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中医证候要素诊断的进一步标准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证结合(西医疾病+中医证候要素)是一种新的模式.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的客观指标,不仅能更好地揭示证候本质,且有助于推动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基于此背景,本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气滞血瘀证客观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气滞血瘀证的临...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归属中医学“真心痛”、“厥心痛”、“胸痹”范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针对不同类型患者 ,进行辨证施护 ,效果较好 ,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998年2月~2002年8月期间71例冠心病患者 ,均为住院患者 ,男性40例 ,女性31例 ,其中心脾两虚型25例 ,气滞血瘀型15例 ,阴虚阳亢20例 ,心肾两虚型5例 ,心阳虚衰型6例。以上患者经过3~10周的镇静止痛、强心利尿、抗休克、吸氧等治疗及护理后 ,证情稳定而出院 ,其中有2例因经济原因而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 相似文献
4.
徐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7):901-902
目的探讨脉压(P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根据PP分为PP<50 mmHg(1 mmHg=0.133 kPa)组(PPn组74例)与PP≥50 mmHg组(PPe组157例),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其与CHD的关系。结果PPe组CHD发生率显著高于PPn组。结论PP是预测CHD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心脏供血不足和心肌功能障碍的一组器质性病变,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在我国,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于中老年人高发。也由于目前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不均匀,运动量不足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如何预防治疗冠心病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冠心病于中医范畴属于胸痹、心痛等,病因机制在于心脉不通,由于长期的痰浊、气滞造成瘀血。治疗方面以虚实辨证治疗为 相似文献
6.
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此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本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理用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6)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20世纪50年代以后,冠心病已成为除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以外的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冠心病心绞痛归为中医"胸痹""心痛""心悸"等范畴,"阳微阴弦"是冠心病发病病机的基本概括,但其病机复杂,从古至今,对于冠心病发病的病理机制众说纷纭,百家争鸣,有从气滞论者,有从血瘀论者,有从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常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早期辨别病情的变化,并予以正确的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极其重要。中医舌诊具有无创、简单易行、可重复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防治中,指导临床。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舌诊可以判断其临床证型、评估病情变化、指导临床用药。同时,患者的舌象可以反映其内在病理变化,与机体的冠脉病变程度和血液生化等指标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另一方面也验证了舌诊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故本文通过查找近些年来,舌诊与冠心病的相关文献资料,来探讨中医舌诊在冠心病中的相关应用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并进一步推广中医的传统诊法及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日常生活,其病位在心,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与脾胃在经络和生理功能上有密切联系。文章从脾胃论治冠心病,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促进现代“大脾胃”概念新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张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3):107-107
目的探讨并总结健康教育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方法从近两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情况。结果患者在健康教育后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知识、服药、饮食、日常保健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了解都得到了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于大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0):87-8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本院翁维良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对冠心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所学点滴介绍如下。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翁老认为,"胸痹"、"心痛"的根本原因在于心脉不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肥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210例,分别作身高和体质量测量,分为超质量组119例,正常体质量组71例和减质量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情况,观察冠心病患者不同体质量合并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结果:冠心痛患者随着体质量的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超质量组均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则随着体质量的增加含量减少;正常体质量组与减质量组比较中,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病例,在各体质量组的发生率,是随着体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2型糖尿病的病例的发生率,正常体质量组与减质量组没有差别。结论:肥胖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心绞痛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益气活血汤,每日1剂,由许昌市建安医院制剂室制成每袋200 mL的药液,每天2次,每次1袋,早晚饭后温服。2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对照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发病率高于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并且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狭窄导致血流不能正常给心肌供血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心绞痛、心肌梗死。中医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一定优势。甘肃省名中医曹宝国主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他总结发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脾有密切关系,脾虚为其发病的关键。曹宝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认为冠心病的治疗应以脾为主,提出了补脾以化痰祛湿,调脾以助行气,健脾以助运化的治疗原则,同时根据患者自身的具体症状和病情的发展辨证论治,在不同的阶段予以不同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文章通过案例介绍曹宝国主任从脾论治冠心病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建新主任医师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中医病机以虚为主,主要在于气虚,兼以血瘀等实邪,治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益气扶正为主,兼以活血化瘀止痛,并以桃红四物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自拟益气活血方,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文章从病因病机、诊疗特色等进行论述,讲述导师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将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扩冠、抗凝等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常规心电图ST改变、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凝血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安全有效的,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将冠心病组5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73例非冠心病对象(门诊体检者)做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中医证候评价.结果 冠心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占91.4%,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占74.1%: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占71.2%,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是49.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中92.5%有内中膜增厚,90.0%被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非血瘀证组内中膜增厚占88.9%,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占38.9%.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二元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peannan等级相关系数为0.5柏,P=0.000,P<0.01,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瘀证显著相关.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关系,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可能成为诊断冠心病血瘀证的依据之一.尽早在中医临床上干预治疗血瘀证,可能有助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急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