟烷.P组在预计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吸入七氟烷,同时静脉单次推注普鲁泊福0.5 mg/kg.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前5 min、拔管时、拔管后1 min、拔管后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患者意识恢复时间,躁动、剧烈呛咳及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两组在拔管时至拔管后5 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组意识恢复时间[(10.39±1.26)min]与S组[(9.57±1.2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并不显著延长拔管时间.P组2例发生躁动,S组9例发生躁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管前单次静脉注射小剂量普鲁泊福可减小围拔管期患者的应激反应,且患者意识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5,(9):1160-116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寻求较优的麻醉方案。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唇裂或腭裂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三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n=20)、七氟烷吸入麻醉组(B组,n=20)和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n=20),分别用不同的麻醉方法麻醉,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即刻(T1)、手术切皮时(T2)、术毕拔管前(T3)、离室前(T4)心率(HR)和血压(MAP),记录术毕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a)、拔管时间(Tb)、术后出复苏室时间(Tc),随访有无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结果三组患儿T0和T1时刻HR、MAP无明显差异,而T2时刻A组、C组患儿HR、MAP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T3、T4时刻A组和B组患儿HR、MAP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术毕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出恢复室时间C组少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患儿无术后呼吸困难病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躁动发生率C组滴于A组和B组(P<0.05)。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中能维持较好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术后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时患者的麻醉提供参考.方法 将52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对照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当两者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时,均给予丙泊酚.观察手术期间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手术后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血压波动和心率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5.72、4.42,均P<0.05),而两组在麻醉诱导前、拔出导管时血压波动和心率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04、-1.64、0.42、-1.59,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74、4.89,均P<0.05),而术后恶心呕吐、眼疼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7.31、5.532,均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麻醉时候使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插管和拔管过程中血压和心率变化较瑞芬太尼小,对心率的抑制作用小,能过产生持续的,稳定的手术后镇痛作用,不需要使用其他镇痛药物,并且手术后的不良反应较小,但是对于需要手术后立刻清醒的病人建议在手术结束之前15分钟左右停止用药.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7,(12):1800-1803
目的对比不同方式的吸入麻醉诱导在大鼠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各6只,1.2 mL七氟烷纱布挥发组(1.2S组)、0.6 mL七氟烷纱布挥发组(0.6S组)、0.8 mL异氟烷纱布挥发组(0.8I组)、0.4 mL异氟烷纱布挥发组(0.4I组)、7.5%七氟烷挥发罐挥发组(S组)和5%异氟烷挥发罐挥发组(I组)。大鼠置于麻醉箱中诱导后气管插管,若第一次插管失败,则进行二次操作;二次插管失败则放弃操作。记录首次诱导时间、首次插管时间、二次诱导时间、二次插管时间,计算累计诱导时间(T1)、累计插管时间(T2)、累计诱导插管总时间(T3)、一次成功率、操作即时死亡率及操作24 h后死亡率。结果 1.2S组、0.6S组和0.8I组的诱导插管总时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小于0.4I组、S组及I组(P<0.05),0.4I组诱导插管总时间小于S组(P<0.05),S组诱导插管总时间小于I组(P<0.05)。1.2S组、0.6S组和0.8I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其他组。结论1.2 mL、0.6 mL七氟烷及0.8 mL异氟烷经纱布挥发诱导可更好地达到大鼠气管插管的麻醉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朱子夫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227-1228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6例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为实验组(D组)和安慰组(C组)。D组麻醉诱导前按1ug/kg/h速度输注右美托咪定15分钟,术中按0.4ug/kg/h维持至术毕前40分种停药。C组则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用七氟烷、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维持。记录二组患者拔管前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后15min内呛咳次数。结果 C组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较大,而D血压、心率变化较小。D组呛咳次数显著少于C组(u=4.00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增加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梁进伟  谢文锡 《中国校医》2014,28(2):151-152
目的观察奥布卡因凝胶用于气管表面麻醉减轻甲状腺手术(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和呛咳反射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患者60例,ASAI、Ⅱ级,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完成手术,随机分为奥布卡因凝胶组(A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A组插入前端10cm涂布奥布卡因凝胶的气管导管,C组插入未经过处理的气管导管。记录2组患者苏醒期拔除气管导管前(T0)、拔管后(T1)、(T2)、(T3)血流动力学改变,苏醒期呛咳的发生情况,观察术后24h患者咽疼、咽部不适的发生例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拔管前,拔管后1—5minSBP、SD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0min的血压及心率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围拔管期中、重度呛咳率是8%,对照组是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h患者咽疼、咽部不适的发生例数明显大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全麻使用涂有奥布卡因凝胶的导管能抑制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增加患者对导管的耐受度,降低患者呛咳反应及术后24h咽疼、咽部不适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万琼红 《中国校医》2011,25(7):533-534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减轻经食管心房调搏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8例行食管心房调搏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食管心房调搏术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操作,实验组则在一般护理常规基础上给予1∶1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法进行操作,比较两组患者在操作中插管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操作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插管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收缩压差值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可有效减少或降低插管反应,增加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麻醉苏醒期躁动及拔管反应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94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二组患儿均静脉注射芬太尼、异丙酚进行诱导麻醉,之后吸入七氟醚来维持麻醉,实验组(n=47)患儿插管后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为参照组(n=47)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二组患儿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呛咳及躁动反应评分。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快于参照组,实验组患儿的呛咳反应评分、躁动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 0.05。结论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麻醉方案中加用右美托咪定,可以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并减轻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