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确定盐酸麻黄碱测定方法,以检测麻黄不同炮制品中麻黄碱成分的变化。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含0.1%三乙胺)水溶液(4∶96);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 ℃。结果 盐酸麻黄碱线性回归方程为Y=29.939 X+0.4095,r=0.999 5,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06~1.8 μg与峰面积线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3.78%,RSD为1.89%。麻黄碱的量为生品>沸水泡麻黄>蜜炙麻黄>炒麻黄。结论 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盐酸麻黄碱方法提取步骤简便,重现性高,可以作为盐酸麻黄碱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于蕾  莫科  邹翔  季宇彬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Z1):213-215
目的 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探讨野西瓜中总生物碱诱导人胃癌 SGC-7901 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 MTT 法、SRB 法观察野西瓜总生物碱对 SGC-7901 细胞的抑制率,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结果 MTT 法测得野西瓜总生物碱的 IC50 为 142.895 μg/mL,SRB 结果显示,野西瓜总生物碱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起抗肿瘤作用,其 GI50 为 139.062 μg/mL,与 MTT 结果基本一致。野西瓜总生物碱作用于 SGC-7901 细胞 48 h 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核染色质发生聚集,细胞核固缩,出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野西瓜总生物碱作用 72 h 后,SGC-7901 细胞周期出现显著的变化,G0/G1 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升高,呈现S期阻滞的现象,而且 G1 期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峰,即凋亡峰,并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凋亡率显著升高。结论 野西瓜总生物碱诱导 SGC-7901 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复方党参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党参、白术、香附、黑芝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总多糖含量。[结果] TLC法可专属性地鉴别党参、白术、香附和黑芝麻,且特征斑点圆整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总多糖在60.96~304.8 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n=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9%(RSD 1.98%,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复方党参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全草,是中医妇科常用药。益母草中主要有效成分为水苏碱、益母草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含益母草制剂大多以水苏碱作为定量指标,其测定方法有雷氏盐剩余比色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益母草项下)、雷氏盐沉淀溶解比色法(《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HPLC法等。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含益母草制剂中的盐酸水苏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其他方法精确可靠,从而为益母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抗感胶囊中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木犀草苷和芦丁的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0 ℃;体积流量:1.0 mL/min;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梯度洗脱;自动进样:20 μL;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5种成分可完全分离。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木犀草苷和芦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31 0~3.465 0 μg(r=1.000 0)、0.037 8~0.567 0 μg(r=0.999 9)、0.292 4~4.386 0 μg(r=0.999 7),0.045 2~0.678 0 μg(r=0.999 8)、0.143 8~2.157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绿原酸为98.5%(RSD为1.1%),咖啡酸为98.4%(RSD为0.9%),芍药苷为97.3%(RSD为1.1%),木犀草苷为98.6%(RSD为1.0%),芦丁为99.9%(RSD为0.28%)。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综合评价抗感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咳喘清片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ONEX Acclaim? C18(250 mm×4.6 mm,5 μm,Dionex Bonded Silica Products);柱温:40 ℃;流动相为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节pH值至2.7)-乙腈(97∶3,含0.1%三乙胺);体积流量:1.3 mL/min;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13.0~201.0 μg/mL(r=0.999 9),盐酸伪麻黄碱在6.2~98.5 μg/mL(r=0.999 9)线性关系均良好,回收率RSD均小于5%。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可靠,更好地用于咳喘清片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款冬花中款冬酮的RP-HPLC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款冬花中款冬酮的量,色谱柱:Dikma Technologies C18(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77∶23),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219 nm。结果 款冬酮在0.15~6 μg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E+06 X-9 588.3, r=0.999 8(n=2),平均回收率(n=3)为99.78%,RSD为2.08%。结论 款冬酮的RP-HPLC定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款冬花药材中款冬酮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附子中单酯及双酯型生物碱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方法 附子干燥粉末用氨水浸润后,以异丙醇-醋酸乙酯(1∶1)超声提取30 min,提取液蒸干后溶于0.01%盐酸甲醇中,经微孔滤膜滤过后,20 μL进行HPLC分析。HPLC分析采用Zorbax Extend-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40 mmol/L醋酸铵缓冲液(氨水调pH 10.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6种被测生物碱成分,包括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分离良好,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重现性好,6种成分的RSD(n=5)均小于1.50%;平均加样回收率(n=5)为98.20%~100.47%;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26、0.36、0.92、0.30、0.52、0.82 ng。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方法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附子类药材中单酯型和双酯型生物碱的同时定量分析,为附子药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丽  晋雅凌  樊晓君 《安徽医学》2016,37(2):140-144
目的 探讨妊娠和产后盆底肌锻炼对盆底肌活力和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7例孕妇随机分成训练组58例及对照组39例两组,采用阴道测压计测定盆底肌强度,通过测定尿流率和3 d的排尿日志判定排尿功能;通过UDI-6、ⅡQ-7和OAB-q问卷调查泌尿系统功能。结果 产后6~8周训练组的盆底肌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12.09,P=0.003);训练组在产后6~8周的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训练组在产后6~8周尿急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产后6~8周UDI-6和OAB-q评分明显恢复;孕期28周、孕期36~38周和产后6~8周训练组ⅡQ-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t=5.06,P=0.029;t=6.08,P=0009;t=16.88,P<0.001)。结论 妊娠和分娩影响盆底肌强度、泌尿系统症状、女性生活质量以及排尿功能。妊娠和产后期间的盆底肌锻炼可提高盆底肌强度、避免泌尿系统症状的进一步加重,进而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RP-HPLC法测定阿齐沙坦的有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齐沙坦中有关物质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冰醋酸(57∶42∶1)为A相,以乙腈-水-冰醋酸(90∶9∶1)为B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 在选定色谱条件下,阿齐沙坦与各杂质之间分离良好,杂质A、杂质B、杂质C浓度分别在0.122~8.114mg/L(r=0.9999)、0.121~8.064mg/L(r=0.9998)、0.122~8.156mg/L(r=0.9993)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上述杂质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0%、96.82%、96.09%,RSD分别为5.10%、3.02%、2.99%(n=9)。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好,可用于测定阿齐沙坦中的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苍耳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连翘、苍耳子、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结果 薄层色谱法对检出连翘、苍耳子、白芷进行鉴别;HPLC法定量绿原酸,绿原酸在0.106 5~2.130 0 μg与峰面积的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0%,RSD为0.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苍耳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苦荞麦中手性肌醇的定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品种苦荞麦中手性肌醇的量。方法 NH2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0 ℃。流动相70%乙腈,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手性肌醇在1.340~8.040 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65 017 C-6 019,r=0.999 5(n=6),平均回收率为96.74%。不同品种的苦荞麦中手性肌醇量差异较大,其中量最高的为“威93-8”。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苦荞麦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 HPLC 法同时测定土荆芥挥发油中驱蛔素、对伞花烃和α-萜品烯的方法。方法 采用 Agilent SB-C18 柱 (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 (60∶40);体积流量为 1.0 mL/min;检测波长为 224 nm;柱温为 30 ℃。结果 驱蛔素、对伞花烃、α-萜品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2.02~40.4 mg/mL (r=0.999 4)、0.525~10.5 mg/mL (r=0.999 8)、0.376~7.52 mg/mL (r=0.999 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8.60% (RSD=2.06%)、102.51% (RSD=2.70%)、96.92% (RSD=2.32%)。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土荆芥挥发油中驱蛔素、对伞花烃、α-萜品烯的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原托品类生物碱(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分别与盐酸、有机酸(苯甲酸、水杨酸等)制成盐,对获得的盐进行波谱分析。方法 通过酸碱反应制备生物碱盐,获得的结晶进行1H-NMR、13C-NMR、1H-1H COSY、HSQC、HMBC测定。结果 所获得5个化合物的波谱特征不是简单的酸碱两部分的叠加。结论 波谱数据说明原托品类生物碱有机酸盐与原托品类生物碱无机酸盐相比产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含羞草中6种黄酮苷的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柱(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甲醇(A)-1%冰醋酸水溶液(B)(25∶75),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340 mm。结果 6个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异荭草苷(Ⅰ)、荭草苷(Ⅱ)、5,7,3′,4′-四羟基-8-C-[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苷(Ⅲ)、牡荆苷(Ⅳ)、异牡荆苷(Ⅴ)、5,7,3′,4′-四羟基-8-C-[β-D-芹糖-(1→4)]-β-D-葡萄糖苷(Ⅵ)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60~1.300 μg(r=0.999 9),0.490~2.450 μg (r=0.999 9),0.700~3.500 μg (r=0.999 9),0.276~1.380 μg (r=0.999 8),0.266~1.330 μg (r=0.999 9),0.750~3.750 μg (r=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 (RSD=2.31%),98.2% (RSD=2.04%),96.4% (RSD=1.85%),96.9% (RSD=1.47%),97.3% (RSD=2.19%),97.5% (RSD=1.76%)。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为该类药材的入药及资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研究探讨竞争性ELISA法测定软骨细胞蛋白聚糖代谢片段的可行性,为蛋白聚糖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方法 利用单克隆抗体(Mab-5D4)通过竞争性ELISA 法检测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蛋白聚糖的代谢片段,摸索最佳实验条件,计算本方法的板间差异和板内差异,同时通过DMMB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聚糖的代谢物糖胺聚糖(GAG),并比较它们的相关性。 结果 竞争性ELISA法测定蛋白聚糖5D4片段方法的板间差异为10.38%,板内差异为3.91%,实验组培养上清液5D4片段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328.22ng/ml vs 184.61ng/ml,t=5.67,P=0.001)。与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聚糖的代谢物GAG有较好的相关性(r=0.453~0.579,P=0.001)。 结论 竞争性ELISA法测定蛋白聚糖代谢产物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应用于蛋白聚糖代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反复冻融对血浆抵抗素和内脂素测定水平的影响。方法 抽取-70℃保存的血浆标本22份,化冻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抵抗素和内脂素水平(冻融1次标本),同时将每份标本分装2管,一管放入-20℃冷冻后取出,室温融解,重复3次(冻融4次标本);另一份按相同方法重复5次(冻融6次标本),用同一试剂盒、在同一批内检测血浆抵抗素、内脂素水平。比较3种冻融方式间的差异。结果 标本在冻融1次、4次和6次的情况下,抵抗素测定水平分别为2.24±0.99、2.01±1.05、1.89±1.01ng/ml,内脂素测定水平分别为16.3±7.6、13.4±6.3、12.1±5.6ng/ml,后两次检测抵抗素水平较第1次分别下降10.3%(t=5.05,P=0.000)和15.6%(t=10.65,P=0.000);内脂素水平较第1次检测分别下降17.8%(t=5.19,P=0.000)和25.8%(t=6.58,P=0.000)。结论 反复冻融对血浆标本中抵抗素和内脂素的水平有显著影响,提示在血标本贮存运输、测定和分析中要注意这一现象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避免标本的反复冻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乌骨藤总苷H中C21甾体苷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茴香醛硫酸显色比色法测定乌骨藤总苷H中C21甾体苷的量。结果 选定检测波长432 nm;通光藤苷B在5.05~65.65 μg/mL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12 9 X+0.017 8,R2=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2.16%。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乌骨藤总苷H中C21甾体苷的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用RP-HPLC对枳壳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同时定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枳壳药材进行考察。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olumns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9∶81);检测波长283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同时测定了枳壳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量。结果 柚皮苷在0.147~2.944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橙皮苷在0.050~1.006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新橙皮苷在0.065~1.309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柚皮苷为103.31%,RSD为1.45%;橙皮苷为103.13%,RSD为1.96%;新橙皮苷为97.42%,RSD为2.49%。结论 本方法测定了3个不同产地、不同批号枳壳样品中3种化学成分的量,该方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0.
唐德智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Z1):147-148
目的 建立HPLC测定小儿健脾开胃合剂中橙皮苷含量。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19∶81);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 。结果 橙皮苷在0.299~5.386 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为1.3%(n=6)。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能有效控制小儿健脾开胃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