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考察丹参素磷脂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并与丹参素原料药进行比较。方法灌胃给予大鼠丹参素和丹参素磷脂复合物(含丹参素等量),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丹参素的浓度,通过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丹参素组Cmax为(1.28±0.13)×103ng/mL,Tmax为(51±8.22)min,AUC0-t为(2.05±0.24)×105 ng/(mL·min);丹参素磷脂复合物组Cmax为(1.88±0.07)×103 ng/mL,Tmax为(90±18.37)min,AUC0-t为(3.07±0.50)×105ng/(mL·min)。结论磷脂复合物能够增加丹参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吲哚美辛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IDM-SMEDDS)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IDM-SMEDDS(给药剂量按IDM计为8.0 mg/kg),采用HPLC法测定IDM在大鼠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以IDM原料药制备混悬液作为参比,绘制两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DAS Ver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IDM-SMEDDS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权重因子为1/C2,IDM混悬液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权重因子为1/C2;大鼠口服IDM-SMEDDS的Cmax为42.56 μg/mL、Tmax为1h、AUC0-48h为814.25(μg·h)/mL,口服IDM混悬液的Cmax为9.72 μg/mL、Tmax为6h、AUC0-48 h为134.57(μg·h)/mL.结论 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可以提高吲哚美辛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溴吡斯的明(pyridostigmine bromide,PB)和水包油的溴吡斯的明新型复合物纳米乳(pyridostigmine bromide novel phospholipids complex nanoemulsion,PPCN)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两者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本试验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量相同,于预先设定不同的时间点采取血样,用HPLC法测定药物的血药浓度,DAS(2.1.1版)软件计算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及生物等效性。结果:PB和水包油新型纳米乳PPCN的Cmax分别为1.49 mg/L和2.23 mg/L,AUC(0-72 h)分别为7.06 mg·h/L和14.12 mg·h/L。PB的Tmax为1.5 h,而PPCN的Tmax为4 h。PB的Cmax是PPCN的1.50倍,PPCN的AUC(0-72 h)是PB的2倍。经双单侧t检验,方差分析和非参数秩和检验AUC(0-72 h),Cmax和Tmax具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00,0.000,0.001)。结论:PPCN延长了PB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时间,提高了PB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PPCN与PB不具有生物等效性,且PPCN较PB更好。  相似文献   

4.
环维黄杨星D磷脂复合物药代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FLD法测定SD大鼠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CB)的含量,考察SD大鼠口服灌胃给予CB磷脂复合物(CBPC)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溶剂挥发法制备CBPC.采用星点设计优化制备工艺,以磷脂/CB、主药浓度作为考察指标,以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口服灌胃给予CBPC和CB(60mg/kg,以CB计)后,分别在15 min、30min、1、2、3、4、5、6、8、12、24 h等时间点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以HPLC/FLD法测定血浆中CB的浓度.采用C1s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荧光检测激发波长231nm,发射波长385 nm,柱温25℃.结果 CBPC和CB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t为(1 703.81±549.38)μg·h·L-1和(619.93±75.67) μg·h·L-1;Tmax为(6.00±0)h和(4.33±0)h;Cmax为(82.32士9.55)μg·L-1和(69.27±8.66) μg· L-1.CBP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74.84%.结论 磷脂复合物提高了CB的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肠溶缓释胶囊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84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在规定时间内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鼠经灌胃氧化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肠溶缓释胶囊内容物后的血药浓度。以PKSolver 2.0药动学软件进行曲线拟合,按口服吸收单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小鼠灌胃给药氧化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肠溶缓释胶囊内容物后的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口服吸收单房室模型,氧化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肠溶缓释胶囊的达峰时(Tmax)分别为(1.14±0.17)h和(1.91±0.22)h,峰浓度(Cmax)分别为(2.59±0.07)μg/m L和(3.48±0.87)μg/m L,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11±1.24)μg/m L·h和(17.46±2.16)μg/m L·h。结论: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肠溶缓释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15.29%,能显著提高氧化苦参碱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姜黄素衍生物FM0807在不同给药方式的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 方法 用HPLC法测定FM0807经静脉注射、灌胃给药后的小鼠血浆中FM0807及其代谢产物姜黄素的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姜黄素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静脉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β 13.58 min、AUC 620.66 μg/(mL/min)、Vd 2.59 L/kg、Cmax 62.11μg/mL,灌胃给药后t1/2β 79.86 min、AUC 59.81 μg/(mL/min)、Vd 317.35 L/kg、Cmax 0.50 μg/mL. 结论 FM0807静脉给药迅速代谢为姜黄素,维持有效血药浓度50 min,FM0807灌胃后,姜黄素药-时曲线呈双峰,可能存在肝肠循环.  相似文献   

7.
阿昔洛韦片在人体中药动力学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两种阿昔洛韦片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方法测定10名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600mg阿昔洛韦受试片和参比片后血药浓度,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口服两种阿昔洛韦片计算的峰浓度Cmax、Tmax和AUC分别为Cmax1.24±0.49和1.17±0.20μg/ml,Tmax1.9±0.6h和2.1±1.1h,AUC7.56±1.80和7.56±2.10μg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美斯地浓磷脂复合物(MSPLC)对美斯地浓在大鼠体内肠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 制备MSPLC,并测定其复合率、理化性质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选择健康SD雄性大鼠6只,分为2组,利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MSPLC及美斯地浓的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渗透率.结果 MSPLC复合率为(84.02±1.68)%;MSPLC的DSC图谱中,美斯地浓的吸收峰消失,且相变温度比磷脂低;紫外光谱与美斯地浓的紫外光谱相似;傅里叶-红外扫描图谱与美斯地浓和磷脂的物理混合物有明显的不同.MSPLC平均粒径为(204.6±0.3) nm,zeta电位为(-25.12±0.16)mV,粒径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肠循环液中美斯地浓回收率与精密度符合要求;MSPLC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约为美斯地浓原料药的17倍;MSPLC的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渗透率分别是美斯地浓的2.32倍和2.52倍.结论 MSPLC能明显改善美斯地浓在大鼠小肠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吴茱萸碱分子包合物与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和特征。方法制备吴茱萸碱分子包合物,以吴 茱萸碱为对照,检测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及体外累计释放百分率;大鼠尾静脉给予吴茱萸碱包合物以及游离吴茱萸碱后,HPLC 法测定血浆中吴茱萸碱的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及生物利用度。结果吴茱萸碱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约 为18 μg/mL、累计释放百分率约为80%,与游离吴茱萸碱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吴茱萸碱包合物和游离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的 Cmax分别为252.5±12.43 μg/L和161.3±3.45 μg/L;Tmax分别为4.00 h和4.07 h;MRT0-∞分别为8.46±0.91 h和4.43±0.74 h;AUC0-t分 别为2266.40±28.64 μg·L-1·h-1和911.92±8.53 μg·L-1·h-1;AUC0-∞分别为2359.76±31.58 μg·L-1·h-1和919.16±9.73 μg·L-1·h-1;吴茱 萸碱包合物相对生物利用度256.73%。结论吴茱萸碱包合物明显改善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新型集成干扰素(pegylated consensus interferon,PEG-cIFN)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非聚乙二醇化的集成干扰素(consensus interferon,cIFN)进行比较。方法大鼠分别单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PEG-cIFN(7、14和28μg/kg)和cIFN(7μg/kg),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清药物浓度,实验数据以DAS 3.0药动程序拟合并计算药动参数。结果大鼠分别单次皮下注射PEG-cIFN低、中和高3个剂量组后,峰浓度(the peak concentration,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serum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随剂量增加呈更大比例增大,清除率(clearance,CL)随剂量增大而降低;达峰时间(the time to reach peak concentration,Tmax)和消除半衰期(elimination half life,t1/2β)与剂量呈非相关,且较为恒定(10~20 h);相同剂量下的PEG-cIFN较cIFN t1/2β延长15倍;CL降低10倍;Tmax滞后约10倍;AUC增加8倍,而Cmax降低近1倍。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PEG化后的IFN确实能改善和提高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特性,延长半衰期,降低清除率,增加暴露量,减小血清峰-谷浓度比率,延缓药物体内作用时间,具有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种盐酸文拉法辛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双交叉试验方案设计,分别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博乐欣)50 mg,采集36 h内动态血标本;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文拉法辛的浓度,DAS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判定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 ax分别为(59.32±17.21)、(60.58±17.42)μg·L^-1,Tm ax分别为(2.08±0.46)、(2.25±0.55)h,T1/2分别为(6.69±1.67)、(6.35±1.69)h,AUC0-36分别为(524.65±227.01)、(528.22±226.57)μg·L^-1.h,AUC0-∞分别为(544.81±246.05)、(546.85±244.62)μg·L^-1.h,2种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2种制剂生物等效,受试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37±10.41)%。结论 2种盐酸文拉法辛胶囊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匹伐他汀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法,研究匹伐他汀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单、多剂量药动学。方法 3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男女各半),分别口服匹伐他汀低、中、高3个剂量(1 mg、2 mg、4 mg)进行单剂量药动学研究,2 mg剂量组继续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进行多剂量药动学研究。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匹伐他汀的浓度,并采用PKS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药1、2、4 mg匹伐他汀后主要的药动学参数:Cmax(30.89±11.05)μg.L-1、(74.02±35.71)μg.L-1、(123.70±26.37)μg.L-1;Tmax(0.78±0.18)h、(0.73±0.25)h、(0.70±0.16)h;T1/2(9.80±3.33)h、(10.81±1.96)h、(12.79±3.00)h;AUC0-48(90.51±31.10)μg.h.L-1、(225.89±82.71)μg.h.L-1、(350.15±70.25)μg.h.L-1;AUC0-∞(93.72±32.72)μg.h.L-1、(232.15±86.22)μg.h.L-1、(365.39±75.46)μg.h.L-1。中剂量组10名受试者多次口服受试药2 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80.26±19.43)μg.L-1;Tmax(0.75±0.29)h;T1/2(10.76±1.96)h;AUC0-48(270.53±98.44)μg.h.L-1;AUC0-∞(280.55±104.97)μg.h.L-1;波动度DF为(8.21±2.11)%。结论匹伐他汀在连续多次给药后,体内无蓄积现象,血药浓度第5天已达稳态。匹伐他汀的剂量与Cmax、AUC0-∞和AUC0-24呈正相关关系;匹伐他汀的体内过程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匹伐他汀片单、多剂量给药后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国产氯氮平口腔崩解片和普通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18例健康男性志愿者2×2交叉试验方案设计,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5mg,并采集60小时内动态血标本;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氯氮平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判定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69.65±14.36)μg/L和(71.48±15.20)μg/L,tmax分别为(0.9±0.3)h和(1.0±0.3)h,AUC0-60分别为(569.1±201.1)μg/h·L和(565.3±193.5)μg/h·L,AUC0-∞分别为(609.6±230.3)μg/h·L和(606.9±193.4)μg/h·L,t1/2(ke)分别为(13.7±4.4)h和(14.1±3.6)h,两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受试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为(100.7±16.9)%。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健康人口服美洛昔康颗粒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美洛昔康颗粒或美洛昔康片15mg后,采用RP-HPLC紫外分析法检测血药浓度。结果美洛昔康颗粒及美洛昔康片的T_(max)分别为(3.3±1.6)和(4.7±1.1)h;C_(max)分别为(0.652±0.109)μg/h·mL和(0.532±0.106)μg/h·mL;T1/2分别为(26.56±11.29)h和(26.87±9.99)h;AUC_(0→96)分别为(20.083±6.182)μg/h·mL和(18.767±6.165)μg/h·mL;AUC_0→∞分别为(23.901±8.624)μg/h·mL和(22.452±7.548)μg/h·mL;美洛昔康颗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13.8±35.5)%。结论美洛昔康颗粒与美洛昔康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左卡尼汀(L-carnitine,LC)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药动学特性及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1]。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血浆中药物血药浓度[2]。采用DAS Ver 2.0药动学软件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Cmax、AUC 0-24 h及AUC 0-∞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进行生物利用度评价。结果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α为(2.06±1.20)h;T1/2β为(59.80±10.50)h;T max为(3.23±0.42)h,;AUC(0-∞)为(2518.3±310.65)μmol/(L.h);AUC(0-t)为(1311.54±218.32)μmol/(L.h);Cmax为(83.5±23.40)μmol/L。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1±11.6)%。结论该检测方法准确、灵敏、简便。符合血浆样品的测定要求,可以应用于血药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格列本脲的药动学考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适宜性.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与正常大鼠灌胃给予10 mg/kg格列本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血药浓度.用DAS 2.0软件处理数据,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格列本脲在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为:Tmax分别是84.784 min,255.427 min;Cmax分别是0.259 mg/L,0.910 mg/L;CL分别是0.092 L/min/kg,0.019 L/min/kg;AUC(0-720min)分别是509.523 mg/L·min,1528.280 mg/L·min.结论 格列本脲在正常大鼠与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有显著性差异,但此结果与文献不一致,此模型可能不适合考察药物在Ⅱ型糖尿病病态下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奥关拉唑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DAS2.0统计软件处理,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小Cmax、Tmax;和AUC0—12h分别为(1.79±0.86)h和(1.49±0.50)h、(0.51±0.25)μg·mL^-1和(0.49±0.19)μg·mL^-1、(2.05±0.64)h和(2.04±0.63)h、(1.64±1.41)μg·h~·mL^-1和(1.57±0.99)μg·h^-1·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48±33.82)%。结论两种奥关拉唑肠溶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