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杰 《黑龙江医学》2010,34(9):681-683
目的探讨在腮腺切除手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24例行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中保留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的患者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并采用碘-淀粉试验检测,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24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未见肿瘤复发,仅有2例患者发生潮红和出汗现象,1例无明显主观感觉,但碘-淀粉试验阳性,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12.5%。结论切除腮腺时,保留并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有显著效果,是一种简单易行、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腮腺切除术中植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通过淀粉-碘试验,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19例患者随访6~18个月,18例获得成功,只有1例发现有潮红和出汗现象,较传统腮腺切除术的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切除腮腺时置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华  韦良宗 《海南医学》2013,24(13):1935-1936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在预防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2011年收治的68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试验组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对照组常规手术切除腮腺咬肌筋膜。术后一年采用问卷调查和碘—淀粉试验检测味觉出汗综合征阳性率。结果试验组有2例患者,对照组有4例患者不能按时到院复查。问卷调查味觉出汗综合征阳性率:实验组为3.1%(1/32),对照组为46.7%(14/30);碘-淀粉试验阳性率:实验组0%(0/32),对照组33.3%(10/30)。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联合口腔修复膜植入能显著降低腮腺肿瘤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腮腺良性肿瘤行腮腺部分切除术38例分成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22例,在观察组中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手术创面,对照组则直接缝合。术后1年随访,采用碘-淀粉试验检测是否有味觉出汗阳性体征。结果:观察组碘-淀粉试验阳性1例(6.25%),对照组7例(31.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能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不同手术处理方式对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将临床收治的122例腮腺下极(包括后下极)良性肿瘤病例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腺叶及肿瘤切除术,B组应用单纯腮腺部分切除术,C组行保留腮腺筋膜的腮腺部分切除术,D组腮腺部分切除术后,术区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术后随访12~36个月,通过Minor试验了解味觉出汗综合征情况。结果 A组41例患者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24例(58.54%)。 B组35例,发生12例(34.29%)。 C组26例,发生3例(11.54%)。 D组20例,查见2例(10.00%)。 A组与B,C,D 3组任何一组比较,均存在差异( P<0.05)。 B组与C,D任意一组间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C,D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于腮腺下极良性肿瘤,腮腺部分切除术后保留腮腺筋膜或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均可有效预防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但脱细胞真皮基质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嚼肌筋膜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3例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纽。A组45例患者采用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的改良腮腺切除术式,B组38例患者采用不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的传统腮腺切除术式,通过碘-淀粉试验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结果: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A组(13.33%)远低于B组(55.26%),两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腮腺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嚼肌筋膜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HTK〗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在预防Frey综合征中的作用。〖HTW〗方法〓〖HTK〗将156例腮腺区良性病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实验组78例患者行腮腺浅叶切除手术的同时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创面,12~37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和淀粉-碘实验,对患者Frey综合征的发病情况进行评价。〖HTW〗结果〓〖HTK〗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的78例患者,4例存在Frey综合征,占5.13%。淀粉-碘实验有7例(8.97%)患者存在不同程度Frey综合征。未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的78例患者,Frey综合征的主观、客观发病情况分别为32例和46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TW〗结论〓〖HTK〗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有效预防Frey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瓣修复预防腮腺术后Frey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0例腮腺良性肿瘤病者随机分成4组,①颈阔肌瓣+胸锁乳突肌瓣组14例,腮腺切除术后颈阔肌瓣+胸锁乳突肌瓣充填腮腺床。②颞顶筋膜瓣组11例,腮腺切除术后用颞顶筋膜瓣充填腮腺床。③腮腺咬肌筋膜瓣组12例,腮腺切除术后用腮腺咬肌筋膜瓣组充填腮腺床。④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组13例,腮腺切除术后腮腺床植入ADM。与同期行常规腮腺手术未行修复或ADM植入患者25例进行对比,术后1年淀粉碘试验评价Frey综合征。【结果】行组织瓣或ADM修复组Frey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织瓣或ADM修复间的Frey综合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术中应用各种组织瓣或ADM修复可有效预防Frey综合征的发生,可以根据临床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在腮腺切除术中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 通过对24例患者术后随访,并通过Minor试验,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随访的24例患者中,无病人发现有潮红和出汗现象,较传统腮腺切除术的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 切除腮腺时置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植入腮腺床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Frey's综合征的效果。[方法]46例腮腺良性肿瘤病者随机分成4组,(1)对照组12例,单纯行腮腺全切除术;(2)ADM组10例,腮腺全切除术后腮腺床植入ADM;(3)SAMS组11例,腮腺切除术后用SMAS折叠瓣充填腮腺床。(4)SMAS+ADM组13例,腮腺切除术后ADM植入和SMAS充填腮腺床。术后1年用问卷调查病者面部外形满意度和腮腺区味觉出汗症状,临床检查和淀粉碘试验评价面部外形和Frey's综合征。[结果]对照组、ADM组、SMAS组和SMAS+ADM组对面部外形满意率分别为33.3%(4/12),40.0%(4/10),91.9%(10/11)和100%(13/13),SMAS+ADM组和前两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Frey's综合征客观指标淀粉试验阳性率分别为50.0%(6/12),20.0%(2/10),27.3%(3/11),7.7%(1/13)。SAMS+ADM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MAS折叠瓣临床上操作简单,充填腮腺床可有效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复合ADM植入能明显减少Frey's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一种术后预防味觉出汗综合症发生的方法。方法腮腺良性肿瘤患者68例均行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0)两组,观察组术中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对照组用常规术式,术后随访评价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时,观察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1.58%(12/38),对照组发生率为70.00%(21/3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腮腺手术中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可以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植入腮腺床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Frey’s综合征的效果。【方法】46例腮腺良性肿瘤病者随机分成4组,(1)对照组12例,单纯行腮腺全切除术;(2)ADM组10例,腮腺全切除术后腮腺床植入ADM;(3)SAMS组11例,腮腺切除术后用SMAS折叠瓣充填腮腺床。(4)SMAS+ADM组13例,腮腺切除术后ADM植入和SMAS充填腮腺床。术后1年用问卷调查病者面部外形满意度和腮腺区味觉出汗症状,临床检查和淀粉碘试验评价面部外形和Frey’s综合征。【结果】对照组、ADM组、SMAS组和SMAS+ADM组对面部外形满意率分别为33.3%(4/12),40.0%(4/10),91.9%(10/11)和100%(13/13),SMAS+ADM组和前两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Frey’s综合征客观指标淀粉试验阳性率分别为50.0%(6/12),20.0%(2/10),27.3%(3/11),7.7%(1/13)。SAMS+ADM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MAS折叠瓣临床上操作简单,充填腮腺床可有效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复合ADM植入能明显减少Frey’s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斌 《中国医药导报》2010,7(9):139-140
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是腮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腮腺区皮肤在进餐时出现血管扩张、潮红、出汗现象,其机制为迷走再生学说,其治疗有药物治疗、局部治疗、手术治疗,预防主要是术中放置间隔材料,皮瓣在腮腺创面上防止神经错联发生;如术中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屏障隔离副交感神经与支配皮肤神经间的错联。  相似文献   

14.
尹东  哈勇  张艺林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83-1084
目的探讨在腮腺切除术中采用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和胸锁乳突肌瓣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2例行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保留并重建腮腺咬肌筋加膜胸锁乳突肌瓣;对照组30例采用切除腮腺咬肌筋膜,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30个月随访,治疗组32例患者无1例发生Frey's综合征,对照组30例中8例(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腮腺切除手术中应用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加胸锁乳突肌瓣的方法预防Frey's综合征效果显著,而且还能纠正面侧部的凹陷畸形。  相似文献   

15.
李志来 《安徽医学》2008,29(5):553-555
目的探索颏下岛状肌筋膜瓣预防腮腺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以及凹陷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在5例腮腺患者中行手术切除术,术中冰冻检查,良性病变者随即作颏下岛状肌筋膜瓣移植于创面。腮腺浅叶切除1例,全叶切除4例。多形性腺瘤1例,基底细胞腺瘤1例,慢性炎症3例。组织瓣面积5.0cm×4.0cm~6.0cm×5.0cm,颏下血管蒂5例,蒂长5.0cm~6.0cm。术后观察面部对称性,作碘-淀粉试验,检测局部出汗情况。结果手术伤口Ⅰ期愈合,无感染、涎漏、组织瓣坏死、面瘫等并发症。随访8~12个月,面部基本对称,颌后区形态自然,与对侧无明显差异;饮食面部无潮红、发热表现,碘-淀粉试验阴性。结论颏下岛状肌筋膜瓣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具有明显效果,兼能矫正腮腺术后的凹陷畸形。该组织瓣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组织质量适宜,有知名血管营养,是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以及术区凹陷畸形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腮腺手术采用胸锁乳突肌瓣转移对减少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33例腮腺肿瘤患者行腮腺肿块及部分浅叶切除术。其中 15例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 ,另 18例按常规方法 ,均按期随访 ,且做碘 -淀粉试验检查作客观评价。结果 :经术后 8~ 18个月观察 ,胸锁乳突肌瓣转移组的 15例中碘 -淀汾试验 2例阳性 ,占 13 33% ;常规组 18例中9例阳性 ,占 5 0 % ,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腮腺部分切除术后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可明显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 ,是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的一种简单、实用 ,无严重并发症 ,且明显改善外形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比采用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的翻瓣和切除腮腺咬肌筋膜的翻瓣方法对预防Frey’s综合症的效果。方法:对甲组23例腮腺肿瘤患者在行腮腺切除手术时采用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乙组32例腮腺肿瘤患者则采用切除腮腺咬肌筋膜,经过半年至两年半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Frey’综合症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中4例出现进食时出汗现象,发生率为57%。结论:在腮腺切除手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可防止了副交感迷走神经未梢的再生,有效地预防了腮腺书后Frey’s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留患者的腮腺咬肌筋膜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保留患者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8~48个月。结果:35例患者术后随访期内无复发,效果良好,仅1例患者术后24个月肿瘤复发;33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无Frey's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有效率为91.7%。结论:保留患者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肿瘤切除术,可有效预防腮腺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切除新术式对味觉出汗综合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通过27名患者术后随访。并采用咀嚼维生素C片诱导与碘-演粉试验检测,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症的发病率。结果;在调查的27例患者中,仅3例发现在患者有潮红和出汗现象,较传统腮腺切除术(64%-100%)的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切除腮腺时人留腮腺咬肌筋膜对味觉出汗综合症的预防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皮肤缺损的修复是临床常见的问题之一,创面覆盖物有异种、异体、自体组织移植物及人工合成代用品等.自体皮移植是目前临床最常应用的方法,但供区有限,且在自体皮移植中,必将对供区造成新的损害,实际上是瘢痕的移位.为了探寻新的修复方法,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同种异体皮和异种皮移植,但因排斥反应及来源困难等使临床应用受限.而异种皮经脱细胞变性处理后,抗原性降低,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且保存了真皮组织中绝大部分的有效组织成分和框架结构,最大限度地模拟了人体皮肤的组织结构,可更好地诱导宿主细胞的生长和皮肤胶原的重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