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量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血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对21例确诊DIC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静脉滴入微量肝素1873-3125u/天(15-25mg/天),观察出血等临床情况,隔天复查DIC实验指标。结果:治愈12例,显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1.0%。结论:微量肝素治疗DIC安全、有效、简便, 不需临测凝血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刘世英 《西部医学》2009,21(10):1826-1826
199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抢救产后出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产后出血致DIC患者年龄25~38岁,平均31岁。文化程度:文盲1例,小学4例,初中2例,高中1例,大学2例。居住地:外地民工4例,农村3例,本市3例。孕检次数:〈2次5例,〈3次2例,1例5次,2例7次。初产妇7例,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情凶险,常因广泛内脏出血而致死。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APL并发DIC有较满意效果,但在应用肝素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及时调整用量加强护理措施。现将我们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12例APL并发DIC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3年1月~1995年12月,我们应用维甲酸(全反式)治疗APL32例,其中合并DIC12例。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16~52岁,平均38岁。治疗前合并DICg例,治疗中发生3例。APL的诊断符合FAB分类分型标准,DIC的诊断符合1987年首届全国血栓止…  相似文献   

4.
孟祥瑾  米红玉  戚超  范娅涵 《西部医学》2020,32(11):1702-1705
【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肝癌术后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临床输血中的指导作用及对凝血指标和血凝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肝癌术后凝血功能障〖JP2〗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依据常规凝血指标指导临床输血,观察组依据TEG检测结果指导临床输血。比较观察组输血前后TEG〖JP〗检测结果[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α角、凝血综合指数(CI)];比较两组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冷沉淀凝血因子(CRYO)、输注蛋白(PC)、浓缩红细胞(CRC)、出血或渗血时间、出血或渗血量。结果 观察组输血后R、K值均低于输血前,α角、MA、CI值均高于输血前(均P<005)。两组输血前PT、APTT、TT、FI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输血前相比,两组PT、APTT、TT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输血前相比,两组FIB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RC、FFB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CRYO、PC使用量均高于对照组,出血或渗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出血或渗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结论 肝癌术后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应用TEG指导临床输血可有效改善凝血指标、血凝质量,有助于指导成分输血,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5.
播激性血管内凝血(Thssa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简称DIC),亦称去纤维综合征(defrina.nonsrnclrome),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状态,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广泛的血管内医血。我科于1996年6月~1997年3月收治2例DIC患者。其中互例是由于急性出血感染性胰腺炎导致DIC;另1例是由于产后它编乏力,大出血导致DIC。由于监护中心的医院人员们及时有效抢救,使患者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患者,男,50岁,于1996年6月因急性出血极染性胰腺炎收入院。住院时患者意识腹肌,体温40oC,四肢瘀斑,无尿。经CT…  相似文献   

6.
丁凤   《中国医学工程》2014,(5):176-176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联合血液制品治疗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78例新生儿DIC,根据临床表现及血生化结果,输注血液制品,并联用小剂量肝素(每次6 U/kg,皮下注射,2次/d)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DIC完全纠正的时间、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指标变化等情况。结果经治疗后,78例DIC患儿的治愈率高达88.5%(69/78),DIC完全纠正时间为(6.4±1.2)d;治疗后,DIC患儿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使用小剂量肝素过程中,无继发性加重出血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肝素联合血液制品治疗新生儿DIC的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产科DIC患者进行凝血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产科DIC患者50例进行凝血检测,同时选取健康产妇50例做为对照组进行凝血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小板( PLT)、凝血酶时间( T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结果健康产妇组的PLT显著大于DIC组( P<0.05),健康产妇组的TT、PT、APTT均要显著小于DIC组( P<0.05)。结论产科DIC患者进行凝血检验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危重病并发DI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用免疫法、发色底物法和凝固法分别测定36例危重病并发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抗凝血酶活性(AT: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等凝血及抗凝指标。结果本组36例危重病患者并发DIC,治愈15例,好转9例,死亡12例;DIC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D—D含量明显增高,AT:A明显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AT:A检测具有较高的阳性率(94.4%),且12例死亡病例均发生明显减低(阳性率达100%)。结论危重病患者DIC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治疗关键是祛除原发病,密切观察早期D1C诊断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危重病患者的早期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对严重烧伤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用小剂量肝素治疗18例严重烧伤并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观察患者用药前后DIC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8例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率72%),患者DIC临床症状消失,出血停止,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死亡5例,(无效率28%)。结论:小剂量肝素防治严重烧伤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刘磊 《中外医疗》2014,(12):107-108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该次研究选择该院收治的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疗法,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出血停止时间、DIC纠正时间、出血加重病例等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显著,可以作为可靠的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凝血检查在判断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合并DIC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用维甲酸或合并亚砷酸诱导缓解治疗,动态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结果 17例患者中,15例合并DIC。其中15例患者均在35天内获得完全缓解。PT、Fbg、D-D和FDP均明显异常,与临床出血症状、DIC相关;aPTT、TT和AT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结论动态观察血浆Fbg、D-D和FDP有助于判断DIC存在与严重程度,Fbg水平对指导血制品输注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外科手术,包括普外科10例,脑外科17例,泌尿外科6例,骨外科9例,胸外科8例,妇科2例。男25例,女27例。年龄在14一66岁之间。52例手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数及肝、肾功能均属正常范围。1.2手术种类及施必止应用效果。普外科Ic例中有7例用于胆、胰、脾残端渗血,3例用于乳腺、甲状腺腺瘤摘除创面渗血。脑外科6例用于硬膜外及创面渗血。6例用于脑皮质层及脑实质出血,5例用于脑瘤腔渗血。其它如胸科胸膜刺激,食道切除,泌尿科如前列腺切除,肾上腺肿瘤切除等分别用于广泛的渗血。52例中均有止血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位肝脏移植手术围手术期出血的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位肝移植5例和亲体部分肝移植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3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1例,先天性肝脏纤维变1例。结果 手术中出血量1100~11000ml,平均5450ml。术中输血量2000~10800ml,平均输血量为4300ml。2例已经康复出院,并恢复正常生活,随访时间分别为12个月和10个月;另外3例生存良好,仍住院观察;1例于手术后48h内死亡,死亡原因为腹腔内创面广泛渗血、DIC。结论 减少肝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出血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提高手术技术、加强对凝血功能的监测、利用自体血回输和成份输血、合理的应用药物能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顺利恢复。  相似文献   

14.
口腔出血的常见急诊为牙龈出血和拔牙术后渗血。自 1988年~ 1998年 ,作者采用甲醛甲酚液 (FC)治疗牙龈出血和拔牙后渗血 747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各种牙龈出血 186例 ,其中不洁性龈缘炎 ,30岁以上 49例 ,30岁以下 36例 ;高血压加创伤 ,30岁以上 5 2例 ,30岁以下 11例 ;出凝血时间 3分钟以上加创伤 ,30岁以上 2 2例 ,30岁以下 16例。拔牙创口渗血 5 6 1例 ,其中软组织损伤 ,年龄 30岁以上 6 5例 ,30岁以下 5 4例 ,血压偏高 ,(18 6 /10 6~ 2 3 9/13 37)kPa 30岁以上 182例 ,30岁以下 36例。出凝血时间 3分钟 …  相似文献   

1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出血和微循环障碍发生率达对%~94%,几乎均为DIC所致。APL合并DIC死亡率极高,是内科危急重症。本文报道20例APL合并DIC应用小剂量肝素和维甲酸的治疗体会。lits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4年4月~1997年4月共收治APL合并DIC20例,女性5例,男性15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6岁。12临床表现20例患者均以某一部位出血为突出症状,牙龈出血6例,拔牙后出血1例,皮肤出血6例,球结膜出血3例,阴道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2例。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HGB<90g/L。14例有胸骨压痛。10例出现…  相似文献   

16.
急性中毒引起肾脏损害近年来受到重视,我院自1991年以来共收治急性中毒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2例,均采用血液透析(HD)治疗,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12例,急性肾衰均发生在急性中毒之后,具有急性肾衰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并能除外其它疾病所致。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问~65岁,平均月.5岁,血透前均为少尿或无尿,神志不清7例,心衰3例,休克久例,DIC2例,感染2例,高血钾3例,肝损害5例。12例血尿素氮(BUN)22.4-33.9InZnndL,血肌醉782.5-1125mpoUL。本组中毒物质的名称,中毒剂量及途径见…  相似文献   

17.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同时或先后出现致命性功能损害。常见的病因有严重感染、外伤、大手术、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关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MSOF,近年来也有报道,其并发率高、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值得重视。近5年来,笔者观察了脑出血并发MSOF4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年龄50~78岁,平均654岁;女16例,年龄52~70岁,平均63岁。互.2病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38例(826%)糖尿病、高脂血症8例(174%)。发病时全部病例血压升高。1.3出血部…  相似文献   

18.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多种原因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 ,发病急骤、病情凶险 ,严重危及孕产妇的生命 ,现将我院收治的 18例产科DIC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5年 1月— 2 0 0 3年 1月住院分娩孕妇 12 36 0例 ,发生产科DIC 18例 ,发生率 0 .14 6 %。患者年龄 2 6~ 38岁 ,平均 30 .8岁 ,孕周 17~ 4 2周 ,平均 32周。初产妇 8例 ,经产妇 10例。1.2 诱发产科DIC的原发疾病 见表 1。表 1 产科DIC与原发疾病原发疾病例 数羊水栓塞 4胎盘早剥 4重度妊高征 6死 胎 1产后出血 31.3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因繁多,其中病理产科原因占DIC的4% ̄12%[1],病理产科DIC临床治疗困难,病死率极高,已引起产科医生高度重视。现就我院自1992年至2004年收治14例病理产科DIC作一总结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者年龄20 ̄42岁,平均29岁,孕周30 ̄41周,平均37  相似文献   

2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许多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广泛性血管内凝血。产科DIC是产前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情凶险 ,变化迅速 ,严重危及母婴生命。本文对我院 1991年 1月— 2 0 0 1年 6月发生的 15例产科DIC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中 ,年龄 2 0~ 32岁 ,平均 2 6 .10岁。初产妇 10例 ,经产妇 5例。产前 5例 ,产后 10例。1.2 发病原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 3例 ,妊高征并发胎盘早剥 2例 ,胎盘早剥 2例 ,妊娠并发肝脏疾病 3例 ,死胎 1例 ,产后出血 2例 ,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