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25(OH)2D3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起始过程的抑制作用,为临床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AngⅡ诱导组(AngⅡ终浓度10-8mol/L)以及AngⅡ(10-8mol/L)+1,25(OH)2D3干预组[1,25(OH)2D3终浓度分别为10-6mol/L、10-7mol/L、10-8mol/L],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ColⅠ和FN;Real-time RT-PCR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蛋白表达。结果实验48 h后,AngⅡ组TGF-β1mRNA表达、蛋白表达及培养上清中ColⅠ和FN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AngⅡ+10-6mol/L1,25(OH)2D3组TGF-β1mRNA表达、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但细胞培养上清中ColⅠ和FN浓度仅略有增高,差异无显著性,随着1,25(OH)2D3浓度的降低(10-7mol/L,10-8mol/L),TGF-β1mRNA表达、蛋白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中ColⅠ和FN浓度也随之显著增高(P<0.05)。结论 1,25(OH)2VD3可以部分抑制Ang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基因与蛋白表达、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ColⅠ和FN分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大鼠肝脏星状细胞(HSCs)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流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①用不同浓度AngⅡ(10-9~10-5mol/L)处理HSCs,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HSCs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以未经AngⅡ处理的HSCs作为对照组。②选择使ECM分泌显著增加的AngⅡ处理组HSCs,抽提RNA后采用RT-PCR技术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并与新鲜分离的大鼠HSCs和对照组HSCs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各浓度处理组HSCs的LN和HA分泌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AngⅡ10-7~10-5mol/L处理组HSCs的PCⅢ和CⅣ分泌水平也显著增加(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新鲜分离大鼠和对照组HSCs比较,有较高ECM分泌水平的10-6mol/L AngⅡ处理组HSCs的TGF-β1和CT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AngⅡ能刺激大鼠HSCs分泌ECM,其通过促进TGF-β1表达经CTGF介导而参与肝脏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焦亡信号通路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 saffloweryellow A,HSY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焦亡及肥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9c2细胞,分别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μmol/L AngⅡ)、HSYA低剂量组(1μmol/L AngⅡ+6.25μmol/L HSYA)、HSYA中剂量组(1μmol/L AngⅡ+12.5μmol/L HSYA)、HSYA高剂量组(1μmol/L AngⅡ+25μmol/L HSYA)、单给HSYA组(25μmol/L HSYA)。采用CCK-8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细胞染色法检测细胞面积;BCA法测定心肌细胞内总蛋白质含量;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Caspase-1、GSDMD、IL-1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SYA可明显提高AngⅡ诱导H9c2细胞活力下降;改善AngⅡ诱导的H9c...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以50 mg/L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温育人巨噬细胞系THP-1源性巨噬细胞48 h为对照,同时分别加入10-7 mol/L、10-6 mol/L、10-5 mol/L的AngⅡ,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THP-1源性泡沫细胞中ABCA1 mRNA与蛋白的表达,采用酶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胆固醇流出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7 mol/L、10-6 mol/L、10-5 mol/L AngⅡ组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胞内胆固醇含量增加(P<0.05),胆固醇流出率减少(P<0.05).结论:AngⅡ可下调THP-1源性泡沫细胞ABCA1的表达,促进泡沫细胞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刺激大鼠肝脏星状细胞(HSCs)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流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①用不同浓度Ang Ⅱ(10-9~10-5moL/L)处理HSCs,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HSCs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以未经AngⅡ处理的HSCs作为对照组.②选择使ECM分泌显著增加的AngⅡ处理组HSCs,抽提RNA后采用RT-PCR技术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并与新鲜分离的大鼠HSCs和对照组HSCs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Ⅱ各浓度处理组HSCs的LN和HA分泌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AngⅡ10-7~10-3mol/L处理组HSCs的PCⅢ和CⅣ分泌水平也显著增加(P<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新鲜分离大鼠和对照组HSCs比较,有较高ECM分泌水平的10-6moL/L AngⅡ处理组HSCs的TGF-β1和CT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Ang Ⅱ能刺激大鼠HSCs分泌ECM,其通过促进TGF-β1表达经CTGF介导而参与肝脏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老年大鼠心肌细胞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24月龄大鼠为实验对象,按常规方法分离、剪碎并消化心室肌组织,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心肌细胞。将培养细胞分为衰老模型对照组、溶剂对照组(DMSO)和辛伐他汀1和10μmol/L组,各组细胞经相应处理后,分别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IL-1β和TNF-α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与衰老模型组相比,溶剂组IL-1β和TNF-αm 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辛伐他汀1和10μmol/L组IL-1β和TNF-αm 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分别为P<0.05和P<0.0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1和10μmol/L组IL-1β和TNF-αm 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分别为P<0.05和P<0.01);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与衰老模型组相比,溶剂对照组IL-1β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TNF-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辛伐他汀1和10μmol/L组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1和10μmol/L组IL-1β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而TNF-α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下调衰老大鼠心肌细胞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提取新生Wistar大乳鼠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采用2~4代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0.01、0.1、1μmol/L)组,NAD(250 μmol/L)组,AngⅡ(1 μmol/L)+NAD (250 μmol/L)组,FAM组,Sirt1-siRNA+AngⅡ(1μmol/L)组,Sirt1-siRNA组,Sirt1-siRNA+NAD(250 μmol/L)组,Sirt1-siRNA十Ang Ⅱ(1 mol/L)+ NAD(250 μmol/L)组.刺激24h后,提取总RNA,Real time RT-PCR法分别检测SIRT1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随着AngⅡ浓度升高明显增加(P<0.05),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AD(250 μmol/L)组SIRT1 mRNA表达增高(P<0.05).与AngⅡ(1μmol/L)组比较,AngⅡ(1μmol/L)+NAD(250μmol/L)组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相对于FAM组,Sirt1-siRNA转染后各组SIRT1 mRNA的表达减少(P<0.05),而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增多(P<0.05).结论 NAD可以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SIRT1影响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它们对Ang Ⅱ诱导的心肌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恒磁场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与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与人单核细胞株THP1黏附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第3代的HUVECs,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AngⅡ(1×10-6mol/L)组及AngⅡ 不同磁感应强度(1Gs,5Gs,10Gs,20Gs)的恒磁场组.各组细胞于单纯培养或磁场作用24h后收集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液中ICAM-1,VCAM-1的分泌量,免疫细胞化学检测ICAM-1,VCAM-1的蛋白表达,计数法观察HUVECs与THP-1的黏附率.结果:AngⅡ1×10-6mol/L使HUVECs的ICAM-1和VCAM-1分泌及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vs对照组),而1,5,10和20Gs恒磁场组细胞ICAM-1的分泌和表达量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AngⅡ1×10-6mol/L使HUVECs与THP-1的黏附率显著增加(P<0.05vs对照组),而1,5,10和20Gs恒磁场组HUVECs与THP-1的黏附率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结论:恒磁场可拮抗AngⅡ的作用,抑制HUVECs的ICAM-1和VCAM-1分泌与表达及与HUVECs单核细胞的黏附率.  相似文献   

9.
夏中华  李全忠 《华夏医学》2006,19(4):629-631
目的:探讨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效应后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变化以及他汀类药物短期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方法:将33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3组,A组常规治疗,B组使用厄贝沙坦(75m g/d),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 g/d)。治疗2周后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清白细胞介素-1β的浓度及其刺激的肝细胞C-反应蛋白分泌的量。结果:①3组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幅度无统计学差异。②治疗前后3组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β自发分泌无统计学差异。③与A组比较:B组治疗前后脂多糖(LPS)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分泌量下降趋势较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C组治疗前后脂多糖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β分泌量下降趋势较明显,且存在统计学差异。④治疗前后3组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诱导的C-反应蛋白的分泌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能与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炎症激活有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部分逆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激活,且与降压和降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ngⅡ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Ⅱ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AngⅡ及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烟曲霉素B1(fumonisin B1,FB1)处理细胞,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技术对bax mRNA及蛋白进行表达分析.结果 AngⅡ处理组内皮细胞的凋亡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对照组和10-7、10-6、10-5mol/L AngⅡ处理24 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1.1)%、(6.0±1.2)%、(17.5±2.3)%、(27.4±4.5)%;终浓度10-6mol/L的AngⅡ处理6、24、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2.3)%、(15.5±3.1)%、(21.6±2.5)%;FB1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5),AngⅡ处理组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FB1组bax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AngⅡ通过神经酰胺及bax诱导细胞凋亡,其中bax作为神经酰胺的下游基因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谷氨酰胺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ang C  Wang XY  Li WQ  Li N  Li JS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7):449-452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内毒素(LPS)刺激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新鲜外周血,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观察内毒素刺激单个核细胞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系列(IL-1β、IL-4、IL-6、IL-8、IL-10),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SuperArray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细胞中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同时分别使用1、8、10和15 mmol/L Gln预处理单个核细胞0.5 h和2 h后观察细胞因子在蛋白以及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 LPS刺激PBMC后观察部分细胞因子表达明显增强;1 mmol/L Gln组细胞因子表达无变化,8 mmol/L Gln预处理后TNF-α、IL-1β、IL-8和IL-10表达下降(P<0.05),15 mmol/L Gln组炎症介质表达均有显著下降(P<0.01).但与未受LPS刺激组相比炎症介质表达仍有增高(P<0.05).Gln预处理2 h组细胞因子表达的抑制较0.5 h明显增强(P<0.05),并且存在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结论 Gln能够下调LPS刺激下PBMC细胞因子的过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泌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25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脂多糖(LPS)和不同浓度(2.5、5及10 μmol/L)的卡维地洛,经体外培养24h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并将PBMCs离心涂片并固定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NF-κB染色,测定NF-κB阳性细胞率.结果 不同剂量卡维地洛对CHF患者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均有抑制作用.对于TNF-α水平.2.5、5及10μmol/L的卡维地洛与单纯LPS刺激组比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10 μmol/L与2.5μmol/L卡维地洛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对于IL-1β、IL-6水平及NF-κB阳性细胞率,2.5 μmol/L卡维地洛组与单纯LPS刺激组比无显著性下降(P>0.05),但5及10μmol/L的卡维地洛与单纯LPS刺激组比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10 μmol/L与2.5μmol/L卡维地洛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阳性细胞率与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有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5,P<0.001;r=0.54,P<0.001:r=0.53,P<0.001).结论 在心力衰竭,卡维地洛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少炎症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这可能是其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sEH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脂肪酸合酶(FASN)表达的影响.方法 入选ACS患者35例为ACS组,体检健康者30名为对照组.于入院后24h内分别测定血脂谱、空腹血糖、心肌酶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分离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不同浓度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t-AUCB)干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法分别测定FASN及IL-6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ACS组血清hs-CRP浓度为(5.6±4.1)mg/L,与对照组(1.3±0.9 )mg/L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CS组单个核细胞内FASN、IL-6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相对表达量:FASN mRNA:1比1.709±0.272,FASN蛋白:0.407±0.065比1.298±0.087;IL-6mRNA:1比2.302±0.200,IL-6蛋白:0.715±0.058比1.146±0.083,P<0.05),且FASN、IL-6 mRNA表达量分别与血清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714,P<0.01;r=0.685,P<0.01).(2) t-AUCB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CS组单个核细胞的FASN和IL-6 mRNA与蛋白表达,t-AUCB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t-AUC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t-AUCB 0、10、50、100 μmol/L组中,FASN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813±0.038,0.564±0.100,0.293±0.043;FASN分别为:0.957±0.280,0.935±0.275,0.855±0.253,0.685±0.206.结论 ACS患者体内有较高的炎症水平,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ASN的表达水平与体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t-AUCB抑制单个核细胞内的FASN表达及炎症反应,可能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物质(P substance,SP)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施加SP刺激后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分泌的变化.结果10-7mol/L SP的作用下,星形胶质细胞GF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0~72 h逐渐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SP在10-9~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TNF-α、IL-1β(12 h),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0.05),但IL-1β在SP 10-6mol/L作用组下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P刺激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明显活化,分泌炎性致痛因子TNF-α、IL-1β增多,表明周围慢性疼痛可能通过致痛递质SP介导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引起脊髓中枢神经炎性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Ang II)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及膜转位的影响。【方法】Ang II对GLUT1m RNA和GLUT1蛋白表达的检测将体外培养的足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C)、低剂量组(Ang II 10-10mol/L)、中剂量组(Ang II 10-8 mol/L)及高剂量组(Ang II 10-6 mol/L),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GLUT1m RNA和GLUT1蛋白的表达;Ang II对GLUT1足细胞胞膜分布检测也将足细胞分为4组:C组、胰岛素(Ins)10-6 mol/L组、Ang II 10-6 mol/L+Ins10-6mol/L组及氯沙坦(LO)10-6 mol/L+Ang II 10-6 mol/L+Ins 10-6 mol/L组,Western blot检测GLUT1在胞膜的蛋白表达及间接免疫荧光观察GLUT1在胞膜的分布。【结果】m RNA与蛋白表达分组中,与对照组相比,Ang II低、中、高浓度3组GLUT1m RNA水平分别增加了5.89%、21.46%、30.95%(P皆<0.01),各组之间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了8.40%、11.79%、20.57%(P皆<0.01),各组之间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ng II浓度与GLUT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34,P<0.001)。足细胞胞膜分布检测中,与对照组相比,足细胞胞膜GLUT1蛋白表达Ins 10-6 mol/L组增加了16.33%(P<0.01)、Ang II 10-6 mol/L+Ins 10-6 mol/L组增加了3.27%(P>0.05),LO 10-6 mol/L+Ang II 10-6mol/L+Ins 10-6mol/L组增加了11.33%(P<0.01);免疫荧光显示Ins组GLUT1在胞膜上的分布明显多于对照组及Ang II+Ins组,而LO干预后,胞膜的荧光强度增加。【结论】Ang II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足细胞胞内GLUT1的表达及合成;Ang II能够阻碍胰岛素诱发的GLUT1向足细胞胞膜的膜转位,氯沙坦可部分阻断Ang II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信号与IL-6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骨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3组:①对照组:设阴性对照(加入PBS)和阳性对照(AngⅡ,1μmol/L);②CRP刺激组(分别加入CRP 5,10,20 mg/L);③干预组:加入10 mg/L CRP,同时加入CRP抗体1μmol/L或SB203580(10μmol/L,p38MAPK的特异性抑制剂)。分别应用ELISA、RT-PCR、Western Blot技术和EMSA方法,检测细胞p38MAPK的磷酸化、NF-κB活性与IL-6分泌与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CRP呈剂量依赖性上调NRK-52E细胞IL-6分泌与mRNA的表达。CRP上调NRK-52E细胞p38MAPK的磷酸化与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CRP抗体、SB203580下调CRP对NRK-52E细胞的炎性激活效应。结论:CRP直接诱导NRK-52E细胞NF-κB活化及下游因子IL-6 mRNA与蛋白质的高表达,可能通过p38MAPK的磷酸化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厄贝沙坦(Ir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介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Irb抑制GMC炎症因子表达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GMC,用10-6mol/L Ang Ⅱ刺激后将其随机分为5组(n=4):对照组、Ang Ⅱ刺激组、Ang Ⅱ和3种不同浓度(10-5mol/L、10-6mol/L、10-7mol/L)的Irb共孵育组.分别采用ELISA法及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CP-1、I κB、NF-κB的表达水平和GMC内MCP-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在酶联免疫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MC内NF-κB p65核易位情况,计算核易位阳性率.结果 与Ang Ⅱ刺激组比较,其他各组MCP-1、I κB、NF-κB水平及MCP-1 mRNA表达均明显较低(P<0.05或0.01);与低浓度Irb组比较.高浓度Irb组MCP-1、IκB、NF-κB、MCP-1 mRNA表达及中浓度Irb组MCP-1水平均明显较低(均P<0.05);与中浓度Irb组比较,高浓度Irb组MCP-1、IκB、NF-κB水平及MCP-1mRNA表达均明显较低(均P<0.05).结论 Irb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 B的活化,降低GMC MCP-1的表达以减少肾小球系膜区单核细胞的浸润,从而减轻肾小球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HSC)表达AngⅡ受体(ATR)及Ⅰ型前胶原mRNA的影响,探讨AngⅡ调控HSC分泌胶原的作用途径.方法 HSC分离培养后,采用细胞免疫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及RT-PCR方法分别测定ATR和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培养激活的HSC表达少量的AT1R蛋白和mRNA,10-6 mol/L AngⅡ刺激后AT1R 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亦能促进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而体外培养激活的HSC不表达AT2R,AngⅡ作用后亦不能刺激其表达.结论 AngⅡ能够促进激活的大鼠HSC表达AT1R,同时增强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由此推测HSC表面AT1R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胶原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对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和3(SOCS1/3)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5组,分别用0、3.13、6.25、12.5、25μg/mL的白藜芦醇作用于PBMCs,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实验测定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PBMCs分泌IL-1β、IL-6及MCP-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测定SOCS1/3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用白藜芦醇后PBMCs分泌IL-1β、IL-6及MCP-1的量减少,SOCS1/3的量增多。在蛋白水平,白藜芦醇浓度为25μg/mL时,IL-1β及IL-6表达明显减少(P<0.05),尤其浓度为6.25μg/mL到25μg/mL时,MCP-1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在mRNA水平,各组的IL-1β、IL-6及MCP-1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SOCS1/3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在剂量依赖性抑制PBMCs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及MCP-1产生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免疫负调控分子SOCS1/3的mRNA表达,这可能是白藜芦醇的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索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活性氧(ROS)生成及其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缬沙坦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0-6 mol/L AngⅡ)和缬沙坦干预组(10-6 mol/L AngⅡ+不同浓度缬沙坦).Real-time 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白介索-6(IL-6)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1P-2)等炎症因子的表达;荧光探针法检测ROS含量;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缬沙坦干预组TNF-α、IP-10、IL-6、MIP-2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不同浓度缬沙坦均能降低细胞ROS含量,其中以10-5 mol/L缬沙坦效果最明显(P<0.05);不同浓度缬沙坦均能降低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或P<0.01),其抑制作用随缬沙坦浓度的上升而更加明显.结论 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ROS生成及细胞增殖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