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秋 《养生月刊》2012,(1):60-61
独宿,也就是独卧、分房的意思,古代医家认为独宿守贞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良策.据《宋史》记载,枢密使包宏斋,年龄已近89岁,却老当益壮,硬朗无病.其友贾似道向他讨教长生之道,包说:“予有一丸药,乃不传秘方.”贾更觉新奇,追问不迭,包乃慢慢地说:“幸吃了五十独睡丸耳!”在座客人听了无不佩服.其实,独睡并不是包宏斋的发明,早在唐代孙思邈的《保生铭》中已有“独卧是守贞”地论述.“贞”指意志或操守,守贞便是坚守意志与节操,也就是清心寡欲的意思.独宿的意义在于心神安宁,耳目不染,不生淫邪之心,不贪图色欲,以保养精血.  相似文献   

2.
1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不利则卧不安”语出《索问·逆调论》篇。经云:“不得卧而患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认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对此论中的“卧不安”,历代注家多有分歧、有认为指手卧不安或不能平卧的,如高峰’一氏云:“卧当解释为争卧较为适宜,并非睡眠之谓、不安当为辗转不宁,起居不安之状。据此,’‘胃不和则卧不安”可释为由于阳明经脉之气上逆,胃气便不能循常道而下行,所以使人不得手卧而…  相似文献   

3.
“胃不和则卧不安”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篇》:“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意思是说,胃病或胃肠不适可使人入睡困难。  相似文献   

4.
温胆汤小议     
温胆汤出自《千金方》,由半夏、竹茹、积实、杨皮、生姜、甘草组成。原书用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同胆寒者。考“胆寒”一证,《中藏经·论胆虚实寒热生死脉证之法》云:“胆者……虚则伤寒,寒则恐惧头眩,不能独卧。”又回:“胆冷则无限。”从失眠、恐惧来看,确同温胆场所治之症。但既为“胆冷”,又何来“虚烦”呢?后世医家对温胆汤温胆之寒的说法,亦多有异议。如《医方集解》云:“温胆汤治不眠,用二陈加机实、竹茹二味,皆凉药,乃以凉胃经之热,非以温胆经之寒也。其以温胆名汤者,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为解耳。”《医宗金鉴·名…  相似文献   

5.
陈魁 《新中医》2009,(12):115-116
不寐亦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素问·逆调论》日:“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新: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日: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张氏医通·不得卧》日:“脉数滑有力不眠者,中有宿食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本段原文的意思是说:冬季,自然界万物潜伏,所以称之为闭藏。  相似文献   

7.
稽首     
古人讲究礼节,《十三经》中就有三《礼》——《礼记》《周礼》《仪礼》,介绍古代各种礼仪制度。其中一类叫跪拜礼,从恭敬程度上来说,分为九种,《周礼·春官·大祝》有所谓“九拜”的说法,排在第一的,也是最恭敬的叩拜礼就是稽首。唐代贾公彦解释稽首的“稽”是稽留的意思:“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又说:“稽首,拜中最重要,臣拜君之,拜。”  相似文献   

8.
半夏治失眠验案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德 《新中医》1994,26(8):17-17
半夏治失眠验案4则杨树德半夏治失眠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灵枢·邪客》云:“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治之奈何?……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充分阐明了半夏治失眠的效...  相似文献   

9.
不寐类病证在《黄帝内经》中称为“不得卧”、“卧不安”、“卧不得安”、“不得安卧”、“不卧”、“不能卧”、‘少卧”、“目不瞑”、“夜不瞑”、“不夜瞑”和“不能眠”等,上述称谓有两个含义,即不能安卧和不能安眠。不能安卧之义宽,可指他病所苦不能安卧之症,又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寐病证,《黄帝内经》中诸多有关不寐的论述都存在上述两种含义的混用。  相似文献   

10.
“孤脏”、“孤腑”之名称皆出自《内经》。“孤”字可训为“单独”,或引申为“最大、尊贵”之意。《素问·玉机真脏论》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杨上善注:“孤,尊独也,五行之中,土独为尊,以王四季。”王冰注:“纳水谷,化津液,溉灌于肝心肺肾也.以不正主四时,故谓之孤脏。”从原文上下文分析,“孤”与“独”对举,也就是  相似文献   

11.
沈文田 《气功》2009,(4):370-371
明代卓越的思想家李贽编著的《初潭集》中有一首应璩养生诗,非常精妙,耐人寻味。诗曰:“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李生闻之曰:“我独愧二叟,贪嘴时时有”。  相似文献   

12.
明代卓越的思想家李贽编著的《初潭集》中有一首应璩养生诗,非常精妙,耐人寻味。诗曰:“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李生闻之曰:“我独愧二叟,贪嘴时时有”。  相似文献   

13.
(一)證《说文解字》“證:告也;从言,登声”。段玉裁注:“今人为證验字”。《玉篇》“證,验也”。《增韵》:“證候也,质也”。依《说文》的解说,这證本义是告语的意思。《论语》“其父攘羊,其子證之”。这个證就是告发的意思。可是这个證字经常用作證验、證明,證候的意思。如《金匮要略方论·痉湿喝病脉證第二》的“湿痹之候”即湿痹之證。在古书上它和徵字相通,如  相似文献   

14.
秋季养阴护肺的护理袁业凤(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新余336525)《黄帝内经·素问》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以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这段话的意思,简单地...  相似文献   

15.
浅谈“胃不和则卧不安”河北省涞水县医院 (074100)刘兴武关键词胃失和降,失眠症,中医药疗法“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源于《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之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不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强  沈建平 《吉林中医药》2009,29(10):916-918
慢性心力衰竭病名首见于宋·赵佶编著的《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述多散见于“痰饮”“喘证”“水肿”“心悸”“怔忡”“心水”等病证中。《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则喘。”《素问·逆调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客也。”宋·《三因方·水肿》谓:“短气,不得卧,为心水。”《证治准绳·杂病》谓:“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气,  相似文献   

17.
生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姜Zingiber offieinale(willd.)Rosc。为常用中药,也是常见的食物调料。在我国,食姜已有3000年的历史。春秋时,孔子在《论语·乡党》中就主张:“每食不撤姜。”意思是说一年四季,每日都应该吃姜。《神农本草经》说:“久服去臭气,通神明。”这大概就是孔子食姜以养生的原因了。……  相似文献   

18.
《说文》曰:“灸.灼也。”说明灸疗就是烧灼的意思。在《素问·场液醪醴论》中日:“馋石针艾治其外。”指出灸疗与针刺同样都是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的功能而起作用,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的治疗目的。《索问·异法方宜论》载:“北方老.天地所闭藏之战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车生满病.其治宜灸规,故灸规者.亦从北方来。”《灵拒·经脉》曰:“”陷不则灸之。”《灵枢·官能》曰:“外所不为,灸之所直。”在《孟子·高娄篇》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概而言之,灸疗具有调节阴阳之偏…  相似文献   

19.
汉代《说文解字》给蚊下的定义是“啮(音:m6)人飞虫”,首先肯定蚊子是咬人的昆虫。对其分类,《列子》首有蚊响的区别。(本草纲目门隋代元镇帐废料云:“蜀中小蚊名蚊子,又小又黑为骡子,微不可见与尘相浮上下者为浮尘子。……能透入人肌肤啮成疮毒,人权苦之。”《淮南子》还载:“子了为蚊。”说明当时已明确蚊子由了百蜕变而成。我国古代早就使用蚊帐、纱窗、细竹帘等器具防蚊。《医心方》引《灵奇方)载:“苦练叶屑、桂屑、更蒲,以一升和一斗粉中,以粉身避蚊。”这就是以药粉扑身避蚊法。(惠直堂经验方)载:“瞻酥浸长线围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医籍在论述养生时,常常强调形神兼养,力求达到身心俱健之目的。如《内经》所说:“精神内守”,“形与神俱”,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晋代嵇康在《养生论》中也说:“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应当“修性以养神,安心以全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意即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