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PVNB)对老年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应激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拟实施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的9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术前行超声引导下PVNB麻醉复合全身麻醉(PVNB组),45例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术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椎旁阻滞镇痛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单侧开胸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静脉镇痛组(Ⅰ组)、硬膜外镇痛组(Ⅱ组)和椎旁阻滞镇痛组(Ⅲ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麻醉诱导前I组不作任何处理,Ⅱ、Ⅲ组分别行硬膜外和椎旁间隙穿刺置管。三组均使用术后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后镇痛质量,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Ⅱ、Ⅲ组术后6、12、24、48小时的VAS评分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I组(P<0.05);Ⅲ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Ⅰ、Ⅱ组(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中,硬膜外镇痛和椎旁阻滞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但椎旁阻滞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更适合单侧开胸术后镇痛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肺癌根治手术患者45例,年龄6179岁,ASA分级为Ⅰ79岁,ASA分级为Ⅰ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PCIA);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CTPVB)。记录三组患者入手术室静息时(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12、24和48 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抽取术前,术后2、12、24、48 h时间点三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A组T2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PCIA);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CTPVB)。记录三组患者入手术室静息时(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12、24和48 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抽取术前,术后2、12、24、48 h时间点三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A组T2T4时MAP和HR值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T1T4时MAP和HR值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T1T4时明显低于T0时(P<0.05),C组无显著变化(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C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IL-6、TNF-α浓度小于A组(P<0.05),IL-10浓度大于A组(P<0.05),C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椎旁间隙穿刺置管更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谷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观察组进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结果:2组各时间点血清IL-6、IL-10...  相似文献   

6.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5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全麻组(Ⅰ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Ⅱ组)以及胸椎旁阻滞复合全麻组(Ⅲ组),各35例。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护仪分别在患者进入手术后的安静状态(T0)、硬膜外或胸椎旁间隙阻滞20min(T1)、全麻诱导后插管前(T2)、气管插管之后(T3)这四个时段来监控三组的HR、无创MAP、心排血量以及心脏指数。观察患者在手术后的镇痛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在T2时Ⅰ组和Ⅱ组的HR、MAR、心排血量以及心脏指数与T0时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镇痛的满意度上没差别不大,Ⅲ组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Ⅰ组和Ⅱ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椎旁阻滞复合全麻对于心功能影响不大,并发症也较少,适合单侧开胸手术和术后镇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外超前镇痛对围术期血液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镇痛组;安定+芬太尼+异丙酚+万可松+安氟醚复合全麻,术后硬膜外输1%利多卡因、4ug/ml芬太尼混合液4mlh镇痛。超前镇痛组:术前术中硬膜外持续输入1.5%利多卡因、芬太尼混合液,全麻方法及术后镇痛同上,于入室后麻醉前(T1)、切皮后2小时(T2)、术后一天晨(T3)、术后第二晨(T4)测血中E和NE值,于手术结束后4小时(t1)、8小时(t2)、24小时(t3)48小时(t4)、72小时(t5)分别观察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E值无明显变化。NE值术后均显著升高;但超前镇痛组在术中、术后显著低于术后镇痛组(P〈0.05~0.01)。术后疼痛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开胸手术治疗时选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全麻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肺癌老年患者分为2组,麻醉前,观察组(n=40)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n=40)行硬膜外阻滞,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状况等。结果:T2~T5几个时间点,观察组患者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T1时MAP、H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停药后,观察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吞咽、呼之睁眼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6h、12h、24h及48h时VAS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48h时MMSE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h、6h、24h时,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开胸手术治疗时,选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持良好稳定性,镇痛效果较理想,且不会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朱步銮  柏红  孙小娟 《护理研究》2013,27(17):1736-173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及在开胸手术中、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40例单侧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单次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A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A组病人于全身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于开胸侧肋间胸椎旁注射0.5%罗哌卡因12mL~15mL。B组病人单纯全身麻醉,所有病人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切皮反应、芬太尼用量及术后2h、6h、12h、24h和48h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相关并发症。[结果]A组病人切皮后5min血压、心率、术中麻醉药用量以及术后2h、6h、12h安静及咳嗽时VA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椎旁神经阻滞定位准确,操作成功率高,用于胸科手术能有效镇痛,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肾结石手术患者应激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于我院行肾结石手术的94例患者,将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TPVB的4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5min(T1)、术毕(T2)记录并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标准,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麻下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布托啡诺行自控静脉镇痛,帕瑞昔布钠组于术前30 min、术毕即刻、术后24 h、术后36 h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在各时点给予生理盐水5 mL.两组均于麻醉前(T0)、术后2 h(T1)、12 h(T2)、24 h(T3)、48 h(T4)抽取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浓度,于术后T1~T4记录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帕瑞昔布钠组VAS于术后T2、T3、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帕瑞昔布钠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浓度于术后T2、T3、T4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术后T2、T3较T0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在术后T2、T3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模式可以有效完善患者开胸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并可抑制术后机体应激反应,对缓解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免疫损伤和炎症反应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炎症应激反应和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两组术后均予以PCIA,对照组配方为舒芬太尼3.0μg/kg+托烷司琼10 mg,观察组配方为舒芬太尼3.0μg/kg+右美托咪定1.0μg/kg+托烷司琼10 mg,均经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维持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3。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术后3 d恢复质量量表(15-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Questionnaire,QoR-15)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4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及术后补救镇痛率均降低,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减少,且术后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提前,术后3 d的QoR-15评分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增高,但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18.00%,均低于对照组的28.00%、4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PCIA可提高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轻炎症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痛敏反应和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住院治疗的行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后行全身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进入手术室后5分(T0)、麻醉诱导后5分(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T3)、手术结束即刻(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比较诱导前或神经阻滞前30 min(t0)、切皮后1 h(t1)、术后2 h(t2)、术后24 h(t3)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应激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RSS)、术后苏醒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的MAP和心率在T2~T4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和β内啡肽水平在t1、t2、t3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和胸椎竖脊肌平面神经(ESP)阻滞两种不同的神经阻滞方法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镇痛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择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胸椎ESP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组(P组)和TPVB联合PCIA组(C组)。P组麻醉诱导前行ESP,C组行TPVB,20 min后测定阻滞范围,术后两组均采用PCIA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1、6、12和24 h的静息和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胸椎ESP阻滞在20 min后可阻滞T2~T6或T2~T7脊神经支配节段,TPVB为T2~T7脊神经支配节段,手术后1~24 h两组患者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在1、6和12 h无明显差异(P0.05),在18和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输注总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ESP阻滞联合PCIA的胸腔镜手术镇痛方式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肺结核患者开胸手术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30例/组。P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维持麻醉,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失血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 h(T1)、12 h(T2)、24 h(T3)和72 h(T4)安静状态下和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和T1、T2、T3、T4的CD3+、CD4+、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在安静和咳嗽状态下,P组患者在术后6、12 h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G组(P < 0.05);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在T1、T2、T3、T4时间点较术前均有下降(P < 0.05);P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在T1、T2时间点较G组患者高(P <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轻肺结核患者开胸术后早期疼痛,并可减轻患者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肺结核患者开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 I~II级,年龄18~60岁择期行开胸手术肺结核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各30例。P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E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行胸段硬膜外穿刺并留置硬膜外导管。3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维持麻醉,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T0)、诱导插管前(T1)、切皮前(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后(T4)及术后2 h (T5)的MAP及HR;记录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及多巴胺使用例数;记录患者术后2、6、12、24、48、72 h安静状态下和咳嗽时VAS评分及镇痛泵的按压次数。结果P组患者MAP在T3、T4时间点较G组患者有下降(P<0.05),HR在T3、T4、T5时间点较G组患者有下降(P<0.05);E组患者MAP、HR在T1、T2、T3、T4、T5时间点较G组、P组患者均有下降(P<0.05);P组及E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较G组患者少(P<0.05);E组患者多巴胺使用例数多于G组、P组患者(P<0.05),而P组患者多巴胺使用例数多于G组患者(P<0.05);在安静和咳嗽状态下,P组患者在术后2、6、12 h评分低于G组患者(P<0.05),E组患者在术后2、6 h评分低于G组患者(P<0.05);P组、E组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G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操作成功率高,镇痛效果确切,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可减少肺结核患者开胸手术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增强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肺结核患者开胸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7.
王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4):498-501,506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43例采用胸腹腔镜微创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两组于术前及术后1、3、5d检测炎症因子指标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应激反应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检测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36、48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5dTNF-α、IL-6、CRP、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吸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术后机体应激程度,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程兰  何静 《全科护理》2014,(16):1448-1450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在食管癌术后病人疼痛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护理,即术前行疼痛知识宣教,术后应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法定时评估病人疼痛,根据评分行针对性镇痛处理;观察组在常规镇痛护理基础上,增加术前超前镇痛知识宣教,术后在执行各临床操作前行预见性疼痛评估,根据评分行预见性镇痛处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4h,48h,72h内疼痛评分,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前镇痛可减轻食管癌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