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玲玲  茹立  朱峰 《浙江创伤外科》2023,(11):2180-2182
目的 基于CT评估锁骨骨折后胸锁关节(SCJ)形态学改变,确定同侧锁骨骨折对SCJ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96例锁骨骨折患者的CT数据。评估双侧SCJ关节间隙宽度(JSW)的解剖学一致性;双侧锁骨内侧(PC)的位置;以及骨骺、关节炎、钙化和关节内气体的未融合。结果 SCJ JSW在冠状面(骨折侧8.70 mm±2.61 mm与非骨折侧7.63 mm±2.58 mm;P=0.001)和轴面(骨折侧9.40 mm±2.76 mm与非骨折侧9.02±2.99;P=0.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锁骨内侧的位置在冠状面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侧14.31 mm±3.66 mm,非骨折侧13.49±3.34 mm;P=0.011),这表明位置的上移。结论 急性锁骨骨折可能与同侧SCJ间隙宽度增大和锁骨近端上移有关。这两种形态学改变可能提示SCJ的伴随损伤,并可能增加SCJ不稳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朱通伯  颜小琼 《中国骨伤》2005,18(8):488-488
在CT引导下将药液注入骶髂关节,因国外文献有报道,我们也想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因而解剖了一具新鲜尸体的骶髂关节,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解剖时观察到骶髂关节周围有极其坚强的向各方向走行的韧带纵横交错地将骶骨和髂骨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而所谓骶髂关节的关节间隙只是像一根头发丝样的缝隙而已,是极细而紧凑的。所以要将注射针头刺入关节间隙在解剖时切除周围的韧带后,还是很难将针头穿刺进关节腔。  相似文献   

3.
胸椎关节突关节解剖学测量与经关节螺钉固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量胸椎关节突关节的相关数据,并探讨与经关节螺钉固定的关系。方法选取20具福尔马林液体浸泡保存的成人尸体胸椎标本,去除所有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对胸椎每个节段从椎间盘和关节间隙进行游离,清楚暴露出各个关节面。测量胸椎关节突关节上、下关节面的高度、宽度和厚度,分析与经关节螺钉固定的关系。结果胸椎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高度、宽度和厚度的左右侧数据稍有不同,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胸椎上关节面的高度9.10~11.21mm,宽度8.45~11.07mm,厚度3.87~5.71mm;胸椎下关节面的高度10.65~12.59mm,宽度9.80~12.60mm,厚度4.20~6.01mm。结论胸椎关节突关节复合体有着足够的皮质骨供螺钉行跨关节固定,胸椎经关节固定也许可以作为椎弓根螺钉应用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腰椎小关节内缘至硬膜囊之间的硬膜外左右侧间隙的规律,进一步指导小关节内缘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76名患者小关节内缘间距和该层面硬膜囊横径的测量,测出其硬膜外左右侧间隙的数值,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其数值符合正态分布,理论上有94%的L5-S1间隙、56%的L4-5间隙、11%的L3-4间隙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可以应用该穿刺路径进行穿刺;实际操作中,99.6%的L5-S1间隙、49%的L4-5间隙采用了该技术。结论:小关节内缘处硬膜外左右侧间隙的大小符合规律性变化,小关节内缘穿刺仅适合部分患者,其他患者应选择其他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5.
颈椎滑脱由Perlman和Hawes在1951年首次描述,此后很多学者对颈椎滑脱进行了报道和研究。相对于腰椎而言,颈椎滑脱比较少见,可分为先天性、退变性和创伤性3种。退变性颈椎滑脱是指由于椎间盘和(或)小关节等结构的退变引起椎间盘和(或)小关节间隙狭窄,相互制约关系丧失而导致的椎体滑移,但不伴有椎弓根的断裂。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肢站立膝关节屈曲45°后前位与双膝伸直站立前后位两种不同的X线摄片方法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敏感性。[方法]1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人分别在相同条件下拍摄双膝伸直站立前后位和患侧单肢站立膝关节屈曲45°后前位片,在X线片上测量最小关节间隙,所得数据用SPSS11.5软件做统计处理。[结果]17例内侧胫股间隙骨性关节炎的最小关节间隙平均值在双膝伸直站立前后位和单肢站立膝关节屈曲45°后前位上分别是(4.65±1.44)mm和(2.52±1.69)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14例外侧胫股间隙骨性关节炎最小关节间隙在双膝伸直站立前后位和单肢站立膝关节屈曲45°后前位上分别是(6.23±1.02)mm和(4.63±1.84)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4)。[结论]单肢站立膝关节屈曲45°后前位摄片与双膝伸直站立前后位相比,更敏感地反映骨关节炎关节间隙变化,有望成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X线检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退变腰椎小关节的CT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经CT对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进行扫描观察,总结病理变化。方法:收集88例小关节退变病人的下腰椎CT片,对小关节及相关结构进行观察并记录各种病理变化的发生率。结果:小关节退变病理变化依次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疏松或硬化、骨赘形成、关节真空、关节囊钙化、关节面矢向变化、关节突肥大、小关节脱位。结论;经CT观察腰椎小关节结构较为方便可靠;对各种病理变化的总结有利于提高对腰椎退变性病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成人下颈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评级方法,为临床观测提供量化的评级标准。方法选用20例在读学生为正常组和40例颈椎病患者为病理组,分别行螺旋CT扫描并重建,测量下颈椎关节突关节横断面长度、宽度及关节间隙大小,计算出正常值范围;制定下颈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评级标准。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正常组、病理组各数据的均数及标准差;同一关节突关节左右数据间比较行配对t检验,正常组和病理组同一节段的各数据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正常组下颈椎关节突关节各测量数据左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取双侧均值。C3-4、C4-5、C5-6、C6-7关节突关节横断面长度分别为:(10.84±0.94)mm、(11.57±0.85)mm、(11.83±0.96)mm、(12.57±0.88)mm;关节突关节横断面宽度分别为:(10.44±0.99)mm、(10.56±0.91)mm、(10.50±1.06)mm、(9.49±0.68)mm;关节间隙中部(J2)最大,分别为:(1.49±0.12)mm、(1.44±0.10)mm、(1.43±0.09)mm、(1.45±0.11)mm;关节间隙两侧(J1、J3)略窄且基本对称。(2)病理组下颈椎关节突关节各测量数据左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取双侧均值。C3-4、C4-5、C5-6、C6-7关节突关节横断面长度分别为:(10.83±0.83)mm、(11.44±0.85)mm、(12.26±0.70)mm、(12.67±0.74)mm;关节突关节横断面宽度分别为:(10.55±0.98)mm、(10.98±1.06)mm、(10.96±0.85)mm、(9.75±0.81)mm;关节间隙中部(J2病)最大,分别为:(1.34±0.17)mm、(1.30±0.27)mm、(1.34±0.17)mm、(1.25±0.12)mm;关节间隙两侧(J1病、J3病)略窄且基本对称。(3)正常组和病理组间比较:C5-6关节面长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4-5、C5-6关节面宽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3-4、C4-5、C5-6、C6-7关节间隙大小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组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特征表现为:关节突肥大、骨赘形成、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坏死、软骨下骨囊性变。结论自行设计的一种新的下颈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评级标准,分为0-Ⅲ级,该评级标准是一个简单实用的影像学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后方复合松解对术中关节间隙及改善术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于截骨后行后髁增生骨常规清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关节后方复合松解。比较2组患者术中屈、伸膝间隙及术后最大屈膝角度、平均屈膝角度、主动屈膝90°及120°时间。结果 (1)术中2组屈膝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伸膝间隙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组平均屈膝角度均大于术前,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最大屈膝角度大于对照组,主动屈膝90°及120°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后方复合松解可有效改善术中关节间隙及术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与病变间隙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性的关系。方法:在CT片上观察并测量24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13~20岁)26个病变间隙的关节突关节形态及关节突关节角度,并与50例成年患者(年龄30~49岁)60个病变间隙比较。两侧关节突关节形态不同和(或)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之差≥10°定义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比较两组间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及其与椎间盘突出位置、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青少年组关节突关节不对称总发生率为57.7%,成年组为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突出位置、病理类型无关。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较高,可能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颈1-2关节突间隙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损伤及不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经C1-2关节突间隙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4月-2002年4月应用后路经C1-2关节突间隙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C2双侧椎弓骨折3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例,寰枢椎不稳1例,观察术后寰枢椎的稳定性、植骨融合率及颈椎活动度。结果:5例病人术中无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即刻获得稳定,经4-20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螺钉无松动、退出及断裂,颈椎旋转活动度平均丧失35.72%。结论:经C1-2关节突间隙螺钉固定技术在治疗寰枢椎疾病中是安全有效的,为重建寰枢椎间稳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导致下腰痛的常见病因.本文综述了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合和分析,笔者认为:年龄大于50岁、男性或绝经后女性、偏向矢状面的腰椎小关节和腰椎间盘退变、L4、5节段是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认识和理解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能对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下腰椎小关节的方向性与椎间盘突出和侧隐窝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Yu H  Hou S  Wu W  Zhou B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3):0-8, 31
目的探讨下腰椎小关节的方向性在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和侧隐窝狭窄的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通过腰椎CT片对下腰椎小关节角度进行测量,并分析、研究小关节的对称性、方向性与椎间盘突出和侧隐窝狭窄的关系。共观察136例患者386个下腰椎间隙的CT影像,采用横切关节面角度(TIFA)测量法,测量了772个下腰椎小关节角度。结果(1)下腰椎椎间盘突出与小关节对称性无关;(2)在L4~S1小关节不对称的间隙中,椎间盘易突向矢状小关节侧;(3)小关节角度小于20度易发生退行性侧隐窝狭窄症;(4)该组测量的国人下腰椎小关节角度明显小于西方学者测量的欧洲人的角度。结论(1)下腰椎高发椎间盘突出症为特殊体位导致的应力集中所致,与椎间小关节方向性无关;(2)在L4~S1椎间隙中,如果椎小关节角度不对称将影响椎间盘突出的方向;(3)下腰椎小关节角度太小易导致退行性侧隐窝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舟月、月三角关节于常规和摄影装置调控下腕关节前后正位X线平片投影间隙的清晰率。方法选取100张常规、161张摄影装置调控的腕关节前后正位X线片,统计舟月、月三角关节投影间隙的清晰率,以及两关节在同张平片投影间隙的清晰率。结果舟月、月三角关节于常规腕关节前后正位X线平片投影间隙清晰率各为50%,二者均清晰及均不清晰率分别为10%;摄影装置调控下腕关节前后正位X线平片舟月、月三角关节投影间隙清晰率分别是75.15%,36.02%,27.95%和16.77%。结论常规腕关节前后正位X线平片摄影,清晰显示舟月或月三角关节间隙的几率分别是50%,清晰显示两关节的几率只有10%.逊于影像学专著的描述;摄影装置调控投照体位,舟月关节投影清晰率提高,月三角关节投影清晰率降低,表明它有稳定投照体位、提高其重复性的作用,但两关节于关节张平片投影的清晰率还是低于30%,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如何提高舟月、月三角关节平片投影清晰率,以及两关节的同显率,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小关节间隙植骨用于腰椎多节段融合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小关节间隙植骨结合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8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其中横突间植骨组(A组)52例同时采用异体骨横突间植骨的方法,小关节间隙植骨组(B组)36例同时采用小关节间隙植骨。术后随访2周~5年,平均1年2个月。根据Oswestry评分标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并观察术后1年的X线、CT,比较两组植骨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周及3个月评分与术前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得到较高评分。术后1年时两组评分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X线与CT显示植骨愈合情况相差不明显。结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小关节间隙植骨术与横突间植骨术相比,出血少,术后近期腰腿痛解除效果好,远期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健康成人舟月关节间隙的磁共振测量值及其意义.方法 63例健康成人,均为右利手,男38例,女25例,右腕41侧,左腕22侧.年龄19~62岁,平均31.1岁.采用GE1.5T MR扫描仪,行冠状面PDWI、T2*WI扫描和横断面PDWI扫描,分别测量不同序列上舟月关节间隙的数值.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序列及左右手之间舟月关节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健康成人舟月关节间隙的平均测量值:冠状面关节间隙宽度[(2.5852±0.3970)mm,x-±s,下同],关节长度(5.5635±0.8936)mm;横断面关节间隙宽度(2.8794±0.4789)mm,关节长度(10.5683±2.1983)mm.且关节间隙宽度的测量值在不同性别、年龄、序列及左右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能够准确测量健康成人舟月关节间隙,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正常参考值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迟钆增强磁共振软骨成像技术在评估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并评价该技术指标与其他临床和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08年1月~2009年3月使用延迟钆增强磁共振软骨成像(dGEMRIC)技术对18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共36髋进行检查.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和WOMAC疼痛评分.影像学资料包括骨盆正位X线平片中关节间隙的宽度和外侧中心-边缘角(CE角)的大小.使用SPSS软件分析dGEMRIC指数和关节间隙宽度、发育不良严重程度、疼痛以及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GEMRIC指数与WOM-AC疼痛评分、外侧CE角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关节间隙宽度与上述指标均不相关.同时,dGEMRIC指数在不同严重程度髋关节发育不良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关节间隙宽度不存在这种差异.年龄因素与其他因素均不相关.[结论]对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dGEMRIC指数作为衡量早期骨关节炎的检查标准是有效的.dGEMRIC指数与疼痛症状和髋关节发育不良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且不同严重程度的髋关节发育不良dFEMRIC指数也是有统计学差异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严重膝关节间隙狭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截骨及软组织松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2年8月,15例膝关节病变伴严重膝关节间隙狭窄患者17膝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男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2岁(51~76岁).膝关节骨关节炎8例9膝,类风湿关节炎6例7膝,创伤性膝关节炎1例1膝.双膝2例,单膝13例.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85.5°±2.5°),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为(35.2±9.8)分,功能评分(39.3±9.5)分.股骨及胫骨首次截骨后根据关节间隙狭窄程度采取不同的软组织松解法以扩大关节间隙,并综合判断是否需再次增加截骨.结果 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3年.术后KSS 临床评分为(83.7±6.8)分,功能评分(83.1±9.5)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5.5°±16.0°),无感染及侧副韧带损伤.结论 正确的软组织松解是膝关节间隙狭窄扩大的主要手段,直视下后关节囊软组织的有效松解可避免过量截骨并获得满意的换膝间隙.  相似文献   

19.
分析腰椎小关节病的CT常见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回顾性分析腰小关节病的CT表现。方法选择68例腰椎小关节病患者,分析CT影像改变并记录临床表现。结果68例患者表现为不同节段的腰椎小关节改变,CT表现为骨赘形成,关节突增生肥大,关节面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真空现象,关节囊的钙化和囊肿等。结论腰椎小关节病是引起腰痛及腰腿痛的重要病因之一,常合并腰椎间盘退变。由于以往检查技术的局限以及过分强调了椎间盘的作用,造成对此病的认识不足,小关节病CT表现特异性强,对此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肩胛骨颈部有纤维软骨性的关节韧带附着,肩关节脱位时该韧带多已断裂,与关节盂呈游离状态。此时自上而下沿关节间隙走行的纤维带即为裂开的关节囊游离缘,肱骨头通过该裂隙于前缘自由进出关节盂即为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