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镇痛加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技术在小儿肾积水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2007年对26例小儿行镇痛加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镜插管后行逆行肾盂造影,男20例,女6例,年龄6~14(10.3±2.5)岁。结果在本组26例患儿的操作中。成功24例,经过行输尿管镜逆行肾盂插管造影后,均明确肾积液的部位及肾盂输尿管梗阻的程度、长度,不成功2例,皆因尿道较细,不能顺利从尿道插入输尿管镜而不成功。结论镇痛加表面麻醉下利用输尿管镜行小儿逆行肾孟插管造影,能明确小儿肾积水的病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腺性输尿管炎临床少见,但近年报道逐渐增多,为提高腺性输尿管炎的诊疗水平,现总结我院2003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例腺性输尿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28 ~ 66岁,平均43岁,左侧2例,右侧4例.病变位于输尿管上段1例,中段2例,下段3例,均为单侧输尿管狭窄性病变,狭窄段长度0.5~3.0 cm,平均1.8 cm.病程1~6年,平均3年.主诉腰部胀痛4例,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1例.既往病史: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史2例,尿路感染史2例,体检肾区叩击痛阳性3例.6例术前、术后肾功能检查均正常,尿常规检查有镜下血尿者4例,尿细菌培养4例均阴性,尿脱落细胞检查6例均阴性.24h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6例均阴性.6例患者均行彩超检查,示肾、输尿管重度积水2例,中度积水3例,轻度积水1例.6例患者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示患侧肾及输尿管不显影1例,患侧肾积水5例,其中输尿管扩张积水3例(考虑输尿管狭窄),梗阻处显示不清2例.3例行膀胱镜逆行插管造影,膀胱均未见异常,逆行插管受阻1例,导管通过输尿管狭窄2例,2例逆行插管造影成功,示输尿管狭窄.CT检查4例,示肾、输尿管扩张积水,梗阻处输尿管外无占位病变.2例行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检查,均示肾、输尿管扩张积水,梗阻处输尿管狭窄1例,显示不清1例.输尿管镜检查5例,示输尿管狭窄,黏膜呈炎性反应改变,取活检4例,冷冻病理检查2例,1例因输尿管迂曲严重,输尿管镜未能到达狭窄处.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7年10月~2003年12月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6例,年龄28~42岁,平均年龄(30.2±12.3)岁。男4例,女2例。临床症状:5例有反复右侧腰部不适和胀痛,其中3例有镜下血尿,1例尿镜下白细胞增多。另一例为发烧、腰痛,于2001年1月24日就诊。病史为1~10年。查体:6例均有右侧肾区叩击痛,1例可触及肾下极。影像学检查:6例B型超声检查显示不同程度的右肾积水和输尿管上段扩张。均常规行静脉肾盂造影(IVU)检查,其中1例疑为右输尿管阴性结石,3例行逆行性肾盂造影(RU)检查,4例CT检查仅提供肾积水和上段输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9例输尿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输尿管损伤中,医源性损伤27例,外伤性损伤2例。手术治疗27例,逆行输尿管双J管引流2例,治疗效果好。结论B超检查简单易行,结合静脉肾孟造影(IVP)及逆行插管造影,术中会诊多能确诊。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是治疗输尿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莫先红  魏敏 《现代保健》2012,(28):108-109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2006年4月-2012年5月对笔者所在医院5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均经KUB+IVU(静脉肾盂造影)及右输尿管逆行造影和(或)CT检查明确诊断。治疗行切除受压输尿管2~3cm,下腔静脉前无张力吻合。随访6~18个月,临床症状消失,积水明显改善,无明显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行KUB+IVU和右输尿管逆行造影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复位后吻合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了解静脉肾盂造影在输尿管囊肿检查中价值。本文以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发现输尿管囊肿28例;通过分析逆行尿路造影、"B"超、螺旋CT容积尿路造影(SCTU)、MRI水成像技术等不同检查方法各有利弊,得出结论静脉肾盂造影输尿管囊肿X表现具有特征性;且检查较简便、相对便宜,技术成熟,是输尿管囊肿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尿管阴性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69例输尿管阴性结石(碎石前超声及CT检查证实结石存在)患者,采用静脉尿路造影(IVU)及逆行插管造影(RGU)辅助定位后行ESWL治疗.结果 本组67例经1~2次ESWL治疗后,结石在1个月内完全排出,超声及IVU检查梗阻消失;2例经2~3次ESWL治疗后无效改行开放手术.结论 输尿管阴性结石,腹部X线平片不显影,超声有时不能探及结石或因患者肥胖定位不准确,采用IVU及RGU辅助定位行ESWL治疗,是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早期肾盂癌的诊断和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肾盂癌的诊断和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在诊断肾盂癌时采用B超、静注尿路造影(IVU)、逆行性肾盂造影、CT、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MRU)、输尿管肾盂镜检查等多种方法,比较各种方法对早期肾盂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IVU和逆行性肾盂造影、CT、输尿管肾盂镜、MRU、B超对早期肾盂癌的诊断阳性率分别是89%、94%、80%、50%、40%和22%。结论IVU和逆行性肾盂造影是诊断早期肾盂癌最基本和最必要的有效检查方法,是其他方法不能代替的。因输尿管肾盂镜检查为有创性检查,故可作为疑难病例最后的确诊性检查方法,不宜做首选的检查方法。B超可作为普查之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逆行肾盂造影对肾盂,输尿管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常规逆行肾盂造影后,经输尿管插管注入一定数量浓度的造影剂后行CT扫描,观察肾盂及输尿管占位CT扫描的腔内,外表观,并与手术对照,以评价CT-逆行肾盂造影的价值。结果:CT-逆行肾盂造影可以较好的显示肾盂输尿管占位的腔内肿物,管壁状况,肿块大小,邻近组织侵犯,腹腔脏器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手术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结论:CT-逆行肾盂造影对肾盂,输尿管占位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199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6例患者,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行开放性手术输尿管复位14例,肾切除1例,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复位1例.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主要进行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提示输尿管位于正常位置.术后无漏尿和输尿管狭窄发生,肾盂及输尿管积水明显减轻.肾切除患者预后良好,对侧肾功能正常.结论 对于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特别是Ⅰ型,经复位后预后良好.与B超、IVU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比较,逆行造影CT或磁共振水成像(MRU)检查可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尤其是后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其手术方法 ,除传统开放手术外,有条件医院亦应考虑开展腹腔镜途径.  相似文献   

11.
儿童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及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儿童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我院诊治的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儿的临床资料。6例患儿均行逆行输尿管造影(RU)或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MSCTU)等检查,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输尿管呈倒J形或S形;治疗采用微创的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输尿管矫正复位术,术中将输尿管切断移到下腔静脉前做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结果6例患儿均术前确诊。术后3~6个月复查症状消失,B超和IVU示肾积水有不同程度减轻。微创的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输尿管矫正复位术同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结论IVU和RU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方法;MSCTU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最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此病较好的手术方法,而腹腔镜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创伤小、美观、恢复快,效果满意,是腔静脉后输尿管有效的微创治疗新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盆腔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下段梗阻的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盆腔恶性肿瘤致输尿管下段梗阻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17例行开放手术,其中切除原发病灶并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3例,输尿管-膀胱吻合术9例,5例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19例经尿道膀胱镜下(11例)或输尿管镜下(8例)留置双J管(单侧11例,双侧8例);15例经皮肾穿刺造瘘放置单J管.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21个月.腹部X线平片未发现J管移位.术后3个月,静脉尿路造影或超声检查提示39例(76.5%)肾积水消失,12例(23.5%)肾积水减轻、肾功能改善.输尿管端端吻合口和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无狭窄.结论 盆腔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病情复杂,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引流尿液,能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盆腔恶性肿瘤致输尿管下段梗阻5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腔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下段梗阻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盆腔恶性肿瘤致输尿管下段梗阻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17例行开放手术,其中切除原发病灶并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3例,输尿管.膀胱吻合术9例,5例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19例经尿道膀胱镜下(11例)或输尿管镜下(8例)留置双J管(单侧11例,双侧8例);15例经皮肾穿刺造瘘放置单J管。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21个月。腹部X线平片未发现J管移位。术后3个月,静脉尿路造影或超声检查提示39例(76.5%)肾积水消失,12例(23.5%)肾积水减轻、肾功能改善。输尿管端端吻合口和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无狭窄。结论盆腔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病情复杂,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引流尿液,能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CR静脉肾盂造影的26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CR图像与CT轴住以及在工作站进行MPR、VR等后处理图像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16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比CR静脉肾盂造影图像好,能充分显示肾实质、肾孟、输尿管、膀胱以及泌尿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重建功能强大,后处理图像清晰,比CR静脉肾盂造影效果好,显示了CR静脉肾盂造影无法显示的细节病变。只是费用相对较高,若不考虑费用问题的话可取代CR静脉肾盂造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的影像表现,评价MSCTU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临床尿培养、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结核的CT影像资料。本组病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2258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强化扫描,应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等技术,获得尿路成像图像。结果 37例患者中,确诊前通过MSCTU诊断肾结核34例,准确率达91.9%;其中肾脏形态、大小改变28例,肾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囊状低密度灶28例,肾内出现钙化灶14例,累及输尿管7例,膀胱3例。结论 MSCTU检查能够客观显示各期肾结核的病理特征,直观显示泌尿系全貌,逐渐取代了传统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5例泌尿系病变病例,60例单纯行16层螺旋平扫,51例行四期扫描(平扫、皮质期、实质期、肾盂期,其中应用Sure-Start软件30例,常规增强21例),非增强尿路成像4例,利用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可以得到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在内的完整尿路成像。结果16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和尿路之间的空间关系、双肾功能情况。115例病人中,诊断先天发育畸形17例,胡桃夹现象2例,泌尿系结核10例,多囊肾3例,单纯囊肿10例,泌尿系结石58例,肾、输尿管、膀胱肿瘤15例。结论16层螺旋CT泌尿系扫描,对显示泌尿系病变部位、病因和尿路梗阻的程度及双肾功能,具有检查快速、后处理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可提供完整尿路图像,为临床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孤立肾并发复杂性结石32例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孤立肾并发复杂性结石的处理方式,提高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孤立肾并发复杂性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孤立肾6例(18.8%)、后天原因26例(81.2%);左侧12例(37.5%)、右侧20例(62.5%).均为铸形或鹿角状、多发性结石,9例合并输尿管结石,8例因梗阻性无尿急诊入院;铸形或鹿角状结石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多发性结石先行PCNL后行ESWL处理,部分病例配合腔内碎石.结果 29例(90.6%)经ESWL及PCNL联合治疗痊愈,12例PCNL术中辅以腔内碎石,8例梗阻性无尿者急诊ESWL或腔内碎石后12h内恢复排尿;3例(9.4%)因肾盂输尿管畸形、梗阻改行开放手术,1例继发反复感染需长期肾造瘘.随访4~36个月,29例(90.6%)肾功能良好,3例(9.4%)存在肾功能不全,2例(6.2%)结石复发.结论 联合应用ESWL及PCNL可安全有效地清除多数孤立肾的复杂性结石;梗阻性无尿者行急诊ESWL是必要的,对输尿管下段梗阻性结石可首选腔内碎石;伴肾盂明显畸形或输尿管连接部严重狭窄者以选择开放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尿路水成像与CR静脉肾盂造影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34例患者再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检查,将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CR图像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检查的图像像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比较两者的图像,发现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检查优于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磁共振尿路水成像能充分显示肾实质、肾盂、输尿管、膀胱以及泌尿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磁共振检查时间相对较短,后处理功能强大,重建图像清晰,能够显示CR静脉肾盂造影无法显示的细节病变,特别对微小病变的检出率优于CR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但是费用相对较高,如排除费用的因素可取代CR静脉肾盂造影。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Ectopic ureters are often very difficult to diagnose with conventional diagnostic modalities (physical examination, ultrasound, intravenous urography, cystography, urethro-cystoscopy, isotop examinations) in children. AIM OF THE STUDY: The authors report their experience with a relatively new method, the 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 (MRU) diagnosing ectopic ureters in childhood. METHOD: MRU was used in 7 girls to detect an ectopic ureter in the last 3 years. On the basis of typical clinical signs, an ectopic ureter was suspected in all patients, but it could not be demonstrated by conventional diagnostic methods. Thus, MRU was done to confirm the suspected diagnosis. RESULTS: In all of the 7 patients, the examinations demonstrated ectopic ureters with the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further confirming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In 2 patients, the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of the upper urinary tract anomalies were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the MRU report. CONCLUSION: The MRU is a reliable diagnostic method to diagnose ectopic ureters which are not easily detectable with conventional diagnostic moda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