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文  赵超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1):110-110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4 9岁。因反复上腹部烧灼样疼痛 2年余就诊。查体 :心肺正常 ,上腹部轻压痛。内镜检查 :食管黏膜未见异常 ;胃体、胃窦黏膜轻度充血水肿 ;幽门圆形 ,开闭自然 (图 1) ;十二指肠球腔明显增大 ,并见左右并排的两个圆形开口 ,直径约 1.5cm(图 2 ) ,均见气泡逸出和黄绿色十二指肠液返流 ,但进镜困难 ,开口间为一宽约 1.0cm的黏膜隔将二者分开 ,黏膜完整稍充血 ,未见溃疡或糜烂 ,合拢的活检钳可进入约 10cm无明显阻力。内镜诊断 :十二指肠重复畸形 ,慢性浅表性胃炎。次日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食道通过顺利 ,胃底及胃体黏膜皱…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5岁。间歇性上腹部疼痛3月余,伴返酸,嗳气就诊。胃镜所见:食道下段粘膜充血,胃液混浊并混有胆汁,胃窦部粘膜呈花斑样改变,十二指肠球后壁可见0.5cm×0.4cm溃疡灶,十二指肠降部约10cm范围内可见肠腔四壁散布4个约3.0cm×3.0cm~3.0cm×2.0cm大小的不规则粘膜充血区,每个粘膜充血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恶性淋巴瘤1例分析如下。男,50岁。200909中旬开始间断性上腹部隐痛,2009—09—24门诊胃镜:十二指肠球腔变形,前壁见一直径约1.2cm类圆形深凹陷溃疡,底部覆黄苔及陈旧性血痂,边缘尚规整,周围黏膜充血水肿,镜检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门诊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10d余,效果欠佳,患者上腹部疼痛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4.
十二指肠Brunner腺腺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 ,32岁。因中上腹不适 2个月 ,黑便 2次入院。所排黑便成形 ,不伴恶心、呕吐及腹痛。查体 :无明显贫血貌 ,腹平软 ,无压痛、反跳痛。消化道钡透示十二指肠球部隆起型肿块 ,3cm× 2 .5cm× 2 .5cm大小 ,未见溃疡。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隆起型病变 ,表面光滑 ,色红 ,顶端稍凹陷 ,未见溃疡。胃镜活检标本病理诊断 :炎性坏死组织 ,局灶性上皮轻~中度不典型增生。手术见息肉样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前壁 ,蒂较宽 ,突向肠腔 ,行肿块切除。病理检查 巨检 :带蒂结节 1枚 ,3 3cm× 2 5cm× 2 5cm大小 ,蒂直径 1 8cm ,长 0 5cm ,肿块表面覆…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的内镜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粘膜隆起性病变的内镜表现及病理改变。方法:通过胃镜或超声胃镜观察了324例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经活捡或电切后行病理检查。结果:内镜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广基息肉状隆起,其中以单个无蒂隆起为多,绝大多数在1.0cm以内,大于1.0cm共5例。病理检查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病变有Brunner腺增生、胃上皮化生、炎性隆起、良性淋巴组织增殖、肠腺上皮异型增生、腺瘤性息内、囊肿。平滑肌瘤及异位胰腺各1例。结论:本组十二指肠息肉样隆起性病变均为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超声特点、检查及诊断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9000余例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病人,57例超声诊断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声图像特征、检查方法、注意事项。结果:57例超声诊断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病人,48例经胃镜证实,9例不宜做内镜检查的经X线钡餐造影及治疗后随访检查确诊.超声图像主要特征表现为:胃内潴留物、肠腔狭窄、肠壁增厚水肿、不全梗阻、与周围组织粘连及动力学的改变。结论:超声能准确的反映溃疡的大小、病变的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伴有梗阻情况下更能体现超声检查的优势,应该作为临床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5岁.阵发性右上腹隐痛10个月,加重伴黄疸20天.查体:右上腹可扪及一约5cm×5cm大小肿块,质韧、压痛,活动度差.上消钡餐检查见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线样狭窄,提示十二指肠肿瘤.CT检查:十二指肠及胃窦壁不均匀增厚,最厚处达2.2cm,CT值约40Hu,十二指肠管腔不规则狭窄;肝内胆管树支样扩张,胆囊增大,大小约8cm×6cm×6cm;胆总管扩张,最大横断面直径约1.3cm,末端可见增厚的十二指肠水平段肿块.增强检查肿块CT值约57~73Hu.CT诊断:十二指肠肿瘤,考虑为淋巴瘤(图1).术后病理见黏膜肌层内大量散在的淋巴细胞,诊断为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8.
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表现.并将其分为三大类型:(1)肿块型:可表现为单发巨大肿块或多发结节状肿块.伴有粘膜皱襞粗大;(2)溃疡型:表现与溃疡型胃癌或良性溃疡相似;(3)浸润型:病变弥漫浸润类似皮革胃或局限性胃窦狭窄.伴多发糜烂或小溃疡。胃恶性淋巴瘤具有病变广泛.多中心性溃疡、糜烂、肿块及巨大皱襞同时存在的特点.当X线显示恶性病变征象.而内镜多次活检阴性者.应该想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下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总结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特征 ,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对 17例病理确诊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内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在内镜下呈多样性 ,病变累及胃窦最多 (5 2 .9% ) ,主要病变形态为肿块或结节 (2 9.4 % ) ,溃疡型 (2 9.4 % ) ,浸润病变 (2 3.5 % ) ,浅表糜烂 (17.6 % )。结论 内镜是诊断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有效手段 ;内镜下多点多次深凿活检可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44岁。返酸、烧心、呃逆1年,近1个月觉胸骨后不适饱胀、纳差。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便血史。胃镜示十二指肠降部有一呈粉红色、质软、突向腔内的肿块,广基,表面光滑(图1)。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症”。院外口服消炎药治疗3周后复查胃镜肿块无变化。术中见十二指肠降部外侧(十二指肠乳头平面)有一直径约1.3cm的广基息肉,突向腔内,触之质软,活动度好,  相似文献   

11.
12例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胃镜检查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是指十二指肠球部以后的溃疡,即从第一环形皱襞开始至十二指肠空肠曲部所发生的溃疡。十二指肠球后溃疡胃镜检查易漏诊。本文总结我院近5年中经纤维胃镜检出的12例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供基层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早期十二指肠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63岁.入院1个月前出现上腹痛,呈阵发性隐痛,伴反酸、暖气.明感腹胀,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含胆汁的胃内容物.未觉明显体重减轻.入院查体:神清,未见肝掌及蜘蛛痣,颈静脉无充盈,心肺心诊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腹平片示:右侧中上腹部局部肠管扩张并液平.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水平段有一斜行类似笔杆压迫的切迹,并可见十二指肠逆蠕动.腹部CT示:胃腔扩张明显,十二指肠肠壁增厚.腹部血管造影示:腹主动脉各主要分支结构正常,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间夹角较小,约12°左右.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多发息肉可能.术中见:十二指肠三、四段交界处一约2 cm×2 cm大小表浅溃疡型肿物,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夹角较小,压迫十二指肠.术后病理示:十二指肠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侵犯肠壁全层.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男 ,5 0岁。主因上腹不适 ,后背部隐痛近 1年 ,反酸、嗳气、消瘦 3个月入院。同年 9月与 10月曾 2次做上消化道造影 ,诊断为胃窦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对症治疗无好转 ,且明显消瘦 (半年内体重下降 5kg)。于入院后再次做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 ,未见龛影。印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深大溃疡 ,直径约 2cm大小 ,占据整个球腔 ,被覆较厚灰白苔 ,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报告为十二指肠低分化癌。即行手术治疗 ,术中除见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外 ,其周围尚有肿大淋巴结 ,小肠有一处疑为转移灶。行胃空肠…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性 ,7岁。以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上腹疼痛伴呕吐半个月入院。腹部CT、B超示腹膜后 (十二指肠 )肿瘤。胃镜示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及十二指肠水平部上方有一巨大隆起 ,表面充血明显。手术见十二指肠降部明显增粗 ,纵行切开见十二指肠后壁有一 8cm× 6cm大包块 ,质硬 ,肿块下段有骨性组织及牙齿 ,无腹水。病理检查 巨检 :灰白色类圆形肿物 1个 ,体积 8 6cm× 5 4cm× 4cm大 ,表面被覆皮肤 ,切面呈实性 ,中央有 1块不整形骨 ,体积 5cm× 3 5cm× 2cm ,内有牙齿。镜检 :可见皮肤及附属器、脂肪、血管及骨组织 ,真皮层伴大量成团的浆细胞…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溃疡4092例内镜分析朱美中,曹涛,李雅君,沙忠芬,周丽萍,杨莉我院自1984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做胃镜24309例,检出十二指肠溃疡409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4092例患者中男3193人,占78%,女899人,占22%,男女比...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患者刘××,男,78岁,农民。因上腹部隐痛、腹胀数年,加重半月行胃镜检查。检查所见:食道下段有条状充血、糜烂,胃底散在瘀点,胃体四壁花斑,胃角规则,胃窦四壁花斑,有血管网,幽门口正常,十二指肠球部畸形,先分为两个腔,靠后壁的一个腔与十二指肠降部相通;靠前壁一个腔又分为二个腔与下部相通,其中靠一个再分为三个腔,靠下一个腔再分为两个腔通向下方,最终因直径小于0.9 cm(奥林巴斯GIF-XQ40胃镜直径0.9 cm)胃镜不能通过,但可见有黄绿色胆汁样液体反流及气体逸出,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十二指肠降部正常。胃镜诊断:反流性食道炎、…  相似文献   

17.
随着小儿纤维胃镜技术的开展,小儿消化性溃疡诊断率大为提高,但由于其在基层医院尚未能普及,且儿童对此有恐慌的心理,难以配合。为弥补这方面不足,我院于1992年开始对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超声检查作了一些摸索,认为B型超声显像法,用于诊断本病是可行的,今将经胃镜、X线对照的58例小儿胃十二指溃疡超声确诊、误诊及漏诊的完全资料给予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了1992年1月至1999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疑有胃十二指肠疾患的患儿452例,进行了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检出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49例,复合性溃疡…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很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1],现将吉林油田总医院2010-10普外科收治的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7岁.系纳差2个月伴黑便两次来诊.一般检查:神清,精神可,腹平,可见胃型及蠕动波,未见肠型,腹软,无压痛.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余未见异常.钡餐检查:十二指肠不规则变形,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管壁僵硬,边缘毛糙,十二指肠降段可见明显扩张,胃及食道未见异常.CT检查:平扫可见十二指肠腔内肿块影,约1.8 cm×2.4 cm大小.肠壁不规则增厚,肠腔偏心性狭窄.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胃镜下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胃镜下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9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33例PGML患者的胃镜图像资料,观察病灶形态、分布特征及胃镜活检确诊情况。结果:PGML病变分布广泛,33例患者中15例(45.5%)病灶广泛累及胃内多个部位;19例(57.5%)伴胃窦受累。33例中胃镜下表现为弥漫浸润型13例(39.4%),结节肿块型3例(9.1%),溃疡型17例(51.5%)。5例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中,4例(80.0%)为弥漫浸润型,1例(20.0%)溃疡型: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14例(583%)为溃疡型,7例(29.2%)弥漫浸润型,3例(12.5%)结节肿块型;4例弥漫大B细胞合并MALT淋巴瘤(DLBCML)病例中弥漫浸润型和溃疡型各2例(50.0%),33例PGML.胃镜下疑诊为PGML者12例(363%),诊断为进展期胃癌20例(60.6%),复合性溃疡1例(3.0%);经胃镜活检确诊PGML22例,确诊率为66.7%。结论:PGML病灶胃镜下形态多样,易与进展期胃癌混淆,且分布广泛,胃窦最常受累胃镜活检对PGML确诊率不高,而深部活检结合免疫组化可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对十二指肠癌并结肠瘘误诊为阑尾炎手术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4岁。因右下腹痛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术后12 d出现黄色稀水样便,3~4次/d,伴右中腹持续、局限性隐痛,常规治疗不缓解,术后9个月后因明显消瘦来我院就医。查体:一般情况差,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右中腹轻压痛,轻微反跳痛,无肌紧张,右下腹部可触及直径约5 cm大小肿块,有触痛。行腹部CT见右中下腹围绕肠管软组织肿块影,考虑来源于肠道,胃镜:(1)十二指肠肿物;(2)十二指肠与结肠交通畸形待除外。病理:十二指肠降部绒毛管状腺癌。上消化道造影:钡剂达十二指肠水平段时,可见钡剂进入近段空肠、横结肠及一囊袋状结构同时显影,且三者互相交通。横结肠黏膜不规则破坏,可见充盈缺损,部分结肠袋消失。考虑横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囊袋状结构不除外,横结肠憩室或憩室样改变。结肠镜到达升结肠后不能通过,见结肠新生物,考虑结肠癌可能性大,病理示:升结肠黏膜组织慢性炎,淋巴组织增生;给予手术治疗。手术探查腹腔:十二指肠降段及结肠肝区浆膜纠集、粘连固定,右中下腹部可扪及直径约8 cm肿块,质地硬,侵犯结肠肝区、升结肠、盲肠后内侧、十二指肠二三段,肿块后方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