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明珍  王桂新 《实用医技》2000,7(12):986-986
宫颈癌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它的愈合可称各类癌症中最佳者.那么如何早期发现宫颈癌呢?最重要的就是定期检查:40岁以上的妇女应1-2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此检查方法简单.无痛苦,确诊率在95%以上。涂片检查可在患者无明显症状时.发现不典型增生的癌前病变和原位癌.如能抓住时机,及时治疗.可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立冬 《右江医学》2008,36(4):486-489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乳腺癌而居于第二位,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常见,位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宫颈癌具有明确的致病因素和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宫颈癌预后良好,Ⅰa、Ⅰb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可达80%~100%。为促进女性生殖健康和采取相应预防保健措施,本文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中青年妇女宫颈癌防治水平影响因素及健康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中青年妇女宫颈癌防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应用健康干预对患者进行治疗。方法:对农村社区中青年妇女宫颈癌160例患者应用回归分析确定宫颈癌防治水平的影响因子,对试验组80例患者进行健康干预,并与对照组未进行健康干预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影响农村社区青年妇女宫颈癌防治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本人及家族病史和本人及性伴侣生活史等(P〈0.05)。健康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农村社区中青年妇女宫颈癌防治水平影响因素很多,行健康干预积极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义乌地区宫颈癌筛查项目,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干预进行研究和效果分析,探索适合义乌地区的妇女宫颈癌防治综合干预措施.方法在义乌地区2007年宫颈癌普查的基础上,把妇女宫颈癌筛查纳入到公共卫生实施项目中,利用义乌地区妇幼保健网络,采取健康宣教、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者的干预与随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管理等综合干预措施.抽取2007、2010年参加宫颈癌普查妇女1356例和1482例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义乌地区2007、2010年宫颈癌防治知晓率分别为28.54%、59.72%,宫颈癌防治知晓率有明显提高(P<0.05);对2007年宫颈癌普查发现的CIN和高危型HPV阳性者治疗及随访36个月,CIN治愈率为96.4%,高危型HPV阳性者转阴率为86.8%.结论义乌地区2007-2010年宫颈癌防治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宫颈癌的防治纳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据国内外资料显示,宫颈癌的因素见表。表宫颈癌因素因素高危低危地理南美,亚洲中东、欧洲、北美宗教犹太教教育程度低高婚烟/性伴侣多次/多数目单一首次妊娠年龄早25岁以后首次性交年龄早少年)20岁以后卖淫极高生育多产未产HPV感染感染未感染HPV亚型16、18、31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妇科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升高且呈低龄化趋势.在发达国家其发生率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工作的不完善,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1],并且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浸润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社区宫颈癌疾病防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2013年在我们社区中心进行两癌筛查的辖区1826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关于宫颈癌防治的健康教育,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相关调查数据评估教育结果。结果:健康教育后研究对象在宫颈癌防治知识、意识、行为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促进了辖区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的理解并使其主动参与到宫颈癌防治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A、B、C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年龄、月经初潮年龄、血清中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A组妇科疾病史所占比例、HPV阳性率、孕次、吸烟史所占比例、产次、月经初潮年龄最高,C组最低;A组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首次性生活年龄、首次生育年龄、饮茶率均最低,C组最高(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准确掌握上述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及严密监测,可显著降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宫颈癌根治术手术出血防治。方法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防治出血。结论为预防清扫盆腔淋巴结出血,按血管走行有序分离淋巴结,操作必须轻柔、精确。为了预防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出血,在行腹膜外盆腔淋巴清扫结束时,即行髂内动脉结扎。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12):1135-1137
目的研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患者2 0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检查育龄妇女病理证实无CIN病变者1 000例作为对照人群。结果 CINⅠ、CINⅡ、CINⅢ均集中在20~49岁,20~39岁最为集中;宫颈癌主要集中在30~49岁及≥50岁年龄段,以30~49岁构成比例最高。CINⅠ组、CINⅡ组和CINⅢ组在20~29、30~39岁构成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年龄段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CINⅡ组和CINⅢ组与宫颈癌组在20~29、40~49、≥50岁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年龄段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初次性生活年龄、户籍情况及性生活年限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初次性生活年龄过小、HPV感染、性生活年限过长及非本地户口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比较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研究病例均选择行宫颈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有异常者,对100例妇女建立医学档案,进行临床研究.将取得的标本,采用HC2-HPVDNA(杂交捕获技术二代)检测高危型HPV-DNA.结果:女性生殖道HPV感染者较易发生宫颈癌前病变.结论:积极防治HPV感染对于预防宫颈癌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宝鸡地区宫颈癌筛查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1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资料,筛查方法包括巴氏细胞学、液基细胞学、高危型HPV检测,多功能醋酸白肉眼检测法,并经阴道镜检查,病理确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结果共筛查89714例,其中组织性筛查59745例,机会性筛查29969例,筛查方法依次为巴氏细胞学69285例,液基细胞学16114例,HPV检测625例,多功能醋酸白肉眼检测3604例。最常用的筛查方案是细胞学检查占95.19%。组织性筛查检出宫宫颈癌前病变(CINⅠ+CINⅡ+CINⅢ)916例(1.53%),宫颈癌96例(0.16%),机会性筛查检出颈癌前病变(CINⅠ+CINⅡ+CINⅢ)892例(2.98%),宫颈癌159例(0.53%)。结论巴氏细胞学仍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机会性筛查宫颈病变检出率高,但仍不能忽视组织性筛查。  相似文献   

13.
浸润性宫颈癌是女性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在是筛检不足或缺乏筛检的发展中国家.常规推荐25岁以上的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必要因素.但不是所有HPV感染的女性都会发展为宫颈癌.初次性交年龄、性伴侣数量、多产次、口服避孕药、病毒感染、吸烟、肥胖、营养和运动也是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密切相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我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宫颈癌筛查情况,并为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取2009至2013年我市35~59岁的农村妇女775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宫颈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筛查,我市有44189例已婚育龄妇女被检查出患有妇科疾病,其患病率为56.99%。经病理检查,确诊其宫颈癌前病变为CINⅠ的患者有332例,确诊其宫颈癌前病变为CINⅡ的患者有64例,确诊其宫颈癌前病变为CINⅢ的患者有35例,确诊患有原位癌的患者有1例,确诊患有浸润癌的患者有4例。结论:坚持做好农村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工作,是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林丽羽 《吉林医学》2014,(6):1144-1144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以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筛查宫颈癌5 366例,诊断结果以非典型细胞或不典型鳞状细胞为阳性患者,对其进行年龄段分组,比较各个年龄段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检查,阳性患者532例,检出率为9.91%;31~40岁检出率为14.1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30岁检出率为9.21%,40岁以下检出率为23.31%,说明宫颈癌趋势年轻化。结论:20~40岁妇女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多发阶段,此阶段有性经历的妇女定期行宫颈癌筛查,以减少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率,维护女性健康。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四种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和意义.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的1000例进行妇科检查的患者,分别采用这四种方法来进行检验与病理学结果来进行比对,比较各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四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52.2%,65.6%,70.5%);阴道镜检查(76.2%,56.8%,59.3%);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85.7%,90.2%,89.9%);HPV-DNA检查(91.3%,82.8%,86.4%).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宫颈癌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和人群特点合理选择筛查方案是合理分配资源和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办法.  相似文献   

17.
姚爱芝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33-2935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住院的宫颈病变患者415例,其中宫颈炎患者178例,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169例,宫颈癌患者68例,检测各组患者HPV阳性率及HPV-DNA水平,比较各宫颈病变患者HPV阳性率及HPV-DNA水平,并分析宫颈病变程度与HPV-DNA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炎组HPV阳性率11.23%,明显低于癌前病变组的48.52%和宫颈癌组的97.06%(P〈0.05);癌前病变组HPV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癌组阳性率(P〈0.05);宫颈炎组HPV水平明显低于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P〈0.05);癌前病变组HPV水平明显低于宫颈癌组。宫颈炎组、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3组HPV-DNA水平呈递增趋势,且宫颈炎组阳性多集中在低水平的HPV-DNA,癌前病变多集中在中等水平,而宫颈癌多集中在高水平的HPV-DNA。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其HPV-DNA水平有增加趋势,相关性检验分析,病变程度与HPV-DN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HPV-DNA水平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应积极防治HPV感染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PV感染与官颈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杂交捕获HPV-DNA检测144例宫颈病变患者中HPV感染年龄分布状况.结果 HPV总阳性率为41.2%,在慢性宫颈炎为13.1%,宫颈癌前病变为46.5%,宫颈癌为72.0%三者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青中年妇女HPV感染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9.
符怡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503-1504
目的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杂交捕获HPV—DNA检测144例宫颈病变患者中HPV感染、年龄分布状况。结果HPV总阳性率为41.7%,在慢性宫颈炎为8.3%,宫颈癌前病变为48.2%,宫颈癌为69.6%。三者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HPV感染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HPV感染在青年组与老年组及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青、中年妇女HPV感染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20.
重视宫颈癌的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妇女第二大常见肿瘤,占全世界妇女恶性肿瘤的12%,每年引起约250000妇女死亡,其中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多见。宫颈癌可以通过筛查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经历明确的癌前病变阶段,并伴有显著形态学特征。目前有两个系统用于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