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病异治”理论遵循“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意,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原则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作者跟随导师门诊期间,总结张哲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老年人失眠的案例,论述张师治疗失眠的见解及经验,深入总结张师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经验.通过深入研究同病异治理论,了解同一疾病因症状或个人体质以及病机的不同,其治疗的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2.
介绍同病异治思想起源及应用,并通过三则验案来总结分析王邦才教授运用同病异治思想治疗四肢冰凉经验。  相似文献   

3.
4.
推拿临床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拿疗法 ,主要是对于某一经络或某一脏腑病变 ,在其病变的邻近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端部位上取穴 ,通过手法以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所以推拿在临床中应辨所病脏腑和经络 ,即应看到一种病包括不同的几种证 ,又应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同一种证。在临床上我们应辩明病所属脏腑、经络 ,然后选穴治疗。现试举伤科和内妇科病例予以说明。1 同病异治1.1 眩晕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 ,张景岳强调“无虚不能作眩” ,所以常取百会、风池、足三里、太溪治疗。但有的病例有效 ,有的无效。这就是由于症状虽然同是眩晕 ,但所病脏腑不同而选…  相似文献   

5.
尿道综合征(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是指下尿路刺激症状,而无膀胱、尿道器质性病变及无明显菌尿的一组症候群.现代医学对本病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也可能与性交引起的创伤、局部刺激等有关.故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验案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6.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思想始见于《黄帝内经》,成熟于《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独具中医特色,千百年来指导着中医临床疾病的诊治.文章试图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角度,结合妇人"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探讨妇科疾病的诊治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7.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其关键在于“同证同治 ,异证异治”,即辨证相同 ,施治则一 ,辨证不同 ,施治全异。这也是辨证论治法则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 ,也是中医与西医在临床治病上一大区别 ,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意义所在。本人在多年临床实践中 ,应用此一治法 ,取得了可喜疗效 ,现举案如下。1 同病异治1 .1 肾阳虚泄泻 戴某某 ,男 ,5 8岁 ,农民 ,1 998年 1 2月 1 8日门诊。患泄泻半年 ,经西药治疗服多种抗生素无效 ,服止泻药泄泻止 ,但泻停后腹胀 ,过时又泻 ,遂给中药治疗。视其面无华色 ,问之每逢五更时大便作泻 ,泻前自觉小腹作痛 ,无…  相似文献   

8.
梅建国 《河北医学》2001,7(3):285-286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法则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中医的所谓“病”指的或是现代医学的病名 (如高血压、肾炎等 ,或是祖国医学的病名如头痛、水肿 )。同病异治是指相同的病由于病因、病理的不同 ,证亦不同 ,则治法全异。如同一个胁痛患者 ,由于肝气郁结者 ,当以疏肝理气为治 ,以柴胡疏肝汤加减 ;而肝阴不足证者 ,则应以养血滋阴为治 ,当用补肝汤治之。异病同治指的是不同的病 ,当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时 ,由于病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造成“证”的相同 ,则治则上采取相同的治法。如眩晕、水肿、腰痛这三种风马牛不相及的…  相似文献   

9.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辨证方法。本文结合实例分析讨论如下。 1同病异治 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治疗上采取不同的治法。见典型病案。  相似文献   

10.
白塞氏病即眼、口、生殖器综合征.相当于祖国医学狐惑病范畴,是一种病情复杂,久治难愈,而又非常痛苦的疾病.近年来,笔者以养阴清火,利湿解毒为基本治法,诊治数例白塞氏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薛建国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每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瘀滞为变。但临床上常常相互夹杂,并衍化出风、寒等证,导致症情复杂多变,病情缠绵难愈。故临证辨治既要注重补肾、清利、化瘀之常,也要重视祛风、散寒之变,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是小柴胡汤证误下后损伤脾胃之气,少阳邪热乘机内陷,致寒热错杂于中,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由于寒热之邪痞塞中焦,脾胃升降失和,故当兼见恶心,呕吐等胃气不降及肠鸣,下利等脾气不升之证.  相似文献   

14.
治病求本 ,是中医辩证施治的基本原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治病必求于本”。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通过症状显现出来 ,只有充分地收集、了解疾病的各方面 ,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 ,确立正确的治疗方法。因此 ,“异病同治”法由此而生。1 病例报告例 1 ,患者 ,女 ,63岁。 5年前因外感高热后出现便秘 ,每周依靠泻药解大便 1次。 5+ 年中经中药、西药等治疗均无效果。查体 :全身情况好 ,腹软 ,无压痛 ,舌淡红 ,苔薄白 ,脉弦缓有力。直肠镜及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例 2 ,患者 ,男 ,48岁。 1 0 + 年前病…  相似文献   

15.
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应防止偏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同病异治,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治则,在临床上随时都有运用。但同病异治的提出,绝不是主观的、任意的、盲目的,而是有其理论基础及临床依据的。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我们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施以同瘤异治与异瘤同治的方法,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同瘤异治患有同一种肿瘤的病人,由于体质、年龄、性别、嗜好、生活环境或宿疾的不同,即使同一病期,同一组织学类型,症状与体征也可不尽相同,故其治疗用药也随证作了相应调整,称为同瘤异治。如肺癌中期表现为阴虚内热证,见有咳嗽少痰,痰中带血丝,潮热盗汗或恶风自汗,声低气短,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舌质红,少苦,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扶正抗癌。然而病至晚期,常表现为阴阳两虚证:咳嗽气急,动之喘促…  相似文献   

19.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病证,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型的各异,病机的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1]。两者均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1提示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的重要性《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素问·病能论》又说:“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  相似文献   

20.
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与体质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其实质是“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而体质对“证”的转化又起主要作用.分析“证”时,考虑患者体质对“证”产生影响的同时,也要关注病邪对体质的改变而影响证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