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之为饮,始于神农”(陆羽《茶经》);茶之成形,缘于采制,当在饮茶之先了.茶之形态存在于干茶之中,也存在于茶汤之中,既有“处子”般的静态美,也有“精灵”般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2.
茶疗史话     
我国是茶的“故乡”,并把茶列为一日“开门七件事”之一。由此可见茶的重要性。茶,既是饮料,又是药物。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提出“茶为万病之药”的论点。宋代林洪《山家清供》也记及:“茶,即药也.”。  相似文献   

3.
道家认为壶虽小,但自成乾坤。久饮上品之茶能“羽化成仙”,从侧面反映了茶对人体的健康作用和茶的文化含义。老子在《道德经》中早已提出了“道”的概念,视“道”为超越形器的宇宙万物的最高法则,故壶中亦别有洞天。持壶饮茶,常使人陶醉于飘飘欲仙的感觉之中,其味不就更浓吗?  相似文献   

4.
雪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冬天的宠儿;雪给我们带来了纯洁的美丽与无尽的遐想。冬天来临,那琼花玉蕊般的雪花漫天飘舞,牵动了多少人的情怀。赏雪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对健康亦大有裨益。雪有四美,美的安静不张扬,美的纯洁有灵气。雪之美,落地无声,静也;雪之美,沾衣不染,洁也;雪之美,高下平铺,匀也;雪之美,洞窗映辉,明也。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突出了下雪的静。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突出了飘雪的美,不是梨花,胜似梨花,给枯燥的冬日带来了融融春意。全国各地,赏雪的绝佳处数不胜数,且各有特点。河北承德避暑山…  相似文献   

5.
医海之窗     
茶为保健珍品(利收)古人很早即认识到茶是一种强心益智的保健珍品。《神农食经》记载:“茶茗久食,令人有力悦志。”茶又可提神忘忧,如曾巩在《尝新茶》中说:“一杯永日睡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郑遇《咏茶》也说:“嫩叶香且灵,吾谓草中英……最是堪怜处,能令睡思清。”茶又可消食化滞,清暑防感。如唐《本草拾遗》载:“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宋《滴露缦录》:“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清裸之热,非茶不解。”顾况《茶赋》对茶以保健更为全面的说:“滋饭蔬这精素,攻肉食之膻赋,发当暑之清吟,涤通之错眯”。以上可见茶保…  相似文献   

6.
潘春华 《养生月刊》2014,(7):600-601
祖国医学讲究“药食同源”。许多日常食用的蔬菜和谷物本身就是药材,茶叶也不例外。在中医典籍中,茶作为单方或复方入药的颇为常见。《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说法,这是有关茶叶保健功效的较早记述。唐代陈藏器称“茶为万病之药”,明代于慎行《谷山笔尘》也称茶能“疗百病皆瘥”。  相似文献   

7.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有这样一段小故事:芸娘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乳腐,吴俗呼为“臭乳腐”,又喜食虾卤瓜。此二物余生平所最恶……以箸强塞余口,余掩鼻咀嚼之,似觉脆美;开鼻再嚼,竞成异味。从此喜食……余曰:“始恶而终好之,理之不可解也。”芸曰:“情之所钟,虽丑不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饮茶有益于健康,但饮茶当四时有别。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而茶叶也有寒、热、温、凉性味之别。古代养生家认为,要达到喝茶健身的理想效果,须根据四季气候的特点与各类茶叶的性能,以及人体生理代谢的适应能力等择而饮之,做到“饮茗不与四时同”。春饮花茶长精神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体也处于舒长发放之际,经过隆冬,人们久居室内,必然“内热积贮”,因此,应注意驱寒御邪,扶阳固气。再者,虽然大地复苏,阳气生发,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但这时人们却普遍感到困倦乏力,表现为“春困”现象。花茶是集茶味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茶中…  相似文献   

9.
在中成药的方阵中,名为“茶调”的方子不多。既为散剂,何以“茶调”?根据川芎茶调散的制剂,是“细末”,用法是“食后,清茶调下”。剂型是散剂,而服药时却用茶叶泡汤服下,乃是取苦寒清上而降下之性。茶叶具有上清风热之功,又有引热下行之力,且又能制约风药过燥之弊。  相似文献   

10.
侗族的“豆茶” 贵州黔东南一带的侗族同胞,将喝“豆茶”象征为“吉祥如意”的“喜茶”。 豆茶是用米花、苞谷、黄豆、炒米等经过特别加工后和茶叶一起入锅煮制而成,喝之香甜可口。 豆茶又分为“清豆茶”、“红豆茶”和“白豆茶”三种。 清豆茶一般节日饮用,饮时各村各寨的人会聚,将各自自制的豆茶献出,大家一起吃,并边吃边唱边跳舞,成为侗乡的一大“游艺茶会”。  相似文献   

11.
起初,茶的名称叫做荼、、,也有称它为苦菜。后来,依据采茶时间的先后,又有茗、之称。此外,还有腊茶、细茶、芽茶、游冬等名。在17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里,就是把茶称为苦菜和荼草。后来,《本草纲目》解释茶的别名“游冬”,是因它经历了冬春;而“苦菜”,则是...  相似文献   

12.
1 古人对茶的认识 古人在对茶作用的认识中说:“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便血、吐血、衄血、血痢、火伤目疾等症,服之皆有效。”(黄宫绣《本草求真》)茶有提神醒目作用,“茶茗宜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神农食经》),“若茶久食益意思”(《华佗食论》);茶还有解毒作用,“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本草》)古人对中药保健医疗茶的制作和服用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治疗小儿惊厥中说:“以苦茶,葱须煮服之。”(陆羽《茶经·孺子方》)“和生姜煎茗姜茶饮,茶助阴,姜助阳,使寒热平,治小伤风寒可常用。”(《本草拾遗》)以“苦茶、蜈蚣并炙令香熟,等分捣筛,煮甘草汤洗,以末傅之”可治外科病(《枕中方》)。在与药同用时,还有茶叶配竹叶、芦根可缓解热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概述两宋煎点茶汤、以茶入药之俗,并以四君子汤为例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白汤”实物及其方剂学意义进行探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白汤”在方剂的运用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笔者粗考两宋药事、茶事民俗,认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白汤”或为两宋时期冲点团茶。四君子汤中虽无“大行气”之品,然得“白汤”之助却获“大行气”之用。诸家或循此“以茶入药”之实践,终成四君子汤后世“行补兼施,补而不滞”之衍化。  相似文献   

14.
拉祜族烤茶拉祜族同胞,建国前被历代统治阶级视为“野人”。困居于原始森林之中,因此,在生活中保留着不少较为原始的风习。饮烤茶就是拉祜族古老而传统的一种饮茶方式。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茶食”的说法。 据唐《茶赋》载,茶能“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可见,古人常有用茶水来拌饭的饮食经验。清代才子纪晓岚更是每天将茶当作蔬菜食用。这样吃着喝着,就有厨子想到要将茶叶做人菜中。相传,清末安徽的厨师就已在用“雀舌”、“鹰爪”等茶叶去炒河虾仁了。美食家高阳在《古今食事》里也曾提及:“翁同创制了一道龙井虾仁,即西湖龙井茶叶炒虾仁,真堪与蓬房鱼匹配。”由此可见,清朝时期,龙井已经入了菜。  相似文献   

16.
若存 《东方养生》2012,(11):132-134
人们在每天匆忙的脚步中忽略了生活的美,虽不能随时走进自然的山水,却可以通过一杯茶将心带到自然之中。茶是一种生活。儿时的记忆中,茶只是一搪瓷缸子浓浓的茉莉花茶,如今走在茶山里的我,体味茶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陆羽《茶经》上讲,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这是从中国汉字的角度讲茶字的写法,今日看茶字,  相似文献   

17.
医海之窗     
医海之窗茶:席上佳肴古往今来都曾有过将茶当作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用以款待宾客。如“闲朝晓向出帘栊,晏东亭望四通。”这种会集三朋四友在设置茶晏上吟诗作赋,定然乐不胜收。也有的利用香茶鲜果作为话题笑料,谈古论今。如说:“果话畴昔,新晴扳钟鱼。”至于桌上的茶...  相似文献   

18.
翁士勋 《气功》1999,20(12):531-533
我国传统养生学讲究养生要心身俱获健康,在以和为贵的大框架下,认为养生必先养心。在心性方面,儒佛道有不少相似之处。《性命圭旨·大道说》曾就此作了比较:“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释曰明心见性。心性者本体也。儒之执中者,执此本体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体之中也,释之空中者,本体之中本洞然而空也。道之得一者,得此本体之一也,释之归一者,归为此本体之一也,儒之一贯者,以此本体之一而贯之也”。儒家经典《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茶圣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据说神农长了一个里外透明的水晶肚子,可以将腹中之物看得清清楚楚,他尝百草、辨药性,多亏了这个非同寻常的肚子。一次他尝了一片小嫩叶,发现这叶子落肚后居然到处游动,将腹中秽物清洗得干干净净,就像个脏器巡查员似的。神农氏惊奇之余,将这种小嫩叶名之曰“查”,后人转称其为“茶”。这当然是传说了,无非是想将茶的起源追溯得久远一些。客观地讲,茶之起源,始于战国或者秦汉之际,应是没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明·赵献可,向以命门学说著称于医林,其中有不少养生延年方面的论述,可谓独辟蹊径。现将其有关养生的观点试述于下。一、命门为一身之本献可认为“人身别有一主,非心也”。对心为君主之官提出怀疑,以命门为一身之主。他说:“命门为十二经之主”。“盖此一主者,气血之根,生死之关,十二经之纲维”。“当一身之中,……为真君真主”。并强调命门在一身之中的重要性,其理由是“先天之火者,非第火也,人之所以立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