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在大鼠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光镜、电镜及半定量方法,连续观察了大鼠经胸部照射30Gy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照射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目增多,3个月达高峰,细胞内板层小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可见巨大板层体出现。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膜破裂,嵴断裂。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加速度对肺的影响,我们观察了12只大鼠在模拟特技飞行后,其肺部的主要病理形态学变化为肺不张、肺水肿、代偿性肺气肿,以及肺Ⅰ型、Ⅱ型上皮细胞内线粒体肿胀、Ⅱ型上皮细胞内板层小体减少、血管内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等缺氧的超微结构改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昆明系小鼠制作流感病毒肺炎模型,分别于第6天和第12天取出肺组织,观察清肺饮对其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光、电镜检察和组织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流感病毒肺炎小鼠肺组织出现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间质性肺炎,肺泡腔内大量炎细胞渗出、浆液渗出,肺泡壁增宽、结构不清;肺泡I型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浆内可见到大量吞饮小泡、毛细血管基底膜破坏,肺泡Ⅱ型细胞核不规则、胞浆内线粒体明显肿胀、内质网扩张、板层体排列紊乱,上皮细胞间连接受损;感染第12天比第6天有所加重。且细胞浆内可见到许多空泡形成。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病灶面积百分率及灰度值显著增加。结论 清肺饮可以明显减轻流感病毒肺炎小鼠间质性肺炎,减少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病灶面积百分率和灰度值。  相似文献   

4.
<正> 在细菌胞浆外,有一层坚硬的细胞壁。其作用在于维持细菌的外形并保护胞浆膜不受环境中渗透压的损伤。如细菌失去细胞壁但胞浆膜完整,在高渗环境中仍能生有与繁殖,这种缺壁细菌叫L型细菌或细菌的L型。Klleneberger氏在培养念珠状杆菌的实验中,发现了肉眼可见的微小菌落。由于是在Lister研究所进行的研究,以其命名,故称L型菌。经研究证实细菌的L型不仅具有原细菌的致病性,而且由于细菌的变异,增加了本身的抗保护性。据报道,泌尿系统感染约有20%患者可检出L型细菌。血及胸腹水中亦同样可检到各种L型。细菌在体内体外均可产生。尤其是目前对许多长期发热诊断不明的患者,而使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遍更易导致细菌成为L型。增加L型分离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正常和经受700拉德照射及给“225”后再照射的小鼠脾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经辐射损伤以后,鼠脾无论是白髓或者红髓的超微结构都出现较明显的改变,其中以淋巴细胞的变化出现较早也较严重。照后7小时为损伤时相,淋巴细胞显示不同程度的变性和坏死,轻者核染质有凝集,线粒体肿胀,基质暗淡,嵴消失等变化,重者淋巴细胞的微细结构全部消失,呈现电子致密的均质样团块状结构。此外,网状细胞、浆细胞也有变化。吞噬细胞极度活跃,胞体内吞噬的内容繁多,包括整个细胞、细胞碎片、髓样结构小体、脂滴……等。照后24小时淋巴细胞的微细结构变化仍然十分显著,吞噬细胞中所含细胞碎片等亦很多,但吞噬的高峰已经过去。照后4天,部分淋巴细胞的核仁甚为著目,出现核内包涵体。网状细胞的个别线粒体有变化,大、小溶酶体著明。窦壁内皮细胞肿胀,线粒体聚集,嵴溶解并空泡化,基底膜有裸露。照后7天,呈明显的恢复征象,白髓淋巴细胞的数量和脾索的粒、红细胞灶都增多。但即使是属恢复时相的细胞,部分仍可见微细结构的变化,如线粒体的膜增厚、嵴消失等。比较了照射鼠与给“225”后再照射的两组小鼠脾超微结构的变化,发现存在着差别。给“225”组照后7小时吞噬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的内容物比照射对照组为多,坏死细胞的迅速被清除可为新细胞的再生准备了条件。给“225”组照后7天脾的造血细胞灶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因此,从超微结构的水平上证明了“225”对造血组织脾是有辐射防护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125I粒子对Hela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体外Hela细胞在^125I粒子照射下细胞凋亡和增殖的规律,探讨^125I粒子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方法用^125I粒子照射Hela细胞,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和时间点细胞的增殖反应及形态变化。结果受照射细胞发生凋亡,于Ⅱb期出现凋亡小体;细胞凋亡率随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于5Gy时出现凋亡率峰值;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下降,与凋亡形成呈反向关系。并有反剂量率效应。结论^125I粒子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可能为早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晚期使肿瘤细胞大量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携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术前、术后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监测,根据患者病变的大小估算出125I粒子数,选择合适的覆膜食管支架,于支架外周按一定的规律固定上125I放射粒子,制成食管内照射支架。选择15例临床分级为Ⅲ~Ⅳ期食管癌患者,将食管内照射支架植入到患者食管内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15例患者内照射支架均释放到位,释放过程顺利,释放过程中未出现放射粒子脱落现象。支架置入后患者一般状况明显好转,血液分析指标亦未见明显变化,未出现如食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CT复查12例病灶较术前明显缩小、2例稍缩小、1例无明显变化;15例随访6个月,均未见出现食管再狭窄或食管瘘。结论:食管内照射支架临床使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短期临床观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携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优于传统支架。  相似文献   

8.
笔者报道了一例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出现重度骨髓抑制的病例,从临床诊断、骨髓造血系统变化、治疗过程是否规范等方面分析该病例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131I诊治DTC骨转移的疗效以及骨髓造血影响的认识:131I诊治DTC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明显,但随着累积剂量的提升以及患者对131I治疗个体敏感度的不同可能会发生骨髓造血系统的白细胞或血小板一过性下降。对于广泛骨转移患者131I治疗时要高度警惕骨髓抑制的发生,要尽可能考虑累积治疗剂量的因素;尽量延长再次治疗的间隔时间;出现骨髓抑制现象时,要择期使用131I治疗。  相似文献   

9.
恶性间皮瘤的超微结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结果表明:电镜下,恶性间皮瘤瘤细胞表面及其内腔表面均有细长蓬发样微绒毛,胞浆内有丰富的张力微丝。相反,转移性腺癌的微绒毛短小,胞浆内的张力微丝稀少或缺乏。转移性腺癌有微绒毛根、板层小体、糖萼小体、纤毛和粘液分泌颗粒,而恶性间皮瘤则缺乏这些表现。作者认为,当恶性间皮瘤和胸腹膜的转移癌鉴别诊断困难时,进行电镜观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携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术前、术后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监测,根据患者病变的大小估算出125I粒子数,选择合适的覆膜食管支架,于支架外周按一定的规律固定上125I放射粒子,制成食管内照射支架.选择15例临床分级为Ⅲ~Ⅳ期食管癌患者,将食管内照射支架植入到患者食管内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15例患者内照射支架均释放到位,释放过程顺利,释放过程中未出现放射粒子脱落现象.支架置入后患者一般状况明显好转,血液分析指标亦未见明显变化,未出现如食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CT复查12例病灶较术前明显缩小、2例稍缩小、1例无明显变化;15例随访6个月,均未见出现食管再狭窄或食管瘘.结论:食管内照射支架临床使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短期临床观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携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优于传统支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用体外洗肺法,将离体的人肺和大鼠肺巨噬细胞置于含二氧化钚的培养液内,暴露一定时间后,研究人和大鼠肺巨细胞吞噬活性的差异。同时经在体大鼠气管注入239PuO2后再洗肺,以测定巨一胞的活性,用来比较在体和离体的大鼠肺巨噬细胞功能。结果证明,大鼠在体和离体的巨噬细胞的的吞噬活性类似,在离体情况下,人和大鼠肺巨噬细胞的活性亦较近似,人和大鼠的肺体的巨噬细胞在肺的游离细中占绝大多数,均超过敏80%,它们的直径分别为12.53和11.35μm。  相似文献   

12.
γ射线低剂量照射兔眼晶体损伤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晶体的影响,方法用25和50cGy^60Coγ射线一次照射兔眼后,后期用透射电镜(TEM)和裂隙灯显微镜(SLM)观察晶体组织及形态学变化。结果 TEM观察到25和50cGy照射后早期均有明显晶体上皮细胞损伤,表现为胞浆内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氏器等膜性结构水肿及空泡变,细胞间和胞浆内明显水肿,大量空泡形成及层状小体增多。50cGy组更明显。SLM观察发现两剂量组照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索肺氧中毒的机理。方法:在大鼠常压高浓度氧(97%±2%)暴露的早期,观察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及肺泡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随着肺ACE活性的下降和LPO水平的升高,部分肺泡内皮细胞(EC)出现胞浆水肿,同时肺泡毛细血管内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增多。结论:肺泡EC胞膜功能的受损,尤其是胞膜结合的ACE活性下降所致对炎性介质清除的减少,可能起动了以肺泡EC胞膜通透性增高和炎细胞粘附为特征的早期肺氧中毒。  相似文献   

14.
急性放射病时主要脏器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18只狗γ线、中子混合照射400~10,000德后形成8种类型放射病时一些重要脏器如骨髓,脾脏、小肠、小脑及心脏的超微结构变化,并依型进行了对比。文章还分析讨论了造血型放射病时脾、小肠出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I肠型放射病时畸形细胞的形成及其意义,脑型放射病时小脑皮层的变化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及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Ⅱ)在小鼠肾小体发育中的时空性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测定不同胚龄(E,12、14、16和18d)及生后日龄(P,1、3、7、14、21、28和42d)小鼠肾小体Fn和僻TBF-βⅡ的表达及其含量变化.结果 Fn在除逗号小体以外的各期肾小体基底膜处均有表达,TGF-βRⅡ在各期肾小体内均有表达,且两者的表达量均随着肾小体的发育逐渐增加.结论 Fh和TGF-βRⅡ在小鼠肾小体发育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空性,推测两者在小鼠肾小体发育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肺不发育和发育不全的X线及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不发育和发育不全的X线和cT诊断。方法对X线片、cT、支气管造影联合确诊的6例患者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肺不发育和发育不全分三型,I型1例,肺、支气管均不发育;Ⅱ型3例,肺不发育,有发育不全的盲端主支气管;Ⅲ型2例,肺、支气管均发育不全。结论X线及CT对肺不发育和发育不全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30例蘑菇肺的临床和X线表现,X线基本改变为两肺弥漫性网织状,结节状多发性大小不等斑片状影,双肺透亮度下降,有时出现蜂窝状改变,肺门淋巴结肿大,讨论了X线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诊断的主要依据,同时探讨了其致病机理,认为主要与Ⅲ,Ⅳ型变态反应有关,I型变态反应亦有参与。  相似文献   

18.
模拟失重对兔红细胞形态及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微重力下血液变化机理,观察了头低位兔血液红细胞形态及骨髓造血功能的变化,发现头低位组兔血液中的畸形红细胞增多,骨髓中出现了稍密集的造血细胞,网状细胞核孔增多,内质网扩张,幼稚红细胞进入血窦,巨噬细胞吞噬幼稚红细胞,血窦内皮细胞空泡化等现象。实验结果表明,短期模拟失重以地红细胞形态和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肺损害的临床与CT表现特征.方法 对2005年8月至2008年11月期间的16例MPA肺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实验室检查结果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临床表现:11例MPA肺损害者有咯血或血痰,8例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症状者均被误诊为其他肺部疾病;所有患者均合并有肾脏、心血管及内分泌等其他多器官受损表现.(2)实验室检查结果:16例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为阳性,14例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3)CT检查结果:16例患者均有肺间质性改变,其中15例以间质性病变为主,1例以实质性病变为主;8例有肺间质纤维化征象,11例有实变影,6例间质纤维化征象与实变影合并存在;6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多数MPA肺损害患者临床上有咯血和血痰表现,CT表现以间质性病变为主,对于有上述表现的中老年患者,无论是否合并肾等其他器官受损表现,都要警惕MPA,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肺损害的临床与CT表现特征.方法 对2005年8月至2008年11月期间的16例MPA肺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实验室检查结果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临床表现:11例MPA肺损害者有咯血或血痰,8例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症状者均被误诊为其他肺部疾病;所有患者均合并有肾脏、心血管及内分泌等其他多器官受损表现.(2)实验室检查结果:16例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为阳性,14例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3)CT检查结果:16例患者均有肺间质性改变,其中15例以间质性病变为主,1例以实质性病变为主;8例有肺间质纤维化征象,11例有实变影,6例间质纤维化征象与实变影合并存在;6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多数MPA肺损害患者临床上有咯血和血痰表现,CT表现以间质性病变为主,对于有上述表现的中老年患者,无论是否合并肾等其他器官受损表现,都要警惕MPA,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