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黄胰瘅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模型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各20只。采用改良AhoHJ法制备SA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三黄胰瘅膏外敷腹部;假手术组,开腹后仅翻动肠管,不制备SAP模型,只注射生理盐水。于6h、12h、24h、48h分批处死各组动物,分别对各组血清淀粉酶、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内毒素、DAO、D-LA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内毒素、DAO、D-LA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外敷三黄胰瘅膏时间的延长,治疗组血清淀粉酶、内毒素、DAO、D-LA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敷三黄胰瘅膏能够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小肠黏膜损伤,降低血清淀粉酶,降低大鼠血清DAO、D-LA、内毒素含量,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降低大鼠血清D...  相似文献   

2.
的摇 研究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对肠淋巴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摇 60 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善宁组和大承气汤组,每组 15 只。 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逆胆胰管注射 5%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 SAP 模型,并相应给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善宁)及大承气汤治疗后取材。 观察大鼠胰腺和末端回肠病理学改变,ELISA 检测血清 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1),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肠淋巴组织中 TNF-α、IL-6、ICAM1 mRNA 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摇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腺和回肠病理损伤明显(P<0.01);血清 D-乳酸、DAO、TNF-α、IL-6、ICAM1 含量显著增高(P<0.01),肠淋巴组织中 TNF-α、IL-6、ICAM1 mRNA 表达上调(P<0.01)。 与模型组比较,大承气汤组大鼠胰腺和回肠病理损伤均明显减轻(P<0.05,P<0.01);血清 D-乳酸、DAO、TNF-α、IL-6 和 ICAM1 表达降低(P<0.01),肠淋巴组织中 TNF-α、IL-6、ICAM1 mRNA 表达下调(P<0.01)。 结论摇 大承气汤能有效减轻 SAP 大鼠胰腺和肠屏障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经肠淋巴途径的移位,抑制系统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观察清胰颗粒对早期肠道细菌移位的抑制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清胰颗粒组。模型组和清胰颗粒组建立SAP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清胰颗粒组于造模前用清胰颗粒灌胃,模型组给予同量的安慰剂,各组于造模前用FITC标记的大肠杆菌灌胃,分别在造模后3、4、6、8 h活杀,取腹水、肠系膜淋巴结、胰腺组织并匀浆,检测荧光强度同时观察胰腺、回肠末端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清胰颗粒组各时段腹水、胰腺、肠系膜淋巴结荧光值均降低,胰腺组织及肠黏膜病理损害程度减轻。结论:清胰颗粒能够使肠道细菌移位菌数量减少并延缓脏器细菌移位的时间,减轻SAP时胰、肠组织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4.
薛奇明  黄露  潘慧  李宁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647-1649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炎症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18只。通过逆行胆胰管注射3.5%牛黄胆酸钠制作SAP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电针组在足三里穴给予电针治疗30 min。各组大鼠均于造模后3、6、12 h分批处死,检测各时间点腹水量,观察胰腺病理学改变,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血清缩胆囊素(CCK)水平。结果胰腺病理评分、腹水量各时间点模型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各时点电针组腹水量和胰腺病理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血清CCK水平在3 h点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和电针组(P<0.05);在12 h点则相反(P<0.05)。结论电针减轻SAP大鼠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良性双向调控血清CCK水平变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王保卫  曹农  柴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0):2376-2378,2382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功能障碍的改变,探讨胰炎合剂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n=24)、SAP组(n=24)、SAP+胰炎合剂(YH)组(SAP+YH,n=24)。SAP组采用5%的牛磺胆酸钠溶液经胆胰管逆行注射;SAP+YH组予YH灌胃(1 mL/100 mg),术后12,24,36 h分批处死大鼠并留取标本,分别做肠黏膜组织病理检查,肝、胰腺、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和腹水细菌的培养,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的测定,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结果SO组大鼠各组织细胞培养均无阳性细菌,SAP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SO组(P<0.05);SAP+YH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SAP组(P<0.05);血浆内毒素SAP组明显高于SO组(P<0.01)且随着时间延长而递升;SAP+YH组血浆内毒素较SAP组显著下降(P<0.01);SAP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SO组(P<0.01),SAP+YH组较SO组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AP大鼠早期出现肠黏膜功能障碍,并由此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YH可下调肠黏膜细胞凋亡,保护肠黏膜屏障,抑制细菌和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44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柴黄清胰活血颗粒0. 8、1. 6、3. 2g/kg组,阳性对照清胰利胆颗粒2g/kg组,每组24只。采用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注射3. 5%牛磺胆酸钠1ml/kg的方法制备大鼠SAP模型。术后12h、24h、48h每个组分别各处死大鼠8只,开腹大体解剖观察后,收集腹水,腹主动脉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取胰腺组织,计算胰腺干湿比,并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并对胰腺病理组织进行评分。结果:柴黄清胰活血颗粒三个剂量组和清胰利胆颗粒组较模型组均能减轻胰腺水肿,改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降低血清AMY、LIP活性,与清胰利胆颗粒组比较,柴黄清胰活血颗粒3. 2g/kg组显著降低腹水量,改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结论: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且其疗效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雷公藤内酯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全身炎症反应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复制SAP肺损伤模型。动态观察注射术后10h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血清中的水平,胰、肺组织NF-kB活化表达水平情况及术后24h大鼠的死亡率;HE染色观察胰腺及肺病理损伤。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淀粉酶、TNF-α与IL-6蛋白表达升高、且胰腺和肺组织中NF-kB活性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胰腺及肺组织损伤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组大鼠死亡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性表达、下调TNF-α、IL-6等炎症因子表达抑制全身炎症反应(SAS),从而对SAP有治疗作用,对SAP肺损伤更有一定保护作用,降低SAP大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SAP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大黄清胰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指标、淀粉酶、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淀粉酶、D-乳酸、DAO水平和血清TNF-α、CRP和IL-6水平和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淀粉酶、D-乳酸、DAO水平和血清TNF-α、CRP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胀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大黄清胰汤治疗SAP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淀粉酶、D-乳酸、DAO水平和血清TNF-α、CRP和IL-6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全程运用大承气汤加味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肠功能恢复作用.方法 将1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早期组、生长抑素组、全程组,每组38只.采用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建立SAP模型,造模3h后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每12h 1次;生长抑素组皮下注射生长抑素1.35μg/100g,每8h1次;早期组灌胃大承气汤加味方0.4 ml/100g,6h后改为生理盐水,每12h 1次;全程组灌胃大承气汤方0.4 ml/100g,每12h 1次.观察各组48h内大鼠死亡率、48h时间点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阳性率;分别于4、6、24、48h检测大鼠血和腹水淀粉酶(AMY)、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大鼠胰腺、小肠组织病理评分. 结果 生长抑素组和全程组大鼠死亡率分别为18.4%、13.2%,均低于模型组的42.1% (P<0.05);全程组6、24、48h时血和腹水中AMY含量均低于同时间模型组(P<0.05),并且48h时低于同时间早期组(P<0.05).全程组、早期组、生长抑素组6h血TNF-α低于模型组(P<0.05).生长抑素组和全程组6、24、48h时胰腺、小肠组织病理评分均低于同时间模型组(P<0.05).生长抑素组和全程组淋巴结细菌移位阳性率均为25%,低于模型组和早期组的100% (P<0.05). 结论 全程运用大承气汤加味方能有效降低SAP大鼠血AMY,抑制细菌移位,改善肠功能恢复,优于早期运用大承气汤加味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清胰汤与善宁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即分为五组(n=10):假手术组(SO组),SAP组,清胰汤组(QY组),善宁组(SN组),清胰汤联合善宁组(QY+SN组)。在造模成功后,QY组立即胃注清胰汤(10ml/kg),SN组立即皮下注射善宁(16μg/kg),QY+SN组立即等量胃注清胰汤和皮下注射善宁,各组6h和12h后分别再次给药,SO组和SAP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处理。24h后比较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环氧合酶-2(COX-2)蛋白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胰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血清淀粉酶、COX-2和IL-6指标:与SO组相比,其余4组血清淀粉酶、COX-2、IL-6的水平均升高(P0.01);与SAP组相比,QY组和SN组血清淀粉酶、COX-2、IL-6的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与单给药组相比,QY+SN组血清淀粉酶、COX-2、IL-6的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或P0.01)。胰腺病理学表现:与SO组比较,其余4组病理损伤严重;与SAP组比,QY组和SN组病理损伤减轻;与单给药组比,QY+SN组病理损伤进一步减轻(P0.01)。结论:清胰汤与善宁联用较单药治疗相比能够更有效减轻SAP大鼠胰腺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1.
Xue QM  Ning L  Xue P  Wang CW  He HB 《针刺研究》2011,36(4):272-277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作用机制。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22只。通过胆胰管注射3.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电针组在模型制作成功后及处死前给予电针"足三里"穴治疗各30 min。3组大鼠均于造模后3 h(n=7)、6 h(n=7)、12 h(n=8)分批处死,检测各时间点腹水量,观察胰腺病理学评分变化,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浓度的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核因子(NF)-κB P 65表达水平。结果:各时间点模型组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腹水量、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及胰腺NF-κB P65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增高(均P<0.05);电针组各时间点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减轻牛磺胆酸钠诱导的SAP大鼠胰腺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的活性、降低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6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胰Ⅱ号颗粒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A组)、SAP组(B组)、治疗组(C组)。以30 g/L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制作大鼠SAP模型。C组以250 g/L清胰Ⅱ号颗粒剂灌胃给药(10 m L/kg),1次/6 h,A组、B组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以相同方式灌胃。制模后24 h取材,用real-time PCR检测胰腺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ELISA测定胰腺组织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浓度,同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胰腺组织湿/干重比值。结果:B组有胰腺组织损伤改变,Hmgb1 mRNA的表达上调,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浓度升高;清胰Ⅱ号颗粒剂可下调胰腺组织中Hmgb1mRNA的表达,降低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浓度,减轻胰腺病理损害程度。结论:Hmgb1、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在SAP胰腺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清胰Ⅱ号颗粒剂可能通过下调胰腺组织中Hmgb1 mRNA的表达,降低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浓度,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从而保护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垂盆草提取物(SSBE)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及过度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2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C)、胰腺炎模型组(SAP)及SSBE治疗组,每组14只。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5%牛磺胆酸钠(1 m L/kg)制备SAP肺损伤大鼠模型,SSBE组在此基础上即刻皮下注射SSBE(100 mg/kg),12 h后同等剂量再注射1次,C组及SAP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造模成功后分别于12、24 h取标本并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脏病理损伤进行评分,检测各组大鼠腹水及血清淀粉酶(AMS)、肺脏组织湿干比重(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炎性因子(IL-1、IL-6、TNF-α)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SAP组腹水及血清AMS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MPO、IL-1、IL-6、TNF-α含量及W/D比值亦明显升高(P0.05)。与SAP组比较,SSBE组大鼠12、24 h腹水及血清AMS、肺组织MPO、IL-1、IL-6及TNF-α、W/D比值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P0.01)。光镜下观察SSBE组大鼠胰腺组织及肺组织病理损害减轻,其损伤程度介于C组和SAP组之间。结论 SSBE对SAP模型大鼠肺损伤有缓解作用,可能通过减轻SAP大鼠的炎症反应而改善其ALI。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安胰颗粒对重症胰腺炎大鼠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安胰颗粒组和阳性对照组(IL-10组)共4组,各组又分为3 h、6 h、12 h三个亚组。采用6%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溶液诱导SAP大鼠模型。安胰颗粒组予安胰颗粒4 g/kg连续3天灌胃后诱导SAP。IL-10组予腹腔注射10000U人重组白介素10(rh IL-10)预处理后诱导SAP。摘取胰腺组织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NF-κBp65的表达。结果:安胰颗粒组及IL-10组病理学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胰腺组织NF-κBp65各时点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3h即有NF-κBp65表达,呈现时间依赖性,6 h与3 h、12 h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胰颗粒组NF-κBp65各时点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12 h时点表达较IL-10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安胰颗粒能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损伤,抑制NF-κB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探讨柴黄清胰活血颗粒(柴胡、生大黄、赤芍、白芍、厚朴等)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4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4 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黄清 胰活血颗粒组(4.42 g·kg-1)、卡托普利组(5 mg·kg-1),各组再分为12、24 h 两个亚组,每组8 只。采用经胰胆 管逆行注射3.5% 牛磺胆酸钠复制SAP 大鼠模型。卡托普利组腹腔注射给药;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灌胃给药, 每6 h 灌胃1 次。术后12、24 h 采集标本,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淀粉酶(AMY)活性;HE 染色法观察胰腺组织 病理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醛固酮(ALD)含量;ELISA 法检测血清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Western Blot 法检测胰腺组织AT1R 蛋白表达。结果 在12、24 h 同一 亚组中,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MY 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升高 (P<0.05),血清ALD、Renin、Ang-Ⅱ、ACE 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胰腺组织AT1R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卡托普利组大鼠的血清AMY 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 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ALD、Renin、Ang-Ⅱ、ACE 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胰腺组 织AT1R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卡托普利组比较,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组大鼠的血清AMY 活性均明显 降低(P<0.05),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ALD、Renin、Ang-Ⅱ、ACE 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结论 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可能通过下调ACE-Ang-Ⅱ-AT1R 经典轴的表达,抑制Renin、ALD 的 生成,从而发挥对SAP 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安胰颗粒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SAP大鼠胰腺组织NF-κB、iNOS、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IL-10干预组、安胰颗粒组(8 g/kg)。给药组预给药3 d,左旋精氨酸诱导SAP模型。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RT-PCR测定胰腺NF-κB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iNOS、COX-2表达。结果左旋精氨酸诱导SAP模型3、6、12 h后,模型组胰腺组织NF-κB mRNA、iNOS及COX-2表达均升高(P<0.01);经IL-10及安胰颗粒干预后,NF-κB mRNA、iNOS及COX-2表达降低(P<0.05);安胰颗粒组与IL-10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胰颗粒能有效抑制NF-κB mRNA、iNOS及COX-2的表达,是其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及黄芪低、高剂量组,各组再分制模后6、9、12h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通过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SAP肺损伤大鼠模型。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检测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并观察胰腺、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P组各时间点ET、NO含量均明显升高而CGRP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SAP组比较,黄芪低、高剂量组ET、NO含量均明显下降而CGRP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胰腺和肺组织损伤程度也较SAP组减轻。黄芪低、高剂量组间ET、NO、CGRP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大鼠SAP肺损伤具有一定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O、ET、CGR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下化瘀方通过改善肠屏障功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清下化瘀方组(简称中药组)、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善宁)组、空白组,每组10只。采用逆胆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 分别予清下化瘀方及善宁干预后取材,观察胰腺病理损伤程度及检测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肠黏膜上皮损伤程度),并分析p38MAPK/ATF2表达的变化。结果(1)胰腺组织病理损伤: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腺病理总积分明显升高(P<0.01),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清下化瘀方中药组及善宁组胰腺病理变化半定量积分明显降低(P<0.01)。(2)肠上皮损伤程度比较: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肠黏膜损伤明显增加(P<0.01),而中药组及善宁组对肠黏膜损伤有改善作用(P<0.01)。中药组与善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肠屏障功能变化:空白组及假手术组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排列整齐,实验各组回肠出现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嵴不清,内质网肿胀,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上皮细胞连接增宽。(4)p38MAPK/ATF2表达变化: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p38MAPK、ATF2阳性表达较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中药及善宁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下化瘀方作用于SAP的途径可能与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从而调控p38MAPK/ATF2表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肠黏膜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及大承气汤(DCQD)组,每组18只,分别于造模后6h、12h、24h各取6只观察腹腔大体情况,采用激光多普勒流量计检测回肠黏膜的血流量。结果:SAP组各时间点回肠黏膜血流量较SO组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DCQD组各时间点肠黏膜血流量较SAP组有所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AP大鼠的肠道黏膜血流量减少,且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大承气汤能增加肠黏膜血流量,改善SAP大鼠肠道的血流状况,改善肠道微循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胰腺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氧化应激的作用,并基于KEAP1/NRF2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柴黄清胰活血颗粒3.15 g/kg组,每组16只。以5%牛磺胆酸钠制备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次/6 h,术后12 h和24 h分别采集8只大鼠动脉血及胰腺组织。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AMY)、丙二醛(MDA)及胰腺组织一氧化氮(NO)活力或含量;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Keap1、Nrf2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胰腺组织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含量,并计算ET/NO、TBX2/6-K-PGF1α值;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胰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AMY、MDA、NO活力或含量明显升高(P<0.05);ET、TXB2、6-K-PGF1α值、TM含量、ET/NO、TBX2/6-K-PGF1α值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KEAP1、NRF2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柴黄清胰活血颗粒3.15 g/kg组胰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缓解,AMY、MDA、NO活力或含量明显降低(P<0.05);ET、TXB2、6-K-PGF1α值、TM含量、ET/NO、TBX2/6-K-PGF1α值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Keap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可能通过调控KEAP1/NRF2信号通路减轻SAP模型大鼠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改善胰腺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