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全反式维甲酸(ATRA)软胶囊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μBondapakC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游离维甲酸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用正丁醇-乙腈-正庚烷-磷酸盐混合溶液提取大鼠血浆中的全反式维甲酸,用HPLC定量检测。色谱柱:Hypersil C18(100nlm×2.1mm,3μm);流动相:60mmol·L^-1醋酸铵(pH4.5)溶液,内含78%甲醇,用前经0.22μm滤膜(Millipore,USA)过滤;流速:0.20mL·min^-1;检测波长:350nm;柱温:40℃。结果:全反式维甲酸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100ng·mL^-1,相关系数大于0.998;平均回收率大于94.9%;日内和日间的RSD分别小于6.8%和11.3%;全反式维甲酸平均保留时间为(7.09±0.04)min,总分析时间少于8.2min。结论:本法所需样本量低,预处理步骤简便,适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的检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工作之需。 相似文献
3.
4.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全反式及13—顺式维甲酸浓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全反式及 13 -顺式维甲酸浓度。方法 :色谱柱 :μBondapakC18(3 9mm× 30 0mm) ,流动相 :甲醇 -醋酸铵缓冲液 (85∶15 ) ,流速 :0 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 :340nm ,柱温 :2 2℃ ,血清样品经乙醚 2次提取 ,按内标法定量 ,内标物选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结果 :全反式及 13-顺式维甲酸的线性范围分别在 0 8~ 112 0 μg·L-1和 0 82~ 1312 μg·L-1,最低检测浓度均为 0 6μg·L-1。全反式维甲酸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 98 86 %~ 10 5 2 % ,日内、日间精密度RSD为 0 84%~ 5 5 % ,13-顺式维甲酸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 10 1 6 %~ 10 1 8% ,日内、日间精密度RSD为 1 4%~ 5 7%。结论 :本方法灵敏、准确 ,样品处理简便易行 ,适用于全反式维甲酸的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6.
全反式维甲酸(ATRA)综合征简称为维甲酸综合征(retinoic acidsyndrome,RAS),是维甲酸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时发生的最严重并发症。熟悉RAS的诊治及预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反式维甲酸在恶性肿瘤细胞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上世纪末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一项重大突破。由于其对肿瘤细胞显著的诱导分化作用,激发了人们将其应用于实体瘤的兴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全反式维甲酸应用于除血液系统肿瘤外的其他实体瘤细胞的分化诱导治疗,本文就全反式维甲酸在恶性肿瘤细胞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HPLC-MS/MS法测定NB4细胞培养液中全反式维甲酸的浓度。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TM BEH C18(5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布洛芬为内标,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乙酸),体积流量为0.2 mL/min,梯度洗脱方式分离全反式维甲酸,同时采用ESI源负离子检测方式,定量分析时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299.2→m/z 255.2(全反式维甲酸)和m/z 205.4→m/z 161.3(内标布洛芬)。结果 全反式维甲酸在2.55~255 ng/mL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2.55 ng/mL,日内精密度RSD ≤ 10.3%,日间精密度RSD ≤ 12.9%。结论 建立的HPLC-MS/MS法可用于测定NB4细胞含维甲酸的培养液中全反式维甲酸的浓度,以及在加入维甲酸代谢阻断剂时全反式维甲酸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全反式维甲酸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反式维甲酸缓释制剂主要有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微球、聚L-丙交酯(PLLA)和聚乙二醇(PEG)-PLLA镶嵌共聚物(PLE)微球、微乳液、脂质体、混悬剂、环糊精包合物、核-壳型毫微粒、醇溶朊毫微粒等。结论:全面了解全反式维甲酸缓释制剂为有效降低耐药性、减少给药次数、减轻不良反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已应用多年,且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我院1993年至1997年应用ATRA治疗6例APL,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6例APL均为初治患儿,男4例,女2例,年龄3~13岁。临床表现:起病10~30天住院,6例病儿均有发热、面黄、出血,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例肝脾肿大,l例眼眶球结膜出血。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47~2.90X10“几,白细胞1.8~49.IX10‘凡,中性0.1~046,淋巴0.02~0.6,原幼稚粒细胞0.41~0.76。骨髓像:表现粒系增生极度活跃,早幼粒细胞45%~83%,4例为… 相似文献
11.
我院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为主的药物治疗6例因服用乙双吗啉或乙亚胺而导致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报道如下。 1 病例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6例APL系我院于1991年1月~1996年11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全部病例经临床、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而确诊。包括M_(3u)4例,M_(3b)2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9~66岁,平均42.5岁,6例均有银屑病病史,自2~20年不等,平均7.5年。其间曾间断服用乙双吗啉或乙亚胺治疗。其中1例在2年中累积服用乙亚胺约30g,另外5例服用乙双吗啉者除1例服药总量不详外,4例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生维甲酸综合征(RAS)的临床规律、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59例初发APL患者行ATRA治疗过程中,发生与不发生白细胞增高与RAS的关系、临床特征及RAS的治疗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59例APL患者在ATRA治疗后,WBC>20.0×10 相似文献
14.
全反式维甲酸立体稳定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制备全反式维甲酸(RA)的立体稳定脂质体,初步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质。方法 用DSC、1HNMR、激光粒径测定仪研究其微观结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并用TEM拍摄。结果 制备的普通和立体稳定脂质体粒径分别约为0.35和0.42 μm,电镜下可观察到脂质体的立体稳定结构。结论 立体稳定脂质体中磷脂极性头部被吐温-80的聚氧乙烯基所覆盖,吐温-80掺入脂质膜,伸出的亲水性聚氧乙烯基提供了RA立体稳定脂质体的立体位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全反式维甲酸、13-顺式维甲酸和9-顺式维甲酸浓度。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A:甲醇;流动相B:0.01mol/L醋酸钠缓冲液(pH=5.7),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40nm。结果全反式维甲酸、13-顺式维甲酸和9-顺式维甲酸血药浓度在1~200n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0.5ng/ml。全反式维甲酸方法回收率为97.22%~108.80%,日内RSD≤8.24%,日间RSD≤11.34%;13-顺式维甲酸方法回收率为98.62%~104.80%,日内RSD≤8.02%,日间RSD≤11.70%;9-顺式维甲酸方法回收率为97.74%~102.24%,日内RSD≤7.72%,日间RSD≤9.17%。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全反式维甲酸、13-顺式维甲酸和9-顺式维甲酸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1992~2000年,在我院住院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7例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降低治疗中的死亡率。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1992~2000年本院住院病例,经临床、实验室、骨髓形态学检查确诊为APL,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以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998年第2版为准。17例中初治16例,复治1例,男7例,女10例,年龄11-60岁,中位数年龄32岁。病程:初治16例2-3个月,复治1例5个月。1.2 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入院时临床症状和体征:头晕、乏力15例,发热10… 相似文献
17.
口服全反式维甲酸引起肌肉疼痛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所引起的5例肌肉疼痛,其发生率为25%,在减量或加用强的松后症状逐渐消失,不必停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药物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P19胚胎癌性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调节基因的变化。方法:P19细胞来源于小鼠畸胎瘤。未分化P19细胞通过at-RA诱导和悬浮培养4天,聚集形成拟胚体(EB4),继续贴壁培养。于at-RA诱导P19细胞分化过程各时间点,收获细胞总RNA,进行RT-PCR和Real-TimeRT-PCR检测;收获细胞总蛋白用于Western Blot检测;同时收获拟胚体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在P19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调节基因Nanog、Oct4和CoAA mRNA相继迅速降低,继而CoAM、Sox6、MAP2、GFAP的mRNA顺序升高。CoAA基因通过选择性剪切产生两种功能相互拮抗的异构体CoAA和CoAM。在at-RA诱导的P19细胞分化过程中,CoAA和CoAM mRNA的变化为瞬时效应,二者分别于拟胚体形成时达最低点和最高点,并于贴壁培养后又很快回升和下降到分化前水平。mRNA水平变化和蛋白水平变化存在一定差异,但仍可看出CoAM蛋白在EB4显著升高。CoAA主要表达于拟胚体外周细胞,而CoAM则主要表达于拟胚体中央空腔(Cavity)细胞,且中央空腔细胞强烈表达活性Caspase-3。结论:在干细胞分化拟胚体形成时,CoAA基因发生了选择性剪切转换一由CoAA表达为主,转换为CoAM为主要剪切产物。而且在at-RA诱导P19细胞形成的拟胚体中,CoAM的表达部位与凋亡信号通路关键酶Caspase-3一致,二者均表达于拟胚体中央空腔细胞中,而COAA的表达则位于拟胚体的外围。因而,CoAA和CoAM两中异构体在拟胚体中的分布特点及其相拮抗的生理功能,可能参与决定拟胚体中细胞的命运一分化或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用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ATRA分别和依维莫司联合作用于NCI-H446细胞,采用MTT试验检测药物作用24h、48h、72h后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划痕实验观测药物处理24h后的细胞迁移能力.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荷瘤小鼠,通过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全反式维甲酸与依维莫司的体内协同抑瘤作用.结果 MTT实验表明ATRA联合依维莫司抑制NCI-H446细胞增殖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高浓度联合用药组72h细胞存活率最低;划痕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组抑制细胞迁移作用显著,ARTA药物浓度越高迁移抑制作用越强;裸鼠皮下抑制瘤模型中各组在给药3周后发现联合用药组抑瘤作用高于依维莫司组和对照组.结论 依维莫司与ATRA联合应用在抑制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在小细胞肺癌治疗可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