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和滑膜组织VEGF、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Wistar大鼠造模,成模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青蒿琥酯组、甲氨喋呤(MTX)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排水法测定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的足爪容积,HE染色、光镜下观察踝关节病理变化并计算病理积分,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VEGF、bFGF水平,RT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结果给药后,青蒿琥酯组与MTX组均能降低大鼠的足爪肿胀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琥酯组与MT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琥酯组、MTX组光镜下踝关节病理改变,包括炎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软骨破坏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青蒿琥酯组、MTX组的滑膜病理积分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而青蒿琥酯组与MT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VEGF、bFGF、IL-1β、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VEGF、bF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用药后血清VEGF、bFGF、IL-1β、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VEGF、bFGF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青蒿琥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管新生相关因子VEGF、bFGF、IL-1β、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42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各8只)、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4组用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制备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记录用药品干预后各组关节肿胀指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TNF-α、IL-6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及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 CD4及CD3 CD8)、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青蒿琥酯可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情缓解,与甲氨喋呤联用作用更强。且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淋巴细胞(CD3 CD4及CD3 CD8)、TNF-α、IL-6的水平;结果可为青蒿素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痹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内的病理变化及关节滑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调节活化蛋白(RANTES)、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7(IL-1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三痹汤高剂量组、三痹汤中剂量组、雷公藤对照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余4组均用弗式完全佐剂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后8d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1d。于实验期间每周对各组大鼠进行关节炎症评分;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双侧膝关节滑膜组织,光镜下观察关节滑膜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关节滑膜TNF-α、MCP-1、RANTES、TGF-β、IL-17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炎性改变严重,经三痹汤或雷公藤治疗后,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三痹汤高剂量组原发足于第3周后、继发足于第2周后关节炎症评分明显减少(P0.05);与雷公藤对照组比较,三痹汤高剂量组于第2周时继发足关节炎症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滑膜TNF-α、MCP-1、RANTES、TGF-β和IL-17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三痹汤中、高剂量和雷公藤能下调滑膜组织中TNF-α、MCP-1、RANTES、IL-17表达,上调TGF-β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雷公藤对照组比较,三痹汤中剂量组MCP-1表达明显增高(P0.05),TGF-β、IL-17表达明显降低(P0.05),三痹汤高剂量组RANTES、IL-17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三痹汤通过下调关节滑膜TNF-α、MCP-1、RANTES、IL-17表达,上调TGF-β表达,从而抑制细胞炎性因子,减轻关节肿胀及滑膜细胞增生,进而延缓关节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各8只)、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4组用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制备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记录用药品干预后各组关节肿胀指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TNF-α、IL-6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及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及CD3^+CD8)、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青蒿琥酯可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情缓解,与甲氨喋呤联用作用更强。且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淋巴细胞(CD3^+CD4及CD3^+CD8)、TNF-α、IL-6的水平;结果 可为青蒿素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的动物模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对RA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皮内注射Ⅱ型胶原,建立CIA大鼠模型,然后取其滑膜组织用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取3~5代的传代细胞,进行后续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青蒿琥酯和甲氨喋呤对滑膜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电镜观察青蒿琥酯作用下滑膜细胞的形态.结果:青蒿琥酯和甲氨喋呤作用下细胞停留在G<,1>期的比例比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电镜下可以观察到青蒿琥酯引起滑膜细胞凋亡.结论:青蒿琥酯对RA的作用与抑制滑膜细胞的增殖,与诱导滑膜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凋亡因子Fas/FasL及Bc 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青蒿琥酯I组(高剂量组)、青蒿琥酯Ⅱ组(低剂量组)、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及甲氨喋呤组。除空白组外,各实验组用完全弗氏佐剂制备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记录用药干预后各组关节肿胀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Bc l-2及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各实验组关节肿胀指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滑膜组织中Fas/FasL及Bax被上调,Bc l-2被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证实了青蒿琥酯有诱导佐剂性关节炎病情缓解的作用,上调滑膜组织中Fas/FasL及Bax,下调Bc l-2的表达而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有效成分三七总皂苷联合雷公藤多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以及胸主动脉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从50只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建立CIA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联合组、甲氨蝶呤组,每组8只。雷公藤多苷组给予雷公藤多苷10 mg/(kg·d)灌胃,联合组给予三七总皂苷200 mg/(kg·d)和雷公藤多苷10 mg/(kg·d)灌胃,甲氨蝶呤组给予甲氨蝶呤1.6m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共42 d。灌胃结束后次日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清中TNF-α、IL-6、MCP-1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主动脉MCP-1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6、MCP-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各给药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联合组均明显低于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多苷组(P均0.05),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多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MCP-1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MCP-1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联合组明显高于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多苷组(P均0.05),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多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联合雷公藤多苷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MCP-1水平,上调MCP-1在胸主动脉的表达,且较单用雷公藤多苷或甲氨蝶呤效果更优,提示中药有效成分配伍在抗炎、保护心血管方面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除痹汤对急性痛风大鼠的抗炎消肿作用及对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 63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组、秋水仙碱组[0. 2 mg/(kg·d)]、依托考昔组[6. 2 mg/(kg·d)]、清热除痹汤高剂量组[22 mg/(kg·d)]、中剂量组[11 mg/(kg·d)]、低剂量组[5. 5 mg/(kg·d)],每组按照相应药物灌胃7天,于实验第5天造急性痛风大鼠模型,测量大鼠关节周径,大鼠血清及滑膜IL-1β、TNF-α水平,观察滑膜病理变化。结果清热除痹汤高、中剂量组可以显著改善急性痛风大鼠关节周径(P 0. 05),降低急性痛风大鼠血清及滑膜IL-1β、TNF-α(P 0. 05),疗效与秋水仙碱组、依托考昔组相当(P 0. 05)。结论清热除痹汤可有效抑制急性痛风大鼠关节炎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及滑膜IL-1β、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原代滑膜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测量Ⅱ型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足踝体积和关节肿胀评分,并对CIA大鼠原代滑膜细胞增殖能力的检测及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IL-1β、TNF-α含量的测定,观察痹痛灵颗粒对滑膜细胞及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痹痛灵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小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痹痛灵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与雷公藤多苷片组的细胞培养液中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痹痛灵颗粒通过抑制CIA大鼠滑膜细胞病理性增生,降低滑膜细胞培养液中IL-1β、TNF-α水平,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痹灵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产生趋化因子RANTES、MCP-1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类风关患者滑膜成纤维样细胞,IL-10刺激,不同浓度通痹灵总碱、MTX作用后,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RANTES、MCP-1含量,取经通痹灵、MTX治疗后的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提取总RNA,用RT-PCR法测定其中RANTESmRNA、MCP-1mRNA水平.结果:通痹灵总碱10mg/L可以非常明显减少RANTES产生,与IL-10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MTX1mg/L也能减少RANTES产生,与IL-10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通痹灵总碱和MTX各剂量组都能减少MCP-1产生。通痹灵能抑制滑膜组织中趋化因子MCP-1mRNA、RANTESmRNA的表迭,MTX对MCP-1mRNA、RANTESmRNA的影响作用不明显.结论:通痹灵可抑制类风关滑膜趋化因子RANTES,MCP-1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实验拟验证不同剂量青蒿琥酯对模型大鼠血白介素-17(IL-17)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第6天选出右后足和两前足关节炎指数之和≥6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2.5,5,10,20,40 mg/(kg.d)青蒿琥酯治疗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观察各组动物灌服不同剂量的青蒿琥酯时血IL-17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组IL-17及VEGF的浓度均下降(P<0.01),且下降的幅度与青蒿琥酯的浓度呈正相关(IL-17:r=0.56,P=0.003<0.01;VEGF:r=0.54,P=0.003<0.01)。而组间对比,在青蒿琥酯浓度达到20 mg/(kg.d)治疗组时抑制达到高峰。结论青蒿琥酯能下调佐剂性关节炎血IL-17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且下降的幅度与青蒿琥酯的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风湿清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 4) 、γ干扰素(γ-IFN)、巨噬细胞趋化因子1α(MIP-1α)、Ⅱ型胶原抗体(CⅡ抗体)的调节作用,探讨清热活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 CⅡ抗体加弗氏完全佐剂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动物模型,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及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Ⅱ抗体、IL- 4 、γ-IFN及MIP-1α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Ⅱ抗体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14天、28天组血清和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 含量下降,γ-\IFN、MIP-1α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与模型组同期比较,风湿清14天组血清和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IL- 4 含量升高、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MIP-1α含量下降(P<0.05 或P<0.01);风湿清28天组血清和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MIP-1α含量均下降(P<0.05)。结论 风湿清能明显上调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局部IL- 4含量,对血清及滑膜局部γ-IFN有下调趋势,能明显下调全身和局部滑膜细胞MIP-1α的高表达,从而维持Th1/Th2细胞平衡,抑制滑膜局部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减轻慢性关节滑膜炎及血管炎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微乳凝胶(TP-MBGs)外用对CIA大鼠T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究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CIA模型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基质组、TP灌胃组、TP微乳高剂量组、TPMBGs高、中、低剂量组,给药28 d后处理,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皮肤(CD1α、Ig A)、血清(IFN-γ、IL-6、TNF-α、ColⅡ、IL-10)及滑膜细胞上清液(IL-1、PGE_2、TNF-α)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肤中CD1α、血清中IFN-γ、IL-6、TNF-α和滑膜细胞上清液中IL-1、PGE2、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TP-MBGs中剂量组血清中的TNF-α及IL-6、滑膜细胞上清液中的IL-1及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TP-MBGs高剂量组皮肤中CD1α、血清中的TNF-α及IFN-γ、滑膜细胞上清液中的IL-1及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雷公藤甲素微乳凝胶外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通过调节皮肤免疫功能及抑制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起到局部及全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虎追风丸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消化分离的方法获得滑膜细胞,放免法检测原代大鼠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水平。结果:白虎追风丸可明显下调AA大鼠滑膜细胞分泌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痹灵对滑膜细胞趋化因子RANTES、MCP-1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痹灵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产生趋化因子RANTES、MCP-1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类风关患者滑膜成纤维样细胞,IL—ID刺激,不同浓度通痹灵总碱、MTX作用后,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RANTES、MCP-1含量。取经通痹灵、MTX治疗后的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提取总RNA,用RT-PCR法测定其中RANTESmRNA、MCP-1mRNA水平。结果:通痹灵总碱10mg/L可以非常明显减少RANTES产生,与IL—ID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MTX1mg/L也能减少RANTES产生,与IL-I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通痹灵总碱和MTX各剂量组都能减少MCP-1产生。通痹灵能抑制滑膜组织中趋化因子MCP-1mRNA、RANTESmRNA的表达,MTX对MCP—1mRNA、RANTESmRNA的影响作用不明显。结论:通痹灵可抑制类风关滑膜趋化因予RANTES、MCP-1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芪汤对饮食诱发的代谢综合征(MS)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柴芪汤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芪汤组和罗格列酮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用高盐高脂高糖饮食喂养8周,用药组从造模第1天开始给予柴芪汤[5.67 g/(kg·d)]、罗格列酮混悬液[3 mg/(kg·d)]灌胃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血糖及胰岛素,评价胰岛素抵抗情况,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及IL-6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FBG)、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清TNF-α及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各项指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柴芪汤组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柴芪汤组TNF-α及IL-6水平较罗格列酮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芪汤可能通过影响血清TNF-α和IL-6水平而改善MS,早期使用柴芪汤可干预MS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藏药镰形棘豆总黄酮对佐剂性大鼠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1,COX-1)及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影响。方法:将50只成年Wistar大鼠(雌雄各半)按性别匹配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及镰形棘豆总黄酮低、高剂量组,以完全弗氏佐剂型(AA)关节炎大鼠为模型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TNF-α、COX-1及COX-2抗体水平,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AI积分及足关节肿胀情况。结果: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甲氨蝶呤及镰形棘豆总黄酮低、高剂量均能改善大鼠一般症状及足部肿胀程度,并能降低血清IL-1β、TNF-α及COX-2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1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藏药镰形棘豆总黄酮能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COX-2水平,减轻病变关节损伤积分,有望作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范文强  吕书龙  马玲  吴洁  付冬冬  王培山  李利  梁舒 《中草药》2019,50(16):3866-3871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安全性。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0.4mg/kg)组和雷公藤甲素低、中、高剂量(0.1、0.2、0.4mg/kg)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II型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从第3周开始,各组分别ig给药,每天1次,连续4周。比较各组大鼠足爪肿胀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和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镜下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形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IL-10、IL-17、TNF-α、VEGF、IFN-γ、TGF-β表达水平。结果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大鼠踝关节内滑膜细胞显著增生,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新生毛细血管,骨小梁变细,软骨表面侵蚀严重。其余各组组织内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给药后,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较给药前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CD4+Foxp3+Treg和CD4+CD25+Treg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大鼠血清IL-10、TGF-β水平升高,IL-17、TNF-α、VEGF、IFN-γ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大鼠踝关节组织IL-10、TGF-β表达明显增多,IL-17、TNF-α、VEGF、IFN-γ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或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组与雷公藤甲素高剂量组比较前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能够明显改善II型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关节肿胀情况,作用机制与促进IL-10、TGF-β表达,增加Treg细胞比例,抑制IL-17、TNF-α、VEGF、IFN-γ表达有关,并且无明显肝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及青蒿琥酯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12周构建NAFLD小鼠模型,正常组予普通饮食,模型构建成功后分为青蒿琥酯15mg/(kgod)、30mg/(kgod)、60mg/(kg·d)治疗组、阳性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80mg/(kg·d)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治疗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予腹腔注射药物干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干预12周后,检测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空腹血糖(GLU)水平及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NF-κB、TNF-α、ALT、AST、TG、CHOL、GLU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病理学检查显示脂肪变性和炎症改变,相关分析提示NF-κB与TNF-α呈正相关(P<0.01),NF-κB、TNF-α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P<0.05),TNF-α与脂肪变呈正相关(P<0.05);青蒿琥酯干预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NF-κB、TNF-α、ALT、AST、TG、CHOL、GLU水平显著下降,肝脏病理脂肪变、炎症坏死程度减轻,青蒿琥酯60mg/(kg.d)治疗组改善最显著。结论:在NAFLD小鼠模型肝组织NF-κB、TNF-α表达增高,且NF-κB、TNF-α与肝脏炎症呈正相关;青蒿琥酯可能通过下调NF-κB、TNF-α的表达,起到抗炎作用,从而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20.
金若晨  黄琦 《新中医》2017,49(10):12-15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对波动性高糖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肾脏及主动脉组织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只(N组)和糖尿病模型组40只。用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4周,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稳定高糖组(S组)8只和波动性高糖模型组32只,错时注射葡萄糖、胰岛素制备血糖波动模型。2周后,将波动性高糖模型组随机分为人参皂苷低(FL组)、中(FM组)、高剂量组(FH组)及波动性高糖组(FO组),各8只,人参皂苷低、中、高各剂量组予相应剂量[14 mg(kg·d)、28 mg/(kg·d)、56 mg/(kg·d)]的人参皂苷灌胃8周,波动性高糖组(FO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测定大鼠血清活性氧(ROS)浓度,取肾脏及主动脉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并测定MCP-1和TNF-α在大鼠肾脏及主动脉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N组)比较,稳定高糖组(S组)及波动性高糖组(FO组)各时间点血糖水平明显增高;血清ROS浓度均明显增加;血管和肾脏组织MCP-1和TNF-α的表达均增多(P<0.05)。与稳定高糖组(S组)比较,波动性高糖组(FO组)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变化较大(P<0.05),其在1天内有2个明显的血糖波动高峰和低谷;血清ROS浓度明显增加;血管和肾脏组织MCP-1和TNF-α表达增多(P<0.05)。与波动性高糖组(FO组)比较,人参皂苷低(FL组)、中(FM组)、高剂量组(FH组)血清ROS浓度均明显下降,血管和肾脏组织组MCP-1和TNF-α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人参皂苷低剂量组(FL组)、中剂量组(FM组)、高剂量组(FH组)组间比较,人参皂苷浓度越高,血清ROS浓度、MCP-1和TNF-α的表达越低(P<0.05)。结论:人参皂苷可以下调氧化应激,抑制MCP-1和TNF-α的过表达对血管组织的损伤,对波动性高糖所致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