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养生大世界》2008,(12):18-18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睡眠障碍性疾患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有5000万人在睡眠中发生呼吸暂停,近3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及90多种睡眠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质量。然而不少人对睡眠障碍的原因知之甚少,对市场上繁多的药品不知如何选择,单纯性睡眠障碍就胡乱吃药,出现并发症也不去看医生——这些现象在中老年人当中较多,他们常常致电本刊。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呼吸障碍是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呼吸障碍,包括单纯鼾症、上气道阻力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syndrome,SAS)、低通气综合征及慢性肺部和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有关睡眠呼吸障碍等,涉及疾患较多,范围较广。睡眠浅慢或暂停,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血症及酸血症是其共同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其中SAS的发病占有关睡眠疾患的1/2到  相似文献   

3.
睡眠障碍主要是指睡眠量的障碍,表现为睡眠过少、睡眠过多;也有睡眠质的改变,如睡眠倒错、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行症等。中医学对睡眠障碍没有明确的分类,在中医睡眠学说中单独成立的疾病只有不寐和嗜睡,其他症状散在于诸多疾病中。  相似文献   

4.
正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指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起病至少1个月;睡眠紊乱引起苦恼或社会、职业等障碍,且排除由发作性睡病、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生物节律睡眠障碍等障碍所致;排除由重性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等障碍所致;排除由各种躯体疾病、酒精或药物的心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也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仅次于失眠的第二大睡眠障碍疾患,其属于中医学"鼾眠""嗜卧""嗜睡"久卧"等范畴,主要包括阻塞型(OSAS)、中枢型(CSAS)和混合型(MSAS)3个类型,临床以阻塞型和混合型多见.  相似文献   

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是多种全身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李际强老师认为,OSAHS的发病与年龄及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病机主要是肺、脾、肾虚,三焦气化不利,痰瘀阻滞气道,日久则经脉壅塞,脏腑受损,疾病丛生。因此,OSAHS治疗应从脾、肺、肾虚论治为主,以补为通,辅以化痰活血通络之法,在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当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患,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人们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引起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每晚7个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每次持续时间10秒,并伴有4%以上血氧饱和度下降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寻找简捷、经济的初筛诊断方法。方法对128例打鼾者应用斯坦福嗜睡量表(SSS)进行嗜睡评分(EP),再经多导睡眠图(PSG)将其分为鼾症组34例、轻度OS-AHS组45例、中度OSAHS组37例、重度OSAHS组12例,比较各组患者EP及PSG监测结果。并将EP与睡眠呼吸监测指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EP在鼾症组及OSAHS组的轻度、中度、重度患者逐渐升高(P均<0.05)。各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嗜睡评分、最低Sp(O2)、Sp(O2)<90%占睡眠时间百分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EP与PSG、Sp(O2)<90%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微觉醒指数呈正相关(P均<0.01),与睡眠呼吸障碍事件时最低Sp(O2)呈负相关。结论EP越高,OSAHS病情越重。SSS表可以用于基层医院及在人群疾病普查时对可疑OSAHS患者进行初筛诊断,为OSAHS患者进一步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曾被严重忽视的,可引起与睡眠相关的严重呼吸障碍的疾病。本文对近5年来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概述,探讨不同针刺疗法以及复合疗法的疗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是因患者在睡眠期间反复发生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而引起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常见于中老年人,但目前有年轻化趋势,青壮年期即出现身体健康状况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11.
美国睡眠障碍联合会(ASDA)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睡眠障碍A.内源性睡眠疾病1.精神生理性失眠症2.睡眠状态知觉错乱3.特发性失眠症4.发作性睡病5.复发性嗜睡眠症(周期性嗜睡症)6.特发性嗜睡症7.外伤后嗜睡症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9.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0.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观察三九灸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方法:2009年三九期间,对30例确诊为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三九天灸治疗。同时,通过匹兹堡睡眠量表观察该疗法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结果: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呼吸不畅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其中15例睡眠质量差的患者匹兹堡量表总分和呼吸不畅条目评分明显相关(r=0.529,P0.05);这15例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表明,入睡时间因子分、睡眠时间因子分、睡眠效率因子分、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和匹兹堡量表总分在治疗后均有降低(P0.01~0.05),而睡眠质量因子分、睡眠障碍因子分和催眠药物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接受三九灸治疗后,呼吸不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呼吸不畅是导致1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睡眠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这15例睡眠质量差患者接受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质量总体状况均有改善,而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使用方面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缺血性卒中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睡眠呼吸障碍指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障碍,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多见。SAS指睡眠中发生的气道完全闭塞,口鼻气流消失达10 s或10 s以上,是一种可合并多种潜在并发症的复杂疾病,分为阻塞型、中枢型和混合型,其中阻塞型SAS  相似文献   

14.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最常见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且成人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COPD和OSAHS分别存在细支气管、支气管和上气道局部的炎症,同时又由不同机制导致全身系统性炎症。两者也可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睡眠评价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临床初筛的诊断意义.方法:对30例鼾症、95例OSAHS患者行睡眠评价量表问卷调查(ESS)、判断嗜睡评分(EP)并行多导睡眠分析仪(PSG)检查,依据PSG检查结果将嗜睡评分与相关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鼾症及各组OSAS患者EP评分、夜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有明显差异,且EP与AHI呈正相关.结论:临床可用睡眠评价量表作为OSAS患者的初筛检查.  相似文献   

16.
代巧 《家庭中医药》2006,13(2):33-33
睡眠是人类重要的生理活动,占人生旅程的三分之一。睡眠好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医学专家研究发现,由生理、心理、精神、性格及社会等因素造成的睡眠疾病,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睡眠疾病包括失眠、打鼻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嗜睡等。资料显示,我国有20%~30%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疾患,老年群体更是高达40%。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睡眠呼吸疾患之一,可诱发多种疾病,具有潜在危险性。自20世纪70年代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近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罕见的疑难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有3大临床表现[1]:日间难以抵抗的睡眠发作、猝倒、夜间睡眠障碍(包括睡眠瘫痪和睡眠幻觉)。2014年发布的第3版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3rd edition,ICSD-3)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有无  相似文献   

1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nctive sleep ap-nea synclrome,OSAS)是发病率较高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患,近年来,OSAS这一疾病在临床上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它除了具有典型的打鼾,夜间憋气,白天嗜睡等症状外,可能还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OSAS指成人夜间睡眠时阻塞性呼吸暂停时间〉10秒,患者7小时睡眠呼吸暂停30次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5次以上。  相似文献   

20.
发作性睡病是继睡眠呼吸障碍之后,引起日间过度思睡的第二大病因。它是一种终身性睡眠疾患,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酿成意外事故而危及生命。目前,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尚未规范统一,运用中医辨证理论体系,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用相关中药来改善症状及减少其发作次数。通过文献研究,本文将从病名、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