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血胆红素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关系。方法采集足月正常新生儿脐静脉血(不含溶血标本),用偶氮咖啡因比色法测定胆红素。生后2~7 d采集股静脉血动态监测血清胆红素。比较不同脐血胆红素范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治疗的比例。结果500例新生儿中181例(36.20%)发生病理性黄疸,发生病理性黄疸脐血胆红素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病理性黄疸的脐血胆红素浓度(P0.01)。随着脐血胆红素浓度上升,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增加(P0.01),需干预治疗病例增多(P0.01)。结论脐血胆红素水平对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极大价值。若脐血胆红素检测大于36μmol/L,建议早期干预治疗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12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中西结合医治疗的护理要点,为今后治疗新生儿黄疸提供临床护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个体化防治措施。结果:进行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测定、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4天有效率100%,除1例重症死亡,总治愈率99.2%。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使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8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按疗程1周。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清胆红素值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日均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及临床症状,黄疸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行换血疗法治疗的高危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对高危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的胆红素变化、血常规、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高危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病例临床资料33例。按照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分为3组:0~24 h组、24~48 h组、48 h以上组,分析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对换血过程中胆红素、血常规、生化指标变化等的影响。结果:出生后24 h内出现病理性黄疸14例,24~48 h出现病理性黄疸11例,48 h后出现黄疸的8例。但3组中,24~48 h组换血总胆红素血症下降最快;出生后24 h组的白细胞高于其他两组;黄疸出现时间对凝血功能无影响,所有换血的不良反应在出院前都可以纠正。结论:24~48 h出现病理性黄疸者换血后胆红素降低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徐建根 《新中医》2015,47(4):191-193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采用蓝光照射和内服茵栀黄颗粒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蓝光照射。利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检测胆红素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0例患儿中,轻度黄疸35例,中度黄疸75例,重度黄疸40例。感染因素、围产因素致病理性黄疸均以中度胆红素升高为主。结论: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茵栀黄颗粒+蓝光照射+补液+能量合剂;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补液+能量合剂,观察两组皮肤黄疸及胆红素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胆红素下降程度及黄疸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满意且相对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黄疸是指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多见于生后1w内的新生儿,大约可见于50%-60%的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若病理性黄疸未经合理治疗,导致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浓度〉5—7mg/dl时,即可出现肉眼黄疸,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会导致死亡,而存活者多有后遗症。因此,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78例新生儿黄疸的诊治经过,总结新生儿黄疸常见原因及治疗原则,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其中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不可轻视。临床上新生儿黄疸通常以蓝光照射和静脉输液治疗。我院应用中药退黄利疸汤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病理性黄疸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单面冷光源蓝光治疗,治疗组48例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入院后次日总胆红素下降值两组无明显差异,而第3日开始总胆红素下降值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能有效降低血总胆红素。  相似文献   

10.
<正>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病理性,临床数据表明,我国足月儿50%和早产儿80%可以发生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治疗,而病理性黄疸如不及时治疗易导致胆红素脑病。对此,笔者采用茵栀黄汤沐浴治疗新生儿黄疸6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126例新生儿(除危重转院外),其中男56例,女70例;  相似文献   

11.
吴巍  李芳 《光明中医》2011,26(6):1251-1252
目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且新生儿生命娇嫩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为新生儿更好地恢复健康,因此开展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相关护理观察。方法通过护理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蓝光治疗基础上加用经验方———退黄汤,治疗5天,对比其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对患儿使用退黄汤,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为17.03±4.85、16.91±4.07;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分别为9.63±3.76、11.23±3.2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中医药的使用,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护理意义,而大力开展中医药特色护理会成为未来护理工作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1].临床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7d自行消退,无需治疗.病理性黄疸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累及心血管以及中枢神经系统[2].蓝光照射是治疗黄疸的常规疗法,是改善胆红素代谢的有效方法之一[3].研究显示在蓝光照射基础上加用传统中医药治疗新生儿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以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通过对42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占76%,病理性黄疸占24%,经治疗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更好的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0%,对照组有效率为72.7%,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TBIL、I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退黄速度,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其中病理性黄疸亦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发病率较高。现代研究其对新生儿主要危害在于其神经毒性,而对脑的损伤与血清胆红素浓度和暴露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时间长短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有统计显示可达35%,其中早产儿黄疸发生率接近60%[1],多数患儿可自行消退,但仍有少部分患儿会进展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若未及时处理,可引起高胆红素脑病,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严重的情况下可造成患儿死亡[2-3].蓝光照射是当前临床治疗病理性黄疸最常用的方法,但长时间照射会使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退黄汤口服。结果:血清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所需时间,治疗组(4.6±3.0)d、对照组(6.4±4.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使黄疸早日消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给予间断光疗、酶诱导剂、白蛋白、纠酸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热的茵栀黄注射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儿胆红素值、胎粪排净时间、光疗时间及喂养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胆红素值明显降低,胎粪排净时间及光疗时间明显缩短,喂养耐受性更高,(P〈0.05或P〈0.01),无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陈团营  黄可丹  董志巧 《河南中医》2012,32(9):1152-1153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光疗,肝酶诱导剂等一般退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茵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5 d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胆红素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光疗治疗与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护理干预,而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加用茵栀黄粉剂以及茵陈汤沐泳。结果:护理后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组患儿护理1周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和总胆红素降至170μmol/L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护理后治疗组患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给予中药结合光疗治疗与护理干预可快速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且增加新生儿体重,其疗效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